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理论初探
2023-12-25俞新天
俞新天
中国民间外交与中国公共外交一样,其背后都有独特的理论支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民间外交理论是中国外交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持续彰显。笔者曾经论证过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框架,将其分为指导理论、沟通理论和价值观理论三部分,并且探讨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特点。①俞新天:《构建中国公共外交理论的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10 年第16 期,第10—17 页。这一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中国民间外交。随着百年巨变与中国崛起,中国的内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外交进入了新时代,包括民间外交理论在内的外交理论体系既继承和发扬了原有的精神,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新时代民间外交理论表现为“三个支柱”和“一个中心”,即经济、文化和心理情感三大支柱,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集体认同和友好、团结的原则。
一、经济支柱:共享经济利益
(一)与零和思维的地缘经济理论不同,中国奉行全面开放合作的理论
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是每一位平凡百姓都能理解的思想。应当承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最初数十年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鲜有论及“人民外交”的经济内容。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薄弱,经济无法成为对外关系的支撑。计划经济为主限制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有限的开放(有些年完全封闭)也限制了国内外经济往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10 年以后,中国经济经过持续高速增长,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第二;而到2022 年,中国的GDP 已是日本的4 倍。②赤间清广:《日本经济的“残酷现实”》,《每日新闻》2023 年5 月22 日。1980 年,中国仅是3 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的进口来源国和出口目的地;而到2022 年,中国在152 个国家和地区跻身进口来源前三,逼近G7的水平。与此同时,中国还是68 个国家和地区位居前三的出口目的地,虽不及美国的82 个国家和地区,但远高于G7 的其他国家。而且,2022 年中国是日本、美国和英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也是德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国还是日本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①《从数据看G7》,《日本经济新闻》2023 年5 月16 日。
在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下,中国强调愿与世界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利益。2014 年,习近平在蒙古国大呼拉尔的演讲中特别指出,“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②习近平:《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版,第171 页。这与西方国家的态度截然相反。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和一些新兴国家戒备森严,不肯转让核心技术,且不断指责新兴国家“搭便车”,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便宜”。现在为了阻遏新兴国家的科技进步,更进一步提出“脱钩”等封闭和限制政策。
一个国家实行对外开放与经济合作政策,对本国和世界的发展究竟利弊如何,很多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已经给出了明确结论。20 世纪70 年代,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并且在七十七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的声援下,形成了对发达国家的强大压力。1977 年,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附属的“80 年代计划小组”在美欧数百名专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北方的三大选择,即全球性改革、将发展中国家分类对待以及基本人道主义援助。他们承认,全球性改革(主要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全面开放)不仅使南方获利,而且使北方成为最大的受惠方。③参见[美]罗吉·汉森:《南北僵局之出路》,新华出版社1986 年版。然而,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发达国家并不愿付出经济代价。何况这并非纯粹的经济问题,为了保持自己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西方国家并不希望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因此它们选择了后两项经济举措。现在西方国家新的研究仍然表明,支持全球自由贸易利大于弊。丹麦哥本哈根共识研究中心邀请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与的最新研究指出,自由贸易不仅能提高平均收入,而且有助于减贫。全球实行自由贸易可增加11 万亿美元的收入,发达国家由于在全球经济中占比更大,可以获得60%的收益,但要承担90%以上的成本。今天富裕国家的决策者更加缺乏勇气和自信,面对一批新兴国家的崛起,更不愿承担国际责任。加之发达国家内部社会撕裂,决策者把自由贸易视为导致失业的罪魁祸首,抛弃了自由贸易政策,这导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①[丹麦]比约恩·隆堡:《共享贸易繁荣》,埃及《金字塔报》网站www.ahram.org.eg,2023 年4 月16 日。
(二)强调做大经济蛋糕,通过良性竞争与合作,走向共同繁荣
当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不肯承担责任时,中国却有完全不同的思想和决策。计利当计天下利,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世界的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因此中国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敞开合作的大门,成为大部分国家的主要经济伙伴。中国的贸易、投资和援助为世界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例如,在中国经济的拉动下,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安哥拉的GDP 长期保持了10%以上的年增长率,其中石油是其主要出口产品。最不发达国家孟加拉国在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推动下,GDP 多年保持7%以上的增长率,开始了经济腾飞。1992 年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时,贸易额仅为4.6 亿美元,而截至2023年3 月底,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超过150 亿美元。中国在中亚国家投资基础设施、油气勘探、制造、医疗、教育、科技和数字经济,不仅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还进口棉花、蜂蜜、骆驼奶和干果等。
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必然会有利益的差异甚至矛盾冲突。中国的基本对策是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通过良性竞争与合作,走向共同繁荣。从理论上讲,每个国家都有特殊的禀赋和资源,如果一国有正确的治理理念且善加利用,就能成为无可替代的优势。各国经济之间有充分的互补性,可以促进贸易、投资及其他合作。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 Arthur Lewis)表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本积累。投资的增长必须快于人口的增长。②[美]威廉·伊斯特利:《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中信出版社2005 年版,第9 页。对于发展中国家,外贸、外资、外债和外援是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出口产品,才能积累经济起飞所必需的资本。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是有限的,因此只有极少数经济体才有发展的机会。然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开拓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得以拓展。印度带动了南亚的发展,中国带动了东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了中亚、西亚、非洲甚至拉美的发展。全球中产阶级的数量已经接近全球人口的一半,而且还在以每年1 亿的数量增长。除了发达国家的10 亿人口外,增长的多为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他们对于更好的生活的需求愈益提高,这创造了市场良机。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声称中国等新兴国家夺走了其民众的就业机会,这很大程度上是其国内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宣传。事实上,美国等国家掌握着前沿科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中国家则仍需继续努力追赶。发达国家转出了低端产业,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使其国内民众享受到廉价日用品,提高了生活质量。新兴国家由于劳动力价格上升,也会逐渐把部分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这种竞争会迫使新兴国家进行技术和产业升级,促进新兴国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合作。中国由此从中国制造逐渐升级为中国创造。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零和思维与中国的共同富裕思路,孰优孰劣,对世界的影响孰好孰坏,各国人民终究能分辨出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中国于2016 年推出了“鲁班工坊”,出资对沿线国家青年进行维修电动汽车发动机、操作商业无人机和组装机器人等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中国还邀请当地教育工作者到中国职校参加培训、提高技能,这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反映,过去他们把学习科技的希望寄托于美国人、欧洲人和日本人,但是他们都没来,而中国人来了。他们对中国表现出了明显的感激之情,这是民间外交分享经济成果的成功案例。
(三)中国理论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任和友好
中国的理论和战略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它不仅给所有的合作伙伴带来好处,而且也助益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发展成就的取得当然是中国人民勤劳奋斗的结果,但也与世界各国人民的贡献分不开。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的稳定供应使中国的能源供应进入了新阶段。在许多城市,天然气已成为主要燃料,大大减少了空气污染,让人们享受了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世界各国的水果、蔬菜、食材和美食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更不必说航天工程、深海探测和现代武器都需要各国提供的稀有金属。上文提及的丹麦研究报告也指出,目前富裕国家每对外付出1 美元成本,就可获得7 美元收入。中国也许还未达到如此高的收益,但无疑也有一定的收益。中国的理念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兼济天下,互利双赢。
中国所获得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收益,而且也积累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任和友好。这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在全球发挥政治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众所周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现在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采取各种打压、制裁、“脱钩”、“去风险”等手段,并且逼迫其盟友和伙伴国家共同围堵中国。然而,美国的伎俩却未能完全奏效。美国商界与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各有主张,美国企业尽管抱怨所谓“中国市场向本国企业倾斜”,但仍然看好这个庞大的市场,也没有从中国撤资。中美贸易在美国的“脱钩”喧嚣中仍然增长至2022 年近7 000 亿美元的新高峰。原秘鲁总统候选人、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研究员胡利奥·古斯曼撰文称,“今天的拉美更像中国的前花园,而非美国的后花园;仅用15 年时间,中国就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官方债权人、最热情的投资者和增长最快的贸易伙伴,并有望在未来15 年内超过美国。”①[秘鲁]胡利奥·古斯曼:《美国从中国手中挽救与拉美关系的十大戒律》,[美]《时代》周刊网站http∥www.time.com,2023 年4 月27 日。因此,弱小的洪都拉斯不顾美国多次阻拦、警告,与中国建交,并在正式建交4 个月内实现了总统访华。邻国往往是大国外交中的重要内容。面对中美竞争,中国的近邻、东南亚国家不愿加入反华阵营。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指出,没人想减少对华贸易,它太重要了。泰国副总理敦·帕马威奈也表示,亚洲国家的目的是扩大市场,发展经济。②《第28 届“亚洲的未来”论坛发言纪要》,《日本经济新闻》2023 年5 月29 日。
2023 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沿线国家共同增长、繁荣与合作的标志。中国与150 多个国家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到2022 年,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额已翻了一番;中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额超过2 700 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 万个就业岗位,让近4 000 万人脱贫。“一带一路”建设也给美国的盟友欧洲国家送去了繁荣和福祉。到2022 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5 万列,连接了欧洲24 个国家的200 多个城市,运输货物超600 万标箱,货值达3 000 亿美元。①[黎]爱资哈尔·阿扎姆:《中国的发展巨人要喘不过气了吗?》,黎巴嫩“广场”电视台网站http∥www.huanqiu.com,2023 年5 月25 日。欧洲外交委员会于2023 年4 月对11 个欧盟国家的1.6 万余名受访者进行民意调查,6 月7 日公布的结果显示,4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必要合作伙伴”。②《欧洲涉华民调与美国迥异》,《环球时报》2023 年6 月9 日。欧洲人并不完全赞同美国的对华政策,马克龙和朔尔茨访华并强调欧洲的“战略自主”和世界的多极化,对经济利益的考量是重要因素。
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理论高度重视工商界在民间外交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共享经济利益方面的主角作用。习近平指出,“工商界是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亚太经济增长、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③习近平:《共襄区域合作盛举,共创亚太美好未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版,第211 页。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合资企业,无论是大型跨国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在民间外交中承担着与世界人民共享经济利益的使命。尽管企业要追求利润,但是企业也有义务去实现社会责任。利润至上,竭泽而渔,只能损人而不利己。对于“走出去”的企业,应当遵纪守法,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保护当地环境,对当地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当地发展和人民福祉贡献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互利双赢,企业也才能兴盛繁荣。共享经济利益的理念不能仅限于工商界,也应当在所有从事民间外交的中国人心中扎根。
二、文化支柱:共促文明交流
在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理论研究中,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共建人类共同价值观是第二个支柱。“文明”与“文化”两者之间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文化”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耕耘、操作,蕴含人的活动。“文明”原意是公民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的规范、准则、道德。从中国传统而言,“文化”有文治和教化的意思。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文明”除了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外,也指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文明往往指由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构成的整体,在此意义上又成为特定民族国家的基础。文化则更多地用于意识形态、精神成果等。有时两者之间的意义也共通。
在新时代民间外交理论中,文明和文化的意义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世所罕见。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世所公认。然而,当一个国家仍处于贫穷落后状态时,人们对其文化的关注仅限于狭窄的学术研究。只有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全面开放时,其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蜕变,提炼精华,剔除糟粕,才能展现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此时一国的文化才会被广泛关注、借鉴和学习,也才会形成社会现象级的认知。长期以来,西方的专家、学者一直认为,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对现代化只具有负面影响,没有价值。但是,20 世纪60 年代亚洲四小龙开始经济起飞后,国际上开始重新讨论儒家价值观。当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崛起时,全世界对于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并出现了各种解读。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亨廷顿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区域政治是种族的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的政治。文明的冲突取代了超级大国的竞争。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 年版,第7 页。他还预言,儒家文明将与伊斯兰文明联手反对西方文明。②同上,第267 页。中国学者张维为提出中国是“文明型国家”的发展模式,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烈讨论。③参见张维为:《文明型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中国民间外交理论不仅重新审视中华文明,深入了解其作为中国物质和精神整体发展的基础,而且要进一步探讨在新时代的内外条件下中华文明与其他各种文明的关系和相处之道。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把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将在此基础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这也为中国民间外交理论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和动力。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抱持扬弃的态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等理念都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一方面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则愈益自觉地认识到“现代化不是全盘西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8页。这不仅肯定了中华文化的“大传统”——经典和哲理,而且肯定了“小传统”——“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②同上。,全面地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理论正因为从中国人民参与现代化的实践中产生,又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众社会文化的深厚根基,才能深入中国百姓的心中。
第二,各种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中国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与外界的对话沟通,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追求文明的和谐。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独尊某种文明,或者贬损某种文明,都无法真正做到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强调,“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③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表的重要动力》,《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版,第98 页。西方国家因为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借殖民化将其文化传播到了全球,造成了数百年独尊西方文化的现实。将西方价值视为唯一而先验的“普世价值观”就是一例。为何只有西方文化能够提供“普世价值观”?为何其他文明只能膜拜西方?尽管一些西方的有识之士也倡导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但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仍在作祟,试图在思想上继续影响世界,以便维持西方国家对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西方文化具有突出的优势,如系统完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充分解放了生产力和人的创造性。但是西方文化缺陷也十分明显,例如,过于强调个人自由而忽视了集体共同的责任,只讲选举民主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和贿选等弊端,非黑即白、上帝与魔鬼的思维方式鼓励了征服自然、征服他国的行为。凡此种种,西方文化很难自我纠正,需要其他文化提供思想营养来予以弥补。只有尊重一切文明成果,包容所有的文明,才能防止文明冲突,达到文明和谐。
对于中国的迅速崛起,既有少数势力进行恶意攻击、诬蔑,试图阻遏的情况,也有一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对中国还不是很了解或理解而存在偏见和误解的情况。对于一些势力的谬论,中国官方与民间都要坚决斗争,批驳。但是对于一些国家的民众,中国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对话和沟通,同时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不因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以及自身的快速发展而自傲。中华文化与世界上任何文化都一样,有优势也有不足。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元素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已被不少西方思想家所承认,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就认为,中华文化有两大长处,一是具有伟大的统一能力,保证了中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将对世界发挥作用;二是崇尚自然,保持人与自然间的平衡。①转引自[日]山本新、秀村欣二编:《中国文明与世界》,周颂伦等译,东方出版社1988 年版,第110 页。美国著名的中国学家赖肖尔(Edwin Oldfather Reischauer)指出,西方文明的基本特点是“所有—自我主张—支配”,而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宽容与友好”,中国人追求正义与自由,是温文尔雅的民族;在有益于人类幸福的所有方面,中国文明都优于欧洲文明;尽管在科学技术上西方文明占据优势,但其对于人生的终极目标和最高意义的洞察,却远不如中国深刻。②[美]赖肖尔:《中国的问题》,日译本,理想出版社1996 年版,第22 页。中国应当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挖掘中华文化的精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而且要为世界更美好的前景添砖加瓦。
中华文化也存在不足。中国社会重视伦理道德,相对而言法治思想则较为淡薄,以情理代法治、法不责众等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中国人更重视社会秩序和社会责任,但在充分发挥个人特性上则相对不足,这尤其可以从教育中体现出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或不足,往往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才会更加清晰。德国著名汉学家卜松山(Karl-Heinz Pohl)指出,中国的法制传统在儒家与法家的融合中创立,法律只是工具,民法不完善,刑法受等级制影响,法律出现“道德化”倾向。①[德]卜松山:《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张伟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159 页。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分析中国近代科技为何落后于西方时提到了以下原因:一是程朱理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二是中国学术未能建立完整的逻辑体系;三是中国文字过于难写、难记;四是中国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严重分离,知识分子轻视体力劳动。②[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商务印书馆1999 年版,第87、58、59页。因此,他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给予很高的评价和期待。
中华文化的优势与不足也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在代际更替中有所变化,但是文化内核的变化比较缓慢。因此,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相互助益。
第三,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观。随着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步,现在已到了各种文化将自己的优秀价值进行现代化提炼和世界性传播的时候。中国民间外交肩负着这一使命,并将与各国人民共享各种文化价值观。人类共同价值观表达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基本诉求。西方只讲“普世价值观”,实质上是将西方的某些价值观神圣化,奉为先验、绝对、至高无上的教条,强加于世界人民,以此巩固西方对国际关系的霸权和主导地位。人类共同价值观是世界上大多数人民能够接受的基本共识,是从各国人民的实践与国际合作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并且也因各民族文化的滋养而将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例如,和平是各国人民最基本的追求,但各国人民基于不同的文化对于和平的理解不同,因而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和平的内涵。缅甸从佛教的众生平等、不杀生出发来理解和平;印度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实践来理解和平;欧洲国家吸收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从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思想来理解和平;中国则从伦理关系出发,推崇以和为贵、兼爱非攻的思想,从中国的文化来理解和平;等等。因此,各种文化百花齐放,才使世界文明拥有取之不尽的宝藏,也才能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
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快速发展,也使得它们的文明和文化被世人所发现和重视,国际社会希望深入了解经济奇迹背后的文化奥秘。因此,当前正是各种非西方文化展现其优势和价值的最佳时机。所有的文化都有优势和不足,只有经过现代化的筛选、提炼,才能使传承已久的传统文化精华适用于现代生活。当我们提倡各民族的文明和文化一律平等,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时,必须要注意到各种文明和文化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互相学习和借鉴文化精华,警惕文化糟粕。人类共同价值观为我们提供了判断的标准。例如,美国尽管在法律上提出平等对待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但现实中却始终存在着歧视,由于警察不当执法导致黑人死亡的比例远高于白人,黑人在新冠疫情中的死亡率也远高于白人。印度虽然在法律上已经消除了对低种姓者的歧视,甚至还要求在大学、公务员中要有一定比例的低种姓者,也曾有低种姓者担任印度总统,但是,在印度各地仍然有不少歧视、侮辱甚至杀害低种姓者的事件。对于各种违反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言行,中国应当立场鲜明地表示反对。但也应明确一个国家的问题必须由该国人民自己解决,别国不能也不该越俎代庖。发展中国家的问题症结在于现代化程度不高,对于民族文化的筛选、提炼和升华仍在推进之中,需要长期的努力。发达国家的问题症结在于文化的傲慢,轻视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在它们的政策中,从来没有向其他民族学习优秀文化的提法。在西方文化占主导的国际社会,这种情况仍极难改变。
中国式现代化正在迅猛前进,其中包含文明与文化的巨变。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建立了现代产业文明和社会大众文化,使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沟通时有了相似的文明、文化基础,这在青年亚文化中表现得最突出。同时,现代人更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优越性,去发掘、提炼和升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与现代化的文明、文化成果相融合,形成各民族文化千姿百态的风貌。中国和东亚各国人民所遵奉的“忠孝”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变为“忠于人民”和“忠于国家”的理念以及代际亲情关系。这种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不仅凝聚了中国人的思想,而且也能在民间交流、沟通中引起他国人民的关注和兴趣。只有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民间外交共享各民族优秀文化,才能为推动建设更美好的世界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三、情感支柱:共通友好情感
新时代民间外交理论的第三个支柱是情感的共通。在既有的理论中,几乎未涉及情感因素,但这一因素是当前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所必须考虑的,也是中国外交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民间外交要去赢得天下人心,就必须了解各国人民的情感和心理,吸收借鉴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实践,积极进行理论创新。
习近平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①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版,第7 页。在任何政治体制的国家内,民心、民意对一国的外交政策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国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积极拉拢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盟友和伙伴。然而,即使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欧洲也并不亦步亦趋,更多欧洲人认为中国是伙伴而不是敌人。2023 年,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先后访问中国,他们并不赞成与中国经济“脱钩”,主张欧洲应当加强“战略自主”。他们的主张是因为有民意的支持,他们的言行又引导和影响了欧洲的民意。习近平也进一步阐述了民相亲贵在心相知,民相亲贵在心相通,强调“纵观人类历史,把人们隔离开来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们相互认知上的隔膜”②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版,第115 页。。这触及了过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研究中所忽视的心理学领域。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包括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一般的假设是,人们进行理性思考,权衡利害得失,选取行动方略。在现实主义理论中,决策者考虑的主要是权力,特别是国家或集团的权力。在自由主义理论中,决策者考虑的主要是利益,特别是经济上的利害得失。然而,人们并非只以理性思考来处理问题,情感、情绪的作用也非常强大。在西方政治思想中,普遍将理性与情绪对立起来,认为理性代表着规则,而情绪则代表冲动的力量。现代心理学已经觉察到这一研究的误区。比如,人们对最亲密的人的爱与团结,确保了人类基因的生存与繁衍,只有极少数人使用贬义的“非理性”概念去描述爱情、亲情。世界各地各种人都发展了相同的能力,去感受大致相当的不同情绪。①[美]戴维·霍顿:《政治心理学:情境、个人与案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年版,第166—167 页。但是,对于同样的事件,各地人群的反应可能不同。民间外交的实质是中国人与世界其他各国人的交流沟通,情绪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中国民间外交目前主要应关注情绪的消极作用,以及如何克服这一消极作用。情绪的消极作用可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层次:刻板印象(群际认知)、偏见(群际情感)、歧视(群际行为)。由于地理上的距离以及社会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很少,极不全面,因此很容易产生刻板印象。例如,法国人浪漫、德国人刻板、中国人贫穷与勤奋等。当前,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有意把中国图式化、归类化,即给中国贴标签,传播对中国的固定错误认知。除此之外,美国等国家还通过类比,试图证明中国要“扩张”“侵略”,“威胁”其他国家,在经济上“控制”其他国家,使不了解中国的人产生恐惧,反感中国和中国人。类比推理往往是在不确定和模糊的条件下,或者在面对非同寻常的情境或高度压力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认知机制。事实上,表面的某些相似性并不真正反映内在结构的相似性,所以容易导致错误认知。
民相亲在于心相知,我们要通过民间交往去说服他人,去改变对方的错误认知。改变认知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理性思考,那么为何会被归入情绪范畴呢?因为它涉及情感的变化,即移情。移情是把自己置于对方的情境之下,以便更现实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觉,“设身处地”“同理心”都包含这一意思。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可以做到移情,并深受感动,甚至被别人的功绩所鼓舞。人们可以通过他人的故事来移情并且认同他人,而故事来源于互相之间的对话。我们只有通过对叙事中的行动进行总结、反思,才能理解自己。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必须建构,这就需要构建和讲述我们的故事,交换并整合诸多解释,如我们一起干了什么,互相对对方意味着什么。这些故事是在参与的各方之间塑造的。①[英]尼克·克罗斯利:《走向关系社会学》,刘军等译,格致出版社2018 年版,第121 页。例如,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时最早无偿援助了东盟国家,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共同完成了一些标志性的项目,塑造了新时代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关系。
说服别人并不容易,特别是针对头脑中已存在不少关于中国的错误认知的情况。心理学的研究给予人们相当的启发。对于求知欲强、乐于思考的人群,使用说服的中心途径,即提供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收效显著。但对于一般人群,可使用说服的外周途径,以吸引注意力、令人愉悦的形象来唤起人们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美景、美食展示,文艺或体育明星交流,让人们了解和喜爱中国。当然,使用外周途径最终还要进入中心途径的说服,毕竟外周途径的影响更加暂时和肤浅,中心途径能激起人们更深入的思考,达到认知的改变。如果对象已相当认可中国,则可使用单方面的说服;但是对于心存疑问的人来说,使用包含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来说服更为适宜,听众会觉得更客观,接受时会减少戒心。此外,还要让观点容易理解,具有说服力,容易记忆,让人心悦诚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主要的影响不是来自媒体,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这也证明民间直接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当然也不能低估媒体的影响,那些能够对民众产生影响的人,他们的观点部分也来自媒体。
偏见是第二层次。刻板印象并不必然导致偏见,如果能够抵御刻板印象,就不会走向偏见。偏见本质上是不喜欢某些群体,是基于错误和顽固的认知而形成的憎恶感。偏见是一种态度,而态度是感情、行为倾向和信念的独特结合物,它包含傲慢的情感成分,完全属于负面的情绪。偏见表现在许多方面,有种族偏见、性别偏见、职业偏见等。中国民间外交必须突出关切偏见问题。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现代化程度、民众的平均生活水平都高于其他国家,这使其精英与民众产生了民族的傲慢情绪以及基于傲慢而出现的偏见,认为西方白种人才是优秀人种、“上帝的选民”,其他人则是二等人。在殖民主义时代,西方人赤裸裸地表达偏见而毫无愧意,认为奴役、剥削、压迫其他种族的人是天经地义的。二战结束后,随着亚非拉各民族的独立和奋进,以及联合国对民族平等和国家主权的肯定,民族和种族偏见较少公开表露,但是其仍潜藏在某些人的内心深处。当偏见被社会所接受时,就会影响大多数人。由于从众心理,很多人会被卷入浪潮。其中有的是出于憎恨,更多人则是为了获得本群体的认可与支持。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2023 年6 月公布的涉华民调显示,澳大利亚受访者对西方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信任度很高,对其他种族国家的信任明显下降,反映出种族恐惧。①《澳媒:一份涉华民调出炉的背后》,《环球时报》2023 年6 月27 日。民众的偏见使得澳大利亚在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反华浪潮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偏见有很多动机根源。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对华偏见目前主要源于其全球影响力的下降,这些国家因此有挫折感和危机感,于是把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作为替罪羊,以攻击对手转移国内民众的不满。例如,特朗普曾经对美国民众反复强调,中国人“偷走”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中国学生的竞争导致了美国教育的不公平。在美国遭受经济危机的困难时刻,这些谬论激起了许多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憎恨与厌恶,支持了美国政府的对华遏阻政策。除了“挫折—攻击”动机外,群体优越感也是重要动机。美国已经习惯了“世界霸主”“美国第一”等话语,对新兴国家的进步难以面对和接受,更不用说适应变化和学习对方。奥巴马和拜登都宣称,不能容忍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如果仅就GDP 总量来说,中国、印度等国终将超过美国。尽管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水平上仍有相当的差距,但是中国的快速赶超已经成为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迫在眉睫的挑战了。
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对中国也会产生偏见。有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快速发展,不少人因此而骄傲自满,群体优越感会使其感觉良好。当一个群体规模较小,或者经济社会地位较低时,更易产生群体偏见,人们也会对自己的属性更加敏感。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实力强大,无形中会使不少中小国家的民众感到压力,加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国际上散布了大量关于中国的负面信息,其中主要是各种“中国威胁论”,使人们对中国这个大国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另外,中国与部分邻国存在领土、领海及岛屿的争端,美国等反华势力在国际上兴风作浪,抹黑与污蔑中国,也让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对中国产生偏见。恐惧的情感容易压倒其他正面的情感,因为一直以来人类通过恐惧来提高警惕,保持安全,因此消除偏见极为不易。
通过与其他群体接触,并且建立友谊,不仅可增进了解,而且通过情感纽带形成的亲密友谊可缓解焦虑。在平等接触和交往中,应弱化其他人的群体身份,使之认同他们在本质上与我们一样,差异不会威胁彼此,大家可以友好相处。我们要先将群体差异最小化,然后承认差异,最终超越差异。当面对共同的威胁和敌人时,人们能超越偏见进行友好合作,从而使友谊和情感上升。例如,数十个国家共同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友好情谊至今传承。现在人类面临气候变化、经济问题、贫困问题、疾病疫情、恐怖主义等共同威胁,如果能够推动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有助于减少偏见,培养各民族之间的积极情感。建立复合、更广泛的身份认同,也是消除偏见的途径。人都需要基本的身份认同,如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一个泰国人也可以认同东南亚人、亚洲人甚至世界公民。总之,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培养互相喜爱之情。
歧视是负面情感的第三层次,它是从刻板印象、偏见而产生的行为。刻板印象与偏见会严重扭曲人的认知解释和记忆,从而作出误判,使歧视的行为合理化。例如,西班牙资深新闻人哈维尔·加西亚因客观报道中国而被迫放弃了从事30 多年的新闻工作。他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一些西方记者不得不表现得反华,因为美国及西方政治经济势力发起了一场攻击中国的运动。如果一个记者不这样做,就得不到记者的工作,不可能获得新闻奖项,工作机会和表达机会就会少得多。来自美国和英国的英文媒体占世界媒体的70%—80%,是舆论议程的设置者,目前这一局面很难改变。很多媒体特别是欧洲媒体自动追随了美国媒体。①白云怡、高雷:《真实的中国不是威胁而是希望》,《环球时报》2023 年6 月30 日。美国以“危害安全”“侵害知识产权”等罪名对中国科技企业如华为等采取歧视性措施,并逼迫其他国家追随。美国甚至对理工科背景的中国留学生进行限制,这些都是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歧视性政策。
对于歧视行为应当坚决反对,特别是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企业与个人的合法权利。歧视行为有时也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造成人际冲突,严重的会影响国际关系。有些攻击行为是个体发动的,有些则会蔓延至广大人群,其暴力行为往往更加严重。中国民间外交应当尽力避免冲突,并设法降低冲突的烈度,缩小其范围。
四、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民间外交的指导作用
2013 年3 月,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正式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②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第2 页。“共同体”是近年来国际政治和哲学热烈讨论的概念,其定义有几百种之多。但是,正如英国社会学家麦基文(Robert M. Maclver)所说,不管人们共同生活的面积有多大,都可称为共同体,如村、镇、县、省、国家甚至更大的区域。共同生活的人群具有共同的特性,共同体既是对个人特点横向比较中抽象出来的,也是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共同体不仅静态地指某一人群,而且指在人们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文明成果。③李义天主编:《共同体与政治团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5—6 页。大部分研究者比较关注的是国家和国家内部的民族共同体,而习近平将视野扩展到生活于地球的全人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于中国外交体系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内涵丰富而深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民间外交理论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第一,以人民为本包括为世界人民谋福祉。中国一贯主张各国的事情由各国政府与人民自己决定,世界的事务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治理。只讲国内民主而忽视国际民主,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无论是发展、减贫、安全,还是抗击新冠疫情,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民间外交直接面向人民,更要一切围绕为人民造福,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在参与民间外交活动时,不仅应关心本国人民的福祉,而且要努力为世界人民的幸福添砖加瓦。当然,人民由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个人所组成,中国如何才能知道别国人民究竟需要什么,如何通过合作而取得实际效果,就需要进行深入的对话交流,实地调查研究,也要真诚积极,但不能越俎代庖。民间外交的目的是达到互利互赢,但是在经济领域或其他领域,也可能出现矛盾和竞争,这是十分自然、毋庸讳言的现象。在共同遵守各领域法律规则的前提下,中国要做到共商共建,正确处理义利关系,适当妥协,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有时要多予少取,先予后取,甚至只予不取,从而达到和谐共生的局面。从长远看,合作双方不仅都获得更大的利益和发展,而且为人民之间的友谊奠定牢固的基础。
第二,培育国际主义,促进人类认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关键之处在于促进人类的认同,不仅是文明文化、价值观的认同,而且是身份与群体的认同。认同的英文“Identity”源于拉丁语词根“idem”,意思是“同样的”。认同从关注个人的客观身份,逐渐过渡到关注自己是否归属于某个群体的主观认识。当然主观与客观之间并非完全割裂,而是互相联系,有时一致,有时背离。认同比价值观更加深刻复杂。英国人与欧洲人的价值观相近,但是“脱欧”源于英国不认同欧盟的共同体身份。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共同生活于地球上,客观上具有共同的地球人身份,但是主观上培育认同,才能真正形成归属于全人类的认同。参与民间外交的中国人不仅受到爱国主义的鼓舞,而且也胸怀国际主义和世界主义的情怀。“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①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版,第199 页。现在的中国人,不仅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也为亚洲人而骄傲,为自己是世界公民而荣幸。中国有“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仁者爱人,泛爱众”的思想,如今民间外交的认同理论将之发扬光大,付诸实施。例如,无论何地发生严重灾害,各国民众都会自觉地伸出援手。在新冠疫情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互相援助的故事。一些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零和游戏的小圈子,严重破坏全世界人民的团结,造成认同的危机和分裂。因此中国更要以全人类的认同去应对和回击对认同的分裂。实现真正的认同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团结,也才能克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推动人类新的进步。
第三,以最大的包容结交最多的朋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求中国人敞开心胸,包容差异,多向其他文明、文化汲取智慧和营养。开放、创新、包容是当今中国应具有的鲜明特征。以包容化解分歧,营造良好的氛围。当西方某些势力妖魔化中国时,除了对极少数顽固反动分子坚决回击外,还要以包容心态去对待各国大多数的人民,深入挖掘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中增进和谐、健康向上的内容,才能让朋友越来越多,共同反对偏见、歧视和仇恨,巩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别人求全责备、斤斤计较于琐碎小事、发泄民粹主义的情绪、将可能的朋友推开,恰恰上了某些国家和势力的当。促进相互理解的不仅有语言的沟通,而且更要有共同行动的配合。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只有当人们共同行动并取得成效,才能说双方真正开始互相理解。包容促进理解,理解积累信任,信任增强团结。民间外交的每一步成功,都会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