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 证书制度视域下高职化工课程改革策略

2023-12-23赵跃祥

辽宁高职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证书化工

赵跃祥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作为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制度,1+X 证书制度自推出后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其中,“1”指学历证书,“X”则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前者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与主体,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后者则是反映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凭证,也是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以及职业活动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反映。在1+X 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面临新一轮改革带来的挑战,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有机衔接“1”与“X”,以此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本文以高职化工课程教学为例,就1+X 证书制度视域下课程改革的意义与策略展开探讨。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化工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

代表学历证书的“1”具有教育属性,其定位与功能是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X”具有社会属性,注重培养学生多元职业发展能力[3]。这两者是基础性与拓展性、主体性与补充性之间的关系,两者融合有助于确定合理的职业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完善职业教育。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化工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主要从事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工作,这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能够在服务、生产第一线从事石油化工管理、维修、生产操作等工作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良好的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社会不断改革与进步的背景下,行业升级速度与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化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比如目前各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既能精通化工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人才。这样的需求契合1+X 证书制度,进而倒逼高职院校化工课程改革[4]。

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与核心。不论是什么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深入到课程领域才能发挥效用,取得实质性的进展[5]。传统高职化工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师专注于课程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与职业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就业后难以适应社会以及市场变化。但1+X 证书制度下的课程改革,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岗位导向为原则,通过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方式建设全新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这可以推动高职化工课程教学可持续发展[6-8];另一方面,教师基于1+X证书制度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结合行业最新发展变化与人才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技能技术人才,引导学生在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根据个人爱好与优势选择考取相关专业证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个人竞争优势。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化工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课程目标改革——“标准化单一化”目标转变为“个性化复合化”目标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工作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执行什么样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发挥着指引、导向作用,直接影响课程改革成效与建设结果。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劳动形式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简单机械的劳动转变为复合型的操作,对从业人员的心智技能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需要进行调整。教师应树立复合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9]。但就目前高职化工课程教学情况来看,课程目标有明显的单一性、标准化等特征,这不利于新时期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1+X 证书制度视域下,高职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刻板思维以及单一化、标准化的课程目标,取而代之的是构建个性化、复合化目标,然后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下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7]。高职化工专业教师在1+X 证书制度下应秉持“专业对接产业”理念,根据最新的化工岗位特点与人才需求,适当调整课程目标,既要专注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比如规范、专业地培养学生蒸馏、萃取、过滤、蒸发等工作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等职业习惯,从而为学生将来毕业后能更好地胜任化工类专业岗位工作奠定基础。总而言之,“1”是确定的、单一的,而“X”是不确定的、多样的,教师应通过融入有关“X”证书内容丰富课程目标,不断充实人才培养标准,有效解决专业型号统一化的问题,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消除一直以来高职化工人才培养单一性弊端[10]。

(二)课程内容改革——“稳定性学科知识”转变为“动态化工作知识”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是“怎样处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关系”,衍生的问题有“职业教育领域中应该纳入什么知识?”“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什么知识作支撑?”等。要想科学组织课程内容,就必须梳理并解决上述问题。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有明显的普通教育倾向,也因此被人们戏称为“改良型”“压缩型”大学课程。虽然通常都是以工作任务的形态去展现课程内容,但从本质上来看只是对化工学科知识的简单建构与任务重组,仍然是以学科知识为主。这些知识具有广泛适用性、系统性、兼容性、稳定性等特点,有助于发展学生职业素养,但是脱离了职业岗位情境,甚至与个体养成职业能力、建构工作意义没有任何关联。1+X 证书制度视域下,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通过有机结合学习领域、工作领域的内容来推动课程内容的科学改革[11]。

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去调整、优化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高职院校化工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的问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不明显。1+X 证书制度下,教师应加强与合作企业的交流和互动,深入且全面了解当前化工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面对面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目前所培养的化工类人才是否匹配企业实际需求。结合调查结果,教师可在化工课程教学体系中纳入新工艺、新技术,弥补现有教材内容的不足,保证理论课、实训课比例的科学性。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1+X 证书制度下根据“X”去调整和改革课程内容,即对接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职业标准等,还可以根据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要求优化课程内容[5]。其一,课程内容与技能等级证书内容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重合的知识,教师应对这部分知识加以完善,确定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其二,根据“X”证书标准中的新工艺、新规范、新技术等,对接化工行业企业标准,在高职化工课程中融入更多的实践内容,促进岗、课、证的有效对接。其三,紧跟化工产业自动化、智慧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结合“X”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基本要求,融入新理念、新技术,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当然,在化工课程标准的框架下,教师不一定只借鉴“X”证书中相同的知识点去丰富课程内容,还可以引进相似、相关的知识点。以化工安全生产课程为例,教师可以依据“化工精馏安全证书”中对职业技能要求选取相关或相似的技能点、知识点去补充课程内容。再以“防火防爆”这个课程项目为例,职业技能要求是正确使用灭火器与消防水炮,教师可以根据职业技能要求适当地丰富、增加课程知识点与技能点,比如“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与管理”“灭火剂”“初期火灾扑救”“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等内容,从而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化工课程内容体系。

(三)课程实施改革——“预设性讲授教学”转变为“生成化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所以“做中学”是其生命线。纵观当前高职化工教学实施情况,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仍然倾向于“向心式教学”,即以教师为圆心,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以及预设性知识内容为半径展开教学活动,具有普通教育的特点。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组织的教学活动具有静态化、封闭性等属性,难以满足高互动性、强实践性教学需求,反而让高职化工课程生命活力受到了制约,教学效果也被削弱。1+X 证书制度视域下,教师应摒弃刻板思维、固化思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遵循学用结合的原则,打通学习领域、工作领域的沟通渠道,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提高能力,实现课程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动态性与生成性。

常用的教学形式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就是有机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实现学生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的转变。1+X 证书制度下,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所以要合理分配学时,将更多的学时用于专业技能训练,而不是传授知识[6]。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将传统课堂上展示的理论知识于课前、课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充足的课外时间内学习。而在线下教学活动中,教师则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精彩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转化、巩固线上所学习的知识,这对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有重要作用。

又如运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作为行为导向式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是指教师围绕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建立立体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1+X 证书制度视域下,教师可以依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去划分课程内容,将其设置成多个项目,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项目,实施方案。以化工安全生产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检修作业的项目,基于1+X 证书制度将这个项目分成三个任务,分别是“装置检修准备”“装置安全停车”“检修作业风险防控”,鼓励各小组根据能力、需求等选择一个职业任务并完成。如“装置安全停车”职业任务中涉及到很多小任务,包括切断该设备内的介质来源、置换设备内的有害气体、吹扫与清洗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实施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储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实现了职业技能的提升。

再如运用虚拟仿真教学法。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高职化工专业教师可以根据1+X 证书制度要求在教学中运用虚拟仿真教学法。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将案例真实情境模拟出来,引导学生走入情境,在情境中学习、探究。在传统高职化工教学中,教师也会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但从本质上来说应该称之为案例分析法,这样的课程实施方式缺乏场景沉浸感,而且学生也缺乏真实的操作感。运用虚拟仿真教学法则不一样。教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近似真实的环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交互感与沉浸感,而且还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打开仿真软件并操作,真实感受操作的全过程,人身安全也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总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化工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职院校化工课程教学中推行1+X 证书制度可以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从而在更大程度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还能推动化工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教师应深入研究1+X 证书制度,建立多元目标课程体系,加强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改革,以此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广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化工行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证书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收录证书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