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023-12-23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了全面系统的战略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从2022年第12期开始,我们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十二个方面的战略部署,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进行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期我们节选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供广大领导干部学习领会。
各国人民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会动摇。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市场、资金、资源、信息、人才等等都是高度全球化的。只有世界发展,各国才能发展;只有各国发展,世界才能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愿意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全方位加强和拓展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绝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
——2014 年11 月17 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
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全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和平环境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任何蓝图都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亚太各成员携手并肩、共同努力。我们要加强政策对话和协调,以亚太经合组织为平台,着力形成合力。要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全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和平环境,决不让任何事情干扰亚太发展进程。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要坚持多元发展,尊重彼此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的发展道路,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
——2015 年11 月18 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中方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我们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让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2017 年5月15 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闭幕辞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
面对时代命题,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支持补强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南方短板,支持汇聚南南合作的力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
——2018 年9 月3 日,习近平在2018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点也是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我们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我们共同做出不懈努力。
——2018 年12 月12 日,习近平会见出席“2018 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时的讲话
深化对外合作,继续高举开放合作大旗
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对外合作将不断深化,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加主动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凡是愿同中国合作的国家、地区、企业,我们都会积极开展合作。我们将继续高举开放合作大旗,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同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和互联互通规划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融通,同各国不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贸、科技创新、公共卫生、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加强绿色发展合作,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20 年11 月19 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
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我们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
——2022 年5月27 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
——2022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走出一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数字治理精准高效、数字文化繁荣发展、数字安全保障有力、数字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数字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2 年11 月9日,习近平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我们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没有大国博弈的冲动,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定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023年8月22日,习近平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