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实践探究

2023-12-23侯玉婵

大观 2023年7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红色景观

◇侯玉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富强道路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要了解红色文化在乡村景观中所起到的作用,将红色文化转化成为一种新型的展示方法。要结合当地自然景观特征,实现红色文化的实用性、美观性、经济性以及文化育人性。要力保红色文化景观植根于民心,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如何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实现红色文化的实质性应用,需要后续针对性地进行考量,从而促进红色文化与乡村景观的融合,强化乡村景观的感染性、独特性。

一、红色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必要性

(一)为乡村环境设计提供切入点

红色文化能够优化乡村环境设计,为乡村环境设计提供切入点。环境设计必须满足自然需求、社会需求以及生活需求。因此环境设计要以提高当地居民的居住体验为基础,挖掘红色文化要素,考量宜居环境以及价值,实现乡村环境设计的人文性、引导性。同时,还要挖掘能够被当地居民认可且接受的文化要素,并对其加以利用。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激发基层群众的情感,进而为后续乡村环境设计提供资源。乡村环境设计要以红色文化为基准点,在红色文化氛围中打造特色风貌,使红色文化体现更具实效性。

(二)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文化品牌

红色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融入有助于打造乡村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具有综合价值,如历史价值、教育价值。我国要依托目前已有的红色资源以及绿色生态资源,将二者相结合,振兴当地农村经济,走新发展产业格局。但不同的红色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有一定的差异性,各地区要了解此差异性,这对乡村发展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凸显自身特色的机遇。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要多利用这种差异性,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文化。将红色历史革命、英雄故事、改革历程等融入景观设计。抓住节点以及对应内容,可以更好地强化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彰显各地区独有特色。

(三)实现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满足乡村环境育人功能,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要想融入乡村景观设计,不能单纯着重于“外观”,还要深化于“内心”。红色文化借助乡村景观的实质以及精神表现形式,将红色文化育人的功能性展示出来,引导乡村文化取向[1]。作为基层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乡村景观设计要实现乡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因此,乡村景观设计首先要保障乡村景观有各自特色,避免建设过程中乡村景观“同质化”。将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设计,无论是对当地青少年,还是对当地普通群众都能够起到教育引导作用,满足文化育人需求[2]。

二、红色文化与乡村景观

(一)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标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复兴中所付出的鲜血,红色更是中国国旗的颜色。红色具备鲜明的政治色彩,在概念界定上,要以我国群众为基准,使红色文化具有时代特征,既能够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又能够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3]。

(二)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与城市景观有鲜明区别的一种景观形式,能够在景观建设中,落实人与自然的和谐,打造独特美景。将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不仅能够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而且反映了乡村景观与我国未来发展之间的关联。乡村景观的概念,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在自然景观建设完毕后,乡村的经济以及人文精神表现形式。

三、红色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要素

(一)精神要素

将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设计,要明确其精神要素。例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体现,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红色文化引领当地以及外来游客意识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景观设计不能单纯地进行图层提取、外形设计,而是要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以某种符号的形式进行体现,与参观者产生精神共鸣,使参观者在乡村景观中自觉思考[4]。

(二)以人为本要素

乡村景观设计要明确以人为本思维,以人类的生产生活为基础。因此,乡村景观设计的主角,都必须是人。这样才能保障参观者在乡村景观中,自觉地感受到乡村景观的人文特征。乡村景观的受众人群主要包含两类:第一为本地居民,第二为外来旅游人群。这两大人群的需求均有不同,当地居民生活在这片土地,因此对于景观需求以实用性、经济性为主,要求能够给当地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而外来游客需要景观有独特的文化气息以及设计美感,对于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的需求开展设计,协调好两类人群不同的需求,避免过于注重经济而牺牲美感,或过于注重美感而牺牲经济,要使二者达到综合性、兼容性[5]。

(三)可持续性要素

1980 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首次提出,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紧抓落实。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就要明确我国在红色文化推广过程中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与人文气息的融合,可以使乡村景观融入自然生态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落实环境保护策略。在创新的同时,达到我国相关政策要求,具有一举多得的优势[6]。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体现出“形”,也要体现出“物”;既要体现出“艺术”,也要体现出“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整、系统地实现生态体系以及文化体系双向发展。在乡村红色景观创新应用中,要做好“物质”以及“精神”的双重体现,而非单纯地将红色文化进行堆砌,要结合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彰显设计魅力,体现独特的乡村艺术。

(四)人文性要素

人文性要素包括文化、人口、风俗等方面。乡村景观设计要结合当地人口结构、生活风俗等方面,满足当地的地域性发展。将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设计,要明确当地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抓住当地文化根基,将精神基因根植于居民心中,协调居民需求。可以根据地域性特征建设文化场馆,满足景观设计的文化性要求,提高乡村景观的辨识度。例如,在建设当地文化宫时,要与乡村景观设计的需求结合,提供充足的活动场景,使乡村学校开展的活动能够在此文化宫举办,使学生能够在文化宫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了解红色文化的重要性。而当地居民也可以在闲暇时间到文化宫参观,汲取红色文化精髓,发挥教育优势[7]。

四、红色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实践案例

(一)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占地500 亩,建筑面积近10 万平方米,是一座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包含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如抗战资料,也有当地民俗风情、人文性资料,是著名的爱国教育基地以及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川博物馆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属老兵手印广场以及中国壮士群雕广场[8]。老兵手印广场占地3 000 平方米,由手印墙组成,其采用腐蚀的方法将抗战老兵的真实手掌印在钢化玻璃上展现出来。玻璃排列形成了一个“V”字,代表着抗战胜利[9]。广场入口处矗立着石碑,写着“国人到此,低头致敬”。这种庄严的氛围,使到场的游客受到精神感染。但环境设置并不会让参观者感觉压抑、苦闷,而是让参观者了解到战争对于人类历史的破坏,以及抗战老兵为了赢得革命战争胜利所做的牺牲。

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中矗立着200 多位抗日英雄,其中有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所有英雄雕像所在的位置都对应着数字,而数字对应正中间的中国地图。每一个英雄的数字都是他们战斗或牺牲的地方,设计感极强且用意深刻。广场正前方石碑标有日本投降书,还摆放着许多游客所献的花束,这是游客与建川博物馆互动的优秀体现。为了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建川博物馆的各区域都设置了导向牌指示,清晰、充分地考虑到参观者的需要[10]。

(二)上园镇沟口子村

辽宁的上园镇沟口子村有着浓厚的红色底蕴[11]。村子依山而建,风景秀丽,交通位置优越,有铁路从村中穿过,有省级公路、客运站点。辽宁省的第三个大水库就在该村建设。白石水库的坝下漂流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还有各种垂钓项目。朝阳第一党支部纪念馆距离该村不足7公里,为该村的红色文化增加了些许风采。

上园镇打造的“白石渔村”,位于沟口子村的柳黄屯组,坐落在白石水库的东南部。柳黄古渡礁石犹存,药王谷、鸽子洞、天鼋岩画、罗通山,展现了曾经的远古文明[12]。渔村广场整洁宽敞,地面彩绘栩栩如生,周围的渔文化墙内容丰富、图文精美。“渔村文化广场”标识美观漂亮。渔村农家院的基础设施完备,鲜鱼做法独特、烹饪技术高超、服务热情周到。

五、结语

红色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有着独特的设计意义。要想体现其设计精髓,就要明确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转化应用中,要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惠及乡村人文生产等多方面。红色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要结合地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落实综合设计原则。将红色文化引入乡村景观设计,能够为当地乡村景观设计注入新鲜血液,提供特色化方案,从而为乡村文化建设保护提供新发展路径,建设美丽乡村。合理运用红色文化能够夯实民族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对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3]。将红色文化运用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要注意展现红色文化自身的文化底蕴以及精神内涵,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要素进行应用,突出当地特色,实现创意融合。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红色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红色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红色在哪里?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