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位一体”科研育人的逻辑理路
2023-12-26赵映川刘在洲
赵映川,刘在洲,叶 燕
柏林洪堡大学成立之时就强调: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索,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大学生应当通过参与研究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来完成其自身的修养。今天,我国大学正赋予“科研育人”更鲜明的中国特色、更丰富的时代内涵,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系”是任何社会人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基本依据。人依其此时此地所处的关系网络中的位置以及这一位置与关系网络中其他行为体的相对关系来判断情势和进行决策。[1](p7-8)在大学里,学生与教师、同伴、环境之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制度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系,这些关系发挥着动力源作用,驱使学生在科学研究活动中采取不同行为,进而树立科研理想、规范科学道德、认知科学精神、掌握科研方法,由科学达致修养。那么,教师、同伴、环境与学生之间为什么会形成特定关系,这些关系通过什么方式作用于学生,学生基于其需求做出什么反应,教师、同伴、环境之间如何“三位一体”地协同作用,这些关乎机理的研究不仅能拓展科研育人的理论研究,而且能为科研育人的实践提供指导。
一、教师科研育人的理路
师生关系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社会对知识的处理制度。为实现知识的文化接力,教育制度的设计对于知识的传递者和接受者这两类人给予了特别的分类和界定,[2](p7)这种制度化的界定给予了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权力。
(一)师生关系的原发动力
1.知识权力
科学本身具有涵养品质和促进修养的作用。当深入观察和理解、切身体验和感受后,科学就会改变人的品质,成为达致修养的媒介。而且,科学为一个“有待解答的问题”,是“未被穷尽,而且永远无法穷尽”的事物,作为一个整体,任何专业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对世界和生命的基本原则及意义的认识基础之上。[3](p57-58)要使这个认识成为现实,需要建立一个权力结构,赋予某些人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力,并能控制学习者及令该种基本知识被有效地内化。[4](p79)
米歇尔·福柯认为知识具有权力功能。大学里,教师因长期的专业训练而掌握了超出一般的、复杂的甚至是神秘的知识,他们因为拥有知识而拥有了权力,凡是教师知识所及的地方就是他们权力所及的地方;学生只具有接受高深知识的能力和潜力,他们还没有掌握关于世界和生命基本原则和意义的知识。教师和学生在知识上的差距致使两者在权力上相差甚远。布鲁贝克明确指出,学术界不是人人平等的民主政体,而是受过训练的有才智的人的一统天下。[5](p42)康德认为,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6](p5)教育的本质不是平等权利的问题,而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只有通过受过教育的人得到教育,最终才能成为人。
这种制度安排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划了一条明确而较难逾越的界限,师生之间是一种强制度性关系。实验室里,教师拥有高深知识而被制度赋予规训者的身份,学生因为缺少高深知识而被制度赋予被规训者的身份。规训者指导并推动知识的演绎和发展,展示并演示事物发展的轨迹和规律;被规训者接受并内化所学的知识、操作并掌握实验技能。通过这个训练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制度,知识完成了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学生完成了从科学外部人到内部人的转化,成为新的学术“守门人”。通过这种强制度性安排,人类自古以来积累的知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传递给年轻人。如果没有这种制度设计,学生对每个知识尤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都得亲自去检验,那么人类文明的进程将会非常缓慢甚至近乎停滞。
2.情感纽带
在知识的接力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形成了一种没有明确界线的朋友式关系,这种关系对双方没有强制性,约束力较低。之所以存在这种关系,一方面源自教师的权利与学生的崇拜,另一方面源自教师的责任与学生的依赖。
中国传统文化将师生关系界定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拟亲属关系。与血缘关系相比,科学研究中的互动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类似父母和子女间的那种以情感为核心的关系:教师不仅将学生看作是其教育的对象,而且将其视如己出,这种定位让教师拥有较大的权力感,其不仅负责学生的科研进程,而且关心个人生活;而学生也将教师视为“父母”,无论在科研上还是在生活上遇到困难,都会向教师寻求帮助和指导。师生间这种拟亲属关系的确立使得学生在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的同时,还会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正所谓“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7](p33)
大学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机构,其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生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8](p125)霍金斯认为,18 世纪后高等教育领域形成了三种新的教育技术——考试、评分和书写——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4](p67)在科学研究中,教师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境界,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设计、如何实验、如何撰写报告或论文。学生为了完成科研任务、获得教师的认可,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依赖,将其讲授的知识视为标准答案,认真接受、记忆并消化吸收。完成科学实验、撰写论文并取得较好的成绩不仅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动机之一,而且成为将教师与学生连接起来的感情纽带。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因他们的无知、不成熟或过错而贬低、侮辱甚至摧残他们的人格,而是把他们作为有同等人格尊严的人来对待。[9](p31)
(二)师生关系的触发模式
1.教导与服从
科学研究是生产和创新知识的智力活动,有一套制度化的行为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秩序的怀疑主义。其中,普遍主义强调科学真理的检验标准到处一样,只要是科学真理,不论其来源如何,都得服从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普遍标准。公有主义强调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社会合作的产物,归科学共同体公有。无私利性强调从事科学活动不能以科学谋私利,其唯一目的是发展知识。有秩序的怀疑主义强调在神圣的、不可批判的研究同非神圣的、可以进行批判性研究之间不存在绝对固定的界限,所有科学知识都要严格加以检验。[10](p31)这些行为规范需要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当学生初入科学研究领域时,教师会专题讲解科研的价值和规范,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怀有敬畏感、神圣感、规则感和伦理感。此外,美国学者克拉克还认为,导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认真、准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1](p112)
当知识透过对知识生产者的规范或操控而生产时,门徒训练就会产生普遍接受的学科规训方法和真理。[12](p66)在科学研究中,学生必须接受教师的规训,不仅因为这些规训是科研的基础,而且因为教师是他们科研水平的评判者。自从法国科学家蒙热把考试审查下的主动学习法带进实验室,使他所在的墨西耶学院成为迄今所知的第一所规定学生在经常考试下进行实验室实验的学院后,[4](p67)现代大学的学位制度规定学生尤其是博士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才能获得相应的学位。这种制度设计使得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科研规训,[4](p47)并逐渐形成自我规训。
2.示范与模仿
人类最早的教育形式为成人示范、儿童模仿,当学校教育制度建立后,教师是示范者,学生是模仿者。在科研训练中,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具体强于抽象。[13](p64)当科研陷入困境,教师表现出的不畏艰难并攻克难关,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坚毅;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教师坚持查找原因并如实报告的行为,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诚信;教师心无旁骛地专心科研、淡泊名利不求回报,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纯粹;教师对待学术的严格甚至是苛刻,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严谨。
亚历山大·温特将“模仿”——即对成功者的学习——视为获得自己身份与利益的主要手段和渠道。[14](p312-313)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幼儿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15](p24)当大学生明白什么是坚毅时,无论在科研中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勇敢面对,百折不挠地去解决;当大学生明白什么是严谨时,他会按照研究设计,一步步地实施研究计划,规范地记录研究结果。
二、同伴科研育人的理路
科研团队中,同伴关系是同龄人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平行、平等的,不同于个体与教师、家长、其他年长者之间交往的垂直关系。[16](p62)
(一)同伴关系的原发动力
个体并非天生的集体动物,他们身上有着先天的集体意识不足,既无个人意愿也缺乏血缘之亲,更缺乏理解他人与集体的意识能力。[17](p24)那么,学生为何会主动与同伴建立关系?
1.科研属性
研究发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知识工作更多地涉及那些不可预知性、模糊性、跨学科性和不可重复性的任务,[18](p45-59)需要集成、共享和整合各种各样的知识,如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等。属于同一门类的知识通过一个选择和聚合的自组织过程,会形成一条“知识链”。知识链基于同类知识的内在联系,不仅包含显性技术、知识的综合,而且包含暗默性经验和技能。
个体的专业知识是有限的,要完成知识链上的工作,必须参与一种可以有效聚集和利用知识资源、具有充分适应性的知识团队。德鲁克曾指出,知识经济时代有效的工作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应建立一种“学习型”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知识互补、能力互补、共同学习、共同担责。当个体在集体中时,比个人单独思考时具有更大的智慧、悟性和洞察力。[19](p233)团队中的成员位于知识空间中不同知识链条上的一个节点,其个体知识的性质同链条上群体知识的属性相同,但由于其掌握相关知识的存量和价值不同,不同成员具有不同的“能级”,同时由于知识积累的途径不同,知识个体的知识细节上又各有特点。知识链相互并行或者交叉,可以跨越部门、组织边界和地理空间,构成一种专业知识的几何体,成为专业人士的交流空间,在其中不断进行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过程,实现知识的流动、扩散和转移。[20](p93)
为了达到学业标准,学生必须借助知识团队其他成员的互补性知识,形成具有特定结构的知识系统,生成更大的知识协同效应和组合优势。
2.组织归属
马斯洛指出,在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具有归属需要,渴望成为团队或集体的一部分,被团队或集体成员接纳和认同。同时,个体也会从思想、情感和心理上认同所在组织,积极地投入具体工作,愿意承担作为组织一员所涉及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并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来努力工作。[21](p36)
大学生在科研中如何实现其归属需要?首先在意识层面,他们将依据社会结构中的特定位置和角色期待来思考其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一方面,他们明白社会对他的期待,如教师希望他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相互合作中完成科研任务;另一方面,根据学术生产规律——个体难以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他们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团队里其他成员的特点,决定自己在团队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和所在的位置。其次,在实践层面,他们主动接受实验室的行为规范和操作手册,认同其他同学的科研行为,并且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完成自我的社会化。
(二)同伴关系的触发模式
1.合作与认同
涂尔干认为,一个要在群体中生活的人,仅仅凭借理性认识到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并自愿地服从还不够,还需要感受到自己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多重纽带,并热爱集体的道德理性,甚至愿意为此而做出自我牺牲。[22](p30)科研团队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核心价值理念是团结协作、聚智攻关。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实现科研目标,同伴之间会主动进行沟通,根据课题的总体设计,反复讨论实验细节,大家既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又会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还会在坚持中妥协、在差异中找到共同点,本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精神团结协作。
在科研活动中,学生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同伴合作而更容易产生认同感。这种感觉是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或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种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23](p80)对学生而言,认同感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资本。首先,学生因认识到自己属于一个优秀的团队、拥有一批优秀的同伴而感到骄傲和幸福。情感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不仅能让他有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乐于帮助其他成员,而且还有较高的科研效率。其次,学生会与同伴之间产生一种信任。在科研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相信大家会精诚合作、共克难关,他愿意在研究设计、研究实施、研究结果呈现等方面主动而坦诚地分享和交换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后,学生会拥有包容的胸怀。科学研究中,团队成员对具体的研究活动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意见和想法,但是,学生因对团队有较高的归属感,对同伴有较深的认同感,会主动倾听同伴的意见、最大限度地理解同伴,并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2.榜样与追随
德国思想家舍勒基于现象学——存在论立场将榜样理解为一种陌己人格,即一种体现价值状况应然存在要求的统一的价值人格形式。范本是体现榜样人格的具体的人,榜样为范本奠基。“我”对应本己人格,“非我”对应陌己人格。每个“我”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对外界人格的应然价值有自己的判断,那些符合“我”的价值判断的人格就会成为“我”的榜样。团体中的某个人如果正好表现出榜样的行为特质,他就是榜样的范本。科学报国的理想、勇攀高峰的精神、淡泊名利的情操、愈挫愈奋的意志、敢于怀疑的精神是学生对于科研应然价值的期待,凡是具备这些特质的对象都将成为学生的榜样。当某个同伴具有这些品质时,他就成了榜样的范本。榜样具有恒久性,而范本具有偶然性。如果某个同伴不再体现榜样人格,他就不再是范本,但这个范本迷失的过程丝毫不会影响榜样的恒久性。[24](p42)
当大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同伴人格中独特的趋于完美的价值应然状况,就会改变自己,在不懈追随榜样的过程中,体验榜样之所在,亲历榜样之所是。这种追随不只是简单的意愿、行为模仿,其本真状态是本己人格与榜样的“同思同构”。[24](p43)相较于教室里的互动和交流,实验室、科研团队里同伴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多,彼此间的了解更全面,当观察到同伴具有甘于奉献的道德情操、潜心钻研的拼搏精神、不怕失败的坚强意志、诚实守信的科研作风时,学生也会向同伴学习,直至成为这样的人。
三、环境科研育人的理路
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间的一种密切交易,它永远发生在特定的背景中。[5]大学生生活在一定的校园环境中并深受其影响,甚至打上环境的烙印。
(一)科研环境育人的原发动力
大学科研环境主要包括科研物质环境、科研制度环境和科研文化环境。从科研育人的角度而言,科研物质环境与科研文化环境都属于软环境,对学生起着浸染的作用;科研制度环境则是强制性规定,对学生行为起着规范作用。
1.环境浸染
科研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实验室的物理环境和物质设施,如实验室的建筑风格、室内装饰、仪器设备等。科研文化环境是指在科学研究中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我国著名学者涂又光提出的“泡菜理论”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环境影响学生的情形。他认为,学校好比一个泡菜缸,来自五湖四海、特质各异的学生在这个缸里待4 年或者更多年后,会形成带有鲜明的学校特征的个人气质。而且,每所大学有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如果有一对双胞胎,他们的个性特征、学习习惯非常相似,但选择了文化迥异的两所大学,最后,他们会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一定的差异。[25](p7)
科研物质环境和科研文化环境与大学生之间是一种弱制度性关系。宽敞而井然有序的实验室、功能先进而齐全的仪器设备、便于师生自由思考和交流的专属休息区;展示着学科领域中著名科学家的感人故事和励志名言、优秀师生取得的各类科研荣誉、现有科研团队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的实验室的文化墙;实验室成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踊跃申报科研项目、争相发表科研论文的科研氛围,都在以一种自然的、每时每刻发生作用的方式滋养着学生、浸润着学生,经过日复一日的感染和教化,学生终会树立远大的科研理想并为之而奋斗。
2.制度惩罚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工具,由被社会习惯和习俗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法律和法规所规定的正式约束以及制度的实施机制组成。[26](p6)大学的科研制度是学校在科研管理过程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科研管理体系和规范体系,包括各种科研规章制度、科研道德规范、科研行为准则等。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学术主体树立规则意识,塑造学术领域的整体秩序;二是保证学术成果符合统一形式;三是便于学术交流与学术批评的顺利进行。[27](p70)
为了规范学生的科研行为,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如为了规范学位论文管理,加强学术诚信建设,2018 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对参与购买、代写学位论文的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已获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依法予以撤销。国家希望通过惩罚这一反向措施,能对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的违规行为施加威慑。学生则必须遵守这些制度规定,在科研中避免学术不端、学术失范等行为。
(二)科研环境的触发模式
1.熏陶与涵养
作为科学研究主要场所的实验室,其环境布置如墙壁、天花板、家具等多为冷色系,目的是避免引起学生情绪的波动,从而使学生能冷静客观从事科研活动,尽力构造一个客观、公正、中立的理想国。[28](p162)
科研精神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语,却被科研工作者展现得淋漓尽致。钱学森以国家需要为志向,把毕生精力贡献给航天事业的爱国精神,教育学生要树立“科研报国”的理想;邓稼先经历一次次失败但最终研制出氢弹的愈挫愈勇的精神,教育学生要怀有不怕失败、潜心钻研的意志;被誉为中国“粮心”的袁隆平,长期在田间进行大海捞针式观察的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教育学生要有敬畏之心,要“求真”“求实”。实验室里教师和同伴的争分夺秒、认真严谨、团结协作,都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学生。
2.约束与养成
科研制度环境设计的依据是知识和知识发现的特点。为了保证知识的“客观性”,实验室制定了一系列行为规范:如一些高精密实验室要求学生进入前必须更衣消毒;学生操作实验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要求。学生在实验台前开始安装设备、采样、记录数据等一系列操作时,就进入了实验室对他们“模式化”的“规训”过程。因此,实验室中学生的工作流程整齐划一,这种制度规定使学生尽力客观、严谨、真实地发现知识。
科研制度环境还规定了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学位论文、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存在抄袭、篡改、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情节严重的,或者代写论文、买卖论文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有的学校将科研规则悬挂在实验室最显眼的地方,有的学校将科研规则印制成手册,目的在于时刻提醒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务必遵守求真求实的学术道德,否则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这种强制性的制度能在规范学生行为的过程中促使其形成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四、结语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同伴、科研环境之间,因为各种利益诉求而形成强制度性关系和弱制度性关系,这两类关系推动着不同活动的展开,通过不同的路径达致“科研育人”。同时,教师、同伴和环境之间并非孤立地、各自发挥育人作用,而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协同作用,构成“三位一体”的关系网络。教师和同伴是在一定的场域——兼具独特文化和制度规定的实验室中,涵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养成学生的诚信品德,离开这个环境,教师和同伴的作用力会因缺乏作用点而难以形成。教师和同伴对学生的作用虽有所不同,但教师教导、示范和同伴的合作、榜样同向同行、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教师、同伴、环境形成的合力,共同激发学生科研报国的理想、潜心钻研的精神、愈挫愈勇的意志、严谨求实的作风、向善臻美的道德。当这些素养整合在一起时,学生才能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