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以淮河流域安徽段为例
2023-12-26孔丹丹石东领
孔丹丹 石东领
(1.亳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安徽亳州 236800;2.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3.安徽省统计局统计调查队 安徽合肥 230000)
一、问题提出与相关研究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期间,应当“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国内大循环重要地位应当进一步得到重视,继而促进国内大循环效率的提高以及水平的提升,达到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互相促进的目的。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华中地区河南与华东地区苏皖,流域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湖北五省,是我国继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之后又一重要的流域经济地带,也是国家实施鼓励东部率先、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区域。安徽省辖区内淮河流域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8 个地级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煤炭、岩盐、铁矿石等资源储量较大,是华东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因此,以淮河流域安徽段为例,探究“双循环”格局下淮河流域安徽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对于完善淮河流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促进淮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双循环”和高质量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些年,国内学者们应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视角、不同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综观已有相关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王一鸣[1]认为,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其特点如下:更重视质量上的赶超而非简单的数量增加,更重视结构上的优化而非简单的规模扩大,更重视创新带来的驱动力而非要素驱动,分配结果上从曾经的不平衡的分配变为共同富裕,生产发展上从曾经的“高碳增长”变为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丁守海[2]以根除经济增长速度同发展质量不协调的问题为研究目的,把调节内外循环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基础,将内循环视作主体研究对象,外循环为次要研究对象,于供求关系的两个方面入手满足消费与产业两个方面的升级所需的条件,而且通过外循环促进内循环的方式,更好地引入外力,深入探讨内外双循环格局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刘爽[3]等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包容力,在追求经济增长、物质丰富以及财富增长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更高的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更低的环境损害成本、更强的经济发展动力,以及实现经济社会效益,保持更为优化的持续性增长,也就是从规模的量的增长转变为结构上的质的提升。
(二)“双循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刘琳轲[4]等研究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互为促进,忽视生态保护或者生态保护效果不佳而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样则会约束经济高质量发展。原伟鹏[5]研究发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该作用存在时空异质性和协同交互效应,在此过程中,作为中介桥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市场化水平起着重要作用。陈国福[6]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政治经济模式对于经济发展质量均有正向促进效果,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良性竞争且对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也有推动作用。
(三)“双循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王维平[7]等研究认为要从刺激扩大内需主体、推进科技创新、融通国内和国外市场、协调区域布局等多种途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王青[8]等研究认为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强内循环产业链的打造等对策,为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参考。丁守海[9]等提出以内循环为主体,以外循环为助力,提升我国市场经济运行动能,最终实现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述研究,基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双循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究,每个学者视角不同,研究的侧重点必然不同。然而,没有学者立足淮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研究,而淮河流域是我国继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之后的第三大流域经济带。因此,剖析淮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存在困境,并提出新发展格局下淮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从而为淮河流域双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最终丰富淮河流域双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构建,有着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淮河流域安徽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存在困境
(一)创新驱动能力有待提升且区域创新不平衡。作为我国重要的流域经济地带,淮河流域安徽段的8个地级市,有6个地处皖北区域,其科技创新能力相对经济发达地区较弱。近些年,安徽省十分重视皖北区域的发展,进一步使创新驱动战略以及人才强市战略得到推广与落实,创造维持了创新友好型环境,在各个方面令合作创新水平得到提高。淮河流域安徽段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创新驱动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一是专利授权数量稳步提升,但不均衡状况并存。据2021年度安徽省统计年鉴显示:截止2020年底,淮河流域安徽段的8 个地级市三种专利申请授权量为40481 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7041件。其中,最高的滁州市专利授权量达8654件,最低的淮北市为2925件;最高的阜阳市发明专利数量为1564件,最低的淮北市为363件。二是区域科技进步稳步上升,深入推进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攻坚行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据安徽省2020年各个地级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淮河流域安徽段8个地级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370家,其中,最高的滁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00家,最低的淮北市为150家。8个地级市科技成果登记总数数量达9265件,其中,最高的阜阳市登记数量为1595件,最低的淮北市为345件。创新驱动能力增长的同时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且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均衡现象。
(二)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升级且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性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故而其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水平的具体体现。近些年,淮河流域安徽段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升级,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传统产业核心技术匮乏。仍有一些制造业缺乏技术创新水平,其发展是以消耗大量资源及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无法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新兴产业占比不高。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的产业规模虽不断壮大,但占比仍不高。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据2020 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公报显示:2020 年淮河流域安徽段8 个地级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平均值为19.95%,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同比增幅平均值为19.24%,产业价值链处于低端。
(三)环保问题不断改善但仍待持续推进。虽然淮河流域总体环境在不断改善,但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功能退化、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依然存在。一是河道水质污染问题长期难以根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淮河流域水体长期污染严重,干流中游及淮北支流已是无河不污,有些水域甚至已失去使用价值。由于长期开采地下水,沿淮城镇饮用水经常短缺甚至出现人畜、鱼类中毒等事件,危害极大。二是湿地资源破坏问题严重。淮河流域安徽段湿地资源丰富,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天然湿地面积大幅度骤减,湿地的生态作用与环境功能持续减少,湿地环境资源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湿地资源岌岌可危。这一惨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地资源匮乏,人口不断增长,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生产条件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产生了难以协调的巨大矛盾,生产资源过度利用,各种污染不断使环境日趋恶劣。[10]三是淮河流域安徽段生态经济带目前的发展与升级还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与难以缓解的矛盾。例如,环境承载能力达不到发展所需水平,发展所需资源受到限制,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基建落后,交通系统急需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驱动力较弱等。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得到持续良好发展,我国政府逐渐将改善淮河流域资源环境置于重要地位,然而污染源大、水质差、湿地资源破坏问题严重等依然存在。目前,污染治理仍存在环保部门不健全、法制部门重视度不够、治理质量不达标、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四)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且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淮河流域安徽段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较高,资本密集型产品占比较低,技术及附加值偏低,出口产品缺乏产业高端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淮河流域安徽段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缺乏拉动进出口贸易的源泉和动力。另一方面,淮河流域安徽段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查阅2021年度安徽省统计年鉴:2020年滁州市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省贸易总额的比重为4.92%,蚌埠市为2.4%,阜阳市为2.12%,宿州市为1.71%、亳州市为1.35%,六安市为1.33%,淮北市为1.28%,淮南市为0.96%。且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影响,国际贸易存在更多不确定的因素,这给淮河流域安徽段的外贸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困境。
三、“双循环”淮河流域安徽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以提升区域创新驱动效应。在国内国际经济新格局背景下,有效推进“双循环”对淮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需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多角度鼓励、引导科技创新人才、技能研发人才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加大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包的申请,将科技与实践相结合,引领市场走在科技前沿。二是引领企业进一步提高自身创新驱动力。毋庸置疑,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全方位自主创新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在我国创新战略中占据关键位置,它将不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淮河流域应多角度推进企业加强自身改革、着力提升自身研发水平等,在此基础上,扩大内部需求,逐步减少对于外部需求的依赖,进而得到以国内供应链为主要依赖对象的结果。三是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完善相关部门技术创新的理念,加大教育模式培训,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以驱动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最后,重视流域内创新能力均衡发展。因地制宜,淮河流域8个地级市结合各自资源禀赋,发展区域综合性科学中心、区域科学城、区域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主平台建设。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以优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要确保产业结构合理化,“双循环”战略是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产业部门分类较多,要保证产业间协调发展就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二是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以扩大内部需求的方式优化传统产业生产模式,促进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与兴起等途径来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如:加大对智能语音、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相关部门改革考核体系,破除“唯GDP”论,把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城乡协调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这将推动优势产业的高附加值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产业发展由注重“量”转向注重“质”,从而推进产业链和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有效加快“双循环”新格局的发展。
(三)加强“绿水青山”建设致力生态宜居生活环境。一是持续抓好区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坑塘沟渠、水资源保护、湿地资源整顿和保护等专项治理行动。二是争取多方资金以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对淮河流域安徽段区域进行基础设施提升,实施绿化改造,切实提升生活环境,增强群众幸福感。三是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微信群、宣传广播等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我的家乡我热爱,我的乡村我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发动群众参与到淮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
(四)提升贸易优质服务着力畅通内外开放通道。凸显区域特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强链部分,依靠相关产业呈现集群化的现状实现进一步扩张、使裂变趋势保持链条化,为产业间延链、强链、补链提供支持与保障,增强产业之间上下游协同合作以及左右岸联系互动作用。保持以需求为导向,多方面综合企业需求与政府相关职能,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征分别出台对应政策与相关规定,实现精准高效率的扶持措施。要实现企业间的共赢,应当重视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进行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并予以奖励,一方面帮助新招引企业迅速落地、并不断对其发展到上市的全阶段给予关注与扶持;另一方面保障存量企业不断提升、持续增长、品牌优化等多方面的扶持与激励。加大促增力度,以行业所处分类与经济贡献度为划分依据,为新落户企业提供政策倾斜、资金支持以及高度的礼遇,以提升淮河流域安徽段对外吸引力。
结语
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和构建对于淮河流域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新发展格局下,淮河流域安徽段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困境。因此,淮河流域安徽段相关部门要依托发展优势,通过提升域内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速调整重构域内产业链、加强“绿水青山”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等,最终使淮河流域安徽段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