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几点思考

2023-12-27张萍萍

治淮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资产

张萍萍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安徽 蚌埠 233000)

1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现状

1.1 绩效评价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结合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际,通过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方式来不断健全制度体系,优化资产配置,加强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各方面都能取得良好进展。

1.2 绩效评价的具体方法

目前事业单位资产绩效评价是依据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和年度资产决算报表为基础,根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既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对国有资产管理效果、基础工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形成量化指标,通过目标比较法直观地对国有资产的效能性、安全性、完整性进行评价赋分,以确定各单位资产管理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和资产管理水平。

2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现实意义

2.1 有利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始终坚持以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严格规范、注重实效为原则,坚持把全面实施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作为提高决策水平、规范内部资产管理、防控廉政风险、促进履职尽责的重要抓手,将绩效理念、原则和方法融入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强化责任约束,以全面实施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推动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既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能,也保证了财经纪律执行到位,促进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2 有利于促进责任意识提升和资产绩效意识

我国事业单位资产购置配套资金大多源于财政资金的投入,因此事业单位往往只关注资产配置的规模,如每年新增资产配置计划的报送批复情况,却忽略了新增资产配置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和产出的效果。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绩效管理有利于经费支出责任的落实,有利于促进对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意识的提升和资产绩效意识。

2.3 有利于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作为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提高固有资产管理的绩效内涵,使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更加完整、更加规范,增强了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通过实施资产绩效评价,促进预算资金的科学合理配置,提高了财政资金利用率和资产管理水平。

3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观念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评价方法,工作起步晚、实践期短,部分事业单位对于绩效评价的认识尚不充分,对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作用认识有待加强,尤其是对“效”的理解不够,没有将结果放在效益和效果上。甚至很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真正认识到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单位内部不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岗位,不配备专人负责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进程。

3.2 评价指标没有侧重点、指标体系设置不全面

从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范围来看,绩效评价工作应将资产从构成、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全过程纳入评价范围,同时结合预算执行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从目前评价表格来看,资产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不够全面,预算执行率相关指标并未纳入绩效评价考量范围,同时未突出评价土地、房屋、车辆、在建工程等重点资产,针对公务用车管理的评价指标也仅限于定向化保障用车的更新年限和新能源汽车配置率,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局限性。

3.3 预算执行与绩效评价工作融合性不够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都存在预算执行与绩效评价工作融合不紧密的情况,存在诸如国有资产配置、重点资产处置等环节管理的不够规范,以及有限的财政资金在各事业单位之间未能合理分配的问题。一方面,很多事业单位将资金投入到本不该大量投入的地方,资产购置之后派不上用场,只能闲置,不仅不能产生任何效益还需要计提折旧;另一方面,真正需要投入资金的地方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造成国际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难以满足事业单位整体发展和各事业单位之间均衡发展。资产绩效评价工作没能给预算执行工作建立良好的支撑作用,导致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之间缺乏有机结合。

3.4 绩效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应用不足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应结合单位自评、上级单位复评以及第三方评价等诸多方法进行。但是目前事业单位资产绩效评价方法仅限于第一种单位自评,评价过程中需要的材料都是各单位自行提供上传,对于自评的事业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性无法考量,后续也未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检查复核,对于自评的结果仅仅作为上报使用,后续执行缺少第三方监督。整个评价过程只停留在填报层面,评价的结果应用非常不理想。

4 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水平的措施

4.1 改善绩效评价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首先要改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尤其是领导层的资产绩效观念,提高对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认识,理解绩效评价工作的真实意义。认清资金来源的问题,建立合理的预算控制机制以及提高财政拨款需专款专用的认识,全面认同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对资产的有效管理。其次,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建立事业单位内部学习小组的方式,带动全体员工学习资产绩效评价相关知识,提高员工的重视程度,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氛围,有利于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后续开展。

4.2 优化评价指标、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全面客观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保障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就目前绩效评价体系来看,事业单位需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库。指标设置既要反映资产变动全过程,还要考核土地、房屋、车辆等重点资产变动情况,精准反映各项资产的管理情况,为后续资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依据。

4.3 加强预算执行与绩效评价的有机结合

只有将预算执行与绩效评价深度融合,才能使资产绩效评价科学、客观、合理、高效,还能进一步加强对预算资金的控制,保障资金的正常使用。因此,在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应完善预算执行相关评价指标,一方面要结合预算执行来设置资产购置、使用、维修、报废、处置等对应分析评价指标,另一方面设置应上下年支出对比指标,分析指标变动原因,将上年预算执行率的结果作为下年资产绩效评价考核依据,通过预算执行与绩效评价的有机结合,保障事业单位资金使用规范、资产使用高效。

4.4 结合多种绩效评价方法、加强评价结果应用

资产绩效评价作为资产管理的手段和工具,应当以资产绩效评价工作来促进资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更加关注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性,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杜绝只是通过机械化地对照既定的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来分析偏差,应结合多种绩效评价方法完成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方法应结合自评、考评和第三方抽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资产绩效评价结果亦可以作为后续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指标的考核依据。

5 结束语

绩效评价理念逐渐被我国财政、资产、预算等各个领域所引用,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评价数据效用很高。研究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是一项促进财政管理改革的有效举措,能够在梳理固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为后续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还能够减少资产管理全过程中问题的产生。各事业单位应当重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认识,加强学习,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评价工作稳步推进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绩效评价资产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