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唐人街缘何走向衰落
2023-12-25蔡晶
蔡晶
2023年5月,多家印度媒体报道,很可能是加尔各答乃至整个印度唯一的华文报纸《印度商报》停印,这令舆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加尔各答这座印度唯一拥有唐人街的城市及其正迅速缩小的华人社区。印度华人社区的衰落与世界其他地区华人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形成鲜明反差。6月,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查立友在接受印度《东方评论》(Eastern Review)杂志专访时表示:“作为印度最大的华侨华人社区,加尔各答华社已有25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该社区的华侨华人曾多达近五万人,但现在则不到2000人。目前华社正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由移民导致的年轻人流失、城市核心区重建而华社宗祠建筑日渐破旧、缺乏拓展新商机的动力等。”
蒂雷塔街区(Tiretta Bazaar)和塔壩(Tangra)是加尔各答唯二的唐人街,前者被当地华人称作“老唐人街”,后者也被称为新中国城。早在2013年,一些当地华人和印度国家艺术与文化遗产基金会一道酝酿了复兴唐人街、推广旅游业的“茶计划”(TheCha Project)。此后社会各界人士也提出了众多复兴加尔各答华人社区与修复唐人街建筑的倡议,但其仍处于衰落的趋势之中。2022年,世界古迹基金会(WMF)将蒂雷塔街区列入2022年世界古迹观察名单,原因是蒂雷塔街区“见证了加尔各答市中心繁荣的多元社会发展。尽管与过去相比,它已面目全非,但其仍代表着一个独特社区,在城市中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和种族特征。然而,如今该街区正面临完全消失的危险”。华人参与共构了英印时期加尔各答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历史,其勤劳、守信等特质也使蒂雷塔街区成为繁荣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对当地经济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今,加尔各答唐人街又为何在不断衰落甚至濒临消失?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
生存根基遭到不断破坏
华人移民印度的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以1778年华人来到加尔各答并在其附近建设制糖厂为标志。位于加尔各答市中心的蒂雷塔街区的“华人区”自那时起逐渐形成,它也是广东人在南亚的第一个正式定居点,如今此地仍以祖籍为广东的华人为主。在加尔各答经济鼎盛时期,這里有来自广东的木匠和船工、梅县客家的制革匠与制鞋匠、湖北的牙医与山东的丝绸商人等。上世纪20年代,第二个“华人区”出现在加尔各答东郊塔壩,并很快成为客家人的聚居地,他们将制鞋技艺带入皮革行业,专门从事皮革贸易,并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制革厂。上世纪50年代是印度华人社区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数一度达到近六万人,也是加尔各答唐人街最为繁盛的时期。但这种繁盛的局面仅持续了不到十年。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后,印度华人社区开始走向衰落。1962~1966年,印度华人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被关押、护照被扣押、贸易许可证被吊销、财产被没收等变故,其经营的商铺、学校、银行、报馆、行会等也被强行关闭,生存根基遭到根本性动摇,再加上当时印度社会对华人的不信任,推动了上世纪70年代印度华人向英国的大规模移民潮。那些决定留下的华人在老唐人街和塔壩重新定居,过着隐蔽的生活,重建他们受损的身份。
上世纪90年代,印度最高法院作出裁决,为缓解污染问题决定将加尔各答制革厂移出塔壩。至本世纪初,塔壩大部分皮革厂已搬迁至距该地15公里外或被关闭,该地原本兴盛的皮革业逐渐衰落,失去生计的华人被迫移居澳大利亚、美国与加拿大等国,这也是加尔各答华人的又一次外迁高潮,对已“摇摇欲坠”的当地华人社区造成又一轮的打击。
难以建立安身立命的归属感
“我们出生在印度,有印度国籍,但不被看作是印度人。”这是加尔各答华人普遍存在的困惑。自老唐人街形成后,加尔各答华人就改变了旅居心态,开始以这里为家。作为移民,他们天然携带祖籍地的文化背景,要在印度文化环境中扎根,必须努力在两种文化之间寻找平衡。加尔各答华人中不乏会多种语言者,他们能用孟加拉语流利交谈,还会讲印地语、英语,以及如今依然会在社区内使用的祖籍地方言。他们还创造了在印度有名的“印式中餐”,努力融入当地社会,但印度社会的特殊性却给他们的融入造成极大客观障碍。
英国著名学者斯图亚特·霍尔曾提出,文化身份不是一个固定的本质,而是定位问题,是对特定历史背景的回应。印度华人所处的印度教社会是宗教氛围浓厚的种姓制社会。种姓制度本身具有封闭性和隔离性的特点,作为印度社会主流群体的印度教徒如何看待并定位具有异质文化传统的外来族群,取决于后者能发展出怎样的社会行为与规范。从19世纪末到1962年,客家人和广东人对加尔各答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些贡献并不被当地主流社会认可,原因是华人在印度社会的行为不符合印度教理念。例如,华人从事的主要行业为皮革加工、制鞋、木匠、理发、镶牙、盥衣等,这在印度传统社会分工和宗教观念中被视为“不净”的职业,因此华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被称为“贱民资本主义”。同时,华人吃牛肉的习俗在印度教传统中也属禁忌,因此作为外来群体的印度华人被“贱民化”,从而也被印度教徒以隔离或限制通婚、交往的方式对待。此外,华人在文化传统上倾向于通过家族或宗族来构建认同而非宗教信仰,难以通过接受印度教信仰或与印度教徒通婚建构新的文化认同,进而被印度教秩序同化。由此造成了华人在印度社会中难以逾越的社会隔绝,其提高社会地位也变得极为困难。华人因此处于印度主流社会的边缘地带,各种生活权利难以得到政府保障,除非申请到印度海外公民卡(OCI),否则在购房、医疗、社会保障、贷款等方面都无法获得“本土公民待遇”。印度华人虽以所在地为家,但在印度社会中,他们始终被视为客属族群,难以形成安全感与稳定感。
缺乏发展机会与活力
因印度社会的客观壁垒难以打破,两百多年间,加尔各答中国城充分发挥了凝聚和保护功能,为华人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社会文化空间。加尔各答华人创造了小而紧密的社区,保留了华人的价值观与习俗,在老唐人街有以地名命名的多家会馆,如南顺会馆、东安会馆、四邑会馆、会宁会馆、义兴会馆等,这些机构承担了社交、仲裁、宗教、教育等多重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印度华人建构了社会性生存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一方面,这种小而紧密的社区愈加反向限制了华人与印度主流社会的交流及在其中发展的机会。印度华人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换较为有限,在适应外部世界新形势变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方面的表现也较为消极。目前,印度华人所从事的行业大多仍遵循传统,但工业化和不断扩大的全球供应链使本地生产难以为继。皮革产业衰落后,中餐餐饮是加尔各答华人发展最为成功的行业,但其经营模式创新不足。同时,加尔各答华人几乎未在现代工业、金融业、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有所发展,目前该群体在印度各领域也并未出现有影响力的人物。
另一方面,会馆的繁多正说明华人的组织缔结方式与印度人不同。华人大多倾向缔结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的集团,而非政治集团。当前,加尔各答华人未建立起政治组织,无法形成一定的政治力量,也并未充分利用印度政治制度的特点,争取自身利益。
2023年1月15日,印度加尔各答华人社区的民众正进行舞狮表演,迎接中国春节。
进入本世纪后,越来越多的海外移民來到印度寻求发展机会。新的华人圈子正在形成,但总体而言,来到印度的华人数量仍然很少。一方面是由于印度社会环境对新移民的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印度对外资流入有一定限制。此外,这些新移民大多集中在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金奈等印度经济环境更好的城市,不仅与老移民联系较少,在经营模式与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均与后者有明显差异。因此,新移民难以为老唐人街注入活力,加尔各答唐人街的发展仍后继乏力。
总之,印度华人的发展史既是其在多元族群并存之地寻找家园的历史,也是其自殖民时代至今不断进行生存调适的历史。随着年轻一代移民的外迁与老一代华人的逐渐离世,加尔各答华人社区正发生迅速变化。历史悠久的店铺改头换面,很难窥见这里曾有过的繁华。印度唐人街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华人的离开,而这又由华人在印度的生存与发展困境造成。因此,对加尔各答唐人街有形建筑遗产的修复与重建,只是呼应时代变革的叙事与历史记忆的重现,而不是对家园的重建,华人的居住与日常活动才是这一街区发展鲜活生命力的内在动力。若无华人的回归与积极寻求突破困境的尝试,唐人街的重建或许只存在象征性意义,无法带来真正的复兴。
(作者为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