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谁“偷”走了课间十分钟

2023-12-26之江轩

时代邮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圈养课间家长

● 之江轩

随着“中小学生被圈养”等话题登上热搜,“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的呼声愈发高涨。在教育减负的大背景下,本应快乐游戏、充满童趣的课间十分钟,为何被“剥夺”了?

客观条件所限。有的校园面积小、楼层多,楼道、走廊较狭窄,短短十分钟,如果有成百上千名学生蜂拥而出,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过度管理导致。有的学校以纪律为名,让好动的孩子安静下来,美其名曰“文明休息”,实则是为了方便管理、减少麻烦。

学业压力使然。在升学压力下,有的主课老师争分夺秒“抢”时间。上节课的老师怕落下进度拖堂两分钟,下节课的老师怕学生进入状态慢提前两分钟上课,还有不少老师布置了“课间作业”……

在这些原因之下,一些更深层的问题值得关注。

如何卸下学校的包袱?由于学生的安全意识、自主能力比成年人弱,校园内确实容易发生安全事件。强调安全固然是必要的,但孩子间的一些小摩擦、小事故却可能在公众、家长的密切关注下演变为舆情事件,又因取证难、界定难引发纠纷,导致校方不堪其扰。长此以往,家长少了些“学会放手”的信任,对小问题少了包容和理解。学校少了些“将心比心”的沟通,与家长的距离逐渐拉远。

政策如何执行有力?对于保障孩子的休息时间,教育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然而,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挤占课间时间的现象在很多学校司空见惯。甚至有学校在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时,提出了“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大声说话”等奇葩要求。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已迫在眉睫,承载着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期待。然而,要真正落实,也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

引导孩子“好好玩”。要让孩子们有时间去玩,比如增设大课间、无作业日、体育及艺术课程;也要让他们有地方能玩,可以充分利用校园里的走廊、转角、露台等“金角银边”,拓展课间活动空间;更要让他们有东西可玩,不妨多一些创新,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把孩子们天马行空的主意变为现实。

带着孩子“学会玩”。学校要念好“安全经”,有必要把安全教育、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等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家长也不妨多向孩子们叮嘱课间活动的安全须知,告诫孩子怎么做是安全的,怎么做会有危险。与此同时,还要修炼“金钟罩”。学校要升级改造硬件设施消除安全隐患,为孩子系上“安全带”,让课间活动活泼且有序。

助力孩子“放心玩”。沟通不畅,往往是压垮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建立更畅通的家校关系,能为开展课间活动提供更坚强的后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需要不断完善,而这有赖于相关部门和学校通力合作,建立联动快速反应机制。此外,探索引入和完善学生伤害事故的保险机制,避免学校承担“无限责任”,解除学校的后顾之忧。

课间十分钟引起广泛讨论背后,是人们对教育减负能否真正落实的关注。用压抑和训斥达成的“普遍文静”,这既非“文明”本来的样子,也易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反作用。

教育不是圈养,学业更非全部。成长的过程中,不占用课间、少学习十分钟又何妨?

猜你喜欢

圈养课间家长
圈养羊需做好三点
成功圈养羊做好三要点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被“圈养”的童年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