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与教育对策研究
2023-12-26许国成叶福莲
许国成 叶福莲
摘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信仰形成的重要时期,探究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模型,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宗教和树立科学的人生信仰。大学生宗教信仰中基督教信仰数量大、占比高,以大学生基督教信仰为例展开研究,探索大学生宗教信仰规律,具备逻辑上的合理性。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是个动态渐进反复的过程,通过心理调节,经历萌芽、调节、同化、内化、强化五个心理阶段,在认知、情感、内驱力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形成坚定的基督教信仰。在厘清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通过预防教育法、需求满足法、心理疏导法、行为矫正法和感染教育法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看待基督教、妥善解决现实需求,有效处理大学生基督教信仰问题,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 大学生;宗教信仰;基督教信仰;自致基督徒;心理形成机制;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3-3851 (2023) 12-0744-07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Christian faith
XU Guocheng YE Fulian
(1.Student Affairs Office of the Party Committe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business,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stage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eliefs.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model of the psychological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beliefs is conducive to guiding them to rationally view religion and establish scientific life beliefs.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Christian faith in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beliefs are large. Taking college students′ Christian beliefs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explore the laws of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beliefs is logically reasonable. The psychological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Christian faith is a dynamic, gradual and iterative process, which undergoes five psychological stages: germination, regulation, assimilation, internalization, and reinforcement through psychological regulation.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cognition, emotion, internal drive, and external factors, a firm Christian faith is ultimately formed.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psychological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Christian faith, we guid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have a rational view of Christianity, properly address practical needs,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Christian faith, and promote their growth and success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preventive education, demand satisfac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behavior correction, and infection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belief; Christian faith; self-committed Christians; psychological formation mechanis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从大学生层面来看,宗教信仰形势总体上不容乐观,有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在我国各地区的占比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但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大学生宗教信仰逐步趋向多元化[2]。而要阻止大学生信教人数增长趋势,分析大学生个体选择宗教信仰的原因、厘清其宗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是其前提和基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年发布的《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明确指出,我国基督教信徒已有3800多万人,群体数量大[3]。目前大学生基督教信仰者数量较大,并且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4]。笔者在高校宗教工作实践中也发现大学生宗教信仰群体中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占比最高。为此,本文选择以基督教信仰为例,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及教育对策。
学界对于大学生基督教信仰成因的研究主要聚焦两种视角:一是对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外部诱因分析。如曾志辉等[4]认为,大学生皈依基督教的主要外在因素是社会环境和家庭承袭。赵付林等[5]指出,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重要成因。许雪莲[6]调查发现,家庭传承和社会环境是温州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首要原因。闫红果[7]指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外因是学校教育引导的缺位。二是对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自身需求、动机等主观因素分析。华桦[8]指出,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路径是由危机、认知、人际网络共同推动的。霍昊[9]在调研中发现,“对基督教好奇”“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和“寻求精神寄托”是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动机。列宁曾指出:“同宗教作斗争不应该局限于抽象的思想宣传,不能把它归结为这样的宣传;而应该把这一斗争同目的在于消灭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的阶级运动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10]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宗教工作时明确指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反对有神论,是在思想理论领域为党和国家培基固本的重要工作;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意识形态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内容[12]。总体而言,目前关于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针对群体开展,深入到个体心理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的角度入手,从微观层面分析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心理机制并构建模型,具有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首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信仰提供现实可行的依据,对“有的放矢”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次,大学生的身心正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了解并剖析他们信教的心理形成机制,并从思想教育、宣传引导和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维度入手,做好宗教信仰的教育工作,有助于信教学生深层次思考和客观审视自我信仰的意义,更有助于广大非信教学生正确认识基督教信仰,从而确立科学的人生信仰。
一、研究方法本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于宗教的本质、产生、发展、社会作用等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首先,马克思关于宗教社会根源论的观点,即宗教产生与存在的一大根源即社会根源这一异己力量,是其宗教思想最深刻之处。“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13]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只有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才能从根本上使人们不信仰宗教。依据这一观点,解决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要从解决大学生日常社会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消除大学生的现实困扰。其次,从心理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13]1宗教是人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心理反应,人类会经历各种挫折、苦难,因而不安的灵魂、萎靡的精神、動荡的心理都需要一种寄托。甚至,有时候人的精神世界需要被麻醉和释放,以求解脱。可见,宗教反映了人性某种需要,人性有呼唤、超越、解脱等深层需要。从这个角度看,解决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要从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出发,帮助其实现内心的充实。
美国著名宗教社会学教授罗纳德·L·约翰斯通[14]指出关于宗教信仰形成需要区分两种人:一种人是一生下来就能使宗教观念和宗教群体的实践内在化;另一种人是要在其生命的某个时期经受一种皈依的过程才能实现宗教信仰的内化。根据我国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具体情况,前者指具有家庭信仰,从小受洗礼的基督徒;后者则是后天信教的基督徒。社会学中分别称其为“先赋的基督徒”和“自致的基督徒”[15]。信仰基督教的大学生主要是来自家族传承,对于家族传承的基督徒,他们的宗教信仰坚定,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强化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不在非法宗教场所参加活动等行为规则教育。而对于无基督教信仰的大学生,防止其在校期间从无基督教信仰,到选择基督教信仰成为基督徒(以下称之为“自致基督徒”),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宗教观教育的重点。为了研究“自致基督徒”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课题组在浙江省9所高校(其中省重点建设高校3所,普通公办本科院校2所,独立学院1所,公办高职院校2所,民办高职院校1所;杭州高校6所,绍兴高校2所,宁波高校1所)学生中寻找“自致基督徒”,共确定37名研究对象。37人中有研究生5人,本科生20人,专科生12人;男生16人,女生21人;浙江籍20人,外省籍17人;来自农村15人,城市22人;其中父母离异家庭7人。
在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中,由于“自致基督徒”数量较少,本研究选择采用访谈调查法。课题组设计了访谈提纲,对37名“自致基督徒”开展半结构化访谈,从“信教前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如何接触到基督教”“接触基督教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影响个体最终选择信仰基督教的因素”“信教以后产生的变化”等角度,综合观测“自致基督徒”的信教历程,研究他们信仰基督教的心理发展过程,分析使其皈依基督教的关键因素以及最终坚定基督教信仰的心理形成机制,提炼学生信教发展过程中的共同心理、行为变化因素,构建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模型。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大学生宗教信仰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和策略。
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形成机制分析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16]宗教信仰的形成是一个动态渐进反复的过程,包括宗教信仰动机的产生、对宗教文化和情感的认同,宗教行为的同化及其思想的内化,最终通过强化意志而形成宗教信仰。大学生信仰基督教通常经历萌芽阶段、调节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和强化阶段五个心理阶段。
(一)萌芽阶段:需求未满足导致心理失衡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力量源泉,是人类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在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可能导致个体心理失衡,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活动或行为去实现需求,通过调节再次保持心理平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需求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大学生的需求主要包括第三层次的人际关系需求,以及第四、第五层次的学业成就需求和就业成就需求等方面。当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时极易导致心理失衡,进而使传教者有机可乘。
1.人际关系需求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握着手机、抱着电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常态。特别是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大学生,初入大学很难适应快节奏的大学生活,也难以融入各种学生组织。亲人远在他乡、缺乏亲密朋友、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使得部分大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孤獨感和空虚感。正处在希望被集体认同接纳年龄段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得到应有的精神抚慰和人文关怀,容易走向“精神沙漠化”,也容易被宗教势力所影响。访谈对象中有14人是因为人际关系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而加入基督教,这是大学生选择信教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业成就需求
当代大学生在年龄阶段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心理尚不成熟、抗挫折能力差、危机防范意识弱等。面对自身学业、就业、情感甚至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很容易陷入人生迷茫期或低谷期。在社会普遍信奉教育改变命运的环境下,学生、父母和老师都注重学习成绩,甚至把成绩好坏作为评价一个人的主要方面,为此多数学生在学习上承受很大压力。当在学习上承受过多压力或面对学业失败时,部分大学生很容易形成挫败感甚至遭受心理创伤,失落、恐惧、迷茫感便油然而生。当遇到失败和挫折时,部分大学生不仅缺乏应有的信心和勇气,而且还缺少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有9名受访对象表示:进入大学后,他们学业遇挫,变得迷茫无助,不知道如何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精神世界也处于信仰模糊甚至真空的状态。学业需求未满足的状态往往成为基督传教者传教的有利时机。
3.就业成就需求
在“史上最难就业季”“史上最苦毕业季”等流行语盛行的背后,是中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升高、不断创新高的事实。大学生还未踏出青春绚烂的校园、还未正式踏入社会的大熔炉,便提前感受到了“求职大战”的残酷竞争。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纠结和焦灼,“好工作难求”已成为普遍共识,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情况与心理预期差距较大。面对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能顺应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然而,部分学生却持有“不将就”的择业态度,这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部分学生就业成就需求难以满足,极易导致心理失衡、心理异常甚至产生心理危机等问题。有6位在毕业年级信教的受访者反馈,当择业遭遇挫折时,《圣经》中关于工作的教条教义能够宽慰人,经人引导后吸引了他们的眼球,使他们相信基督教,并从中寻找安慰。
(二)调节阶段:多重因素叠加形成新动机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倾向都是需求的不同表现形式[17]。宗教信仰具有慰藉功能,能满足精神和物质不同层面的需求,多重因素叠加共同影响可以调节心理失衡,形成满足需求的新动机。
1.基督教思想的传播和渗透
基督教历史悠久,对国际政治、社会、文化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中国提倡“无神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是在基督教有组织的传播渗透下,我国信教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基督教组织不仅每周日有一次“做礼拜”常规活动,还有慈善捐赠活动、神学院授课、技能培训、心理开导等辅助活动,将基督教教义和圣经要义渗透到每个教徒的日常生活,以此坚定他们基督教信仰的意志;而且教会组织还会利用网络、书籍、路边宣传、教徒与非教徒之间对话等渠道传播基督教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民众。受访者均表示在信教之前和信教过程中“不止一次接受到传教信息”,可见传教力量不容小觑。
2.基督教思想的认知和包容
大学生正处在从青春期走向成熟的特殊发展阶段,心智可塑性极强,在“兼容并包”“美美与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对基督教文化持有理解或认可的态度。一方面,互联网高度发达为大学生了解基督教提供了便利。16位受访者接触基督教正是从网络开始,通过一些传福音网站,开始对基督教活动关注;再通过阅读《圣经》,了解基督教的教义,教徒“线下的指导”也会很快跟上,这对大学生接纳基督教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基督教宣扬的“向善、包容、谦卑”思想与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要求是同向的,基督教主张“我们不是自己的主人,唯有耶稣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这些思想被大部分受访者接受,让这些陷入困境的学生得到心理安慰。
3.基督教信仰的内驱力
内驱力是有机体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18]。追求信仰的内驱力源于人的需求。对基督教思想文化的认可为大学生提供信教基础条件,而《圣经》、耶稣复活等基督教的神秘使学生充满好奇。32%的受访者是由于认知的内驱力促使其去了解宗教世界;而68%的受访者是因为受自我改变、自我发展的内驱力驱动,希望通过信仰基督教的方式来改变自身危机或困境的需求。有研究发现,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比例与年龄增长整体上呈正相关的态势[7]。年级越高,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升学等压力越发凸显,信仰基督教的人数也逐步增加,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学业成就和就业成就等需求正是选择信仰基督教的重要内驱动力之一。
(三)同化阶段:新动机同化为新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同化是指个人或团体因与另一文化团体直接生活在一起,采纳其态度与价值、思想的模式、行动的习惯[19]。新动机同化新行为,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通过内部家庭成员和外部社会成员同化两种形式。一是内部家庭成员同化,有些学生的家庭成员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大学生个体从小耳濡目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踏入了基督教的世界。他们在接触教会后,慢慢地模仿接纳基督教教徒的信仰态度和行为习惯,进而自己形成诵经、参加教会、祷告等行为;二是外部社会成员同化。37名受访者均属于这一类,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并没有正式接触过基督教,对基督教也并不了解。他们试图改变现状,提高自我,尝试与基督徒接触,参与基督教会、诵经、牧师分享圣经故事,慢慢地养成每日早上祷告和每周日参加教会活动的生活习惯,行为上被同化。
(四)内化阶段:新行为内化为意志内化在社会心理中是指个体原有的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认知成分为基础的,最后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倾向[19]。内化是一种思想上的认可,信教学生通过被动参与教会活动和执行教义,在宗教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慢慢会接受基督教的价值观。例如,认同基督教的原罪说思想。这种思想内化为一种意志就可以使信教学生逐步内化吸收教徒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受访者中有14人表示信教时曾遭受不信教父母亲友的反对、遭受旁人的非议,会有内心的挣扎和纠结,有时候也会因为自己的私事不愿参加每周日的教会活动。但是,这些受访者经常被陌生基督教徒彼此之间强大的信任和善意所感动,因此坚定了自己对基督教的信仰,并相信基督教文化是友爱的、包容的、善意的,能使人变得更好的宗教文化。
(五)强化阶段:意志强化为信仰 信仰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强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学生信教者在教会组织营造的特殊环境里参与宗教仪式,从心理上感受着来自基督教的神圣亲和力,维持着人们的追求之心、皈依之心,从而形成了一种宏大的态势氛围,强化了人们的宗教意识[20]。大学生信教者的性格转变、人际关系改善或者危机解决等情况都会强化其信仰。基督教坚定地认为上帝是博爱的,耶稣曾号召自己的教徒“我赐给你们一条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么爱你们,你们也要怎么爱别人,彼此相爱”,所以基督教教徒们大多能做到尊重爱护别人、真诚待人。正是如此,有91.2%的受访者表示在皈依基督教后,认为自己成为“神的儿女”并享受着神的祝福,从而得到精神的力量,明白了为什么要去包容、帮助别人,不再抱怨自己做了很多事情,而是觉得自己很幸福的原因在于他们时刻都觉得自己有神的祝福、自己可以承担更多。
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是一个漫长、渐进、反复的动态过程,信教学生一般是因为需求不满足导致心理失衡,通过多重因素接触认识基督教,在信教同伴言传身教、参与教会活动切身体验等过程后逐渐被同化,进而吸收基督教思想内化为个人意志,最终由文化认同、思想认同并觉得自身危机得到化解、情况得到改善而坚定基督教信仰。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心理形成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三、预防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教育对策预防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教育对策,要紧密结合上述个体宗教信仰形成过程中的五个阶段特征,围绕思想教育与宣传引导相结合、联系实际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思路设计教育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然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21]在教育宣传引导层面,教育者要立场坚定地宣传无神论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纠正思想误区,矫正不当行为。在解决实际问题层面,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遇到的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困难和问题,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帮助学生从困扰中走出来。因此,有效处理大学生基督教信仰问题,可以通过预防教育法、需求满足法、心理疏导法、行为矫正法和感染教育法,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看待基督教,妥善解决现实需求。
(一)预防教育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先导性,截断学生涉教途径
预防教育就是针对人们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事先进行教育,防止思想与行为偏向发生,或将思想问题或行为偏向进行引导与转化[22]。高校要高度重视基督教信仰教育与引导工作,一方面要预防基督教思想在校园内传播,杜绝基督教思想渗透;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大学生产生加入宗教的思想并发生相应的行为。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有机融合“课程思政”覆盖面广泛、内容生动灵活的优势,加强在课堂教学中的预防教育;要充分发挥好辅导员、班主任的主力军作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团日活动、班会等形式开展预防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信息源”作用,及时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教育者使用预防教育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性,能切实有效地杜绝基督教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与传播。
(二)需求满足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用性,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通过访谈发现,大学生之所以会加入基督教,大多数是因为在人际关系需求、学业成就需求和就业成就需求等个人成长发展方面未得到满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解决学生实际需求。需求满足法是通过理性分析个体合理需求,落实针对性举措,切实满足个体需求的工作方法。通过加强情商教育、开设人际关系处理公选课等途径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着力改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加强学业指导,重点关注学业预警学生,落实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措施。对考研学生开展课程指导、复试辅导和心理賦能等全方位支持。利用好校内师资、校友资源和企业资源,开展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大实习实训培养力度,提升学生择业就业能力,帮助解决学生因就业问题带来的困扰。
(三)心理疏导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解决学生心理困惑
心理失衡是很多“自致基督徒”开始接触和加入基督教的先决状态,因此,在教育引导中运用心理疏导方法,解决其心理失衡问题显得至关重要。而心理疏导,“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心理问题,相互理解、沟通、引导,达到消除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方式”[23]。通过心理疏导法可以改变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解决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高校在信仰教育中运用心理疏导法可以凸显其人文关怀,不仅可以帮助信教大学生揭开基督教教义中为人处世要宽容、要懂得为他人着想的神秘面纱,也利于调节学生心理状态和满足其需求,防止宗教思想在学生中乘机而入。高校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做进一步完善,并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确保心理疏导法的有效实施。
(四)行为矫正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性,矫正学生不当行为
为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可以使用行为矫正法,它主要包括对不适行为的干预和处理,也包括对良好行为的培养与巩固。矫正大学生涉教行为,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依托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寝室同学等多层次多渠道,及时掌握学生涉教信息,比如安装涉宗教信仰内容的App、阅读宗教读物、参与信教学生聚会、去教堂做礼拜等行为;其次要积极干预处于起步阶段的基督教接触行为,开展行为矫正工作,弄清问题行为的来龙去脉,制定矫正方案,落实具体矫正措施,对行为矫正实施跟踪记录;再次要积极引导,培养良好行为,如有意识地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升求助意识和能力,遇到困扰学会向老师、朋友、同学和心理咨询中心等社会资源求助,而非向基督教等宗教组织求助,养成正确的寻求社会支持的行为习惯。
(五)感染教育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性,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感染教育法,是人们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22]。高校信仰教育,一方面可以运用形象感染和群体感染教育,树立典型,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认识信仰的本质和规律,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信仰问题,增强信仰选择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艺术感染,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用主流校园文化占领大学生精神文化的舞台,防止基督教等宗教文化滋生蔓延。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主流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阵地,防止基督教等非主流价值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有可乘之机。同时,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成长中引领人和塑造人的作用,让主流思想文化剥去基督教神秘的外衣,让大学生认清基督教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基督教传播者“见缝插针”,更好地抵挡基督教文化在高校的渗透。
四、结语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基本解析了“自致基督徒”从不信仰基督教到信仰基督教的动态发展过程。该过程始于大学生个体需要未满足导致心理失衡,终于形成基督教信仰后需要得到满足,进而达到大学生心理平衡。本文以基督教信仰为例,从构建的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模型可见,预防学生在校期间选择信仰宗教,关键在于源头治理,高校要充分关注学生实际需求,采取切实举措,通过预防教育法、需求满足法、心理疏导法、行为矫正法和感染教育法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看待宗教、妥善解决现实需求,有效处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囿于时代发展和大学生宗教信仰形势的不断变化,本文提出的五种教育方法尚不能完全解决预防学生选择宗教信仰的问题,今后可展开进一步探讨,扩大研究样本,深化定量分析,完善教育引导的工作方法,并深入基督教以外其他各种宗教信仰学生群体开展调查分析,不断健全教育对策体系,着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央广网.习近平出席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5-05-21)[2023-10-07].http://china.cnr.cn/news/20150521/t20150521_518602848.shtml.
[2]刘刚.高校思想阵地博弈:新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反思[J].当代青年研究,2019(6):85-9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EB/OL].(2018-04-03)[2023-10-07].https://www.gov.cn/xinwen/2018-04/03/content_5279419.htm.
[4]曾志辉,吴韵.大学生基督徒信仰现状、皈依原因及其对策探究:基于广东财经大学的抽样调查[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61-65.
[5]赵付林,杨秋萍.从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成因看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9):46-47.
[6]许雪莲.温州市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状及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7(5):95-101.
[7]闫红果.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热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7(5):90-94.
[8]华桦.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与路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75-80.
[9]霍昊.大学生信仰基督教认识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3):33-35.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0.
[11]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72.
[12]本刊记者.把握好宗教信仰自由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关系:访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田心铭研究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1):20-29.
[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罗纳德·L·约翰斯通.社会中的宗教:一种宗教社会学[M].袁亚愚,鐘玉英,译.8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75.
[15]华桦.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状况调查:以上海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J].青年研究,2008(1):27-34.
[16]徐玉成.宗教政策法律知识答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
[17]袁晓松.论心理需要是宗教信仰的一个深层动力和重要原因[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34-40.
[18]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2.
[19]郑全全.社会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89.
[20]方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60.
[21]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01).
[2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19.
[2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19.
(责任编辑:陈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