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地形塑造在住宅小区景观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25吴慧艳

建筑与预算 2023年11期
关键词:住宅小区小品土方

吴慧艳

(福建省兰竹生态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在城市的人性化与生态化建设过程中,住宅小区的景观功能越发受到关注,在对其进行设计规划时,通常会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以及构筑物共同形成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这其中微地形塑造格外重要,在小区的微景观塑造施工时,存在着过于追求平面图纸美观性的问题,重用几何组合来表达美学观念,忽视了场地地形变化,脱离实际情况,导致居住区景观难以达到其应有效果,因此,需要做好前期调查,优化设计方案,将施工要点落实到位,保障工程质量,从而提高小区景观品质,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1 工程概况

以某住宅小区为例,实际占地面积是20.8万m2,陆地面积在15.3 万m2左右,水域面积在5.5 万m2左右,建筑密度小于30%,绿地率大于30%。经计算后可知总挖方量约为3.31 万m3,总填方量约为13.12 m3,合计缺方9.81 万m3;总挖方面积约为4.95 万m2,平均开挖深度是0.67 m,总填方面积约为10.58 万m2,平均填方深度是1.24 m,该小区的室外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场地土方平整和塑造、沟槽土方开挖回填和铺设道路等,具体土方工程量统计见表1。

表1 某小区土方工程量统计

2 施工环节

该住宅小区的的总体施工环节如图1 所示,施工时需要充分发挥小区自然地形优势,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使建筑、地形和绿化景观达成有机统一,为小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图1 施工环节

3 施工要点

3.1 前期准备

在正式施工前要调查小区的地形地质情况,调查了解室外管线布设情况,针对检查井及不同管线的位置进行标注,并经相关专营单位进行确认。根据设计图纸规划具体方案,明确微地形塑造的操作方式,制定施工机械的使用清单,配备完善的机械设备和施工队伍,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满足工程标准,提前调配、检测并维修基础设备,合理安排施工班次,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开展[1]。

3.2 地形放线

自然地形放线需要利用定位系统将提前设计好的等高线标高测设到地面,在相应位置设置木桩,标记好设计高程和桩号,木桩长度需要超过填土厚度,同时也要在木桩上标记好每层厚度,每层土层的标记颜色不得相同。平整场地放线也是利用定位系统将单位和图纸给定的红线范围、地表建构筑物测设好,最后用彩旗进行标注。

3.3 土方作业

通过前期测量得到的土方数据制定土方施工方案,确定土方开挖的路线、顺序和深度,坚持自上至下、分层分段的开挖原则,保证土方的就地平衡,保护小区的生态环境。开挖时先使用机械,保证开挖面的坡度适宜,避免产生积水问题,挖至设计标高50 cm 左右的地方,换成人工开挖。土方倒运时尽量安排最短的运输路线,节省人力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如果是长距离转运,车辆在进出场时要及时冲洗,保证封闭运输,避免扬尘。

土方填筑前要清理地表的草皮、淤泥和垃圾等,检查填筑土的松散性、透气性和渗水性是否适用于小区的实际情况,在填土含水量约为2%的时候进行分层压实,从边缘向中心逐步推进,避免边缘土塌落,同时做好临时排水工作。填土时要考虑到微地形塑造的需求,如果要承载植物,就尽量使用耕植土,根据植物的扎根深度填筑成合适的厚度,如果要承载构筑物,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掺入适量的碎石和泥沙[2]。

3.4 微地形的精修

3.4.1 建筑

地形是承载建筑场地的形态基础,地形的坡度坡向等情况的差异性,能够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因此建筑与微地形是双向适应的关系,微地形与建筑体量相互依附、共构和强化。比如,可以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安置体量大的建筑,能够有效增加建筑外部空间制高点的高程,提高建筑的构图中心点,强化其在环境中的统筹地位。在住宅区塑造微地形时一般会强调整体的起伏感,结合凹凸地形的双重设计打造空间的收拢感或提升空间的延展性,丰富景观空间的多样性与层次感。环路两侧的起伏感主要采用凸地形的设计方式,设置在宅前台阶和坡道两侧等地方。

3.4.2 植物景观

微地形的植被设计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能够实现互补效果,比如在凹地形的凹陷处种植植物有利平缓地形起伏,在凸地形上种植植物能够优化地势与视野。在实际种植时要根据地形的起伏情况和植物特性进行合理配置,在地形高处可以种植高大乔木,丰富天际线,中部种植小树乔木,低处种植灌木、观赏草和其它植被,保证色彩搭配的美观性[3]。种植前要放样定位,挖穴时按照规定画圆,沿圆边进行垂直开挖,乔木种植后的阴阳面需要与其本身的阴阳面保持一致,优质的种植工程能够丰富景观层次,创造优美的小区环境。

3.4.3 道路

小区道路是连接各个空间的纽带,又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同时也是居民交通出行的通道,住宅小区的道路分为小区级道路、居住楼间道路和宅间小路,在设计道路时不仅要保证行走的舒适度,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感。施工时要选择合适的路面材质,并处理好路沿,道路的坡度应当控制在1°~3°之间,坡度高度控制在0.6 ~1.2 m 之间,方便居民的日常行走,土壤可以选择一定量的轻质土或陶粒,减轻地下室顶板的荷载。小区内的主要步行道最好设置成直线道路,减少居民的步行时间,地形高差大的地方要布置相应数量的台阶。

3.4.4 水景

在住宅小区内建设人工湖和水流,配合植物景观,能够为居民创造完善的微生态环境,人工水流分为静水面、流动水流和垂直水流,静水面主要是人工湖,需要在较为平整的地形中心处进行建设施工;流动水流需要依据地形特征,从上向下进行设计,利用重力原理呈现出小桥流水的意境,主要起到点缀小区景观的作用;垂直水流包括常见的喷泉、假山瀑布、水墙等,建设成本较高,可以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和资金预算进行合理安排。为了避免水池渗水或开裂,需要设置相应的跌水景墙,注意砼浇筑和防水层的施工,严格遵循设计标高进行修正,最后要做好试水试验。

3.4.5 景观小品

住宅区内的景观小品包括建筑小品、生活设施小品、道路设施小品,起装饰配合的作用,综合了区域文化特性和审美观念。微地形为景观小品提供了展示的场所,需要结合美学与行为学理论将景观小品布设在合理的位置上,因此景观小品与微地形是从属关系,微地形既能承载景观小品,也能起到背景和衬托作用[4]。景观小品的形式与色彩都极为丰富,与微地形协同配合让住宅区景观更具层次感,而且合理的运用景观小品,可以拓展其分隔、引导、活跃空间和突出主题的功能。以住宅小区中常见的假山为例,既象征了自然景观,又能体现人们改造的主观性。部分景观小品施工难度较大,包括花架和雕塑等,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布置。

3.5 微地形塑造应用

3.5.1 排水型微地形

居住区主要通过地面达成排水目的,起伏的微地形有利于疏通积水,在实际运用时,地面排水主要有5 种形式:拦截地表水于园地或局部范围内、水流流经路线上设置障碍物、土壤蓄水和池塘蓄水、再利用的水资源、湿地区域收集地表降水。该项目的住宅小区内地形起伏多变,可以排水设计与景观相结合,塑造波纹微地形,利用场地的原有地形将大地景观融入到环境中,形成独立的休息空间,起到分隔作用,既能做到有效排水,也能兼顾整体的节奏感与美观性[5]。此外,还可以在道路两侧设计雨水花园,摒弃传统的排水沟方法,利用植物与砂土净化雨水,用于灌溉和养护,在给住户带来新视觉感受的同时,还能有效节省资源和维护成本。

3.5.2 控噪型微地形

该住宅小区周边交通发达,车流量较大,能够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但也带来了噪音困扰,这种噪音包括行车噪音和周边工地噪音,因此需要结合场地原有地形,分隔居住区和外部环境,达到控噪目的。微地形的设计主要布置在该小区边界与邻近大道之间、内部车行道两侧、停车场与其它休息区域之间。塑造的控噪型微地形以凸地形为主,坡顶种植高大的树木,两者结合共同强调微地形的竖向空间,不仅阻隔了噪音,也利用植物景观丰富了边界空间。

3.5.3 空间构成型微地形

居住区的空间设计要考虑到住户的特征与需求。一般来说,老人和孩子对住宅区景观空间的使用频率更高,而且景观空间的形成也取决于不同人群的行为方式,比如阳光草坪就是开阔空间,小游园则是半私密空间。在该项目中,可以根据原有地形,为住户设计出游憩空间、流动空间和视觉空间。在景观轴线上塑造微地形,形成多功能性的空间,另一部分则设置在宅间组团景观中,形成半私密空间[6]。在小区中心地点可以设置广场空间,在周围布设跌水墙,为住户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能够保证视觉效果。

4 结语

住宅小区景观工程与微地形塑造相辅相成,微地形能够打造层次丰富的住宅景观空间,还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活动场所,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在具体施工时,应当严格遵循设计标准,采用合理技术做好工程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保证微地形塑造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将微地形的各方位性能发挥到最大值。

猜你喜欢

住宅小区小品土方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临宋人小品》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土方计算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深基坑土方开挖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