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浅析《济阴纲目》中血崩门的用药组方规律*

2023-12-23陈智芬周子琪毛雨瑞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血崩纲目香附

钟 仪,郭 清,刘 祎,陈智芬,周子琪,毛雨瑞,唐 佩,乔 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济阴纲目》为武之望(1552-1629)字叔卿,号阳纡,明末著名医学家)撰写,被后世医家视为“丹经仙录”,其“集百家之精华,汇诸书之奥旨,真千古之秘义”,全书对诸病病因以及施治的论述分门别类,内容丰富,主要分为调经、经闭、血崩、赤白带下、虚劳、积聚癥瘕、求子、浮肿、前阴诸疾、胎前、临产、产后及乳病13门[1]。书中血崩门记载崩漏的病因有虚热、气陷血脱、血瘀、伤损冲任、寒凉等,涉及方剂60首,本文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济阴纲目》中血崩门用药组方规律,为中医妇科临床治疗崩漏相关疾病提供诊疗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选取《济阴纲目》卷二“血崩门”[2]中收录的方剂,不限制使用方法(包括口服及外用方),排除异名同药方剂。

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3],结合《中药学》[4]《常用中药名与别名手册》[5]等著作,对中药名称进行预处理,统一药物名称和性味主治归经,例如将“桂心”规范为“肉桂”,“条芩”规范为“黄芩”,“伏龙肝”规范为“灶心土”,“玄胡索”规范为“延胡索”,“破故纸”规范为“补骨脂”,“缩砂”规范为“砂仁”,其中鲫鱼皮、鲤鱼皮为食物 入药,故剔除;同时剔除白棉子、锦灰等现已不用或极少用的药物等。

1.3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方剂共60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进行数据分析。为避免误差,采用两名研究者共同录入数据,重复校对并审核录入确保数据准确性。数据录入完毕后,进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统计报表”界面,对《济阴纲目》中治疗崩漏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并获得可视化图表,直观表现其用药规律;进入“数据分析”界面,选择“方剂分析”对方药使用频次统计、分析组方规律,并运用聚类分析等寻找核心药物群,发现新方。

2 结果

2.1 《济阴纲目》中治疗崩漏用药频次统计全书60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11味,累计345频次,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物有6味,按频次高低排序为:当归、川芎、香附、白芍、熟地黄、炙甘草,见表1。

表1 用药频次≥10 的中药

2.2 《济阴纲目》中治疗崩漏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 对药物的“四气”进行分析,可见温药居首位(148次),其次分别为寒药(79次)、平药(59次)、热药(17次)、凉药(5次),见表2。

表2 四气分布情况

对药物的“五 味”进行分析,可见以甘药为主(154次),其次分别为辛药(152次)、苦药(140次)、涩药(25次)、酸药(12次)、咸药(3次),见表3。

表3 五味分布情况

对药物归经进行分析,可见归肝经(213次)最多,其次分别为脾经(152次)、心经(108次)、肾经(103次)、肺经(71次)、胃经(66 次)、胆经(37 次)、大肠经(35次)、三焦经(16次)、膀胱经(15次)、小肠经(8次)、心包经(6次),见图1。

图1 归经使用频次统计图

2.3 《济阴纲目》中治疗崩漏药物聚类分析,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高低排序,用药模式分析结果见表4、表5,将支持度设置为7,经分析得13组药物组合,按照支持度排序前3位分别为川芎-当归、熟地黄-当归、当归-白芍。将置信度设置为0.6,经分析得13组关联规则,详见表6。将药物之间的关联性通过网络化展示,见图2。

图2 关联中药组合网络展示图

表4 三味药组合用药模式分析

表5 两味药组合用药模式分析

表6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置信度≥0.60)

2.4 《济阴纲目》中治疗崩漏药物聚类分析 将相关度设置为8、惩罚度设置为 2,共分析得到3味中药组成的核心药物组14组,分别为炙甘草-柴胡-陈皮、白芍-川芎-生地黄、川芎-阿胶-地榆、生地黄-柴胡-细辛、阿胶-灶心土-地榆、当归-熟地黄-干姜、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柴胡-独活、白芍-川芎-熟地黄、炙甘草-柴胡-黄芪、白芍-川芎-熟地黄、川芎-阿胶-熟地黄、生地黄-柴胡-黄芪、阿胶-灶心土-蚕砂、熟地黄-干姜-棕榈、黄芪-白术-香附;得到新处方组合7首,分别为炙甘草-柴胡-陈皮-独活,白芍-川芎-生地黄-熟地黄,川芎-阿胶-地榆-熟地黄,生地黄-柴胡-细辛-黄芪,阿胶-灶心土-地榆-蚕砂,当归-熟地黄-干姜-棕榈,黄芪-人参-白术-香附,详见表7;将新处方组合通过网络化进行展示,见图3。

图3 新方组合网络展示图

表7 新方组合分析结果

3 讨论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崩”首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漏下”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6]崩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病名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济阴纲目》中记载了引起崩漏的多种病因,书中强调辨证论治,方论结合,注重实用,病因不同,证型不同,治法亦不同。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经血导致崩漏,宜补气;脾气下陷于肾,与相火相搏,经漏不止,宜用升补泻火;二阴俱脱,血气消渴,下焦久脱,化为寒邪导致崩漏,宜泻寒以热,降湿以燥,大升大举,以助生长;血崩甚而腹痛,血色瘀黑,宜用止涩之法,血住而痛止;脾胃久虚导致血崩,过服寒药,其症益甚,益温补脾胃;因损身失血经水;涎郁胸中,清气不升,经脉雍遏而致崩漏,益开结痰行滞气,消污血;心脾血虚致血崩心痛,宜心脾并补。

从用药频次分析表可知,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是当归、川芎、香附,当归为补血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的功效,妇科的常用中药,调经的圣药,能补能行,与武之望的对应春夏的生长而行血的观点想合,故频次居首位。川芎为活血化瘀药,“血中气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与当归功效相似,对应春夏的生长而行血。频次第三高的是香附,香附是理气药,具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被李时珍誉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武之望亦强调香附开郁行气而血自调,平而不偏,妇人宜长期服用。

根据药物四气分析,温药居首位,与武之望治疗崩漏惯用升阳药的观点相合,功专温补脾胃,暖胞宫,寒药次之,体现了武之望用药注重配伍,不是一味地惯用温药,平药药性平和,药力缓和,以补为主,起补虚扶正地作用。从归经来看,肝经用药最广泛,其次是脾、心经,肝主藏血,主疏泄,肝体阴而用阳,妇人以血为本,肝郁化热,冲任伏热,扰动血海,可出现崩漏,血为热迫则不能从阳起,故武之望以柴胡引起肝气,而栀芍等收阴抑阳;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主升,有统摄血液之功,若脾虚化源不足,冲任失常,血海不能按时满盈,可出现崩漏,武之望在《济阴纲目》中记录脾胃虚弱者,补中益气汤加酒炒芍药、山栀;心藏神,心主血脉,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书中提出“心统血者,脾气化液入心,而变见为血也,故虽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着重强调了心脾两脏在调理月经治血方面的重要性[7]。

对《济阴纲目》血崩门中方药关联规则分析后,其中两位药支持度最高的为川芎-当归,三味药为川芎-当归-白芍,四味药为熟地黄-川芎-当归-白芍,组合为四物汤,频次达6次,四物汤为补血、养血、活血的基本方,四物汤及其衍化方在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尤其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应用颇多,通过加减变化,或行血、或补血、或凉血或气血双补,在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及产后病的诸多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故《医宗金鉴·调经门》言:“四物汤,乃妇人经产一切血病通用之方。[8]”方中主要含有苷类、苯酞类、黄酮类、多糖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促进造血功能抗衰老等作用。方中熟地黄补血,当归、川芎活血,白芍敛血,四药合用共奏补血和血之功。《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血分病变,大致包括血虚、血瘀、出血三种情况,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对诸种血虚证,均可作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9]。四物汤治疗血虚证效果确切显著,契合武之望善治心脾血虚型崩漏的学术观点。

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新方组合7首,7首新方与武之望以血而论的观点相符,因怒,崩血久不已,面青黄而或赤,可用新方1加减行气导滞止血,气虚血虚导致的崩漏,并且失血过多,可用新方2加减补血活血,养血止血,气陷血脱所致崩漏,可用新方7升举阳气,达到止崩的目的,余方亦可随证加减适用于临床。

4 小结

本研究从《济阴纲目》血崩门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治疗崩漏疾病方剂共60首,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录入数据,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熵层次聚类算法等,全面分析武之望辨治崩漏的方剂结构、药物组配、核心用药等,探究其用药规律;通过分析发现武之望治疗崩漏疾病重点围绕心肝脾论治,对心脾血虚崩漏患者临床治疗意义明确。生成新方为临床治疗本病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血崩纲目香附
语文阅读教学亦需关注文本分属的“纲目”
语文阅读教学亦需关注文本分属的“纲目”
——有关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傅青主女科》之血崩探析
新规制下公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纲目略探
治胃寒痛
从阅读写作的关系中探索高中语文教学新途径
从后天脾胃论治更年期血崩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
补中益气丸合七制香附丸治疗产后便秘26例
HPLC-ELSD法测定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