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融合的新发展

2023-12-23周志强秦贝贝刘伟东陈悦

新一代信息技术 2023年14期
关键词:有线广电智慧

周志强,秦贝贝,刘伟东,陈悦

(1. 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北京 100866;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66;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66;4.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北京 100866)

1 引言

目前,全球科技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宽带通信、互联网等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用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为广电有线网络的技术融合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党的“二十大”做出了“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广电有线网络走向智慧化、智能化,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指明了前进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广电有线网络在新技术研发应用进展的归纳和分析,有助于广电有线网络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改善升级用户体验,能够使其更好地发挥举旗帜、聚民心的作用,巩固文化服务主阵地,当好数智社会建设主力军。

2 夯实广电基础设施,服务文化数字化战略

(1)升级改造,提升有线网络承载能力。我国广电有线网络行业持续推进“全国一网”工作,重点实施广电国家干线网扩容升级项目,扩建“五横五纵”国家干线网,建设IP骨干网(Composite Backbone NETwork,CBNET)。2022年6月底,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完成国干网首站北京-廊坊方向OXC(Optical Cross-Connect)改造,并承载了相关业务,标志着国干网升级改造进入了新的阶段。2022年10月,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电”)启动了IP骨干网建设可行性研究。2022—2023年为广电资源整合调整阶段,中国广电将持续对国干网关键核心节点进行改造,促进全国有线网络、广电5G[1]的全程全网和互联互通,推动部署千兆光纤网络,加快有线接入网的升级。

(2)云网联动,夯实算力网络基础底座。以“连接+计算”为核心的泛在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是广电有线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广电有线网络致力于实现IP化、云化、智慧化、融合化,构建全互联、广连接、技术融合的新型广电算力网,从而拥有更大的带宽、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时延和更高的灵活性。

(3)智慧布局,打造优质可靠服务体系。2022年,中国广电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地市+边缘”多级分布式架构的智慧广电云,连通包括文化大数据在内的供给端、生产端、需求端,服务文化资源数据的存储、传输、交易和文化数字内容分发,打造安全闭环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网,为国家文化数字化建设提供覆盖广阔、优质可靠的算力服务。通过对算网一体化能力的智能筛选与重组,为文化资源在元宇宙、空间计算、异构计算、3D采集及渲染、人机自然交互等方面的多样化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撑能力。利用算力网络对海量的内容资源进行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识别,逐步推动跨网、跨屏、跨终端视听内容的自动化编排、个性化智能推荐和智慧运营,打造连接、聚集和服务全国家庭用户的新入口、新平台、新生态。

(4)互联共享,推进宽带集约化运营。2022年9月,江苏有线签署了“全国一网”宽带业务集约化联合运营重要合作协议,以实现宽带业务的集中管理。“全国一网”宽带业务集约化联合运营是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全国一网”的有力手段,可有效盘活各省网优势资源,实现省内、跨省广电宽带互联互通,避免各自为战,从而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形成竞争优势。后续还将有更多的中国广电省级公司和有线上市公司加入“互联共享、集约运营”。

(5)规范发展,出台文化专网白皮书。2022年9月,中国广电发布《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暨文化专网建设规范白皮书》,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文化专网业务需求、功能要求、组网方式,以及采用IPv6时的IP地址规划等,适用于国家文化专网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

(6)建设专网,提供多种类型文化服务。广电有线网络大力推进国家文化专网的建立,并致力于向各类文化组织机构提供多种信息和技术支持,包括但不限于专网接入、数据收集与解构、数据存储、文化算力、网络切片解决方案等。此外,广电有线网还承担着红色基因库、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文化数据库、国家文化专网接入等重要项目的建设。2022年7月,中国广电黑龙江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文化专网建设项目包括承载网络、算力网络和业务系统三个方面的文化专网服务。2022年8月,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广东省文化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正式落户韶关市浈江产业园,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的第一批建设单位,该建设项目的总投入达35亿元,占地50亩。2022年10月,福建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颁布《推进福建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重要工作,包括到2035年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福建数据库、部署提供标识编码注册登记和解析服务的技术系统、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福建中心等数字化转型任务[1]。

(7)传承创新,建设数字文创特色平台。2022年9月,福建首个福文化数字文创平台“福境”上线。它基于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数字藏品在区块链上永久保存,为每个藏品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证书”,从创建、发行到收藏等方面实现全程溯源,提高数字文化艺术品的版权保护、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8)融通融合,建立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2022年9月,宁夏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揭牌成立,已有文化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文化研究机构及各大高等院校等53家成员单位加入。中国广电宁夏网络有限公司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统筹、协调、推进文化大数据资源融通融合,构建文化数字化产业新生态,打造宁夏文化大数据产业高地,扎实有效推进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3 如期完成频率迁移,奠定广电5G商用基础

全国广电系统有序推进广电5G 700 MHz清频迁移及广电5G 700 MHz基站建设工作。截至2022年底,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深入推进共建共享,完成48万站700 MHz基站部署,形成乡镇以上区域连续并广泛触达行政村落的全面网络覆盖。5G核心网建设也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广电5G商用奠定坚实基础。

(1)积极推进700 MHz迁移工作。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启动了全球规模最大、涉及台站数量最多的地面数字电视700 MHz频率迁移工程,全国6 900座无线电发射台站参与了频率迁移。2022年广电部门上万名技术人员全力以赴加快迁移进度,2022年底已基本完成700 MHz频段的频率迁移工作。

(2)完成广电5G 700 MHz基站建设计划。在2021年已实现20万个县乡及农村地区的700 MHz 5G基站建设的基础上,2022年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继续推进中心城区28万个基站建设,到年底已按计划完成全国5G 700 MHz基站的建设任务。

(3)持续建设5G核心网节点。2022年4月8日,歌华有线完成了广电5G核心网北方大区控制面和北京节点用户面建设、调试。2022年6月,中国广电广州公司完成广电5G核心网南部大区节点一期项目建设,覆盖南方15个省份,并实现与北方大区节点互为主备。[3]广西、天津、辽宁、山东等多个省级广电网络公司也已实现5G核心网建设竣工或取得阶段性成果,为192号段商业运营及行业应用打下坚实地基。

4 启航广电5G新征程,开创融合发展新局面

中国广电自2022年6月正式启动5G网络服务以来,各省级广电有线网络公司积极推进5G放号发卡运营工作,5G商用用户快速增长。

(1)试商用阶段。2022年6月6日,中国广电宣布推出“中国广电”“广电5G”“广电慧家”三大全新品牌。2022年6月27日,中国广电宣布5G网络服务正式启动,并在官网上线,对外公布了5G套餐内容及价格,26个省(市、区)的广电5G网络服务在全国启动。第一批20个省份广电5G网络系统已达到正式商用标准,获得中国广电首批5G业务开网放号试运营资格。此外,2022年7月26日到28日,第二批9个省份的中国广电5G网络试商用也逐步启动。

(2)全面铺开阶段。2022年9月27日,西藏和青海的广电5G网络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除港澳台地区的31个省(市、区)的广电5G网络实现全面覆盖。先行试商用的29个省份已初见成效,各省(市、区)发卡量稳步增加,其中贵州、山东5G发卡量均突破10万张。

(3)加速推广阶段。2022年第四季度,广电5G进入到品牌营销推广加速期。如江苏有线开启“5G+宽带+电视+X”全新融合服务,东方有线发布广电5G“金色关爱卡”,贵广网络充分利用“乡乡有营业厅、村村有代办点、组组有代办员”的服务优势发展用户,湖北广电采取全员营销、任务下放。

截至2022年底,中国广电的192号段用户数量突破560万户,超500款5G手机支持700 MHz频段连接。中国广电作为全国第四大运营商,拥有“有线+5G”优质网络资源和700 MHz高速频段,在此基础上,中国广电以期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精彩内容构建起集国家级5G视频内容传播与智慧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实现了大屏和小屏的创新融合,让有线电视用户享能够获得更加便捷的观看方式,享受跨屏、跨网、跨域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全面视听体验。

5 推动IPv6技术演进,构筑创新发展新优势

2022年3月,12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了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名单,有6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入选,主要试点方向分别是:中国广电、中国广电河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IPv6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IPv6与5G建设应用同步实施;中国广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家庭IPv6应用;中国广电宁夏网络有限公司重点行业IPv6融合应用。

2022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一项关于IPv6技术的政策,并将其作为一项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该政策由6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提出,它们将致力于推广IPv6的技术,并将其作为一种产品。东方有线网络公司将致力于将IPv6与5G相结合,并在中国广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络有限公司推广智能家居的IPv6应用。宁夏网络公司则将致力于推广IPv6的融合。

2022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同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广电下发征求意见函。后续将对IPv6发展提出明确目标并设置鼓励政策和相应评价指标。

广电有线网络行业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1)持续推动基础网络向IPv6升级演进。广电有线网络行业不断推动骨干网、城域网、5G回传网络等基础网络向IPv6升级演进,进行基于智能无损、自动管控和应用感知网络等“IPv6+”技术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升级。2022年8月,“广东广电有线网络IP化技术体系及规模化部署项目”和“面向‘互联网+’的广电IPv6云资源交换系统项目”分别荣获第十五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广电辽宁公司的“广电‘新视听’云智能平台项目”荣获三等奖。2022年10月,《中国广电IP骨干网(CBNET)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2)持续推广“IPv6+”技术应用。广电有线网络行业在推广智慧广电业务过程中,不断提升基于分段路由、网络切片、随流检测、应用感知等技术的业务服务能力,强化IPv6在专网内的应用部署,重点深耕垂直行业,在政府服务、教育、能源、金融和交通等领域,开展一系列IPv6融合创新应用[2]。截至2022年7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已突破6.97亿,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为10%,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高达40%,可见我国IPv6整体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目前IPv6的规模部署在不断提速,我国正处于IPv6发展的关键期,广电有线网络公司正加快布局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推动新增设备和业务启用IPv6。

6 应用智能推荐技术,促进融合服务迭代升级

2022年,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指导下,中国广电及多地广电有线网络公司应用了以算法为核心的智能技术,其中基于大数据、AI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推荐系统研究有所突破,已试点上线运行。

2022年9月30日,中国广电CATV智能推荐频道正式启用,为北京、上海、杭州三地60万有限电视家庭用户带来了全新体验。该频道的功能更为全面,具有3个突出特点。一是精准服务,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形式选择。通过AI识别技术,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从大量内容资源中筛选适宜节目,并将其自动推荐给用户,使用户获得在线直播电视、电视回放、影视剧点播等更加个性化的内容服务,提高了用户体验效果。二是操作便捷。场景终端无缝切换,系统不断推进跨网、跨屏、跨终端的视听内容自动化编排,播放内容可以在大屏、小屏之间轻松切换,实现多屏联动,用户只需要按下“上”“下”“左”“右”“确认”五个按键就可实现多种场景转换,打破传统智能电视仅限于客厅场景的空间局限,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三是持续升级迭代。有线电视智能推荐频道试点上线后,算法不断优化升级,可及时改善调整,以便更好适配用户需求。

7 助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2022年5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7月《关于进一步做好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抗旱相关工作的通知》颁布;10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财政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五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农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的通知》。这些文件对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各地广电有线网络公司积极参与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智慧广电助力政府应急,有效实施灾害预警。

(1)地震预警系统及时推送预警消息。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中国广电四川公司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研发的电视地震预警产品向可能受影响的电视用户以电视弹窗的形式,在地震发生时及时推送了预警信息,包括地震波到达的倒计时和预估震级,提醒群众及时合理避险,起到了非常好的预警效果。目前电视地震预警已经覆盖四川21个市州所有183个区市县。江苏有线与江苏省地震局就江苏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系统集成建设和软件开发项目达成合作,项目全面增强政府应急决策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

(2)多终端覆盖,确保应急信息及时传递。广西广电气象灾害预警系统选获2022年“全国智慧广电网络新服务”中的“智慧城市”创新应用案例。该系统可同时通过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单向广播通道、有线双向网络通道向各类终端自动转发气象预警消息,实现精准、极速的消息推送,并支持准确获知消息推送状态及发布效果。该系统利用广西广电网络通达区、市、县、乡、村的广播电视和数据信息传输能力,以数字电视机顶盒、手机、PAD等作为终端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很好地解决了气象预警系统最后一公里的信息传递问题。目前该系统在广西自治区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做好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支撑服务。2022年8月,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在陕西广电网络西咸数据中心举行陕西省应急管理数据中心挂牌仪式。该应急管理数据中心依托陕西广电网络西咸数据中心数据存储和承载能力,为陕西省应急管理厅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数据计算和存储服务。

8 深化垂直行业战略合作,助推中国广电高质量发展

2022年,广电有线网络行业着力实施“圆心战略”,聚焦媒体、信息和科技融合方向,充分利用频谱资源优势、内容差异化优势、广电5G网络优势[3],按照“媒体+信息+应用+产业”,打造了一批智慧政务、智慧文旅、智慧教育、应急广播、平安城市等典型行业应用,逐步构建智慧广电生态发展格局,创新融合发展新业态。

(1)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加快推动智慧乡村创新应用。2022年,各地网络公司加快推动智慧乡村建设,围绕农业振兴、乡村建设等展开一系列合作。华数集团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签约,双方围绕乡村数字新基建、乡村产业数字化、乡村服务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广西广电网络公司与农投集团依托广电5G和逐步构建起“电视+宽带+内容+通讯+卫星+X”全融合业务体系,共同推动全区智慧乡村和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发展。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福旅乐养”乡村振兴文旅项目数字化平台,以体验乡村生活方式和根植农耕文化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中国广电重庆公司与重庆市乡村振兴局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快重庆市“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国广电天津公司与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天津市乡村振兴局)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利用广电5G优势加强林业农业领域合作。2022年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国广电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广电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特别是700 MHz 5G网络覆盖优势,助力森林草原监控、监测、感知能力建设,助力提高重点国有林区生产生活水平,并协助做好林草事业发展宣传。之前广电700 MHz 5G频段成功应用于1万多平方公里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后续将合作开展大兴安岭、大熊猫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防火、监测等。浙江湖州华数凭借广电700 MHz 5G等优势与星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湖州市南浔区5G+数字大田物联感知网络建设项目合作协议》。

(3)“智慧广电+教育”,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2022年6月,广西广电网络公司与广西财经学院、贺州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围绕教育数字化战略、智慧党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项目合作、就业实训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全面战略合作。

(4)“智慧广电+银行”,探索金融与信息服务跨界融合发展。2022年7月,中国广电河北公司与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利用银行完善的金融结算体系与中国广电便捷的信息网络,计划联合打造一个融合金融与信息服务的、全新的、具有智慧特色的发展模式,合作共建涵盖政务、文化、教育、医疗、通信、社区服务等的全方位场景生态,实现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化应用在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全面覆盖,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5)“智慧广电+医疗”,共建大健康服务生态。2022年7月,江苏有线与江苏润天医药连锁药房有限公司举行“广电惠家医养云”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由江苏有线牵头,以“线上平台+线下经营网点”的形式,依托智慧广电,融合便民医保服务圈和便民医疗卫生服务圈,提供让群众更加舒心、满意的健康服务。

(6)“智慧5G+数字水务”。2022年7月19日,福建广电集团与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将在数字水务、智慧5G等领域打造“5G+安全+智能+水务”模式,并将实现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数字水务及相关信息化领域“新基建”布局。同时,福建广电集团将全力助推省水投集团及所属企业宣传数字化升级,促进水务文化品牌新发展。

(7)“5G+文旅应用场景”,提供智慧文旅新体验。多地广电有线网络公司正在探索旅游消费新模式。随着5G与文化和旅游行业的深入融合,5G应用将会覆盖消费者旅行的全过程,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2022年7月,广西广电网络公司与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合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8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双方积极利用××集团绿色、安全、可控的数字传媒渠道优势和广电5G网络特色,探索“广电+文旅”的发展路径,让文旅宣传、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走进千家万户。广州广电通过打造AR/VR业务支撑平台和云化内容聚合分发平台,推动与5G结合的社交、演播观影、电子竞技、数字艺术等互动内容产业发展,为景区、博物馆等政企客户提供智慧文旅、智慧酒店等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培育云旅游、云演艺、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另外,广州广电在从化区建设工匠小镇数字孪生管理平台、“5G+VR/AR”旅游导览、“5G+4K”特色产业电商直播基地、“5G+培训体系”、工匠小镇文化宣传专区等,打造集非遗文化、工匠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研学教育等于一体的特色乡村小镇。

(8)深耕智慧政务,打造红色平台。2022年3月24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中国广电四川公司,以四川省“2022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为核心,创新推出TV端线上平台——“四川英烈纪念堂”电视专栏,实现四川英烈堂在电视端的创新延展。2022年6月30日,云南省“红色基因TV端”上线试运行,已开设了爱教基地、党建书苑、党建讲堂、中华文化四大板块,以及电子书(包含小说、散文、国学、名著等类型)等栏目视频内容,集合了党建图书、书法绘画、影视作品等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2022年7月,由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河北省拥军优抚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国广电河北公司举行,河北有线电视开设了“拥军优抚”视频专区,以讲好拥军优抚故事,传播好拥军优抚声音。福建广电集团与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合作共建的“军魂不朽 荣光永驻”电视专区在福建广电网络高清互动云电视上线。

(9)其他。中国广电围绕智慧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应用场景,在多个煤矿完成5G 700 MHz频段和其他中频段融合技术的试验;面向港口、海运和海上覆盖场景提供创新服务,提供物流与调度平台协同、港口龙门吊远程控制、港外锚地5G服务、视频监控与AI识别应用、数字港口和通航系统解决方案,搭建数字动态通航网络;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政务、智慧司法、智慧交通等领域均有所建树。

9 中国广电标准开始走向世界,标准化工作规范行业发展

2022年,我国广电有线网络行业积极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和标准制定,广电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标准化成果显著。广电标准走出国门,为推动广电创新技术走出去打下了坚实基础。

(1)5G NR(New Radio)广播成为国际无线移动电视标准。5G NR广播采用了单播、组播及广播的方式,通过移动蜂窝基站和广播电视塔向各种智能终端提供新型交互化视频广播服务和融合信息服务。相较于传统广播服务特性,5G NR广播更具备交互性,可拓展公共安全、应急广播等全新多媒体的业态。2022年9月,中国广电在国际电联ITU-R(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第六研究组(Study Group 6,SG6)会议上,提出6篇有关5G NR广播技术的文稿,并获得一次性通过,使中国广电的5G NR广播技术从3GPP标准跃升至国际电联国际无线移动电视标准。其中,6篇提案包括:5G NR广播标准,5G NR广播南京技术试验,在ITU-R建议书《VHF/UHF频段内用手持接收机移动接收的地面多媒体广播的纠错、数据成帧、调制和发射方法》和ITU-R报告书《数字地面广播系统》《广播多媒体和数据应用的移动接收》中增加独立的5G NR广播作为无线移动电视系统等。6篇提案均被ITU-R SG6 6A工作组接受,其中报告书在会后直接发布,建议书按照ITU的发布程序进行发布。这标志着广播和通信采用相同的技术方式,首次使通信终端也成为电视接收机。后续中国广电将持续推动5G NR广播的标准化和商业化进程。

(2)智能媒体传送(Smart Media Transport,SMT)技术标准导入ITU-R建议书。ITU-R SG6 6B工作组会议经过审议,正式接受上海交通大学、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提交的关于对ITU-R BT.2074-1建议书进行修订的6B/193文稿。会议同意将我国的智能媒体传送(SMT)技术标准(我国音视频媒体传送标准GB/T 33475-6《信息技术 高效多媒体编码 第6部分》)导入ITU-R建议书BT.2074-1《基于MMT广播系统的服务配置、媒体传送协议和信令信息》,会议同时确定了提议的导入章节修订结构。提案方在2023年3月提交建议书修订文稿。SMT技术标准实现了对现有ITU-R建议书BT.2074-1在宽带、移动等双向网络方面的关键扩展,在标准内容、功能性和实现性上更加简洁、功能更强大并更易于实现。本项工作是我国首次在ITU-R SG6 6B工作组媒体网络传送领域取得标准化研究成果,对我国技术在此新兴领域开展国际标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我国AVS3(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 3.0)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被正式纳入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DVB)核心规范。2022年7月,DVB组织发布了一则重要消息:以鹏城实验室、北京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百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单位联合发布的AVS3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经过严格检验被正式纳为DVB核心规范,表明中国自主研发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首次获得全球数字广播和宽带应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6],成为中国标准“走出去”的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相关单位编制了多项相关的行业,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

(1)媒体融合方面,《市级融媒体中心总体技术规范》《市级融媒体中心数据规范》《市级融媒体中心接口规范》《市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防护基本要求》《市级融媒体中心技术合规性评估方法》行业标准,2022年已通过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2023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发布。

(2)网络传输方面,2022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管理办法》,适用于利用有线方式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和接入服务的活动。

(3)工程建设方面,2022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3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程建设推荐性行业标准:《有线电视监测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有线电视接入网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有线电视网络中心机房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近年来,内容推荐算法、中国视听大数据等应用取得积极成效,对挖掘数据价值、服务宣传管理起重要作用。2022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数据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入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启动八条主线,通过“探、联、用”三个阶段的行业数据规范化标准化治理,充分利用内容推荐算法、音像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挖掘数字的价值,支持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可持续性的发展,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数据探查、汇聚整合和服务应用,致力于打通“未来电视”[4]跨网络、跨媒体的数据流通障碍,为实现网络互连、业务互通、数据共享创造基础条件。

10 融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1)数字乡村网络平台更加巩固。2022年,广东广电网络大力建设智慧广电乡村振兴省级公共服务平台[7],涵盖“乡镇党建服务”“乡镇管理”“乡镇社会发展”“乡镇创新”四大功能模块,将“云网端”一体化全面扩展至乡镇地区,增强广电网络在推动乡村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并确保平台服务与各领域的安全播出保障能力。目前,全省20个地市已全部完成试点村的村级门户上线工作。湖北广电网络依托“智宝盒”融合终端,创新打造“两个中心进万家”本地信息化平台和“数字乡村一体化云平台”,积极探索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两个中心进万家”本地信息化平台设置融媒体中心、文明实践中心市级模块和“民呼我应”“平安家园”“广场舞”“地方戏”等村级模块,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乡村,推动“媒体+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模式向乡村延伸覆盖。该平台目前已在全省178个村上线。“数字乡村一体化云平台”通过数字乡村一张图驾驶舱、数字乡村小程序、一户一码等功能运用,实现了乡村规划、经营、环境、服务和治理五大板块可视化呈现。

(2)智慧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四川广电网络打造的“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核心产品,相关设计方案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全国智慧广电网络新服务”的“智慧乡村”创新应用案例。同时四川广电网络积极创新开发“村能办”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把原本必须到县、到镇才能办理的80余项政务服务,直接下沉到村受理和代办。同时村民还可以在家“预约办”,真正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目前该平台在近20个区县落地实施,已实现40余万件事项在线办理,评价满意度达到100%,被中央、地方媒体广泛报道,获“2022四川省网络综合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优秀解决方案”第三名。

各地广电有线网络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打造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优化“三农”信息和文化服务体系,完善设施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开拓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积极参与各类数字乡村的实践,推动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以此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生活福祉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有线广电智慧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分析
东方有线点播排行榜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广电巨贪借改制谋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