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高校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中的运用

2023-12-25冷承亮吴志勇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3年8期

冷承亮 吴志勇

摘要:文章分析了运动技术迁移理论在高校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中的运用。针对部分高校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存在周期长、组织困难、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在训练中运用运动技术迁移理论能使队员更快地掌握龙舟划桨技术,便于教练组织训练,提升训练效果。作者着重介绍了两个针对龙舟划桨技术训练的运动技术迁移训练动作,希望能给予整体实力较弱且缺少经济支持的高校龙舟队以启示,进而促进龙舟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关键词:运动技能迁移理论;龙舟划桨技术;运动技能迁移训练

1运动技能迁移理论的概念及组成

迁移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在体育领域,主要研究的是运动技能迁移在教学和训练方面的应用。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已经掌握的动作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影响,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是指已经掌握的技能对新技能的掌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小步跑、高抬腿、跨步跑等训练动作的练习,能促使运动员对100米项目中单腿支撑与腾空交替、蹬与摆紧密结合、动作协调等技术动作更快地掌握。负迁移是指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掌握产生了消极影响,即妨碍新技能的获得。例如,掌握羽毛球手腕爆发力击球技术后,再学习网球击球技术时就会产生阻碍作用。零迁移是指已掌握的技能与经验不会对新技能的掌握产生影响。例如,已掌握的篮球运球技术不会对学习足球运球技术产生任何影响。

2高校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中运用运动迁移理论需要考虑的因素

2.1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

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包含三个方面:两种运动技能的相似度对于运动技能迁移的影响;先学的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对于新学运动技能迁移的影响;对运动经验教训的分析总结能力对于运动技能迁移的影响。

2.2龙舟划桨技术的特点

龙舟运动是一项典型的水上运动,与陆地运动相比,由人、桨、船三方面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的力学传递原理和能量转化的过程非常复杂。龙舟划桨技术是一个连续、重复进行的周期性运动过程,划桨技术动作由插桨、拉桨、出桨、回桨四个部分组成。运动员划桨时的发力顺序是由腿到躯干再到上肢。最先发力的部位是脚,龙舟运动员划桨时脚用力蹬船舱隔板,通过船舱隔板的反作用力把力量传递到腿部,再经过髋部、腰腹部、背部和肩部传递到手臂,最后通过各部位一起配合用力向后快速拉浆。

龙舟划桨技术的特点导致与其动作模式相似的运动技能较少,且对于高校龙舟队队员来说,接触与龙舟运动类似的赛艇、皮划艇运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在进行龙舟运动技能迁移训练时要考虑龙舟划桨技术动作的特点,所选择的运动技术迁移训练动作要与龙舟划桨技术动作有很高的相似度。

3高校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高校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现状

高校龙舟队的队员组成有四个特点:一是队员为大一到大四各学年段的学生,各学年段的培养计划不同;二是队员的课程安排各不相同;三是队员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四是队员参加龙舟队的目标不同。针对以上特点,部分有充足队伍训练经费的高校将龙舟队员安排在地方的龙舟俱乐部中,让队员跟随职业队伍进行专业的龙舟技术训练;也有高校与龙舟俱乐部合作,龙舟俱乐部帮其培养龙舟队员,培养出来的队员既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也能代表俱乐部参加比赛;还有高校聘请龙舟职业队员为教练,带领龙舟队员训练;更多的高校则采用自主带队训练的方式,龙舟划桨技术由学校教师带练或由老队员带练。

3.2高校龍舟队划桨技术训练存在的问题

3.2.1高校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的时间长

由大一至大四的学生组成的高校龙舟队,每年必然存在新老队员更替的现象。新队员的加入、老队员的退队,使得整个龙舟队的竞技实力下降。因此,新队员尽快掌握龙舟划桨技术是这一年高校龙舟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但龙舟划桨技术较为复杂,并且大多数新队员在以往的生活中没有做过与龙舟划桨技术类似轨迹的动作,使得新队员掌握龙舟划桨技术的时间变长。

3.2.2高校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的组织难

水上运动因为场地、天气、环境限制的原因,相较于地上运动更难组织训练。除此之外,如今不少高校还存在训练场地缺乏的问题,从而限制了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的组织。以三峡大学为例,三峡大学周围没有便于龙舟队训练的安全的水域,且距离三峡大学最近的训练场地有8.5公里的路程。这样大大限制了三峡大学龙舟队日常划桨技术训练的开展,使得三峡大学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频率、训练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2.3高校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的效果差

不少高校龙舟队的教练并非专业水上运动员或学习水上运动项目出身,大多是由田径、篮球、足球等专业转项而来。这些教师并未系统学习过专业的龙舟技术,对于龙舟专业训练方面的知识还有所欠缺。对于划桨技术动作的教学、讲解更多为经验教学、模仿教学,且对于队员在学习时存在的如插桨入水角度过小、插水用力过大、拉桨发力过早、拉桨发力错误、出桨撩水、回桨手臂僵硬、划桨节奏错误等问题并不能第一时间指出,使队员在调整错误技术动作的问题上花费了更多时间。

4高校龙舟队划桨技术训练中运动迁移理论的应用价值

4.1使新队员更快地掌握龙舟划桨技术

新队员掌握划桨技术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进行运动技术迁移训练能使龙舟队员更快地掌握龙舟划桨技术。以武汉商学院龙舟训练时间安排为例,2023年7月3日,武汉商学院参加湖北省龙舟公开赛(湖北仙桃),其龙舟队员大部分是2022年入学的大一新生,没有接触过龙舟运动。因此,武汉商学院从3月就开始对新队员进行训练。3个月的时间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几乎占据了一个学期,且南方每年年初至少有3个月低温天气,寒冷的水域环境很难开展龙舟训练。因此,武汉商学院在冬季进行运动技术迁移训练,到3月天气转暖后,再进行水上训练,这样该校龙舟队的新队员在训练中则会得到运动技术迁移训练中的正迁移,这使得新队员能更快地掌握划桨技术。

4.2使龙舟划桨技术训练更便于组织

针对组织训练难的问题,如果合理运用运动迁移原理,通过陆地上的运动训练形成对龙舟划桨技术的正迁移,那么高校龙舟划桨技术训练的组织就更加容易。首先,陆地上的运动训练便于教练员的组织开展,且能充分运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提高技术训练的训练量与训练频率。其次,陆地上训练不易受环境、天气的影响,根据天气变化,可以调整室内或室外训练,合理利用了赛前的训练时间,使得龙舟队的训练更为连贯。最后,陆地上的运动技能迁移训练对于周边没有较好水域环境的高校来说,对其龙舟队员进行划桨技术训练更加有利。这类高校龙舟队可以利用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进行运动技能迁移训练,然后在时间充裕的周六、周日前往训练水域进行水上划桨技术训练,将运动迁移训练中掌握的动作轨迹和发力顺序,在水上訓练时进行感悟和转化,形成对划桨技术的正迁移。这样做能缓解这类高校龙舟划桨技术训练组织困难的问题。

4.3使龙舟划桨技术训练效果更好

运用运动技能迁移理论进行龙舟划桨技术训练,可以提升高校龙舟队的龙舟划桨技术训练效果。高校龙舟队教练员多为从事田径、篮球、足球、健美操等项目的教师,各专项教师每学期都带领各自专项班的学生参加专项竞赛,有着充足的带队经验。相较于水上运动训练,他们对陆地上训练的安排、训练计划的设定、训练内容的选定等更为专业,安排陆地上的龙舟划桨技术迁移训练对于他们来说更得心应手。

5运动技能迁移训练的具体应用

龙舟划桨技术动作是运动员通过自身力量对抗水的阻力并将力传导为龙舟的动力,因此,龙舟运动是一种抗阻力运动。为了达成迁移训练的正迁移效果,龙舟划桨动作技术迁移训练的设计,也应是抗阻力训练,因此,根据龙舟划桨技术的动作轨迹,依据动作性质设计如下两个运动技能迁移训练动作。

5.1健身房单臂划船训练

训练性质:抗阻力训练。训练器材要求:多台坐姿划船机或龙门架、弹力带,以及无靠背座椅。训练动作要求:根据训练的需要,使用划船机训练需要将V字握把改为单手拉环(龙门架需要将拉环高度调整与宽同高;弹力绳则需要将一端固定在与髋同高的固定物上),训练时龙舟队员需要采用龙舟运动的坐姿,以保证单臂坐姿划船训练与龙舟划桨技术训练有较高的相似度。训练形式要求:龙舟队中的鼓手在前喊口号模仿龙舟鼓点,划手则按照口号进行统一的单臂划船训练。训练量要求:由教练员按照训练计划安排。训练目标:龙舟队员爆发力、动作耐力的训练,龙舟划船技术发力顺序、发力连贯性、发力节奏训练。注意事项:开始训练时配重不宜过大,重量要循序渐进地增加。

5.2弹力带坐姿划船抗阻力训练

训练性质:抗阻力训练。训练器材要求:12根弹力绳、12把木桨、12个无靠背座椅。将弹力带的一端系在木浆上,另一端系在栏杆、栅栏等固定物上,并摆好无靠背座椅。训练动作要求:与龙舟划桨技术完全一致。训练形式要求:龙舟队中的鼓手在前喊口号模仿龙舟鼓点,划手则按照口号进行统一的弹力带坐姿划船抗阻力训练;训练量要求:由教练员按照训练计划安排。训练目标:龙舟划船技术发力顺序、发力连贯性、发力节奏训练,以及整个队伍的节奏。注意事项:及时发现并纠正队员划桨技术动作的错误。

6结语

在高校龙舟队龙舟划桨技术训练中运用运动技能迁移原理,能帮助高校龙舟队缓解龙舟技术训练时组织难、周期长、效果差的问题,且执行难度不高,能被大部分高校龙舟队所接受。这将促进龙舟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实现国内龙舟运动的发展与传承。当然,现实中运动技能迁移原理只能满足部分高校龙舟队需求,有经济条件的高校可以进行长期的、专业的水上龙舟划桨技术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