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互鉴:实验艺术加试书法的命题启示
2023-12-24荀武
文_荀武
南京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本文从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本科招生命题“实验艺术专业”继续加试书法这一做法入手,结合学院的教学实践、学理依据、命题自主性与科学性以及如何适应“新文科”建设背景等角度,分析此命题调整在进行多学科“融合与互鉴”等方面所具有的探索和启示意义。
从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各专业初试科目及相关试题来看,整体保持了该校本科招生的一贯特色:注重多维度考查考生的专业技法能力,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感知能力和相关艺术语言的转换能力等。
除此之外,中央美术学院还拓展了考核范围。如在“实验艺术”的初试考核中除了安排常规的“造型能力”绘画测试外,继续沿袭2021年加试“书法”的做法,要求考生一个小时之内,在四尺斗方的生宣上创作完成“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并要求横写,使用简体字,字体和风格不限。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加试“书法”的做法,乍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实验艺术”和“书法学”这两个专业方向,原本均在美术学一级学科目录之下,而如今“书法”已升级为“美术与书法”一级学科,其命题的初衷和深意自然值得分析与研究。
一、命题紧扣教学实践
艺术高考命题关涉高考招生的严肃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所以命题必须做到科学严谨。中央美术学院2021年在其官网上首次对“实验艺术”专业加试“书法”考题进行详细解释,其核心要义:“书法学习应成为造型能力基础和艺术人格修养的重要内核。”[1]
首先,其命题解析紧扣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既强调了实验艺术专业教学对“多样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需要,又兼顾了传统语言转换、基于文字的艺术等实际课程学习操作层面的书法素养需求。此外,试题解析还从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角度,分别从由“技”及“道”双重观照、“字如其人”表里互证、“传统与创新”双翼齐飞三个层面,进行了严谨而简要的理论阐述,也为命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支撑。
(一)由“技”及“道”双重观照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一门独特的综合艺术,连接着中国文化精神和哲学思维等,既有心、脑、手、眼多方面协调以及字法、笔法、章法、墨法等“技法”方面的基本要求,更有对书法由形而下的“技”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次需求,即书法文化内涵层面的要求,这关涉文学、哲学、历史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字如其人”表里互证
中国书法除了作为国粹艺术,还承载着重要的人格品评和人书互证的功能,高校教育更应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的教学内容。如柳公权著名的“心正则笔正”说,即表明书法还有着重要的“修心”和“人格修炼”的思政育人功能。其道理如古代书家中典型的“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就不可能像“蔡京”一样显而易见。
(三)“传统与创新”双翼齐飞
“实验艺术”往往给人以先锋当代的感觉,中央美术学院的实验艺术学院更是一向号称培养先锋艺术家,追求前卫和实验性的,强调要有一定的探索甚至冒险精神,这是对“创新”的要求。但这些又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否则这种“创新”就是“无根”的文化,也唯有“传统与创新”双翼齐飞,“实验艺术”的创作才有可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深层内核。
二、命题体现自主性和科学性
“实验艺术”专业虽然加试了“书法”试题,但与该院“书法学”专业的“书法创作1、2”初试考题有所差别,书法专业的考题有行草书体和正体(篆、隶、楷体任选一体)的书体要求,还要求尽量使用繁体字,体现的是“专业性”。而“实验艺术”专业加试的“书法”考题只有16个字,书写要求也较为宽泛,实际操作性也相对容易。所以,这样的考题作为“造型能力”测试之外的有效补充,是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度的,但其考核评判的标准与书法专业的评判标准并无大异。
由于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首次在“实验艺术”专业中加试“书法”,在招生简章发布的三个月后立即组织考试,致使许多考生没有充足准备,但也正是这样的“没准备”,才能考查出考生平时的真实水平和素养储备,毕竟,书法的素养也不是短短三个月之内就能突击培养起来的。
而具体的书法加试,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类为“裸考”型,只能以自己硬笔字的惯性书写来应付“书法”考题,其具体的笔法和书法韵味自然无从谈起。第二类为“童子功”型,参加2022年考试的考生基本上出生于2003年左右,少年时期应该多少接受过书法的相关训练,不少考生具备“童子功”,且去年考题为《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极为普通和常见,以少儿时期的“童子功”来应试的考生水平应该普遍高于第一类“裸考”者。而第三类则为“优秀者”,这类考生虽然学习美术,但对书法也有着较好的练习和积累,也有较强的变通能力和悟性,可以自如选择书体和风格特色,在考试中发挥出上佳的表现。所以,在“实验艺术”专业中加试“书法”,通过“书法”区分出考生综合文化素养的高低,是具有一定自主性和科学性的。
此外,将“书法”考核前置于招生初试之中,与进入大学后再进行书法学习完全不同,要求考生在高考前就须重视“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毕竟传统文化素养的积累是一个长期“浸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命题契合“新文科建设”学科理念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召开,会上对新文科建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并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其要义是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的深度融通以及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等,努力形成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
而所谓“实验艺术”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上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艺术品种分类。它完全突破了工具材料等媒介的限制,将“万物皆为我用”,注重的是先锋性和前卫性,是一门强调“以艺术工作方法”来确定性质的专业学科。如果从媒介的角度来看,它往往还会借助电子影像、人工智能,以及声、光、电的科技艺术手段进行创作,但这无疑需要学生具有充分的多门类、跨学科的学术素养和知识储备。
“实验艺术”与“书法”,二者看似各有独立的创作手段和技巧,其实它们的艺术创作理念和审美理想也是相通融合的。此外,二者的“互鉴”作用也尤为重要,正如周星、曹岩在《思辨:“新文科”建设与艺术学科发展的宏观思考》一文中所言:“新文科视野下的艺术,必须首先促进分类细致的艺术领域之中的各门类更多地与他者相互借鉴学习,这样可以产生出更大的创造力。”[2]如果说在“实验艺术”招考中加试“书法”,是“实验艺术”向“书法”借鉴学习的话,随着5G、AI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书法展陈形式,也逐渐从书斋、传统展厅延伸到了虚拟的多媒体空间,这又何尝不是“书法”借鉴“实验艺术”中新科技艺术的成果?!
譬如,2021年12月,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上,女嘉宾李思思与机械臂共同完成了一次书法《万岁通天帖》的临摹过程,这就是人工智能科技赋能“书法”展示的一次有益尝试。再如,2021年10月,在浙江美术馆举行的“返本开新—王冬龄书道六十年”书法展,在展览现场,中国美术学院王冬龄教授与青年实验艺术家高路一起合作完成了几件跨媒体实验艺术作品,现场通过实时动态捕捉技术展示书写的身体轨迹,将传统的现场书写体验,由纸质宣纸、传统展板延伸到了虚拟的光影空间,大大拓展了“书法”的展陈空间,也极大地增强了现场互动体验感。
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高世名院长在其《书法的源头活水—王冬龄的“书非书”》专论中所阐述的那样:“作为一位书道耕耘六十年的书法家,王冬龄始终保持着对于新兴媒体科技的开放心态。在他看来,与新科技对话就是与未来对话。……王冬龄希望与科技一起上路,将书法带入数字时代的新场景,以书法回应虚拟世界的新经验。”[3]
其实,“实验艺术”与“书法”的互相借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看对方的新视角,借助电子影像等科技手段,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看惯了的“书法经典”,如果我们能及时“调整或者改变我们审视传统的方式”,我们就一定会有意外收获。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加试“书法”至今已实施了两年,其具体成效还需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检验。但中央美术学院这一新的命题尝试,直接从招考试题入手,充分发挥人才招考和培养的自主性,契合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须强调“融合与互鉴”这一大趋势。
结语
中央美术学院在“实验艺术”的相关课程中,已经安排了传统语言转换、基于文字的艺术等有关书法或文字方面的课程,而此次又将“书法”考核继续前置于初试的考评之中,无疑对今后高校艺术考试招生命题具有借鉴意义,如何在考试命题和教学设置中更好地做到各艺术学科和门类之间的“融合与互鉴”,并以此来开展多学科能力的“组合”考查,以期能获得具有多学科观照、多维视角“比较全面的人才”,笔者拭目以待。这也正是中央美术学院在“实验艺术”专业中加试“书法”命题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