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融合

2023-12-25高晶晶张新刚

当代县域经济 2023年12期
关键词:德州市德州京津冀

高晶晶 张新刚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山东省德州市地理位置优越,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在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进程中,应进一步发挥现有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深入发掘文化资源、建构新的文化符号,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共建“四大平台”,抓好“三大工程”等途径,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提升德州市文化软实力。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进文化自立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举措,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区域的也是民族的,区域文化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全民族文化,所以进一步激发城市文化创新创造力又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内在选择,更是推进城市文化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德州市作为北方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其独特之处在于她既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与活力的城市。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视角下,如何继续深度挖掘德州市潜在文化资源,升级改造现有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吸引力,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在太阳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碰撞融合,是德州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它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引领、以经济为支撑,集审美、人文、经济、科技于一体,它本身具有较强的融合力、渗透力、吸引力、辐射力。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政府的产业发展共识。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文化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在一些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更快,美国每年增长达14%,英国为12%。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越高,它对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强,对经济产生的附加值就越大,就越能带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新德州建设的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作为德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成为德州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德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作为“神京门户”的德州,将与北京、天津等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达的现代化大城市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承接更多来自京津冀的人才资源和经济文化资源,双方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人才交流互动等方面将引发高频次互动与交流;另一方面,文化交流互动的频繁与活动层次的提升也对德州的文化包容力与承载力、经济接续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为进一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和市民对优质文化供给的需求,德州现有的文化资源配置格局必须进一步调整,文化资源必须进一步丰富,文化供给内容必须进一步优化,文化供给方式和渠道必须进一步创新,城市知名度和城市品位也必须同步提升。

文化为德州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有助于激发德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活力,追求城市的文化内涵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內在要求。纵观世界各大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城市文化、城市品牌、城市符号的竞争,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城市内涵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衡量城市品位优劣的重要标准。一座城市,如果缺失了鲜明的文化印记,那么这座城市就已经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最终变成没有生命力的孤城。城市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当该城市国民经济增长时,文化产业也伴随发展;当经济衰退,传统工业发展陷入绝境时,也只有文化产业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继续保持增长并很快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有助于提升全体市民的素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全体市民对优质文化及文化产品的需要和城市提供的高质量文化及文化产品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只有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推动城市文化向前发展,而解决矛盾的关键点在于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基础在产业、核心在创意、灵魂在文化,这种创意附加在文化生产上,最终实现了文化产品的增值。这种新的理念、新的设计、新的创意拓展了消费空间和消费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高质量文化的需求。

一座城市最大的财富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最鲜明的形象是市民整体素质的外在展现,最能代表城市影响力的也是每一位市民。文化兴市、文化立市、文化强市的过程,是文化引领人、文化发展人、文化武装人的过程,也是一座城市以先进的文化塑造人、以高雅的设施熏陶人、以优雅的环境陶醉人的过程,更是一座城市的城市文化、城市风貌净化市民心灵、塑造城市灵魂的过程。所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培育、塑造、激励和凝聚人,有助于丰富德州市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使广大市民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州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路径

德州一方面是属于山东省内经济欠发达的地级市,另一方面又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交汇区域,为天津市、北京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区和映射区域,德州市民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已经成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德州必须解决的难题,物质需求的满足需要大力发展生产,通过提升地方经济硬实力来实现,而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更高层次、更加先进的生产作为支撑,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让更加先进的文化产业引领地方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来实现,这就需要坚持需求导向进行文化供给侧改革,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广大市民对文化消费与享受的需求侧出发,考虑城市文化的供给能力、水平与质量。

深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新的文化符号。德州作为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悠久,历史名人辈出,历史典故丰厚。现存禹王亭、秦汉墓群、东方朔画赞碑、苏禄国东王墓、四女寺、文昌阁、定慧寺、董子读书台等众多历史古迹。治水名人大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滑稽之圣”东方朔、大书法家颜真卿、邢侗等都在德州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印迹。但是,如何让现有文化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如何让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走进群众心里,浸润人心、净化心灵,如何让文化性与现代性接轨,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更多现代元素,在呈现出符合大众需求的现代美的同时,也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文化+创意+美学”来实现,需要通过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实现。

按照“制定一项制度、完善一个机制、发挥三条渠道”的思路,深度挖掘和开发德州潜在的文化资源以及升级改造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德州市委、市政府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加快德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制度;进一步完善“1+2+M+N”的工作机制,即:德州市委牵头,德州市委宣传部、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分工负责,德州市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属地大中小学、社会团体等单位、组织协同,共同挖掘潜在文化资源和改造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发挥驻地高校、互联网、经济产业链等“三大渠道”在文化传播与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强化属地高校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以文化建设与改革为纽带建立校地、校城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德州市及所屬县(市、区)的部门与当地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校地合作深度挖掘德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二是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渠道,打造“互联网+”文化传播模式,通过文化宣传与推介,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城市吸引力。三是以“内容为本”建设为核心,以数字技术融入为手段,培育数字化文创产品,重构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紧密对接产业链,以满足广大市民对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需求—创意—设计—制作—运营—衍生”的文化产业链,将文化创意、文化产品设计、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品销售、文化产品衍生等链接一起,相互促进发展,让文化在生产服务中增值,让文化在制作运营中传播得更远,让文化在服务市民中提升品位,最终实现让优质文化浸润心灵、滋养心田、陶冶情操。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推动德州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2015年,国家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德州被正式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着力建设“一区四基地”(即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德州应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按照“全面融入、共享资源、借势发展、实现共赢”的思路,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借助北京、天津等地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文化创意人才集聚、文化创意平台集中的优势,通过共建研究、创意、生产、育人“四大平台”,实现文化产业错位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是共建文化研究平台,德州市内文化事业单位、文化研究机构应主动对接北京市或天津市相应单位,找准研究契合点,多方共建文化研究平台,为德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二是共建文化创意平台,德州市内文化创意园区均应与北京市、天津市的国家级文化创意示范园区开展深度合作,提出创意理念、进行创意设计、生产创意产品,为德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研发平台支撑。三是共建文化生产平台,驻德从事文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企业应加强与北京市或天津市相应单位对接,共同设计、开发文化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与交流空间,为德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四是共建文化育人平台,驻德高校应积极与北京市、天津市“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与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明确合作方式与合作内容,为德州市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适用的人才、技术和服务,三地高校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激活德州市高校文化交流与传承的职能,为德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抓好“三大工程”,为德州文化创意发展提供支持。美国创意产业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在2002年提出了著名的创意产业3T理论,他认为只有通过有效地利用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以及拥有足够的宽容度(Tolerance),创意产业才能高速发展。以知识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损耗低、发展潜力大、辐射效应广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领域的衍生也同样需要在技术、人才和宽容度的相互作用下才能高质量发展。当今社会,城市之间经济的竞争最直接的表现是产业的竞争,产业背后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力、创造力的竞争。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引领发展,尤其是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创新力的人才在整个产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类人才中的核心阶层是以脑力劳动者为主,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主要消费者,所以推动文化创意改革最关键的是要抓好“三大工程”。一是抓好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程。针对大中小学生的特点,构建重点突出、学段有机衔接的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为导向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培养更多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德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抓好地方科技引领工程。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发达城市进行战略性合作,引进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途径,大力发展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平台。三是抓好开放包容城市环境的提升工程。通过美化、亮化、绿化、雅化城市环境,出台人才引进政策,释放人才红利,弘扬与传承城市精神等途径,创建“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环境,营造一种既开放包容又具有现代活力的城市人文环境,吸引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人才留在德州从事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撑。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文化标识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更成了城市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因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新德州,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德州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破除城市同质化发展的突破口,是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德州向知识型、智慧型文化生产与消费城市转变的重要支点。

(作者张新刚系山东华宇工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调研德州”活动立项课题“德州市文旅融合助推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德州市德州京津冀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德州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措施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