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目标下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探析
——以广东省实践为例

2023-12-25胡宜挺

新疆财经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贫困户农户

唐 超,胡宜挺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2.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一、问题的提出

消除绝对贫困之后,我国走向共同富裕要求先富带动、帮扶后富,构建消除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1],人力资本投资是国际普遍采纳的消除相对贫困的三大支柱策略之一[2],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方式。相对贫困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3-7],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地区相对贫困问题仍然突出,以对应年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40%作为基准相对贫困线,全国、农村、城镇的相对贫困发生率分别从1978 年的4.4%、5.37%、0%上升到2017 年的13.95%、29.85%、2.69%[8],农户仍是相对贫困的主要群体,农户相对贫困问题是相对贫困治理和促进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度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对贫困治理将成为未来扶贫工作的重心[9-10],对农户进行培训是相对贫困治理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然而,从实践探索来看,我国相对贫困治理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对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的总结,更难以形成可供推广的经验。因而,总结梳理现有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培训作为就业扶贫的基本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11-13],培训有利于提升农户人力资本水平,在转变贫困对象思想意识、隔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就业和共同富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14-16]。培训具有赋能增能作用,契合了相对贫困治理的理论内涵,将在相对贫困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17-19]。既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农民培训模式进行了划分:依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角色的差异及主导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政府主导的“工程(项目)型”、政校企联动的“协同型”、校企合作的“市场型”、开放式在线教育的“远距离”4种模式[20];依据培训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学校主办型、企业参与型、农民自主型4种模式[21];依据培训内容不同可分为农业技能型和非农就业技能型两种模式[22]。从现有文献来看,多数学者对培训在扶贫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但对培训脱贫模式的总结还很少,尤其是关于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的总结则更少,且已有农民培训模式研究大多仅聚焦培训本身,并没有与相对贫困治理结合起来,未能完全合理地解释共同富裕目标下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的运作逻辑。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有哪些典型模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实践约束?回答这些问题对相对贫困治理模式创新和共同富裕实践路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鉴于此,本文以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探索较早的广东省为例,从可行能力视角出发,总结政府、高校、社会组织、企业等不同主体主导的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的特点及实践约束,以阐明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的作用机理及模式差异。

二、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的理论逻辑:可行能力视角

相对贫困治理和实现共同富裕实质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3],均强调要实现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核心在于提升人民的可行能力[4],尤其对于农民来说,培训是提升农民可行能力的基本方式。可行能力理论认为,贫困的核心内涵在于人的可行能力和权利被剥夺。可行能力理论的核心是功能性活动,即一个人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或者能够达到的状态,可行能力代表的是人们实现各种功能性活动的能力组合,具体包括政治参与、社会机会、经济条件、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等方面[23-24]。相对贫困治理的重点在于缩小贫富差距,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在于“富裕”和“共享”,强调在富裕的基础上实现共享,实现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的再分配,而是在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均等的基础上,人人在参与共建共享发展的过程中达到富裕社会[25]。基于此,本文借鉴刘杰[26]的研究,从职业能力、社会参与能力、资源获取机会、抗风险能力4 个方面对农户可行能力进行细分,并从这4个方面阐述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

(一)提升职业能力

培训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提升农户职业能力,从而为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图1为培训提升职业能力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农户培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针对农业生产的培训,包括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农业经营管理、国家农业政策等内容;二是针对非农就业的培训[17],包括就业技能、职业素养、劳动法律法规等内容。总的来看,这两种类型培训的核心目标都是提升农户职业能力,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可提升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能力,非农就业技能培训可提升农户从事非农就业工作的能力。这两种类型的培训都是通过提升农户职业能力进而提升农户收入水平促进农户脱贫[22],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可增加农户生产经营收入,非农就业技能培训可增加农户工资性收入[27],这两类收入在当前农户收入结构中占比较大,对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有显著作用。

图1 培训提升职业能力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

(二)提升社会参与能力

培训有助于提升农户社会参与能力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证实[28-29],而社会参与能力提升不仅具有促进农户增收的直接作用,还具有通过提升农户人力资本水平从而促进农户增收的间接作用[30],可带动农户脱贫,促进共同富裕。图2 为培训提升社会参与能力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农户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与老师和其他学员的交流可以拓展农户的社会网络,尤其是很多培训都是政府主导的,这也增加了农户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的机会,而在培训学员推荐和筛选环节的政府背书进一步强化了学员之间的信任,增强了学员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合作意愿,这些最终都将提升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继而通过克服信息不对称和提升议价能力等机制促进农户增收;另一方面,提升农户社会参与能力有利于促进农户人力资本积累,其能够通过提高医疗保健资源可获得性和降低健康风险来促进农户健康状况的改善,进而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

图2 培训提升社会参与能力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

(三)增加资源获取机会

参与培训有助于增加农户获取资源的机会,培训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参与培训自然增加了农户获取资源的机会[31];同时,培训具有提升农户人力资本水平和社会资本水平的作用,也会增加农户获取其他资源的机会。图3为培训增加资源获取机会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对贫困群体而言,资源获取机会主要依赖外在输入。首先,培训有助于缓解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和市场约束,农业技能培训可提升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能力,进而促进农户生产经营收入增加和共同富裕;其次,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增加农户的就业机会,一般就业技能培训也包括就业机会推荐的内容,有助于促进农户就业;最后,参与培训可拓展农户的人际网络,进一步增加农户获取信息的机会,从而提升农户发展能力,如获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信息可以增强农户对价格的预测能力、帮助农户完善农业生产计划,了解农业政策信息可以帮助农户更好地利用国家政策促进自身发展。

图3 培训增加资源获取机会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

(四)提升抗风险能力

参与培训有助于提升农户风险管理能力[32-33],减少农户因一些重大决策失误而导致自身陷入贫困境地的可能[34]。具体来说,培训对影响农户相对贫困的多项风险均有削弱作用,包括自然风险、疾病风险、市场风险、就业保障风险等。图4为培训提升抗风险能力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首先,参与培训有助于削弱贫困群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农业技术和保险培训均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30];其次,参与培训有助于削弱贫困群体在农业销售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农产品销售及合同签订也是农户培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契约风险给农户带来的损失;再次,健康知识培训也是农户培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改变对身体状态的认知,提高医疗保健资源的可获得性,降低农户疾病风险防控的信息搜寻成本,降低农户因病返贫的概率;最后,参与培训有助于削弱农户就业风险,在非农就业技能培训中,社会保障和劳动合同签订是重要内容,参与培训有助于增加农户关于社会保障和劳动合同签订方面的法律知识,强化农户维权意识。综合来看,培训有助于提升贫困群体抗风险能力,进而减少农户因风险带来的各类损失,对农户避免陷入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有重要托底作用。

图4 培训提升抗风险能力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

三、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的特点及实践约束:基于广东省的分析

广东省在相对贫困治理和共同富裕探索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3年开始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截至2020 年底,以4000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贫困标准线为基准,广东已实现所有相对贫困人口脱贫和相对贫困村出列。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良好,经过多年努力,广东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3年的2.67∶1缩小到2021年的2.46∶1,共同富裕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培训是广东相对贫困治理和共同富裕探索的重要抓手,全省聚焦“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工程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累计培训721 万人次,为相对贫困治理和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①资料来源:根据调研资料整理得到。。广东现已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主导、企业主导、社会组织主导4种典型的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为我国相对贫困治理和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广东经验。

(一)政府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

1.案例陈述。新田村是广东省相对贫困村和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以下简称“民宗局”)对口帮扶村,隶属于梅州市五华县潭下镇。为提升贫困户可行能力,实现精准脱贫,广州市民宗局以培训为抓手,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重点开展种植养殖和就业技能培训,有力支撑了本村主导产业鹰嘴桃种植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户通过就业脱贫,2020 年全村贫困户务工积极性和外出务工率明显上升,务工人员数为66 人,较2019 年增加10 人,占贫困户劳动力人口的80.5%。截至2021 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76元(同期梅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41元),新田村已成为梅州的相对富裕村。农业技能培训方面,根据当地特色和水土情况,培训专家对适宜在该地种植的作物以及如何种植、培养进行了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鹰嘴桃种植、家禽养殖等;就业技能培训方面,培训内容既包括家政服务、水电建筑等专业技能,也包括社会保障知识、劳动法律法规、政府就业支持政策等内容。广州市民宗局扶贫工作队还为新田村的贫困户发放了每户2000元的种养启动资金,呼吁贫困户们以精准扶贫为基石,向帮扶措施和资金借力,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培训结束后,政府还为新田村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五保户送上1000元慰问金,并建议他们积极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来避免因意外导致二次贫困,从而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兜底脱贫①资料来源:根据调研资料整理得到。。

2.模式特点。政府是相对贫困治理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主导力量,依靠其强大的行政力量和动员能力,无论是从财政支出还是从帮扶力度来说,都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和可持续性。通过新田村政府主导培训模式的实践可以看出,政府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覆盖范围广。政府主导的培训往往投入资源较多、覆盖范围较广,大部分贫困户都可以享受到技能培训服务。二是培训内容丰富。政府主导培训的内容既包括农业技能,也包括党的方针政策、就业技能、常用法律法规等,培训内容多样。三是扶贫反馈机制完善。培训结束后,政府相关部门会对参与培训的贫困户进行回访,保证培训内容能够被贫困户有效吸收从而达到缓解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效果。

通过新田村的培训实践可以看出,政府主导的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培训模式主要通过增加资源获取机会、提升抗风险能力路径发挥作用。由于政府扮演着培训公共服务提供者、培训资源整合者、培训质量监督者的三重角色[35-36],其更关注农户的多维可行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相对贫困是否得到真正缓解。增加资源获取机会方面,政府组织的培训往往以公益活动形式开展,培训本身对相对贫困农户而言就是一种资源,农户在参与政府组织的培训的过程中强化了与政府的联系,增加了其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并间接增加了获取资源的机会。就业信息提供也是政府主导培训的重要内容,这增加了相对贫困农户的就业机会[37],如新田村贫困农户通过参与政府组织的种植养殖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既获得了政府2000 元种养启动资金,又获得了新的就业机会,为稳定脱贫奠定了基础。提升抗风险能力方面,政府组织的培训内容丰富,注重从多方位提升农户可行能力,有助于增强贫困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对常识类培训而言,政府主导的培训可以使农户获取外部信息如智能设备使用、劳动法律法规、慢性病或其他重大疾病防治等知识,提升农户的认知能力,帮助其正确识别、抵御风险,避免返贫现象的发生;对农业技能类培训而言,农户可以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如增加产量、防治虫害、应对自然灾害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贫困户抗风险能力。

3.实践约束。由于政府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因而政府主导培训在扶贫过程中往往存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多元角色冲突[38],极易出现市场力量被滥用、误用的问题,进而造成政府扶贫体制的组织效率低下,扶贫资源难以有效到达贫困户手中。具体而言,政府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关键约束:一是培训效率较低。政府主导的培训是以行政力量为依托,往往对扶贫产业实际需求和贫困户培训意愿的关注较少,培训信息传递也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些都会导致政府主导培训的效率低下,培训资源利用率不高。二是培训不够精准。政府主导的培训内容往往较为宽泛,不能完全适应扶贫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如新田村的种植养殖培训更多关注技术培训,而对生产经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培训关注不多,实际上该村鹰嘴桃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经营管理人才的支持。

(二)高校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

1.案例陈述。华南农业大学是广东高校扶贫的典型代表,作为农业类高校,扶贫是其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利用自身师资力量开展贫困户培训是其参与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农业类高校优势,对接扶贫村开展扶贫培训活动,为贫困村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持。2019 年3 月,华南农业大学联合龙川县扶贫工作局、农业局和丰稔镇人民政府在丰稔镇举行脱贫攻坚系列活动之春耕专家培训会,学校农业领域专家团队20余人现场为农户答疑解惑,宣讲春季农业生产管理知识,并免费向到场农户发放南瓜、丝瓜、番茄等6个华南农业大学新品种蔬菜种子800余包及优质化肥100余包①参见《助力扶贫攻坚——华南农业大学春耕专家咨询会在龙川县丰稔镇举行》,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3/22/c2038137.html。。通过面对面的讲授、手把手的指导,把实用的农业知识、先进的种养技术及品质优良的种子化肥送到老百姓身边、送到田间地头,助力精准扶贫。该校把培训作为扶贫的重要路径,围绕农业技能培训、农业经营培训、非农就业技能培训等内容,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在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培训需求与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及热点,不断更新培训课程内容,课程安排具体、实用、全面。

2.模式特点。高校是参与贫困治理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更容易发挥其培训优势。高校本身在社会中扮演的就是“育人”的角色,不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方法,高校都能够在农户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主导的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培训专业度高。华南农业大学的培训课程设计新颖,场地模拟度高,彰显了其培训的专业性。二是资源整合能力强。高校本身就是教育的发源地,农户在此不仅可以学习、使用最先进且实用的技术,还能够与企业、校方建立联系,实现脱贫的链式解决。三是培训效果好。相较于其他培训模式,高校对农户的培训内容范围广,覆盖了从前期种植到后期销售的全产业链,有利于农户了解整个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及时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自己产品的发展情况也能得到一定参照并及时对其作出调整。

通过华南农业大学的培训实践可以看出,高校主导的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主要通过提升职业能力、增加资源获取机会路径发挥作用。提升职业能力方面,高校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资源,提供的技术和经营就业理念都较为先进,能够及时解决农户在农业生产和就业方面的问题,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培训,高校都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这有助于提高培训效率,提升贫困农户职业能力[32]。如华南农业大学对贫困户的培训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也包括农业经营理念、互联网营销等非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这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农户职业能力。增加资源获取机会方面,高校组织的培训活动往往与其他扶贫资源是联动的,可增加参与培训的农户获得这些资源的机会,如华南农业大学组织的培训也包括蔬菜种子及优质化肥的发放,就业技能培训也包括就业信息提供等。

3.实践约束。虽然高校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具有培训专业度高、资源整合能力强、培训效果好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弱点需要克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与贫困户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由于高校的培训体系往往专业性较强,基础水平不高的农户可能无法充分理解并掌握培训内容,一些过于专业化的分析方法如案例分析农户并不熟悉,这可能会打击农户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培训内容与贫困户的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二是培训内容创新性不够。由于高校的培训内容大多根据相关课程制定,课程体系相对农民的实际需要存在滞后性,进而会对培训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三)社会组织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

1.案例陈述。茂名市化州市新安镇是革命老区,新安镇水果协会是化州市规模最大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18年以来,为实现精准扶贫目标,该协会把工作重点放在果林管护和科技助力扶贫工程上,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为全镇贫困户提供优质果苗、销售平台和免费服务,同时无偿为贫困户提供种植方面的技术培训指导,确保农户产品实现高产优产高效。通过签订帮扶协议,建立农业企业和贫困户利益联合带动模式,让贫困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增加收入,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目的。目前,新安镇太平塘番石榴种植基地等四大扶贫产业基地生产经营情况持续向好,水果种植户、贫困户人均收入逐年升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相对贫困。

2.模式特点。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各类协会、公益组织、企业联盟等,其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与企业、政府部门的合作紧密。社会组织主导的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协调能力强。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企业的联系紧密,天然具有整合培训资源的优势,其组织的培训既有农业企业的参与,也有村集体、镇政府等的参与,可有效协调培训场地、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培训效果。二是培训精准度高。社会组织大多由行业内的带头人、企业组成,其拥有该行业较为领先的技术和知识,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培训市场需求。三是脱贫效果好。社会组织通常是围绕某一特定的项目开展培训,农民在学习后可以马上应用,及时检验培训效果。大多数专业协会掌握着行业的大量公共资源,拥有完整的销售渠道,在产品进入销售后期时,协会能够帮助农户销售以避免滞销。

通过新安镇水果协会的培训实践可以看出,社会组织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主要通过提升社会参与能力路径发挥作用。社会组织具有整合培训资源的能力,与企业、政府、高校有紧密合作关系,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农户参与社会组织主导的培训可以利用社会组织这一优势,拓展其社会网络,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可以与不同地区的学员进行交流学习,这些最终都可提升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进而有利于相对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3.实践约束。虽然社会组织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具有协调能力强、培训精准度高、脱贫效果好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弱点需要克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运作成本高。社会组织虽然与政府和企业联系密切,协调能力较强,但要频繁对接较多主体,导致其运作成本较高。二是培训资金有限。社会组织多是自发形成,资金多来源于赞助或自费,除培训场地、培训师资、培训材料等直接成本外,其还需要支付其他费用如树苗采购、设备更新等,能够应用于培训的资金有限。

(四)企业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

1.案例陈述。恩平市是广东省江门市代管县级市,为“五邑”之一。为缓解贫困问题,恩平市近年来选择电商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抓手,2014 年获评“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但由于销售渠道有限,恩平市的农副产品发展一直处于附加值低、市场抗风险能力弱的低水平阶段。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商发展,2015 年8 月,恩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江门市关于“电商扶贫”“精准扶贫”等系列部署要求,主动与阿里巴巴公司沟通洽谈农村淘宝项目;2015年11月,恩平市37间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同时开业,开业首日订单量达4500 多单,创下了广东省农村淘宝县域服务站开业订单数最高纪录①资料来源:根据调研资料整理得到。。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阿里巴巴公司委派项目负责人对筛选出来合格的50名合伙人进行培训,为大家讲解其他县区农村淘宝服务站的成功案例和项目运营模式。培训强化了贫困户对电商运营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创业热情,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通过农村淘宝服务站,实现了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还为青年创业提供了大量机会。

2.模式特点。企业在相对贫困地区开展培训主要是出于盈利目的,培训内容大多与企业将要在贫困地区开发的项目、产业有关。如在本案例中,阿里巴巴公司为在恩平市发展其农村淘宝项目,提前为贫困户进行“铺垫式培训”,让其能够尽早适应并使用电商创业这一模式,从而为阿里巴巴平台增加营业额并从中获利。企业主导的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培训精准度高。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最高,针对贫困户开展的培训更符合市场需求,如阿里巴巴公司在恩平的实践,其所培训的内容都是恩平电商发展最需要的知识,包括电商运营知识和创业知识等。二是培训形式多样。企业主导的培训除直接在教室授课外,还通过田间地坎、“坝坝会”、“摆龙门阵”等方式进行,丰富的培训形式有利于农户更好地在躬行实践中把培训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行为。

通过阿里巴巴公司在恩平的实践可以看出,企业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主要通过提升职业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路径发挥作用。提升职业能力方面,企业主导培训的目的性较强,培训形式大多为岗前培训或针对企业即将进行项目的培训,能够很好地提高农户的就业技能,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如阿里巴巴公司针对贫困户的电商创业培训,就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展开的。提升抗风险能力方面,企业在对接市场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贫困户参与企业主导的培训可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企业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往往也包括劳动法规的普及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贫困户预防市场风险和就业风险的能力。如阿里巴巴公司的电商培训对贫困户了解市场规则、防范市场风险有重要作用。

3.实践约束。虽然企业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具有培训精准度高、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效果好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弱点需要克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培训持续性不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其长期开展公益形式扶贫培训的动力不强,持续性较弱。二是培训师资力量不足。企业本身储备的培训师资力量是有限的,也不可能专门针对扶贫开发储备师资力量,大多是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开展培训,这也导致企业主导培训的师资力量不足。

四、讨论与总结

本文基于广东省实践,从可行能力视角分析共同富裕目标下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实践约束。研究发现,对标共同富裕目标,实践中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主要有政府主导、高校主导、社会组织主导、企业主导4 种模式,其作用路径各不相同。政府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主要通过增加资源获取机会、提升抗风险能力路径发挥作用,具有覆盖范围广、培训内容丰富、扶贫反馈机制完善的优势,但存在培训效率低、精准度不高的关键约束;高校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主要通过提升职业能力、增加资源获取机会路径发挥作用,具有培训专业度高、资源整合能力强、培训效果好等优势,但存在与贫困户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培训内容缺乏创新的关键约束;社会组织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主要通过提升社会参与能力路径发挥作用,具有协调能力强、培训精准度高、脱贫效果好等优势,但存在运作成本高、培训资金有限的关键约束;企业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主要通过提升职业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路径发挥作用,具有培训精准度高、培训形式多样等优势,但存在培训持续性不强、师资力量不足的关键约束。

综上,不同主体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具有不同的作用路径,对标共同富裕目标,未来我国相对贫困治理要考虑不同培训主体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的特点和优势,选择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培训缓解相对贫困模式。对于发展基础薄弱的贫困村,宜采用政府主导的培训模式;对于区域高校资源丰富的贫困村,宜采用高校主导的培训模式;对于区域社会组织发展较好的贫困村,宜采用社会组织主导的培训模式;对于农村电商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较好的贫困村,宜采用企业主导的培训模式。同时,应根据不同主体主导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模式面临的关键约束优化现有培训体系,如采用“政府+企业+贫困户”的方式来解决培训不精准的难题,采用“高校+企业+贫困户”的方式来解决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的难题,采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高校+贫困户”的方式来解决培训持续性差的难题,通过多主体组合创新培训模式,使政企校社形成合力,促进培训在相对贫困治理和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培训缓解农户相对贫困要加强主体动员,构建激励机制,有效动员政府部门、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培训,发挥各主体优势,提升农户可行能力。对企业和社会组织,要落实利益优先考虑、税费减免、政府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对政府部门和高校,要把贫困户培训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完善荣誉授予机制,激励各类主体广泛参与贫困治理。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贫困户农户
共同富裕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