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医张之道(节选)

2023-12-26米切若张

金沙江文艺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大姚彝族

◎米切若张

世界真奇妙: 中医医训、彝医医训、西方医训

宇宙洪荒,地球诞生,日月孕育,万物化衍。

人为万物灵长。人类诞生、繁衍和发展的历程艰辛而漫长,饥馑、战争、瘟疫,是人类社会最致命的三大威胁。盘点人类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与残酷大自然不断作斗争、适者生存的智慧挑战史,是一部不断创新文明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抗击疾病的历史。

“人有病,天知否?”

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逃不过的人类共同命运,因病求医,产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疗科学,医学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中华历史文化视野中,中医文化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西魏大统七年 (541年),人杰地灵的中华领土,又诞生了一个杰出的怪才——孙思邈。

孙思邈,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世尊为 “药王”。他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 (581年),见国事多端,生民罹难,不惑之年的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既修道,也行医,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研究,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 《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聘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 (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唐新本草》。其著作 《大医精诚论》,窃以为是最完美的中医医训,摘录原文如下: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芥蒂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中国 “药王” 孙思邈,菩萨心肠,循循善诱,又当头棒喝地告诫从医人员: 每个求医上门的病患者,无论贫贱与富贵,智慧与憨痴,漂亮与丑陋,民族和种别,在大医眼中,“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中医医训 “大医精诚” 的宣言,是仁慈悲悯奋不顾身的、面对患者不分贫贱富贵的救死扶伤。

中华彝族,在与华夏多民族交往共融的历史长河中,向汉族和其他民族学习借鉴了很多先进文化精华。包容性很强的彝族人民,在千万年的生存岁月里历经苦难,为生存与发展励精图治,仰望天空星宿出没,俯察大地四季变化,植物生长、动物繁衍等万物景象,发现了科学的天文历法——十月太阳历。在没有电脑和网络的远古时代,原始先民的智慧,在某些领域,并不见得比当代人逊色。

中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现,大大提升了中华文明古国的文明内涵。中华远古文明,也随着的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明,提升了显著的国际地位。在十月太阳历的光芒照耀下,彝族人民安居乐业,繁衍子孙,创造不绝如缕的辉煌文明。

万年前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催生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彝族医药。

历史上,在彝族聚居的中国西南地区,从古至今,彝医传承的医规有二: 一是医训,二是医约。

《彝医医训医约》,是一代代彝医传承,并通过后辈对前辈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的结晶,是全体彝族医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它是约定成俗的纲领,对每个彝医,都具有同等的约束力,是彝医规范医疗行为的规章制度,也是衡量彝医道德体系的统一标准。其核心内容,主要是前辈老彝医对后辈彝医的教化、训诫等等,主旨在于世代遵守的医德内容。

用古老彝文书写的 《彝医医训》,相当于彝医的诗经,翻译为汉语,其意如下:

祖先曾经告诉:

不要崇拜绸缎,

不要歧视麻布,

绸缎是一件衣,

不要崇拜高山,

不要歧视小丘,

高山上生长树木,

小丘上也生长树木。

不要崇拜花木盔,

不要歧视素木盔,

(4)保留um弧线,连接mn线段,ny线段,yx线段,保留xv弧线,再将除A 、B中心线及φe圆以外的线删除,再在x处倒Rs=1.5的圆角,得图6。

花木盔是木制的,

素木盔也是木制的。

不要崇拜布谷鸟,

不要歧视麻斑鸠,

因为它们都是长翅膀的子孙。

不要崇拜头人,

头人是人,

百姓也是人。

“诺英颇” 的子孙们 (彝语:“诺” 意为 “药”,“颇” 意为 “老”;整句汉译为 “老医生”),我们必须要记住:

不要分贫富,

不要论种族,

不要分亲疏,

不要记恩仇,

不管男和女,

不管老和小,

不管早和晚,

不管晴和雨,

不怕路难走,

不怕山坡陡。

不论病轻重,

喊到马上走,

查病要耐心,

算病要仔细,

配方要谨慎,

下药要小心。

十二时辰间,

病变药随变。

一心为救人,

不要图财钱。

人与人不同,

日与夜有异,

早晚勤练习。

不说不知道,

说就明白了。

抄录存放着,

代代学清楚。

至此,细心的读者们会相视一笑:辞赋体的 《中医医训》 与诗歌体的《彝医医训》,简直就像双胞胎兄弟姐妹,一个是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一个是“不要分贫富,不要论种族,不要分亲疏,不要记恩仇,不管男和女……一心为救人,不要图财钱。” 中医医训与彝医医训,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名字叫中华。

世界人类的发展史,因为地域和国家分布不同,原本应该大相径庭。但是,令人拍案惊奇的是,远古世界,世界各民族根本不用相互交往,历史发展的共同路径,却往往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如: 中华古代彝族十月太阳历、古巴比伦 《太阳历》、墨西哥 《玛雅太阳历》、古埃及 《太阳历》 是鲜明的一例; 中医医训、彝医医训、西医医训,又是鲜明的一例。

西方的著名医训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被称为 “西方医学之父” 的古希腊哲学家、医生希波克拉底制订的。希波克拉底生活在前460年至前370年。斯时,相当于中国战国时代,稍晚于孔子时期。

遥远的古代,远隔万里之遥的古中国与古希腊,没有资信交集的可能性。但 《希波克拉底誓言》,与 《中医医训》 和 《彝医医训》,何其相似乃尔?

且看 《希波克拉底誓言》 如下:

敬禀医神阿波罗、阿斯克勒庇俄斯、许癸厄亚、帕那刻亚,及天地诸神圣鉴之,鄙人敬谨宣誓:

余愿尽己之能力与判断力之所及,矢守此约。凡授余艺者: 余敬如父母,为终身同甘共苦之侣; 倘有急需,余必接济。视彼儿女,犹余手足,如欲受业,余无偿、无条件传授之。凡余之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子、吾师之子及立誓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他人。

余愿尽己之能力与判断力之所及,恪守为病家谋福之信条,并避免一切堕落害人之败行,余必不以毒物药品与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不为妇人施堕胎之术。余愿以此纯洁神圣之心,终身执行余之职务。至于手术,另待高明,余不施之,遇结石患者亦然,惟使专匠为之。

无论何适何遇,逢男或女,民人奴隶,余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福,并检点吾身,不为种种堕落害人之败行,尤不为诱奸之事。凡余所见所闻,不论有无业务之牵连,余以为不应泄漏者,愿守口如瓶。

倘余严守上述之誓词,愿神仅仅使余之生命及医术,得无上光荣; 苟违此誓,天地鬼神共殛之!

《希波克拉底誓言》,总共只有500多个字。但是,它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在西方,几乎所有进入医学院的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就要学习《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可以说,西方医学界的人没有不知道希波克拉底的。在其他领域里,如律师、证券商、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推销员等等,都以 《希波克拉底誓言》 作为行业道德的标准要求。这个誓言,成为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文本之一。

简短而洗练的的誓言,向世人公示了四条戒律: 对知识传授者,心存感激; 为服务对象谋利益,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 绝不利用职业便利,做缺德乃至违法的事情; 严格保守秘密,即尊重个人隐私、谨护商业秘密。最早誓词的内容不很明确,而且它的文字,在不同的时代,也通过不断改变,来适合当时的需要。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它被看作是古代医学伦理的经典文献。在近代,早期大学医科授予博士学位,以及其他一些医学职业,如: 助产士或者药师等毕业时候,可用希波克拉底誓词,或多或少,或者其中的部分内容,都是用心良苦。

1804年,蒙彼利埃医学院,首次使用 《希波克拉底誓词》 全文,作为毕业生的誓词。20世纪许多高校,尤其是美国的高校,在授予博士学位的仪式上,使用的是 《希波克拉底誓词》。直到今日,许多西方医学院,试图使用其他比较适合当今情况的文字,来取代 《希波克拉底誓词》,但都徒劳无功。

不仅如此,希波克拉底,还是一个宇宙情怀十分丰沛的大师。他认为,大地人类,正如宇宙中的其他部分一样,是由四种元素——土、气、水、火组成的,这四种元素,与人体中的四种液体 (黑胆汁、黄胆汁、血液和黏液) 相对应。这四种液体,处于平衡时,人就是健康的; 失衡时,人就会得病。这种理论,几乎一直延续到19世纪。

细心的读者在后续的阅读中可能发觉,希波克拉底的人体宇宙观,与中医、彝医 “天人合一” 的理论,颇有相似之处。

行文至此,我们不禁联想: 相对于偌大的宇宙,地球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地球人类走过的历史,无论生长在东方西方,相隔千里万里,无论沿海大国、海岛或内陆国家,在没有交通工具、没有语言交流、没有思想碰撞的 “乌托邦” 岁月里,人类的历史岁月,不约而同地惊人相似。

我们感慨万千: 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古代医训,孙思邈 《大医精诚论》、彝族 《彝医医训》、古希腊 《希波克拉底誓言》,却基因相似,主旨相通。试想,如果打通工业社会之前的生态药物史链接,普天之下,世界大同的医药史话,惊人相似的地方还会少吗?

中医文化里的彝医身影

中医文化的传承,得益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滋养。

中医理论,来源于中国古代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通过日积月累,数千年的中医理论日趋完善。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再加之科学的思维方法。至今,更提升了与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互交融的科学体系。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 《黄帝内经》 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黄帝内经》 主导中医几千年,现代中医专业院校,都是教和学古典中医理论。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 “天人合一” “天人相应” 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基本的物质 (命名为 “气”) 以及其运动 (包括两种不同趋势的基本运动——阴和阳) 构成,“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 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二气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阴阳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 “天人合一” “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 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人们的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也有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的机械行为。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从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 “整体观”。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 “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症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 《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彝族医药理论与中医理论,有异曲同工的妙用。

彝族文字,有着本民族医药理论的记载,甚至,在非医药书籍中亦有论及。

彝族古籍 《宇宙人文论》 中说:“天地产生之前,清气熏熏的,浊气沉沉的。清浊二气互相接触,一股气、一路风就兴起了。两者接触后,形成青幽幽、红彤彤的一片。清的上升为天,浊的下降为地。” 又说,“当阳气未升,阴气未降的时候,清浊二气如海水漫溢,清气熏熏,浊气沉沉。清浊二气运行,就像和煦的仙风吹拂着。它们又起变化,清气变成青色,浊气变成赤色。青清之气升,青天产生了; 赤浊之气下降,赤地就形成了”。

《宇宙人文论》 书中,还记载了“哎” 和 “哺” 结合,产生了人类。“哎” 为乾,为男,为父,属阳性;“哺” 为坤,为母,属阴性。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阴阳二气相互结合的产物,是自然变化的规律。

《宇宙人文论》 中,对五行的论述较全面。首先,论述了五行的含义。

所谓五行,是指天上五星的运动。这是彝族先民仰观天象而得出的结果。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以及生活实践的观察,以天五行应地五行和人五行。

地五行是指: 木、火、土、金、水。

人五行是指: 指与之相应的肝、心、脾、肺、肾。

人五行形成后,随其变化,形成人体的根本。

五行中的水,相应于人的血; 金,相应于人的骨; 火,相应于人的心;木,相应于人的筋; 土,相应于人的肉。

五行成为人体雏形以后,就开始有生命,依着人体发展,变化成为完整的人。五行应五体 (皮、筋、骨、肉、脉) 的理论,反映了彝汉医学间认识的统一性。

从上述记载中,可看出,彝医认为,天是一个整体,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彝医认为: 人体的气,从生门(囟门) 下来,经大肠与胃,注到脐眼下面; 从气海起,清气有三条路,第一条到心,第二条从脐底通过胃以至整个消化道,第三条起于脐底,经肺入肾。浊气三条路,也起于脐底,第一条经,肾入腹腔,上达头顶; 第二条经,肩到脑髓中; 第三条经尾门,从尾根上达头顶。以上清浊二气共六条,不断循行于人体中,以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

彝医对病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是在 “天人相应” “阴阳五行” 等医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彝族古老的医药,在蜚声世界的彝族创世史诗 《查姆》 《梅葛》 都用唱述的方式,表达得十分清楚。

《查姆》 第六章 《长生不老药》,对彝药的发现和疗效,用诗意表达:“彝家学会开矿,学会种麻粮,学会织丝绸,学会养猪羊。有吃有穿不用愁,只愁有病咋医治。要人不死不病嘛,还要找寻长生不老药……三年病魔缠身,请来西波 (彝族祭师。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彝族西波是原始文化的代表,进行心理疏导,安慰病体,达到神药两解的作用) 叫魂,祭神送鬼都搞过,疾病还是不见好; 世上草药都吃遍,要吃长生不老药才会好……白树山头上,有一个牧羊佬,放着一群绵羊,羊像白云飘……三个牧羊人,带着猎狗四处找。三个牧羊人,来到荒山坳,看见公羊倒在大树旁。原来公羊吃了草乌叶,嘴里吐白沫,一动也不动……三个牧羊人,围着大公羊落泪。突然来到荒山坳,拿出仙药敲羊头,羊头抬起来了……药汤煮涨了,忽然一阵风吹过……把煮好的药,端给阿妈吃,医好了阿妈的病……” 其中,彝医使用的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都有诗性的表达。

彝族史诗 《梅葛》,用歌唱的方式,把大地山岗的中草药,推崇到诗意境界。彝族人民乐观坦然地直面生命的终结,对死亡这样咏唱,有心之人,会从中领略到遗世独立的特色基调:

“蚂蚱会死,

蚂蚁会死,

蟋蟀也会死,

世人都会死。

不死的男子没有,

不死的女人没有。

世人都会死,

一百岁的人会死,

三十多岁的人也会死,

几岁的人会死,

生下地的娃娃也会死;

男人会死,

女人也会死;

做大官的人会死,

做小吏的人也会死;

穷人会死,

发财的人也会死

世上鸟兽虫鱼都会死。

皇帝的独儿独女也要死,

有生就有死,

你爹你妈也要死

一曲哭丧 《梅葛》,对死者与生者,极尽安慰劝导之能事,口耳相传,其文采,其意韵,没有上过学校,没有读过诗书,目不识丁的深山彝族老人,张口就唱出蜚声世界的史诗,你能说他们没有文化?

《查姆》 《梅葛》 这两部蜚声世界的彝族创世史诗,挖掘其中的精彩片段,高智商的人们,都能从中受到很多有益的启迪。

彝族医药,是继藏医、蒙医、维医之后的第四大民族医药成就。

当代彝医张之道先生,谦逊为怀,广泛求教藏医、傣医、苗医等等民间高手,博采众家之长,深思熟虑,不断精益求精,终于被公认为当代彝族医药的集大成者。

精于临床实践医术,兼备理论功底的张之道先生,著作 《彝族医药理论探源》。他认为,彝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彝族医药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医药,自古就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一套完整的彝医的理论。

经受历史检验,被称为 “滇中彝族医药泰斗” 的张之道先生,迎来了他后半生的辉煌,他的经典彝药配方,他培养带领的一批批后辈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彝医彝药范畴,张之道先生师徒团队,引领了彝族医药的精深研发与开拓。

彝族医药不仅不能失传,而且要与时俱进地发扬光大,这是张之道仁医仁术发轫的初心。

张之道的故乡: 神话现场和彝药资源天堂

远古时候,滇中楚雄是一块人神共居的秘境,是一片诞生神奇的厚土。

彝族史诗 《梅葛》 唱道: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

我们来造天;

远古的时候没有地,

我们来造地……”

远古以来,彝族人民天生豪迈。

在彝族先祖的心目中,造天造地,只不过是他们手上轻而易举地日常活计之一。

彝族远古祖先这种英雄主义的浪漫气魄,不动声色地超越了许多民族的创世神话。

楚雄土著彝民,仿佛生活在神话现场。

两亿年前的禄丰恐龙、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古老的彝族十八月历、彝族十月太阳历、哀牢古国神话、金马碧鸡神话,以及伴随土著彝民走过千万年历程的彝医彝药、世界最早的铜鼓、蜚声世界的彝族史诗《查姆》 《梅葛》,以及成书比明朝李时珍 《本草纲目》 更早12年的彝族医药典籍 《齐苏书》 ……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滇中楚雄彝族自治州,坐拥四张世界级名片:“东方人类的故乡” “世界恐龙之乡”“野生菌王国” “绿孔雀之乡”,兼有“彝族文化大观园” 之称。可以说,每一个走马观花的游客和倾心驻足的学者,他们都能从中体会到楚雄的不同凡响,领略到楚雄的举世无双。

巍巍乌蒙山挽手,高高百草岭托举,茫茫哀牢山怀抱,滔滔金沙江奔流,滚滚元江蜿蜒,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一幅 “三山鼎立,二水环流” 的立体景观图画。

所谓三山,乌蒙山、哀牢山、百草岭是也。

二水者,长江上游金沙江、红河上游楚雄州境内的礼舍江是也。

北部乌蒙山、百草岭雄伟壮观,有金沙江绕膝依偎; 南境哀牢山高峻挺拔,有礼舍江揽腰眷恋。

先说乌蒙山。云贵高原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崇山峻岭的巍峨景象。千古伟人毛泽东长征途中骑着矮脚云南马,仰望高耸入云的乌蒙山脉,俯瞰马蹄下的磅礴大地,诗兴大发,马背吟诗 《七律·长征》,其中有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的雄浑豪迈诗句。

又说百草岭。楚雄彝族自治州最高峰——百草岭,由云岭余脉和川西大雪山余脉组成。巍巍百草岭,主峰帽台山,海拔3657米,滇中茫茫群山拥戴托举的伟丈夫。它雄姿英发,威仪堂皇,一幅仙风道骨的王者气度,坐落金沙江南岸,魁梧伟岸的身躯不严自威,令众山在它膝下匍匐叩首,甘拜下风。它城府深奥,是天然珍稀植物园、天然园艺场和珍稀花木博物馆。

再说哀牢山。哀牢山,得名于古哀牢国,为云岭向南的延伸,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元江和墨江的分水岭。是世界同纬度生物多样化、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区。广袤的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以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桫椤树为首的1016种高等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伯乐树 (钟萼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青树、野银杏、篦齿苏铁、红花木莲等15种植物,以及众多的省级保护植物物种。被誉为镶嵌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一块“绿宝石。”

哀牢山横跨热带和亚热带,形成南北动物迁徙的 “走廊” 和生物物种“基因库。” 哀牢山群山中生活着许多珍禽异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原生绿孔雀、孟加拉虎、黑长臂猿、云豹、蟒蛇等。此外,还有大量的鸟类和珍稀动物,如相思鸟、太阳鸟、眼镜王蛇、黑熊等,以及奇特的地质、大气、水文景观,鸟语花香,山水怡人。

“三山鼎立,二水环流” 的楚雄州,是原生态植物、动物生长的天然乐园,是天然矿物埋藏的圣土。大自然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植物、动物、矿物,是彝族药物的天然宝库。

毫无疑问,是楚雄彝族自治州丰富的药材资源,成就了彝医张之道。

彝医张之道,出生在古代神话层出不穷的云南。云南是 “至今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 (云南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李子贤先生的经典论断之一)。

在云南这个 “至今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 大地上,“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 “有色金属王国” “微生物王国” “生物基因宝库” “药材之乡” “香料之都” 等美誉众多,许多神秘事象时隐时彰的云南地界,彝医张之道的真实事迹,无异于一个活着的当代神话传奇。

汉代的金马碧鸡神话,与当代彝医张之道的现实版神话交相辉映,彰显滇中楚雄古往今来的不平凡。“金马碧鸡” 的神话传说,就发源于张之道先生故乡的大姚蜻蛉河畔。

《汉书·郊祀志》 有言: “或言益州有 ‘金马碧鸡’ 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谴议谏大夫王褒奉使持节而求之” (如淳注: 金形似马,碧形似鸡)。此碧鸡,就是当今世界濒危的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

《汉书·王褒传》 有 《碧鸡颂》(又名 《移金马碧鸡文》): “持节使王褒谨拜南崖: 敬移精金神马,缥碧之鸡,处南之荒,深溪回谷,非土之乡。归来! 归来,汉德无疆! 广乎唐虞,泽配三皇。黄龙见兮白虎仁。归来! 归来,可以为伦; 归兮翔兮,何事南荒也?” 可惜天不假年,“褒于道病死,上闵惜之。” 肩负特殊使命的钦差大臣病故于途中,使一场汉朝盛事留下无尽遗憾。

出生在神话般的大姚山水中,听着彝族 “蜻蛉蛮” 部落的蜻蛉图腾崇拜传说,听着金马碧鸡神话成长的张之道,在患者和专家的心目中,无疑创造了彝族医药的现实版神话。

家风传承父子双辉

地灵人杰,蜻蛉大姚自古人才辈出。

验证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古训。张之道的生活轨迹,贯穿于二十、二十一两个世纪,至今年近九十岁。他悬壶济世七十载,见证了外敌入侵、内战灾难、中华民族从历史危难中站起来到强起来、富起来的历史进程。饱经磨难而矢志不移的张之道,因不断发扬光大民族医药业的精髓、不断拓展民族医药的创新,业绩辉煌,著作精粹,人品高尚,身不由己被国内外患者和专家口耳相传、众口铄金,汇集成一个当代医界的神话人物。

张之道先生一生低调行藏、淡泊名利,晚年隐居深山的著名彝族医药专家张之道,因大医精诚仁心妙手,无私奉献,成就卓著,在当代中国民族药业界,特别是中国彝族医药界声誉日隆。他参与我国第一部彝药专著《彝药志》 和 《中国彝族药学》 编写及 “中国彝族药物标本库建设” 等工作,“楚雄州敬业奉献模范” “感动彝州十大人物” “彝山李时珍” “云南草药大王” “云南省荣誉名中医”“彝医泰斗” “兴楚人才” “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中国最美医生”等称誉不期而至,连同他坎坷曲折的人生、他研制成功疗效卓越的彝药传奇,使得他蜚声国内外。

2022年,张之道毫无悬念地荣获得楚雄州首届 “兴楚人才特别贡献奖”,他把所得的50万奖金全部捐献给楚雄州中医医院,用于支持中彝医药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提升。

2023年8月18日,全省卫生健康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上,省委书记王宁点名表扬了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好医生” 李桂科,“白求恩奖章” 获得者光雪峰,全国 “最美医生” 张之道,全国 “十大最美乡村医生” “索道医生” 邓前堆,全国 “敬业奉献好人” “背篓医生” 管延萍等一批英模典型,他们是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张之道的彝医药传奇人生,是继近代彝药的灵魂人物——云南白药创始人白焕章,以及杰出的著名彝医、老拨云堂创始人沈育柏之后,中国彝药世代传奇延续的崭新篇章。

大姚故乡,是张之道一生的牵挂。

大姚地处滇中要充,比张骞通西域还要早两个世纪,西南丝绸之路的“蜀 (四川) 身毒 (印度) 道”,大姚是绕不开的重要节点。蜻蛉河蜿蜒流淌,古驿道逶迤前行,青山绿水,良田美景、村寨隐隐,人文自古繁华。

大姚县龙街乡仓屯村,金马碧鸡神话传说中紫丘山下蜻蛉河畔的一个山间盆地,沃土平畴,气候温润。

地名 “仓屯”,既与 “粮仓之富”的寓意相关,更与明代屯田制大有关系,且是军屯所在。

《大姚县志》 载: “明初开滇,沿元旧制。以军屯田为军屯,民之所居为民村。屯归武弁,村隶县辖,全县计有军屯87处,民村68处。” 仓屯即为87处军屯之一。

有据可查,仓屯张氏始祖张斌,江西吉安人。明朝大规模军屯大军移民的武官一枚,人生曲折起伏,辗转落籍大姚,以军职屯田仓屯。

跨越千山万水迁移面来的江西张氏家族,在大姚扎根繁衍,开枝散叶,根深叶茂,成为远近闻名的望族。

《诗经·大雅·绵》: “瓜瓞连绵,民之初生,自土且漆 (大意: 就如长长的瓜藤上,结满大瓜和小瓜; 好比祖先传后裔,翻山越岭,从杜水、沮水到漆水) ……”

《诗经》 如此,背井离乡、饱经沧桑的移民后裔更是如此。生生不息的龙街仓屯张氏一脉,历经数百年传承,祖上的军职荣光与 “沦落天涯”的感慨早已烟消云散。到了先祖张斌后裔14代张子聪这一代,“军屯” 更迭为 “民村”,田舍相望,鸡犬相闻,村民往来。

张子聪家族与大姚著名的七街赵氏、金碧施氏、仓街邓屯李氏形成扯瓜连藤的姻亲关系。

追溯大姚张之道的祖先辈,扯瓜连藤的姻亲关系,与赵氏、施氏、李氏三大家族渊源深厚。

大姚赵氏一脉,堪称人才辈出。清末民初,开明绅士赵厚培,字竹村,为地方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楚雄 “三姚” ——姚安县、大姚县、盐兴县 (今石羊) 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赵厚培的儿子赵祚传 (1903—1929年),曾就读于上海同德医科大学 (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大学,先后加入进步组织: 云南青年努力会和新滇社。1926年秋,赵祚传前往广州,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训练班学习,经政训班负责人王德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回云南工作,历任云南省特委委员、云南省临委委员、云南省特别委员会书记等职。

赵祚传曾变卖家产以解决组织活动经费的困难。1928年6月,为筹措党的活动经费,他从昆明步行回家乡大姚。途中,他到盐兴县、牟定、姚安等地做社会调查,在盐兴工人中做革命宣传,散发革命读物。回到家乡后,他说服父亲变卖田产,拟将全部款项交给组织。就在他准备返回昆明时,反动政府侦察到他的行踪,以“被通缉的要犯” 为名于9月27日将他逮捕。

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和当地进步人士多方营救,均未能成功。

在狱中,赵祚传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念念不忘的是人民的疾苦,革命的胜利。他在狱中写道: “茹尽人间无限苦,但期革命早日成。” 他在给亲人留下遗书中表示: “我为共产主义而牺牲,为民众而牺牲……我心很坦荡安然” “为国牺牲” “死得其所”,表达了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

作为父亲,赵厚培在儿子赵祚传为革命回乡筹经费的艰难之际,赵厚培慷慨变卖了不少田产,也卖了些家产。儿子赵祚传壮烈牺牲后,赵厚培东躲西藏,让暗杀之流的国民党特务,无计可施。赵厚培、赵祚传父子,都是流芳乡里的贤达。

张之道的父亲张子聪先生,是中共云南早期领导人赵祚传读中学时代的老师。

中学时代的赵祚传,除每天在课堂上认真学习之外,每到星期天,都要携带自己所写的作文,到张子聪家里请教。张子聪总是耐心细致,向赵祚传详细讲解 《古文观止》 等等古典名著。数年如一日,迅速提升了赵祚传的写作水平。赵祚传是品学兼优学生,深受张子聪的赏识,师生之间心灵相契,张子聪言传身教,对赵祚传影响良多。

张子聪先生,无论经受各种曲折坎坷,他始终如一,对任何学生都苦口婆心,循循诱导,尽职尽责,把教师岗位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

李氏后裔李一平,为云南和平解放作出了杰出贡献。李一平的杰出贡献,地方知之,国家上层领导人知之,李一平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以国务院参事、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的影响力,青史留名。

施氏后裔,有1911年11月1日出生的上海华东师大原书记、上海人大原副主任兼秘书长、今110多岁仍健在的离休高干施平; 1967年5月5日出生的施平长孙、原清华大学副校长、今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施平、施一公爷孙俩,国内国际,闻名遐迩,也是不容置疑的现实。

张之道的父亲张子聪,以一己之力,为人师表,为云南地方史上传播文化、培养青年才俊,是一位为地方解放事业做出过历史贡献的历史人物。

顺应历史走向,有时候,小人物的大贡献,在一定范围内,偶然也必然地起到推动作用。

这样的人物,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张子聪(1896年—1958年),表字志中,大姚县龙街乡仓屯村人。曾任大姚劝学所长、华坪县县长、县政府秘书、云南省人民政府代表等职。

1896年,张子聪出生在大姚县龙街乡仓屯村一个殷实家庭。父亲张彩楼,粗通文墨。张彩楼30岁以前,也曾做过田中活计,后来染上抽大烟恶习,又有赖以生活的家庭,逐渐不事农桑。家中境况,有逐渐下坡的趋势。

所幸的是,张子聪先生的母亲黎氏,一生都勤于劳作,极善治家; 再加上大哥张子荣、二哥张子愈聪明伶俐,双双勤奋发力,不懈开拓进取,除经营家中祖遗田产七亩外,还抽空做些小生意,在兄弟两人的苦苦支撑下,全家也不愁衣食。

兄弟之间,张子聪排行最小,但从小乖巧聪颖,手脚勤快,7岁至8岁时,就帮家中做活、放牛。至11岁时,村中办了私学,父亲才送他开蒙读书。前后在私学,初小,高小读书七年。1913年,到昆明考入省立师范学校。二年级下学期,由父亲做主,与本县仓街乡邓屯李玉龙订婚。

1918年毕业后,张子聪受大姚劝学所所长杨济舟之聘,在大姚县立师范讲习所、县立高小和龙街的龙泉小学任教三年。

大姚县三年的任教期间,张子聪经常接到省立师范老同学、个旧人田介人的信,说个旧教师薪水比较优厚,邀请张子聪到那里去任教。

生活所迫,张子聪为多赚薪金添补繁重家用,张子聪于1922年2月坚辞大姚教务,到个旧南区上方街当了两级校长兼教员。在那里果然薪金优厚,张子聪一干就是四年。

1921年到1929年,在个旧任南区上方街两级小学校长。

1926年大姚县县长颜英贤,信告张子聪回县,被任命为劝学所长。

再说张子聪的婚姻史。

在那个父权决定一切的旧时代,连媒妁之言的铺垫都没有,父亲张彩楼自作主张,就订了幺儿张子聪的终身大事。

也许男子汉的张彩楼,与大姚南界的望族的李攸园,门第相当,酒趣相投,经常泡拢在一起交杯换盏。那一天,他们都多喝了几杯烂酒,呀喝伊喝,张兄李弟两个老酒鬼,就在酒桌上搞定了子女的婚姻大事。

当时,李家是大姚南界的望族。

张子聪的岳父李攸园,生性比较愚鲁,幼时读书不长进,更无其他专长,属于好吃懒做之流。验证了坐吃山空的老话,长年累月,家庭在他手中逐渐破落。李攸园命中无子嗣,只生有两个女儿。小算盘小心计也有些的李攸园,原来打算把大女儿李玉龙嫁给张子聪,把小女儿招赘在家里,承继宗祧。

天有不测风云。李玉龙和张子聪订婚不久,小女儿因病玉殒。

李攸园就一再请人到张家说合,要张子聪入赘李家。当时社会习俗,男到女家上门需要订下文书,改名换姓。这件事情本来很尴尬,但略知书礼也罢,被局面所迫也罢,李家却也通达,具备知足之心,毫不犹豫说,改名与否由张子聪自定,以后生有男孩,还可以携妻归宗。

张家父子碍于情面,只好勉强答应。张子聪按习俗更名,由族间有声望者为张子聪更名为李玉钊。但张子聪长年在外,其名已经广为家乡熟知,无形之中难以更改。李姓叔伯虽常有异议,却始终无可奈何。

是人才,哪里都会争抢。

1925年,大姚县县长颜英贤以县议会名义写信给张子聪,要张回大姚接任劝学所长。信中说: “家乡水养家乡人,家乡人应为家乡尽一点义务。应以地方培养人才为己任才是。”张子聪见信中遣词诚挚,很受感动,遂于年终回乡,接任劝学所长。当时劝学所又叫教育局,负责管理全县教育的各项事宜。

在担任劝学所长期间,张子聪早年认识的同乡好友,当时的中共云南省特委书记赵祚传回大姚筹措经费,并在大姚、姚安、盐丰一带开展农工运动。向他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党的主张。张子聪对赵祚传的为人和所宣传的共产主义思想颇为仰慕。

1928年9月27日,赵祚传在七街仓西家中被县长杨振海派团防兵速捕入狱。刑讯中他慷慨激昂,坚贞不屈,使张子聪崇敬万分。

赵祚传被捕后,云南省委派刘玉瑞(又名刘执之) 前来大姚设法营救,找张子聪帮忙。他立即应允,联络进步土绅,联名具保,几天后张子聪和赵廷炜、水建彰,毛扬曾,刘世等五人写出保状,第一次联名具保云 “事由,为赵祚传党案发生被捕拘禁,现又卧床不起,绅等不忍坐视,甘愿联名保至教育局内调治候审,即传即到,不敢远飏。倘有逃脱等情,即惟绅等五人是究不虚,联名具保是实。”但保状被当局拒绝,张子聪又联络其他进步士绅,连续进行了五次具保,但都被大姚县县长以 “案情极重,不能请保” 为由拒绝。

1929年3月28日,张子聪获悉赵祚传次日将被秘密处决的消息后,带上纸笔赶到了监狱告诉赵祚传说: “你的事无可挽救了,要对亲友说什么可以写下来,我帮你转交。” 又劝赵祚传说: “你与其受枪决的痛苦,何不如服毒自尽。” 他劝着赵祚传,自己却声泪俱下。

赵祚传坦然自若,把生死置之度外,表示自己干的是正义事业,宁受枪决之苦,也不偷偷自尽,反劝张子聪不用为他悲伤。张子聪见赵祚传视死如归,极为钦佩,催他给妻子及未满周岁的儿子和父母兄长写了五封遗书,带出监牢,交给亲属,从而为国家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次日,赵祚传被害,临刑前高呼“共产党万岁!”

赵家与张家,世交深厚,也有姻亲关系。作为师长辈的张子聪,对赵祚传这个后生,更加钦佩万分。

从后来张子聪对此事的一段记述中,不难看出张子聪当时的思想轨迹。

张子聪在1951年2月写的 《我的思想总结》 中这样记述: “民国18年,我在教育局局长任内时,我县共产党员赵作传同志,由昆潜回大姚,在未被捕之先,我与他见面,告诉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和共产党精神的伟大。在此时,我内心颇为倾向。我常对人说,共产党是代天下铲除不平,要有正义感的人,才会加入的。但总以为在中国,最近恐怕不会成功。后来,赵祚传被捕镣禁,我使了多少力气,救他不活,终于被害。临刑见他神色自若,高呼 ‘共产党万岁!’ 令我钦佩不已”。

1929年底,仁孝兼全的张子聪,因痛失良母,守孝丧事,坚决辞去了别人眼中巴之不得的劝学所长职务。不久,又被两姚 (姚安、大姚两县)共立中学校董会推举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姚安当校长。

任校长期间,他以开阔眼界办学,汲取他乡良校治学经验,从严治学,言传身教,深得学生和教师爱戴。六年之间,把他培养地方人才的才能发挥到极致,考取高校的学生甚多,两姚中学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校,校长张之聪成为远近闻名的贤达之士。

1936年4月,由于省教育厅厅长龚自知赏识,提名把张子聪选送云南省县长训练所第一期学习。由县长训练所主任李培田介绍,第一期学员集体加入了国民党组织。次年2月,训练学习结束,受省府委派,张子聪到金沙江北岸的华坪县就任县长。

张子聪在 “两姚共立中学” 任校长时,原配夫人李玉龙病故,丢下两个年幼的儿女。岳父李攸园又嗜烟成癖,丧失劳力。有人劝张子聪,续一个能吃苦耐劳的妇女做内助,对家庭帮助或许大一点。但张子聪心中却爱上了一个正在守寡的表妹。这个表妹名叫李九珠,面貌姣好,口齿伶俐,也有要和张子聪共结秦晋之意。并一再向张子聪表示做他继室之后,一定好好照顾前妻留下的儿女。张子聪为之感动,遂请人说合,娶李九珠为继室。张子聪到华坪当县长,把她也带到任上。

华坪地处川康滇三省交界处,少数民族众多,张子聪到任后了解到,全县积谷已被前任县长几乎挪用殆尽,治安恶化、盗匪肆虐,人民生活贫困,群众饮鸩止渴,种植鸦片,致使烟毒漫延区、乡、镇长,只知贪污和敲诈,不知人民疾苦。他抓住当务之急,首先解决各级官员不力问题。先由各区派收一千六百元半开,用其开办了一期干部训练班,三个月毕业后择成绩优良者委派到各区去任区、乡、镇长; 其二是亲自到各区助察,动员群众兴修水利,修桥铺路,改善环境和生活条件; 其三是抓获三名罪大恶极的盗匪,当众宣布其罪行,经法院审判后判处死刑,使盗匪畏威敛迹。但张子聪不久就发现,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要彻底根除弊政是不可能的,从两件事中可窥一斑。

一件事是: 张子聪到任前,曾奉省财政厅密令,到任后,立即拿获华坪本地恶霸李姓兄弟。因其独霸华坪,鱼肉乡里,民愤极大。他到任后,立即派员将二人捕获。有钱能使鬼推磨,鱼龙混杂的匪帮关系复杂,李姓兄弟关押查办中,却不时有人来找张子聪说情。可他坚决不徇私情,抱着一查到底的决心。

有道是: 清官难断家务事。趁张子聪因公外出,一个绅士太太将一件西式皮袍送给随任的李九珠,要李九珠吹 “枕头风” 说情。李九珠见钱眼热,竟盗用县长名义,放走了一人。张子聪回来后,根究李九珠,李却抵死不认。以后,李九珠又多次狐假虎威,收受贿赂,闹得张子聪鼻子大了压着嘴。几经教育不改,张子聪甚为恼火,后来干脆休之,另娶蒙化 (今巍山) 人王桂荣作后妻。

另一件事是: 张子聪在任期间,政府禁烟令很严。而华坪地处山区,彝族聚居,国民党历年禁烟,皆难以彻底。他到任后,多次派人上山宣传禁烟法规。并且,自己身体力行,买了几背茶叶和一些颜色布匹、小缎帽等物,到劳岩山寨,召集烟民讲解禁烟的道理,叫他们不要种这种戕害国家民族的毒品。谁知,到下种时,利欲熏心的许多人还是偷偷将烟籽播了下去。张子聪和当地驻军华永独立营洽商后,派出一个连来帮助他查铲烟苗。但不久,连长接到营长来信,叫连长相机处理。彝族又聚集数百人在山上,不时鸣火药枪抵抗。其结果,只铲除了少部分,独立营却向上报已经铲尽。收烟时,地方绅士和头人,强向各种烟户派收了两千两大烟,他们送一千两给独立营、送一千两给县府。张子聪当时正筹建华坪中学,听到后立即追查,试图把烟追出,作为建中学之资。但办理烟禁之人不等张子聪下手,早就分了个罄尽。还送了两百两给张子聪。张子聪无能为力,只好把送来的两百两大烟提归中学,想以此教育其他官员退出大烟,但苦心白费。过了几天,张子聪派随任的赵桐回大姚奔丧。乡绅们知道后,拿出一百八十两大烟交与赵带回大姚交给了张子聪的二哥张子愈。至此,禁烟彻底夭折,张子聪不禁自叹: “有廉政心,无回天力”。

1939年3月,省府以张子聪办理禁政不力,将他撤职调省。

感叹人生无常,百无聊赖的张子聪,在昆闲置两个月后,经原在楚雄当中学校长,后任昆明市教育局局长的老朋友孟立人介绍,在教育局谋得一主任职务。

1945年,张子聪为赵祚传烈士的父亲赵厚培 (字竹村) 七旬大寿,有感而发,抒发心胸的人生感慨,如是写道:

竹村姻表丈七旬大庆,诗以纪之:蜻蛉多大家,天水称高门。苍西一耆老,署号曰竹村。平生尚道义,气宇何轩轩。恢宏先人业,志逐北溟鲲。正学表师范,能使风俗淳。巨金兴学校,多士尽感恩。众贤生鸣凤,晚岁乐田园。结交慕贤士,不问贱与贫。牧竖野老辈,往往接盤飱。正尔多高致,长幼咸与亲。今年登杖国,共祝齿德尊……力农足温饱,诗书教子孙。所念承先德,枝叶抱本根。古者尊有德,无德何足论。予闻再拜起,佩有道言。此言足寿公,安用谀语烦。良辰酌春酒,介寿集嘉宾。公心应默契,欣然尽一樽。

一首祝寿诗,体现了张子聪诗文之高妙,胸怀之境界,他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1948年8月,云南省粮政局成立,李培天当了民政厅长兼粮政局视察员,以后又介绍张子聪到顺宁(今凤庆)、宣威、巧家当过税务征收局长、秘书、货物税办公室主任等职。

几经周折,1949年4月,张子聪辞职到会泽县,遇上新任县长宋载之。

宋载之是张子聪在华坪县任县长时,派兵来帮他禁烟的华水独立营副营长。他告诉张子聪: “三姚这久时局不稳,丁治平围城。” 劝张子聪不要回大姚,他约定的秘书没有来,就帮他的忙好了。并向张子聪说出了此时出山当县长的用意是准备投向共产党。当时,会泽半数以上的乡镇,已被边纵六支队掌握。张和宋在会泽四个月,做些半明半暗的工作,一面敷衍国民党政府,一面和六支队联系沟通。后来连县府的伙食都难维持,张子聪遂辞职回大姚。

张子聪在会泽时,大姚县县长李树勋曾多次写信要他回大姚当县府秘书。张子聪回信中一直没有答应。回到大姚,一直躲在家里。李树勋还是两次写信,并派专人到邓屯来接,张子聪才于1949年10月末,进县政府当了秘书。

人生沉浮,与战乱不休的时代密切相关。

1949年,此时五十有三的张子聪,韶华已逝,宦海沉浮,已达知天命年龄,他对国民党政府腐败不堪、丧失民心的趋势越来越看清楚,民心向背的结局,使他对国民党日益心灰意冷。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北京天安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南方各省的国民党军队只不过在苟延残喘。全国接近解放,大姚也有了共产党地下组织活动,在张子聪当秘书期间,中共地下党员联络进步士绅做县长李树勋的工作。张子聪认识了共产党员王平(雷雯的化名,时任中共三姚区委书记,后任中共滇西地委委员),王平要他做一些促进大姚解放的工作。张子聪欣然领命,于夜间多次把地下工作同志带进县政府介绍给李树勋,并劝说李树勋看清局势、弃暗投明。两个月后,卢汉通电全省和平解放。李树勋接到通电,立即会见了中共谈判代表王平,草拟了《关于大姚和平解放各项问题草案》,12月15日,由中共代表王平和李树勋、张子聪签字生效。大姚县临时军政委员会于1949年12月18日成立。临时军政委员会成立后,张子聪作为民主人士代表,担任了军政委员会委员和县人民政府检查委员。

1950年3月,大姚县第一届各界人士代表大会开幕,张子聪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副主席,并处理人民代表会议的日常事务。作为新中国的一个公务人员,张子聪先生积极工作,决心为新中国面贡献自己的余热。他从不摆知识分子的架子。“不以架子交朋友” 是张老先生的一句口头禅。当时,县电话所有一个叫白祖德的青年,认识他后,两人常常在一起下象棋,张子聪经常给他讲一些做人的哲理。他说: “一个公家人,一不能贪污,败坏名节; 二要能忍受,经得住各种考验。” 他这样讲,也是这样做的。在以后多年的工作中,他没有占公家一点便宜。几经曲折,也没有心灰气馁,对事业失去信念。

张子聪先生对人和善,同事、下级都亲切地叫他 “和老倌。” 但他对看准了的问题敢于秉公直言。1950年下半年他进入 “革大” 学习。临走前,农协主席曹光主持欢送会。请大家漫谈。他本着肝胆相照的精神,发表意见说: “监里关了160人之多,我的意见除属匪特有证据者,准许请保释放,欠公粮又无法交纳者,请保至新谷登场交。以后关人不要随便乱关。”

1957年县委召开整风座谈会,请他参加,他在会上发言说: “我建议县委、县长下乡,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就参加几个钟头的农业生产,这一方面将有助于更具体地了解农村一般真实情况; 另一方面又能鼓舞农民生产积极性,好处是多的。我自己虽然年老,但遇有下乡机会,也要争取参加生产,多与农民接触,借以继续改造自己的思想。”

张子聪先生时刻不忘改造自己。在 “革大” 他提笔撰联言志,现录三联于后,一联是 “检讨过去联系目前切莫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迎接新生加强学习最要紧披荆斩棘拔恶去根”,另一联是 “华夏春来临霹雳闪开新社会; 环球人共愤斗争解放旧山河”,再一联是 “思想指南指导大家上正轨; 革命熔炉熔就五金尽良材”,这些撰联表达了他在新社会要改造自己、重新做人的决心。学习中,他刻苦学习政治理论,测验成绩优良。他还积极参加劳动,任劳任怨,小组鉴定中有 “大有老当益壮之风” 的评语。

1951年11月,张子聪被选为云南省人民代表。他积极工作,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为联系各界人士,稳定局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57年的政治风浪中,他被下放到边远山区中和乡铁厂当副厂长。次年,回乡后不久,因精神忧郁、年老多病,逝于邓屯老家。

1987年4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政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大姚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长的李荣村到大姚故地重游。走访了曾经和他在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抒离别情谊,互勉珍重。4月19日,他特地来到解放初期曾任过大姚县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副主席和省人民代表的民主人士张子聪家,慰问了其遗属。写下了一首 《为悼念张子聪老人留念》 的诗,诗云 “梦别依稀步古稀,重游故地扫墓迟。荣辱与共人民记,肝胆相照四化时”。

改革开放后,后人在家乡李旗屯的山上为张子聪先生建立了纪念碑,他的生前几位德高望重的朋友为其题词铭碑。原北京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平 (大姚人) 题词为“大姚现代爱国、革命、进步的启蒙人”。云南省政协委员、省文史委员赵贯一的题词是 “长中学桃李遍三姚; 为县令人民称廉明。与人交往,崇尚诚信”。前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教务长、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杨春洲的题词“遗范桑梓,教泽长存”! ……

就是这样杰出的一代教师张之聪先生,在那个特殊时代的1958年3月26日,被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公职回村,监督生产。1959年,经中共大姚县委批准,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同年,饱经沧桑的张子聪先生,在家乡亡故。

1979年,中共楚雄州委党恢复张子聪同志的政治名誉。

张子聪先生,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彝医张之道的人生经历,堪称一部曲折复杂的传奇故事。

张之道的父亲张子聪,汉族。其母,是彝族后裔。张之道的履历中,填报身份为汉族。

精通彝医 “天人合一” 理论,把人体称之为 “小宇宙” 的张之道,汉父彝母的基因遗传,汉彝血脉在他全身的大小血管里流淌,恰如人体宇宙,经络江河周密布局,形成一个小周天。

1934年4月28日,张之道诞生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龙街乡仓屯村的一个耕读世家。

那是一个国家动荡、日寇入侵的苦难时代。几十年间,战乱不休,全国各地军阀混战,土匪猖狂,疾病肆虐,真个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生逢乱世,生灵涂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偏僻之地的大姚,“苟全性命于乱世” 的张氏家族,岂能幸免于难?

张之道的诞生,让父母亦喜亦忧。喜欢的是,喜鹊枝头叫喳喳,传报生儿育女的喜讯; 忧的是,日益没落的家庭,难以承担添丁养育的成本。

正所谓 “宁作太平犬,莫为乱离人”,原本地方的豪门望族,张氏家族的日子,日渐沦陷为艰难的境地。大厦将倾,小家庭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一大家子人,守着几十亩土地,老老小小,不分长幼,只要身上还有一口力气,他们打破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传统生活,起早贪黑地劳动在田间地头。

那个时代,农田水利配套设施落后,山坡梯田、坝子水田的水渠网络,更是欠缺。一到耕种季节,家家户户同时用水,水沟又没有修通到田间地头,耕种的艰辛,首先就从用水方面体现出来。为生活所迫,早早晩晚,村村寨寨的大人小孩,一家跟着一家,大人领着小孩,披星戴月的劳苦耕种,大人挑水浇灌,娃娃跟在大人屁股后头,抬盆抬瓢,大帮小补,力所能及的取水浇田、浇菜,铲除田间地头的杂草,烧灰积肥。

张之道五六岁时,就领略了生活的不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一家也是如此这般,兄弟姐妹们一个跟着一个,大娃娃带领小娃娃,为父母的处境分担责任,他们抬着一把小锄头吃力地挖地,吃力地抬一盆水浇田。寒来暑往,渐知世事艰险,人生莫测。小小年纪,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们形成了奋发图强,忧国忧民的初心。

不幸之中的万幸,书香世家出生的张之道,坚实的求学足迹,奠定了一生人的知识底蕴。

张之道从小聪慧过人,天赋记忆特别出众。小时候,张之道在家乡村庄读私塾,启蒙了求知的强烈心性,从小就是学霸一枚。有道是: “人看从小,马看蹄爪 (zhao)”,自幼聪明过人的张之道,一经学识渊博的乡绅教育,潜藏的才智,得以迅速开发。咿咿呀呀的童年时期,大人口授的《三字经》 及简短的唐诗宋词,一听就会,过耳不忘; 年纪再大一些,读书识字可谓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这里,我们不妨看看张之道先生的简历。

1947年6月到1948年6月,在大姚县七街中学读书。在此期间,张之道不断接受革命进步思想影响。

1949年5月,张之道加入共产党外围的民青组织。

1949年6月到1950年1月,张之道跟随他父亲张子聪到父亲任教的姚安中学读书。

这一时期,日益成熟的张之道,大胆谨慎,机智灵活。他大量收集情报,传递信息,联络各阶层人士,为共产党地下组织做了很多有益工作。

张之道先生,1950年2月参加工作。1950年2月到1950年7月,在姚安县人民政府任民政助理员。

1950年7月,广播、报纸不断宣传坚决解放西藏的消息传到张之道耳朵中。

张之道从小就饱经磨难,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的中华大地,国土沦丧,国恨家仇的家国情怀空前剧烈,抗战情结空前高涨的国难当头之际,张之道已然萌发从军梦; 解放战争时期,张之道因故未能从军,但从军梦没有泯灭。

“解放西藏,解放全中国” 的号召响彻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张之道的从军梦又被激活。当时,张之道身边有些贪生怕死的人,生怕被抽调入围随军进藏。张之道却义无反顾,坚决要求从军入伍,到祖国最需要,生活最艰苦的地方去,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无怨无悔。

1951年7月,张之道随军前行,编入援藏民工大队楚雄支队直属一中队。经过重重考查,组织任命张之道为宣教干部。进军途中,西藏宣布解放。张之道随着战友从半路返回,从军报国的梦想,又一次破灭了。

进军西藏追求从军梦的破灭,张之道些许失落之后,更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西藏飘扬而欢欣鼓舞。

1951年9月,受组织委派,张之道在盐兴县委 (今黑井镇) 黑井工作组工作,担任组长职务,成为千头万绪一肩挑的基层核心领导人物之一。

是真正的 “金子”,是真正的 “人才”,穿越时代历史天空,他们总会发出动人的光彩。张之道如此,其他真金不怕烈火炼的突出人才,概莫能外。

肩负着组织的信任,1952年10月到1953年4月,张之道踏上学习的又一征程,到云南省人事干部训练班学习,增长了新的知识结构,拓展了新的知识领域。

1953年5月到1954年6月,年青的张之道,在盐兴县人民政府人事科工作。这一期间,他勤奋刻苦工作,才华出众能力超群的潜质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每当领导外出学习或开会,他都会为领导写好稿子。这是张之道先生的本色。有些时候,要传达上级指示,领导们一个个外出到和各地学习和参观,秘书张之道,也受领导委托,召集大伙开会学习,布置工作,俨然是领导的替身。

1954年7月到1954年12月,天才早慧的张之道先生,在中共盐兴县委宣传部办公室工作,出色的工作能力,有声有色地显示出来。

1955年1月到1956年12月,他在中共盐兴县委秘书科工作,担任秘书科负责人。他工作细致,井井有条,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成长的势头日趋显现。

1957年1月年1957年11月,张之道在盐兴县商业局工作,担任盐兴县商业局副局长、县财办秘书。重任在肩,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岗位上尽职尽责,行动风风火火,成绩日益凸显,也得罪了一些小肚鸡肠、耍阴谋诡计的人。

人生无常,造化弄人。转眼间,张之道人生命运拐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和同时代的很多知识分子一样,妻离子散的时代悲剧突然落到张之道头上。

1958年5月,张之道被错处,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到禄丰县干海资大队小窝村监督劳动。入住在生产队漏雨的公房楼上,面对村民的议论和很多不理解的目光,张之道坦然而坚强地沉下身来。

小窝村坐落在河谷狭长、气候炎热的深山僻野,一眼望去山高水长,风景秀丽。村落依山,农田傍水,民风淳朴。

既来之,则安之。

张之道用他敏锐的目光观察这个深山里的社会角落。他发现,村民生活艰苦,经济困难,观念守旧,房屋破旧,衣服破旧。手里无钱,身上衣单,村民们望着一平浪煤矿工人的劳保工装,羡慕的眼神舍不得离开,离开的眼神有些凄凉; 赶集上场,对供销社里的布料和服装也恋恋不舍。穿件好看的新衣服,成为很多村民的梦想。

头脑敏捷的张之道,想到村民穿上省钱又好看衣服,是改善村民生活的一条路子。他用牙齿缝中节省下来的生活费,买来小窝村第一台缝纫机。从未尝过缝纫的张之道,到县缝纫社民族服装厂了解裁剪缝纫工艺流程,心灵手巧的他,首先为自己打缝了一身合体的衣裤。本来就年轻帅气的张之道,被自己的裁缝手艺装扮得神气活现。

唧唧复唧唧,男儿踩纫机。男子汉张之道会裁缝而且手艺好,缝纫出来的服装省钱又时髦的口碑广告,迅速在小窝村周围传播开来。

目光精准的张之道,超凡本事确实了得。他根本不用尺子,只看一眼村民的高胖矮瘦,用目光为村民们量体裁衣。大大小小的男女衣裳,他从没有看走眼过。他做的衣服,好穿,好看,牢实,价廉物美,村民赞不绝口。

张之道在小窝村飞针走线踩缝纫机,比街上卖的衣服还好,再加上只收取村民很少的钱,维持比成本稍高一点的薄利,对穷困村民,他分忧解难倒贴机械费、线头费,分文不取的善行义举口耳相传,张之道一时成为小窝村的名人。

虽然是被遣送到小窝村监督劳动,张之道却没有沉沦于命运的作弄。聪慧超群的张之道与乡村卫生室的本地赤脚医生甚是投缘。劳动锻炼之余,他一边自学成才为村民打缝衣服,一边自学 《内经知要》 《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滇南本草》 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还先后拜访过彝、苗、壮、瑶、白、傣等民族医师60余人,特别拜老彝医杨沛、杨正芳、张树林等为师,学到了彝族民间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和绝招。通过20多年孜孜不倦的学习、潜心实践和拜师学艺,张之道初步成长为一位远近闻名 “赤脚医生”。

1966年禄丰县干海资成立了大队合作医疗站,赤脚医生张之道带领着13名赤脚医生自采、自制药物为当地群众看病,并向群众传授民族药的简单用法及采集加工方法。又是智慧超群的张之道,从上级培训中取回真经,活学活用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大队合作医疗站,在张之道的带领下,能自制丸药、散剂、针剂、冲剂片剂等各种药物品种,中草药野生变家种以及民族药自采、自种、自制,自用方法,省、州、县政府都对他进行了表彰。

1978年11月,饱经磨难的张之道先生,终于平反昭雪,恢复工职,先后在禄丰县卫生局、县科委工作,直到1981年5月调离禄丰县。

1981年5月到1985年2月,张之道先生在楚雄州药检所工作,担任支部书记、所长。其间,他精心组织科技人员编写了我国第一部 《彝药志》,这部著作,填补了中国没有彝族本草专著的空白。

敏而好学、博学多才的张之道先生,从州药检所踏上了彝族医药的漫漫征程。他从民族医药普查开始深入钻研彝族医药,自觉向彝医接轨。

为编写中国第一部 《彝药志》,他率领州中医院的职工,到全州各县市千里彝山去挖中草药。言传身教,教青年中医采药制药,教会他们认识彝族药材的大体分布,什么山上长什么彝药材,哪种金贵疗效好,哪种便宜,也不能小瞧,药理不同的生态药材,不同药材的生长模样和规律,张之道谆谆教诲,每棵中药材,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都不同,药效也不会相同。

张之道先生深知彝药标本的重要性,他不顾年事已高,每年带领几批不同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深山野岭中寻找、采摘中草药,制作中医保护的标本,让人看上去一目了然。

1985年3月,调到楚雄州中医医院、民族医药科工作,任科主任。

1987年,因健康状况,张之道先生提前离休。

本该颐养天年的张之道先生,却因他在彝族医药和少数民族医药界普遍公认的良医名声,不但退而不休,甚至比离休前更加繁忙。置身楚雄却闻名遐迩的张之道的医术,得到省内和国内中医界有识之士的认可,更得到少数民族医学专家的广泛赞许。

离休之后的张之道,还是坚持原先坐诊把脉、对症施药的严谨作风。离休前,不能远离楚雄。离休后,受其他地方同事和领导的邀请,他开始走出了楚雄千里彝山,远至贵州、四川、西藏……这一走出滇中楚雄,张之道的天地,更加宽广了。

1987年9月,云南省林业厅聘请张之道先生,到省林业厅丘北县做中医彝药结合试点工作,指导民族药种植。

1989年,张之道先生,应原成都军区民族民间医药研究所的聘请,从事研究所门诊工作,用民族药治疗疾病。

1989年11月云南省公安厅、昆明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聘请张之道为医生,从事民族药戒毒研究。

1997 年11 月28 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 栏目,专题播出了张之道数十年坚守从事民族医药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介绍。

2004年7月,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张之道从事彝族医药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经典成就。

2005年起张之道参加 《中国彝族药学》 编写工作及 “中国彝族药物标本库建设”。

2015年1月张之道当选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彝医药分会副会长。

2022年,张之道荣获楚雄州首届“兴楚人才特别贡献奖”。他把政府颁发给自己的50万奖金全部捐献给楚雄州中医医院,用于支持中彝医药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提升。

老骥未伏枥,壮志在千里。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虽然年届90岁高龄,彝医张之道总是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始终坚持常年为周围人民群众看病并很少收取费用,对困难群众实行免费医治。并且带徒授艺,仍然在门诊坐诊,参与疑难病例的会诊医治。

不求闻达而声名远播,张之道以一如既往的仁医仁术,在彝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节点建言献策,竭尽所能积极弘扬推广民族医药,惠及千家万户。

医者仁心,张之道 “不谋良相谋良医”,道法自然妙手回春,创制彝药列入医典,著述传道惠泽杏林。

青山不老。张之道如一棵青翠常绿的不老松,挺立在中国民族医药界。一位本可以凭借精湛医术,获取不菲酬劳的医学专家,一位本可以在繁华都市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彝医老人,却深居紫溪山,医道人道两相宜,过着清风明月简朴的生活。

猜你喜欢

大姚彝族
彝族海菜腔
浅析大姚县芒果产业发展的优势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一个年轻媒婆的消亡
彝族器皿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大姚县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蜻蛉翼下展开的大姚(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