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城教”背景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铜梁区高校为例

2023-12-23张梦娜

大观 2023年7期
关键词:铜梁应用型人才

◇张梦娜 卢 窈 胡 宇

“产城教”融合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形势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铜梁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发展为目标对环境设计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铜梁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产业的升级,可作为当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实践方向。

一、“产城教”融合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更新

如今,在产业、新型城镇化、教育三者的融合发展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存在滞后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高校要紧随就业形势与就业岗位的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新,以满足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当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课程具有延展性。一方面,高校要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培养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的发展相互促进,同时结合“产城教”的融合发展方向,制定和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创新能力,以培养出更多服务地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充分发挥地方与高校的优势,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现阶段的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专业设计、实训实践三大部分组成,其课程设置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在课程设置中,由于三大部分是由各个不同方向的课程构成的,三者之间的连接性较弱,相对分散,所以学生只能掌握分散的知识点,并不能将其串成线,并且缺乏完成整个设计项目的经验,进而导致其在未来的实践中可能出现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其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更多是概念性设计以及方案性设计,更多关注设计的前期和方案的形成,导致学生缺乏工程技术以及完成实际项目的经验;最后,环境设计专业需要跨学科教学并充实其内容,依托地区经济发展,结合产业动态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地区人才需要,同时顺应“产城教”的融合发展方向开展教学,改变以往单一化、单向化的教学模式,向多方面进行探索,更好地与企业岗位需求接轨。

(三)人才培养与铜梁区发展脱节

在铜梁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中,当地高校必须主动承担服务的使命。环境设计专业要根据铜梁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实时跟踪科技进步动态,顺应铜梁区产业的转型升级趋势,确保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地方需求相衔接,使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相匹配,提升铜梁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能力。同样,铜梁区的发展也离不开铜梁区高校在人才、技术、科研等方面的支持。如今,在“产城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建立工业园区、高新科技园区、大学园等,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重要的力量。

二、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引入“模块化”模式

在传统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连接性与延展性,单纯穿插教学实践,使其过于浅显。所谓“模块化”,是指将完整的程序“打破”,使其形成独立的模块,再将相同主题或者同一层次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并形成新的模块,通过模块与模块的“串联”,最后形成课程体系。各模块要由浅入深,形成递进关系。课程体系由整合到分解,再由分解到整合,使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更系统化和连贯化。环境设计专业分为室内环境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特性,将其划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夯实理论基础的“基础理论模块”、锻炼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专业技能模块”、进行专项学习的“专业课模块”、掌握相关设计流程和各节点相关内容的“专业实训模块”、进行相关应用与实操的“专业实践模块”。

(二)以铜梁区本地项目贯穿课程

课程的“模块化”需要通过实际项目进行“贯穿”,使课程具有连续性和深度性,在一开始的“基础理论模块”就要融入实际项目。铜梁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主动对接地方项目,同时在项目实践中要结合地域特征,因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而环境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的专业,所以本地高校的专业特色要根植于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铜梁区本地项目可分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企业项目以及本地科研项目三类。第一,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学生在参与实际项目的地区调研、方案设计、项目深化等的过程中,可以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当地的城乡环境更新、生态环境修复、美丽乡村建设等。第二,企业项目。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既能加强铜梁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又能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第三,本地科研项目。将铜梁区本地科研项目融入毕业设计以及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完成研究以及设计方案,能够促进学生对科研以及学科领域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

(三)进行跨学科教学

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越来越综合化,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高校教师需要进行跨学科教学,以帮助学生解决复杂问题。产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充分考虑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等因素,因此多学科知识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相关设计,还能重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环境设计专业本就是集艺术、科技、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所以不能仅停留于对环境空间的简单美化与优化,而是要结合生态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植物学等对环境空间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与设计。如今,人类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快速发展。例如,设计前期可通过大数据技术高效快速地获得地块、周边环境、交通等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视图化分析,以此清晰地展示设计前期信息,为后期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环境设计的表现形式也不再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效果,而是通过联动和沉浸式体验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铜梁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明确化

铜梁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培养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环境设计专业要以需求为导向,培养地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地区市场调研,结合教育发展和专业知识结构,逐渐确立应用型人才所要具备的实践能力,反过来再制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铜梁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充分发挥当地有关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的作用,结合铜梁区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且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强化,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白能力对于就业及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随着铜梁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铜梁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铜梁区高校应更好地融入地方,以应用为导向,为铜梁区产业、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铜梁区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科建设要对接地方,紧扣铜梁区发展,加强专业建设。

(二)深化“产城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深化“产城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有效解决高校人才供给问题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矛盾。铜梁区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的关键节点,又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这将给铜梁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要抓住机会。首先,铜梁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中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格局优化、城镇基础建设等将为环境设计专业提供教学和实践的机会。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以培养服务城乡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铜梁区地域特色及文化,顺应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发展趋势,用实际项目贯穿课程。与此同时,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城乡环境设计内容,逐层纳入城乡环境设计知识,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铜梁区城乡建设发展对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其次,环境设计专业要根据铜梁区产业升级转型进行专业结构的优化,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应充分考虑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加强专业集群化建设。最后,要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双方交流。一方面,高校要了解企业需求,特别是人才需求、技术需求等,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和技术咨询;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其中,高校能作为企业的研发基地,将研发成果进行转化,而企业可作为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的技术技能进行指导,且让学生了解完整的产业链。企业还可向高校输入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还可以作为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鉴定并给予评价。铜梁区打造的科创新城,将高新产业集群片区、大学园片区集中在一起,将有助于双方的相互交流。

(三)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了达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教师队伍应具备实操能力与教学能力。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来看,教师需要对工艺技术、工程过程、行业规范等内容有所了解,从而在授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培养现有教师,鼓励教师去企业锻炼,在积累经验的同时,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从而保证学生学到的内容与行业接轨;另一方面,要从高校外部引进行业中的技术专家,因为他们具备大量的实操经验,并且了解行业动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列举更多的实际案例,并且能把实际项目带入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评价机制

环境设计专业传统的评价机制是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这并不能与如今的育人模式相匹配。尤其在以本地项目贯穿课程时,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教师共同参与教学,传统的评价机制就更不适合。考核方式要将实践过程与实践结果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评价机制。首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参与,企业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技能技术、工作方式等进行评价,更侧重于对实训过程的评价,而学校教师对实训项目的结果进行评分,具体表现为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及方案的呈现效果。其次,传统的评价机制中更多是横向、统一的评价,没有关注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进步程度,因此,应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进步程度进行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升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结语

铜梁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以地方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产业结构与地方文化特色,不断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完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技能、综合能力、素质等的要求,培养出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实操能力、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校要在“产城教”的深度融合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铜梁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铜梁:美丽乡村扮靓龙乡大地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