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际政治学科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与实践路径

2023-12-27张东宁崔莫凡

现代交际 2023年11期
关键词:思政学科政治

□张东宁 崔莫凡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7)

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提出,国际政治学科培养目标除了要求高校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与文明修养等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针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培养与综合素质塑造,这就注定国政学科教学内涵和思政教育理念在强调学生学习中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价值观与文化培养等内容上,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规范上,存在逻辑的内在耦合性,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理论共性及其指导下的具体教学实践做出探讨,以回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高校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一、高校国际政治学科融入思政理念教学逻辑起点

国际关系学科流派众多,在各自领域的阐述方法、实现方式都有所不同,但终究殊途同归,目前普遍赞同学科具有一个共同的人文关怀,即实现国际社会的普遍和平与繁荣。汉斯·摩根索作为古典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其著作《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中不厌其烦地论述普遍的道义、世界舆论与国际制度的有限作用。同时他又承认:国际政治,一如其他政治,也是一种权力斗争……政治家和民众最终谋求的可能是自由、安全、繁荣或权力本身。他们可能按宗教的、哲学的、经济的或社会的理想来规定目标。[2]5在现实主义学者眼里,权力与利益作为一种基于“人性恶”哲学观的目标实现方式与实现手段,与自由和平的目标本身并无鸿沟。汉斯·摩根索当然向往一种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国际社会,只不过这种“和平”状况下的社会并不借助道德与制度作为实现手段。而理想主义学派自不必多说,不论是康德不加掩饰地表达对“永久和平”的向往,还是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描述中所要实现的理想型国际社会,都表达出希望迈入美好国际社会的心理状态。因而,可以把“实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自由”的愿望视为国际关系学科的终极目标与学科建设的元起点。

高校课程思政,是指对大学思政课、专业课、实践课程等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整理、再融合的一个过程。根据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内容,立德树人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则是推动课程思政进展的重要任务。思政进校园就是要把高校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青年,就是要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线融入其中;就是要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文化修养,具有传统历史情操的人;就是要敦促学生以德为纲,以礼为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就是要让学生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担挑于肩上。可见,高校思政与国际关系教学一样充满了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人文关怀,将研究出发点共同放在人这一主体上,充满价值、情感与人性的元素,并以人本主义视角强调人在新时代的主体地位,将马克思所认为的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4]118、“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119这一认识融入时代认知,进而通过国际政治学科教育过程——国际社会知识教学,在探讨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史过程中释放理想情怀。这是思政理念能够融入高校国际政治学科教学的逻辑起点所在。

二、高校国际政治学科融入思政理念教学耦合性解析

“耦合性”(coupling)原本作为一种软件度量,指一个程序中或者模块之间信息或参数依赖的程度。一般来讲,耦合度可以分析数据之间的相似性与相互依赖程度。这里引用耦合性概念试分析国际政治学科与课程思政理论在实践内容上的相似性,以及国际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在服务目标、方法论与学科主题、学科渊源方面相契合的程度。

(一)学科领域接洽

国际政治学科是将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对象之间相互关系及整体内在性的一门学科。其中,国家是最基本的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因而,关于国际政治学科的一般认知是主要解释国与国(国家与国际行为体)以及其他行为体之间权力与利益的学科,本身具有政治学科的属性。然而,随着国际社会与全球经济连接的日益紧密,国家行为体国内与国外的政治边界的内涵与外延性日益模糊,以致国际政治学科中不同理论流派都有相关论述。制度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在其合著的 《权力与相互依赖》中强调:国际机制通过规则与制度对一国的国内政策制定具有影响。除了国际机制之外,普遍的国际交流对于各国政府与民众的意识塑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些不同于国内产生的情感、认知对国家的对外交往方式也具有一定影响。[5]同时,国内权力对国际政治的塑造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新古典现实主义学派强调国内环境的作用,重视国内政治对于国家对外交往的影响,将国家理论扩展到国际国内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6]在外交学中,外交被视为内政的延续。外交的最重要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外交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和属性。[7]由此可见,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十分密切,而且随着人类生活内容的丰富,这种关系还在持续加深。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相互联系为讨论思政理念与国际政治学科的融合提供了契机,能够帮助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开拓国际视野,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随着国内政治生活的丰富与完善,协商民主、公民文化等诸多话题既体现在思政理念领域,也探讨在国际政治学科当中,相同话题的不同视角展现出思政理念融入国际政治学科教育过程的一致性,都服务于立德树人教育的总目标。

(二)研究方法接近

思政教育紧密围绕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内涵,探寻价值追求和理论原则,并获得实践指导。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一直强调人作为实践主体的突出作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应该被简单地归结为“类”似的抽象概念,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清晰地指明了人类个体与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这便是以人为本的思政教学必须把握的着力点,力争让每一个学生明白作为社会个体如何处理与社会的关系,如何把握内心的情感导向,如何构建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马克思还从唯物主义史观的角度出发,深刻揭示了实践对于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解释了物质世界与人的意识沟通联结过程,证明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彼此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相互阐发的辩证关系。因此,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认识到知识体系与理论思维是能够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的。具体来讲,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当通过个人努力,创造性地实现物质与精神世界的主客观互动,顺利承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马克思主义还对人的发展趋向做了深刻论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理想与愿景,在充分认识到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完成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转变。而对于思政教育来讲,我们党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新时代的历史转变,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引与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上实现的,这种一步一步克服时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正是唯物史观与真理性教学的最好范本。

国际政治专业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支,在方法论演进方面也经过了历史的革新,大致上可分为传统主义、行为主义与后实证主义等几个阶段(派别)。以赫德利·布尔为代表的传统主义流派以一种哲学思辨与诠释的方法进行学科研究,倾向于对历史文本进行梳理,用演绎法推理总结素材,他们的关注点多汇聚于对道德伦理、正义秩序的探讨。而以卡尔·多伊奇、莫顿·卡普兰为代表的行为主义流派则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用数据分析、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等方式来解释与预测。近年来,随着价值诉求的重新回归,国际政治学方法论逐渐呈现出理论融合的态势,随后尽管有一些激进流派,但也都以反思批判的小众角色出现,主流的方法范式之间的争论形成了当今国际政治方法论研究的现状。反思国际政治学方法论演化进程,刚好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即国际政治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类的自由与幸福,持续推进国际社会、国际组织、国际制度乃至国际观念的复杂演化。归根结底是人对于国际政治的行为与意识的产物,这种学科的终极关怀落脚点也在于此。无论是理性主义还是人文主义,无论是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最终都要回归分析人类价值本身。

在更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现代学科都将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作为学科建构与研究发展的基础内容。在不同学科中,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比例略有不同。根据庞珣在2014年发表的《国际关系研究的定量方法:定义、规则与定义》一文介绍,从1980年到2006年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定量研究逐渐占据国外主流期刊50%的比例,而且这一比例正在逐年递增。定量研究作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一部分,通过数据、表格、公式等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分析、测量与预测国家间关系、区域建设程度等领域,当前以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为代表的高校正在掀起新一轮的量化研究高潮。除此之外,部分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进行规范性阐述与批判基础上的方法,如定性研究、逻辑推演等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也被广泛纳入国际政治的学科体系。与此同时,实证性研究也逐渐被纳入课程思政的学科研究范围,思政与实证融合的成果在各个学科遍地开花。以《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一书为例,该书对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通过田野调查、访谈问卷、使用软件对数据分析录入等环节,得到了较为翔实、系统的高校思政数据,对河南省乃至全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开展做出有益贡献。总之,无论是基础性的哲学方法,还是研究性的规范方法,两个学科都已经做到兼收并蓄。

(三)学科主题相关

国际政治学科作为政治学的二级学科门类,主要涉及国家间政治关系,以国家主权与利益、地缘政治关系、国际社会机制建设、讨论战争与和平、文化交流等主题形式所展开。其中,国家安全(security)与利益(interests)是重中之重。国家的安全与利益结构包括许多方面:政治、经济、文化与诸多非传统安全与利益。这里有一个不易被察觉的隐性内容,即意识形态安全。汉斯·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一书中提到:“作为所执行的政策的直接目标的权力的因素,会得到按伦理、立法或生物学用语所作的说明与辩护。也就是说,政策的本质被掩藏在意识形态的辩护与开脱之中。”[2]124在这里,意识形态被作为一直为“现实利益”所辩护的虚假内容。而马克思则将意识形态看作社会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在对外政策与对内政策方面都产生了一定作用。姑且不论究竟意识形态以何种形态出现,其都对社会成员信仰的形成、社会组织与结构的稳定、对抗外来意识形态的干预至关重要。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人民当家做主这个普遍的大前提下,意识形态被赋予了更多积极有效的意义。

早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就明确提出了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部署,强调要“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分裂活动”[8]。而在2017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则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尤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视角下,高校思政强调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时代价值。国际局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正在增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潮侵袭的可能性也在持续增长。在此情形下,加强意识形态思想教育,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看待世界局势发展、正确看待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与优越性是一切教学工作的重心。国际政治学科在思考意识形态相关问题上与思政课程存在统一性,都是为促进国家安全与利益、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而服务的。

三、高校国际政治学科融入思政理念教学实践分析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修订出台之后,各高校在探索与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思政精神与学科融合的理论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强调德育工作中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全国各地方高校围绕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价值观与政治方向培养等内容展开,在紧紧围绕国家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做到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包括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初步实现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向着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与人格培养的更高层次要求迈进。

这就要求高校国际政治学科教学深入汲取国内外优秀教学养分,充实学科思政材料。例如,在传统文化方面,中国古代讲求各民族之间“和谐共生”,万邦之间和而不同,不同国家民族相处之道在于德。“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常存,故称黄帝也。谓之颛顼何?颛者,专也;顼者,正也;能专正天人之道,故谓之颛顼也。谓之帝喾者何也?喾者,极也,言其能施行穷极道德也。”[10]孔子讲求“仁”与“德”,老子曰“佳兵不详”,墨子主张“非攻兼爱”。“和”是中国古代国家与民族之间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是具有较高道德标准的伦理准则。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在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阐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各国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又推崇“求同存异”方针,各国家民族不论制度文化差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为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提供了良好范本。当代“建设中的中国国际关系学派”学者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深挖道德元素,逐渐形成了一些有别于西方国际关系认知的新范式新内容。在未来的外交实践中,立足于全人类价值观基础上的高标准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将会继续行驶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道德之路上。在国际方面,西方国际政治学科中的“伦理道德”讨论也很热,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提供的现实主义哲学基础并不能解释一切国际关系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当代国际社会对“道德主义”的强调,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建构主义一道,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对“伦理”“文化”“制度”等元素进行相关阐述,并在现实实践中形成以威尔逊为代表的政治人物将理想道德观念适用于国际社会之中,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国际联盟、集体安全、公开外交的举措,为实现国际社会理想、有序进步贡献了方案。

(二)挖掘国际政治学科思政元素

1.爱国情怀

“国家利益”作为国际政治专业的核心议题,是当代国家处理国际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苏格拉底在与智者学派的辩论中说道:“我认为最好的护卫者,应当专注于国家利益。”西方现实主义学者汉斯·摩根索在《捍卫国家利益》中对国家利益内涵进行了界定:国家利益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进行保障。尽管经过时代环境的变迁,国家利益的内涵在不断发生改变,但作为国家事务核心议程,其一直受到我国历届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在指导中国外交工作时谈道,应当“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11]。而在新时代,关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12]总体安全观涵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内部外部方方面面,也为公民个体思想建设做出相应指示。爱国主义作为公民个体与国家利益的契合物,是人内心最深厚的情感。在理论学习与知识输出的过程中,专业学生应当明白,国际政治归根结底要服务于中国国家利益,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统一与复兴的伟大任务。在具体的问题领域,应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种外向性学科,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西方社会思潮,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种情况下,抵御各种诱惑与风险的挑战十分重要,国际政治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国家利益观、总体安全观与国家认同感的认识与把握。

2.人文素养

建构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中较为特殊的一支,不同于传统西方偏重于对物质力量的关注,将对文化力量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温特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中指出,国家的身份与利益不是先验的,而是在一种易变化的状态中产生的,这种状态不是物质的而是文化的,包括共有知识、共有文化、共有观念等。这种弱物质式的本体论特别强调了文化体系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既然文化体系易变动,被构建的国际社会也区分多种状态——霍布斯式的、洛克式及康德式的。国际社会主体间关系由紧张渐次变为和谐,从人人反对人人的状态变为互为友好的状态,显示了国际政治学科所具有的人文关怀。《论语·宪问》有云: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四书遇》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总之,国际政治学科可以挖掘出深厚的思政元素与国内外传统人文素养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于现实利益与理想憧憬的有机融合,关心学生思想建设与现实状况。

3.软实力内涵

“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约瑟夫·奈提出,他认为国家实力内涵可以派分为两种:硬实力与软实力。前者包括国家军事与经济力量,而后者则指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软实力在国际舞台日益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一部好莱坞电影可以做到的往往比一枚导弹做到的更多。相应的,软实力以一种更加隐蔽、更加广泛的方式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开普敦到巴西利亚,被资本主义感染过的每一寸土壤上,美式的民主价值观都成为民众的饭后谈资。相比之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氛围需要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有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的潜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以不同形式推动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孔子学院、李子柒乡土视频、冰墩墩卡通形象等诸多中国元素在国外的爆火表明中国的优秀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们是国际政治专业教学的重要资源。

(三)践行思政课堂教学环节

1.课前环节

教育教学,归根结底要落实在课堂。专业课堂是承载学科知识、学科理念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应充分重视课前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强调兴趣作用,以思政为本,以导论为纲,充分并且生动地向学生介绍课程性质、内涵与学习目标,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以国际政治专业下的相关兴趣课为例,教师需要在课前充分备课,熟悉教具,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打开学生视野,让学生看到世界各国迥异的风土文化习俗;有的教师还会在课程开展前期,搜集相关数据库,运用包括文本、视频与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发送资料,供学生自习消化,在其中适当添加德育、人文修养等思政理念,让学科教学一开始就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2.课堂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是重中之重,教师可以选择融合思政理念的灌输式、启发式与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其中,灌输方法适用于本科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知识体系还不完善,需要这种填补式的方法来巩固基础,但灌输教育不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教学效果一般。国际政治专业的教师在填补学生知识空白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教学效果问题,将启发式教学引入课堂。教师让学生充分了解教材与补充材料,然后设置相关问题,如国际政治学中如何界定国家利益、西方世界的国家利益观与中国有什么不同,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讨论,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崛起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对世界的有益影响,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使学生接受课程思政理念与国际政治的相关理论知识。

3.课后环节

课后相关内容学习可以起到巩固知识、深化思政理念的作用。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以论文、笔记、课堂展示的方式强化课堂记忆,巩固知识体系,吸收思政教学养分。此外,各学校还应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外发挥自身优势,设计案例,巩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总之,学科思政理念融入具体学科是一件自然、系统的工程,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急于求成。国际政治学科与思政理念的融合,不是简单“拼盘”,而是有机的化学反应,应该尊重学科规律,摸清教学理念,把握学科性质学科思路,明白结合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

(四)重视国际政治学科思政考核

1.重视思政考核理念

国际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着重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思维逻辑与人文、思想进行培养,辅以思政元素的融合,以达到提升思想境界、强化学科素养的目标。因此,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教学的根本,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地。这既是课程思政工作的中心环节,又是国际政治学科的培养要求。考核作为实践课程最后的环节,既是一项收尾工作,又是对总体过程的总结性评价。课程思政进行得怎么样,国际政治学科教学和思政理念契合度有多高,德育工作与意识形态教育有没有顺利融入其中,都是考核要进行的评判。

2.重视互动评价机制

在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考核时,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的主客体互为辩证关系。其中,教师是考核主体的中坚力量,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科研能力、人文素养、品德修养等标准进行主观预测,再通过期末作业、平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总结。同时,还应建立外部考核标准,离开课堂之外,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评价、社会评价都是良好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总之,教师通过建立系统全面的学生考核标准,可以对学生个人品德修养与政治情感、态度进行总体的把握。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学生与评价主体的反馈机制。学生如果不能接受知识体系与思政理念,先看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是否衔接妥当,是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接受范围;再看教师的思政能力是否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标准,能否达到思政理念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如果是学生的问题,就要进一步具体细致地了解,包括心理建设、知识与理念的接受度等,通过私下谈话、激励、引导的方式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是双向的,需要在动态的互动中逐步完善。

3.重视选取评价方法

从操作层面来看,国际政治专业作为人文社会学科,其评价机制一般以定性分析为主,具体指评价主体通过经验判断与观察的方法对客体做出评估。其优点是直观便利,但易受到情感与价值偏好的左右,不能客观做出评价。近年来,受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量化研究越来越多地被引入社会科学。在考察思政理念与具体学科的效果时,可以采用赋分制的方式,将学生与教师的各项标准,如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品德修养用科研成果、考勤情况、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面向问题以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衡量打分,定量考核比定性考核更加客观,凭据更加充分,只是将思政理念与学科掌握情况量化还是一个难题。总之,教学双方在掌握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该秉承向上、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教学评估与考核。打分不是目的,通过完善考核机制反推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与提升学科素养才是最终目的。

4.重视考核评价内涵

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考核机制,需要对理论内涵、学理探究、模式探寻进行深化研究。[13]首先,应针对课程教学大纲统筹准备。以多数国政专业都会开设的《外交学概论》为例,该课程通过对外交制度与相关外交行为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外交学的基本知识与研究方法,深刻理解外交对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在外延性学习上,通过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的外交概况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等思政课程实现有机对接。其次,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督导队伍,对专业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相关内容进行专项督导听课,鼓励相关教师、学生参与其中。应建立上级督导、同行评议与学生教评的系统评价机制。最后,教育教学主管部门要依托各类教学水平评估或专业认证,把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作为重要评估内容进行考核,鼓励优秀的课程思政案例参评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提升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积极性。在评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思想品德、意识形态教育与学科素养等几个板块内容,以实现思政理念真正融入课程考核。

四、结语

思政理念融入高校国际政治学科教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理论的耦合性。高校国政课堂与思政理念的融合,体现在理念契合、领域接洽。在高校国际政治课堂实践中,要进一步深挖思政元素与内涵。要把握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理念真正体现在日常教学环节中。“课程门门有思政,课堂门门讲育人”,高校的国政课堂与思政理念的结合是有机的,思政理念所传递的品德性与政治性即是国际政治在形而上学观上所追求的。但除知识体系、学习方法之外,要想真正做到理念耦合、全程覆盖,实现课程大纲要求与价值观念上的培养,仍需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做更多有益探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际政治教学要以弘毅姿态逐渐摸索,以回应时代的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思政学科政治
【学科新书导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