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视域下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2023-12-27邓昆
邓 昆
在当今社会, 高校教育既是传授知识、 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也是塑造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 作为一门艺术和人文学科, 音乐教育在高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既为学生提供了音乐技能的培养, 也为其提供了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高校钢琴课程中, 除了传授琴技和音乐理论知识之外, 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同时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但长期以来, 高校钢琴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往往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实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论文旨在从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视域出发, 探讨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研究。
一、 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
(一) 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特点。 传统音乐强调和谐、 平衡、 内敛的美学追求, 注重音乐与人生、 自然、 社会的关系。 中华传统音乐注重情感表达, 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为核心, 强调音乐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共鸣。 此外中华传统音乐还注重音乐与文化、 历史、 哲学的融合,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
(二) 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基础
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上, 将传统音乐文化与钢琴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而钢琴课程则为学生提供了艺术修养和审美体验的机会。 将传统音乐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可以通过音乐艺术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 社会和文化等重要问题,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三) 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关系
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 为高校钢琴课程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和艺术范例。 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传统音乐, 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1]中华传统音乐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与思政教育的目标相契合。 传统音乐注重和谐、 平衡、 内敛的美学追求, 与思政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相呼应。 通过钢琴课程思政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演奏中华传统音乐来感受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 培养审美情趣和情感共鸣。
钢琴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表演工具, 可以成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媒介。 通过钢琴演奏中华传统音乐, 学生能够深入体验传统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进一步加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关系还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上。 传统音乐强调的是整体性的审美体验和人的身心和谐, 通过钢琴课程思政教学, 学生可以培养艺术修养、 审美意识和综合素养。 钢琴演奏需要学生进行细致的音乐分析、 情感表达和技巧运用, 这些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在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 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一) 教学内容单一化
有些教师在钢琴课程思政教学中重点关注技术训练, 而忽视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这导致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欠缺, 思政教育的效果不够显著。
(二) 教学方法陈旧化
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如传授知识、示范演奏和训练技巧。 这种教学方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使钢琴课程思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需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启发式教学、 问题导向教学等, 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三)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一些钢琴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对欠缺。 他们可能更加注重音乐技术方面的培养,对于如何将传统音乐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和策略不够了解。 因此需要加强钢琴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 提升他们在思政教学方面的能力。
(四)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的钢琴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主要以音乐成绩为主, 缺乏对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全面评价。 这种评价体系无法准确反映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包括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如作品展示、 口头表达、 写作论文等, 全面评估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表现。
(五) 缺乏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往往局限在课堂内部, 缺乏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这导致学生对音乐的社会影响力和责任意识的认识不足。 为了强化思政教育的效果, 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组织公益音乐会、 音乐志愿服务等, 促使学生将音乐艺术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三、 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策略
(一) 增强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为了加强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 我们应当不断增强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入了解和欣赏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们可以通过引入更多中华传统音乐作品和演奏技巧, 帮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和特点。[2]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通过音乐欣赏课程, 让学生聆听和欣赏中华传统音乐的经典作品。 教师可以解读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 音乐形式和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情感表达。 此外, 举办专题讲座和名家讲堂也是拓宽学生音乐视野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和著名音乐家进行讲解和演示, 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华传统音乐的魅力和发展历程。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作曲和演奏的实践。 通过组织音乐创作比赛、 学生音乐会和校内外演出等活动, 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独特见解。 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也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二) 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 我们应当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评估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成果。 除了考核音乐技能, 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在思想道德素养、 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 在教学评价中,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堂参与度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主动发言和思考能力, 可以初步评估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作品展示是另一个有力的评价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演奏中华传统音乐作品或创作自己的作品来展示他们在音乐技巧和艺术表达方面的成就。[3]评价者可以综合考量作品的技术水平、 表现力和与思政教育目标的契合度, 从而评估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发展情况。
个人陈述和写作论文也可以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学生可以通过撰写个人陈述或写作论文的方式, 表达他们对中华传统音乐与思政教育的理解、 感悟和思考。 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还可以评估他们在审美情趣、 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 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还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和个别辅导, 帮助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全面成长。 例如, 对于评价结果较低的学生, 教师可以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培训活动, 包括专业知识培训、 教学方法培训等, 以帮助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技能。 培训可以由学校内部的专家和资深教师担任讲师, 也可以邀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 学校还可以组织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 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经验的平台。 教师可以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借鉴和学习, 共同探讨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最佳实践和创新方法。 同时, 学校可以积极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和艺术家举办讲座, 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可以建立教师团队或研究小组, 让教师们能够定期聚集在一起, 共同研究和讨论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问题。 这种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能够促进教师们的共同进步和创新,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4]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 通过参与研究和项目实践, 教师能够深入探索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前沿问题, 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教育水平。
(四) 加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音乐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音乐公益演出、 社区音乐教育、 音乐志愿服务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感。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还能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加深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还可以积极开展与音乐界、 文化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合作, 建立校外资源与学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通过与专业音乐团体的合作演出、 文化艺术节的组织和参与, 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舞台和文化活动, 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选修课程或课外活动, 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5]例如, 举办专题讲座、 研讨会和音乐工作坊, 邀请知名专家和艺术家与学生互动交流, 分享他们的音乐经验和艺术见解。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 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
四、 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一) 实证研究设计与方法
为了验证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策略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效果, 可以进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设计, 如实验研究、 问卷调查、 访谈、观察等, 以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 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班级或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通过分组设计, 将一组学生作为实验组, 接受创新的思政教学策略, 而另一组学生作为对照组, 维持传统教学方式。 然后通过课堂观察、 成绩统计和学生反馈等方法, 比较两组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差异。 还可以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 收集学生和教师对于创新教学策略的态度和意见。 问卷调查可以提供大量的量化数据, 而访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和教师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丰富研究的内容和维度。
(二) 案例分析: 某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实践
该高校的钢琴课程思政教学注重融合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元素, 并采取一系列创新策略, 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 该高校的钢琴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教师们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优秀的中华传统音乐作品, 如古琴曲、 古筝曲等, 将其融入钢琴教学中。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 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琴技和音乐理论知识, 还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该高校注重思政教育与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钢琴课堂上, 教师们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情感表达, 并引导他们思考作品所传递的情感、 价值和社会意义。 通过分析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学生们逐渐增强了对社会伦理、 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同。 该高校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政教育效果。 除了传统的钢琴演奏评价, 教师们还注重评价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发展。 他们通过课堂参与度、 讨论质量、 作业完成情况等指标来评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程度。 这样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不仅关注技巧的提高, 更注重思考、 感悟和自我提升。
该高校积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为学生提供与钢琴音乐相关的社会实践机会。 他们与音乐团体、 文化机构等合作,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演出、 比赛和社区活动等。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经验, 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与社会的互动, 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 并将音乐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在这一系列的创新实践中, 某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果。 学生们在音乐学习的同时, 深入理解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思政教育的融入使他们在琴技培养的同时, 也培养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教师们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使他们能够将音乐与社会联系起来, 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结 论
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视域下的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合理融合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体验, 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 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 但实施创新策略和解决现有问题的过程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因此需要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 提供支持和资源, 推动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