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后备劳动大军精神建设的意蕴与路径
——依托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助推力量
2023-12-23何京泽佘国华
何京泽,佘国华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辽宁 大连 116100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者最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11 月24 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1]这对作为后备劳动大军的高职学生精神建设,乃至全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依托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推高职大学生精神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劳动精神是指人们要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要将劳动作为一种推崇的高尚的人类活动,崇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现代社会越来越脱离单一的劳动类型,而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重。我们弘扬劳动精神就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今时代价值,虽然物质条件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内心深处崇尚劳动和热爱劳动的热情不能变,并且要通过实践不断地在劳动中获取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辛勤的耕耘、不懈的努力和诚实合法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劳动”这个词与今天我们提到的劳动生活、劳动生产虽不完全一样,但是“劳作”“劳力”“劳心”等词语已经有了今天人们所理解的“劳动”之意,如“人勤春早”“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谚语;古人曾发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却不营,而以求自安?”的诘问;民间亦有“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的箴言。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对劳动的推崇,看到勤劳对人生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大生产运动中帮助军民渡过了物资匮乏的难关。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已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是精神、意志和神灵,而是人的劳动实践,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原则,为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更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奋斗观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依托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助推高职大学生精神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巨大价值。
(二)汇聚了高职大学生精神建设凝聚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十年,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十年,也是伟大思想指引伟大实践的时代,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也充满了巨大考验。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确立了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和两步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团结,汇聚更加强大的力量。马克思曾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2]这就启示我们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要有力量,而且还要团结,还要有智慧、会学习、懂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思想上行动上都要奏响为党和国家事业添砖加瓦的新时代主旋律。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广大劳动者不管在哪个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首先都要做爱岗敬业的典范,干一行爱一行,把职业当事业,以生命赴使命,争取创造一流的业绩,做出傲人的成绩。劳模精神中的艰苦奋斗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丢弃知重、负重的本色,牢记创业之艰辛,兴业之不易。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是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勇于创新是劳模精神中开拓进取精神的重要体现,只有不断革故鼎新才会推陈出新,才能做出新的业绩。劳模精神还体现了劳动者高尚的情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淡泊名利,才能行稳致远,把个人的名和利放到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后,才能勇于奉献,甘于奉献。
在朝着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新征程中,前进路上会遇到各种激流险滩和意想不到的险阻。“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团结才能产生建功新时代的伟力,高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大军中的“先头军”。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将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劳动者们汇聚在一起,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在情感上产生共振,也必然在新征程的事业中凝聚起磅礴伟力,战胜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雨挑战。
(三)助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形成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社会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二十大勾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宏伟蓝图,号角已经吹响,奋进正当其时。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要求我们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和支持人人成才。还要坚持人才优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努力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
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就是要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匠心的生动体现,宏大的国家战略和目标还要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个体实践中。执着专注体现了久久为功的追求,而不是短视效应和一蹴而就,必须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能沉下气、静下心做好手中的事。精益求精就是要将品质无限地接近百分之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3]一丝不苟的态度是做到差一点也不行,一点也不差,不做“差不多”先生,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把产品变精品。追求卓越体现了博大的情怀,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实现领跑的转变。
人力资源强国离不开技能社会的形成,技能社会是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社会。中国自古有“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4]的立身观,就是说一个人即使有巨大的财富也不如有一门立身之技。国家正在加快建设构建面向全体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5]的良好局面。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一个国力强大的国家,必定是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共享成果的技能型社会。个人要成长成才成事、民族才能自立自强自信,才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能量。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助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技能社会的形成,只有人人争当劳模,才能劳模辈出,人人参与劳动,才会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
二、依托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助推高职大学生精神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助推高职大学生精神建设需要为劳模和工匠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必要条件
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而言,劳动者的素质在推动综合国力和民族进步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和人才统筹部署,强调“这三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6]的重要论断。助推高职大学生精神建设对于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闪耀在他们身上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们必须弘扬他们身上的精神,还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
1.要在权益上维护
各级政府要维护劳模工匠的权益,在基本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加大待遇和各方面的投入,使他们安心做好本职工作。要充分发挥工会在维护基本权益方面的职责,使工会在维护和保障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同合作机制,不断增强劳模工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
2.要在制度上落实
制度是硬性的标准和权益保障的前提,好的制度能让劳模工匠更有归属感,能锻造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在技能评价方式、职称评聘方面尤其要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本行业本地区特点的规章制度,以劳动者的权益为导向,让制度管人、留人、服务人,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生产力和劳动者的个人潜力,使劳动者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要在政治上保证
政治上的进步和荣誉是发挥劳模工匠和高职大学生引领作用的重要环节,切实增强他们在单位中民主参与和协商的权利,加大在各级代表、委员中的比例。在政治待遇中多倾斜、多覆盖,树立先进典型和模范先锋,从关乎党和国家政治全局的高度出发,宣传他们的事迹和业绩,不断提升他们的感召力,使全社会形成人人崇尚劳模工匠、人人争当劳模工匠的生动局面。
4.要在素质提升上务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模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不断发挥示范带头引领作用,创造更多更好的社会价值。”[7]因此要不断从内而外地创造条件使劳模工匠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坚定不移跟党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技术素养,加强学习和创新,成为领域内不可获缺的行家里手。
(二)充分发挥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的精神引领和技能引领作用
精神引领是技艺传承的旗帜,是匠心文化的一脉相承。劳模工匠的精神引领,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形成可以形成强大的聚合力,闪耀在他们身上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多个领域我们研制了大国重器,建设了大国工程,很多关键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打破了西方的长期垄断,这都与践行三种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分不开。建国以来,涌现出以王进喜、时传祥、李素丽、张秉贵、申纪兰等响当当的全国劳模,他们成为激励一代代人的精神坐标,也有新时代的袁隆平、吴仁宝、吴大观、樊锦诗、许振超、包起帆、窦铁成、邓建军、郭明义、巨晓林、高凤林等劳模工匠,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各行各业建功立业,成为每一名劳动者效仿的对象和各个行业的精神坐标,也必将起到更好的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
技能引领是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生动体现,劳模工匠要做高职大学生精神建设的技能导师。通过举办地区性的工匠培训,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发挥劳模工匠的技术技能和经验,为一线岗位优秀工匠技师提供技能上的支撑。职业院校是高素质劳动者人才的“蓄水池”[8],要充分建立与劳模工匠的联系,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工作站来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让他们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传经送宝,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打开技术技能方面成长成才的一扇窗。在“引进来”的同时,也要发挥“走出去”的作用,让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参观大师企业工作站,沉浸式体验劳模工匠的工作环境,现场观摩产品和技术,达到学习效果。同时还要加强劳模工匠之间的横向沟通与衔接,加强跨行业、企业和地区的创新工作室建设,以期达到资源共享、技术共通的协作效应,让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成为人人追求的目标。充分发挥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的精神引领和技能引领作用,是建设高职大学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最终形成“头雁引领、雁阵齐飞”[9]的良好局面。
(三)将“三个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行业全过程与群众性创新活动
高职大学生精神建设离不开群众性创新活动的开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党的群众路线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群众性的创新活动开展得好,就会夯实高职大学生的群众基础。群众性创新活动是各级工会组织在单位中开展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包括劳动和技能竞赛、技术方面的革新和发明创造等,是调动全社会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抓手。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就要加大覆盖面,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层级和不同岗位开展一系列小发明、小创造和小革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融入“三种精神”,广泛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还要增强实效性,把创新的意识转化为创新的动力,激发全体成员的创新才智,在技术创新上实现整体价值的提升。群众性创新活动不是一时之功,而是要持续发力,需要提升持续性和持久力,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创新研究的局面,从而将“三种精神”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要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发挥精神的无形作用,为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最后一公里”[10]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求经济发展要统筹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等各领域发展,要用绣花针的功夫做好经济结构优化、动能转化的各项指标。要加大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全国要素统一大市场, 要在全行业全过程全产业链中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锻造韧性就要加入特殊的“化学物质”[11],这种物质就是精神的力量。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贯穿了全行业。如今的行业分类更为细化、更为精细,与传统意义上的行业存在很大的不同,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精神的力量也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方能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高职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