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深情
——如何妙用细节描写
2023-12-23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中学吴艳群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中学 吴艳群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人物、景物、场面等,进行生动细致地描绘。好的细节描写能打动读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彰显。需要注意的是,细节描写需要与众不同,让读者敏锐地感知到它的特殊性。
一、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
1.写人的细节可以从动作入手
如写母亲时,为了表现母亲的勤劳可写母亲做饭的一系列动作,如取米、淘米、入锅、洗菜、切菜、装盘、翻炒等,准确传神的动词描写能表现出母亲的细心与能干。如:
那时已是傍晚,天快黑了,我不再等候,便打算自己去厨房煮饭,这时候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了。她接过我手里的锅胆,慢慢走到米缸前,缓缓舀出三杯大米,快步走到水龙头处,轻轻拧开水阀。母亲用手柔柔地搓着米粒,然后将灰白的米水倒了出来,淘米就算完成了。为了不丢失米饭的营养,母亲往往只清洗一次米。她将清水再次倒入米中,用手指试了试水位,水线刚好漫过一节食指。确定了水量之后,母亲就用干毛巾擦干了锅周身的水,将锅胆放入电饭锅,我就静等米饭散发出馋人的香味了。
这样的语言是朴实的,如果想让文字更具有感染力,还需要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可以将米和水当成人来写:流水跳入锅中,锅中的米粒与流水正吵闹着,过一会儿米和水又恢复了平静。当然,比喻与拟人的修辞语句不可过多,不然会冲淡动作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我们得承认,语言生动和语言朴实各有千秋,都是作者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
2.写人的细节可从神态入手
神态描写指人物的面部表情描写,这一细节很容易忽略。神态细节描写用得好,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是批判,是同情,是赞美,还是漠然,都可通过对人物的神态描写直观地表露出来。如:
父亲的脸色苍白,眉头深锁,紧闭的双唇似乎咬住了什么东西,奶奶的离世对他来说是个晴天霹雳。他的眼神呆滞了好一会儿,仿佛回到了久远的过去,看到奶奶正端坐在大门前给他缝衲新布鞋……而他这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却总是不听话,老爱和小伙伴往对岸山上跑……我喊了他好几声“爸”他才回过神来,淡淡地说了句“我们得回一趟老家”,父亲的脸上依然没有多少血色,额头的皱纹这时候也静默了……
对父亲面部表情的描写,写出了他得知母亲去世时的难过心情,也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关爱。
3.写人的细节可从外貌入手
外貌描写主要从人物的衣着样貌细节入手,不涉及人物面部表情,它能展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同时暗示人物当时的心情。如:
春天来了,大地开始苏醒。小草、小花、小鸟争相吵闹着要展示自己的本领:草儿奋力地向上钻,露出窈窕的身姿,以耀眼的翠绿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花儿在清风中摇摆,缓缓散发淡淡的香气,引得人们纷纷称颂;鸟儿们有的在枝头休憩,有的在高空飞舞,有的躲在隐秘的角落轻轻唱着自己的歌谣。这时候,一个小姑娘来到了它们中间,她头上用红绸缎扎着两只小辫,粉红色的公主裙把她的脸蛋儿也映衬得红红的。小姑娘来到了一块空地,让爷爷拿着蝴蝶风筝,她自己拿着线轴。春风袭来时,小姑娘就大喊着让爷爷松手放开风筝,她自己就快速往前跑,就这样蝴蝶风筝被爷孙俩送到了天上。爷爷望着小姑娘憨憨地笑着,小姑娘望着风筝痴痴地笑着。
小姑娘的穿着打扮就显示出了春天的气息,给人活泼可爱的印象,反映出人物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需要注意的是,外貌描写的字数不能太多,仅需要一两句话就可以表现出人物的特征。这里描写的是幸福的小姑娘,如果要反映人物的不幸与悲苦,那么外貌描写就不能用暖色调来写,采用“灰白”“淡蓝”“暗棕”“青黑”等冷色调的词语,更能反衬出人物内心世界的苦闷、不悦。当然,脸色也就不能用“红润”“光亮”之类的喜庆之词,得是“土灰”“暗淡”之类的哀伤之语。
当然,写人的细节描写还包括语言、心理描写等,不细谈,希望同学们在阅读文章时认真体会。
二、关于景物的细节描写
景物细节描写一般穿插在记叙文中,在文中的位置不同表现的意义也不同。景物细节描写也是为表现文章主旨服务的。好的景物细节描写能于细微处见真情,让读者领略作者行文构思的巧妙。
1.景物细节可出现在文章开头
此处能渲染某种氛围(或凄凉或欢乐等),在这种氛围中为全文奠定某种情感基调,使文章开篇引人入胜。如:
太阳刚刚露出脸来,天空的颜色于灰蓝中带些橘红,路旁的草木大多还在它们自己的梦中畅游,只有桂树送来了淡淡清香。小明还想在被窝里多睡一会儿,奈何妈妈催促他必须去学校上早课,他只能耷拉着脑袋向学校走去。
来到学校,小明发现自己又是最后一个到校的,同学们已经端坐在教室大声朗读课文了。班主任张老师白了小明一眼,并没有说什么,小明也知道自己是惯犯,张老师早已放弃了自己,只要乖乖在校不惹事就好,至于学习进步、取得好名次那是指望不上了。数不尽的苦口婆心之后,张老师再也没多瞧他一眼,似乎一看到小明就会惹得他血沸腾、心脏疼。小明也知道自己有错,错在不招老师喜欢,错在上课总是走神,错在对学习没多少兴趣。可他控制不了自己,每天想的只有玩乐、手机游戏。
环境描写映衬着小明懒洋洋的心情,能起到一定暗示作用。可想而知,小明在后期应该会有所转变。这里的太阳象征小明还处于蒙昧状态,内心还有一团迷雾,但他的幼稚、执拗是暂时的。
2.景物细节可出现在文章中间
此处能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某种心情,能于无声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
张华与林宇两人都不再说话,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斗争,谁也没捞到什么好处。张华的手臂被抓破了几道皮,林宇的书也被撕成了几块。此刻二人都悔恨莫及,他们曾经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怎么就闹到今天这个地步呢?曾经一根冰棍两人吃,一支钢笔两人用,如今咋成了仇人呢?张华知道自己有错,他不应该将林宇最心爱的书扯烂,他能想到林宇对他有多失望;林宇也明白自己的错处,他不该给张华的手臂抓了几道印子,他不属狗,不应该对好朋友这样残暴。
风轻轻地吹掉了香樟树的叶子,满地花黄,满天蝶舞。片片落叶停在了两位好朋友的脚下,他们此刻都低着头,痴痴地看着这些或紧靠或团抱的叶子。
林宇的心静下来了:都说冲动是魔鬼,不就是在书上留下了几个戏谑的字吗?我犯不着生这么大的气啊!况且也只有好朋友才会毫无顾忌地开玩笑,自己怎么就那么小气呢?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然珍贵,是自己存了一个多月零花钱买的,可是张华还书的时候我也不应该冲动地打他啊!
张华的心也翻腾着:这书就这么被我毁了。林宇还没看完,就先借给我看,我咋就不珍惜呢?我不该在新书上戏说他是“假正经”“装好学生”。他本来就是好学生,成绩向来比我好,而且他一直都很刻苦,我这是赤裸裸地嫉妒他啊!我咋能见不得兄弟好呢?我就应该让他揍,我真混蛋啊!竟然还把书扯坏了!
文段中的景物细节暗示了人物此刻的心情,而“紧靠”“团抱”也暗示了二人最终会重归于好。
3.景物细节可出现在文章末尾
此处能起到升华主旨的作用,将作者情感进一步升华,有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表达效果。如:
今天是初中生活的最后一天。时光匆匆,也只有真的走到最后一步,才会发现它的冷漠无情。可在这过程中,你却时常觉得它漫长无比。
我的三年初中生活在今天就要画上句号了,离开这里以后,我会进入新的学校,遇见新的老师与同学。也许我很快就会把初中的所有事物淡忘,虽然我舍不得,可时光不仅仅会黯淡昨夜星辰,还会消散人所有的念想。渐渐地,那些欢声笑语,那些埋头疾书,那些斥责愁容都会远去,最后只剩下一点儿模糊的影子。
走进老杨的办公室,还是熟悉的味道,陈设依旧,只是多了一些陌生的小脸蛋,这些学弟学妹们都很活泼,然而有的也似我这般腼腆。三年以后他们将再拔高些个儿头,然后似我这般怀着感恩之心来做最后的道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时忽然听到了这样的歌声,真是应景。当年音乐老师也教我们唱过这首歌,那时只知道曲调好听,内容是讲分别的,而今听来,才算真正懂了这首歌——除了分别之感伤,还多了些希冀。老杨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才回过神来,得知他刚刚上完课回来。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文件袋,从里面翻出了我的毕业证,郑重地递给我,说道:“恭喜你,毕业了!”我接过那个深绿色的小本本,莫名有些激动,有好些话想对老杨说,可最终只留了句“谢谢!杨老师的栽培……此生……不忘师恩”就哑住了。老杨微微一笑,眼角却有一丝黯然,他应该也同我一样感慨万千而不知如何表达吧。他曾说过调皮捣蛋的我们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我们是他的“试验品”,也是他此生的骄傲。
寒暄几句后老杨又要去上课了,我们祝福了彼此也就踏上了各自的征途。我没有着急离校,而是在校园里又转了一圈。我想用手机拍些照片,可最后没有拍,我想留在心底的会比照片更长久。
下午的阳光比任何时候都要毒辣,风吹在脸上没有一丝凉意。暖,全都是暖和的。我抬头瞥见了几片白云,它们正自在飘浮,去自己应去的地方。
上面的片段非常典型,文后的景物描写能点明作者内心的不舍与坦然,表明了作者面对必然的分别,哀而不伤的心态。
写文章是为了言志言情,细微之处的深情总能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回味、共鸣、思考、坦然等状态杂糅其中,这样的文章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也是作文的魅力所在。总之,细节描写的好处很多,如果同学们能灵活运用各类细节描写技巧,文章定会非常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