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服务现状及评价体系建设—以安徽省为例
2023-12-22马娜王界桂华侨谢品华胡文杰夏建东徐诗慧吴婷婷张登亮
马娜,王界,*,桂华侨,谢品华,胡文杰,夏建东,徐诗慧,吴婷婷,张登亮
(1.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合肥 230061;2.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合肥 230031;3.安徽大学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合肥 230061;4.安徽蜀峰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肥 230031;5.中国科学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科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1;6.安徽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合肥 230088)
《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对环境服务业定义进行了完善,即指与环境相关的服务贸易活动,主要增加了环境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营,环境技术研发,环境监测与检测,环境信息等内容。《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 年)》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上推行的环境服业务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治理服务、生态环境监测与检测服务、治理设施设备运营、环境咨询服务以及碳汇监测与评估相关服务等。环境服务业的发展为环保产业转型与发展开拓了新思路,加强环境服务市场化是未来环保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1]。
在此背景下,开展区域创新环境综合服务评价工作,对于查找制约和促进环境服务发展关键因素、引导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2]。本文将通过梳理现有环境服务评价理论研究以及相关评价实践,研究相关行业评价思路、方法和指标体系,分析安徽省环境综合服务能力现状和通过“中国环境谷”专家访谈,初步设计了生态环境综合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可以快速便捷地评价单位全过程综合服务能力,为提升企业的服务能力提供改进方向和方法,进而提升安徽省环境服务企业综合服务能力及行业竞争力,为环保行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 安徽省生态环境综合服务能力现状
本文以2021 年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重点环境服务高企/科企业基本情况调查数据、2018—2022 年安徽有关环境服务企业数据、2022 年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公布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服务和自动监控系统运营服务企业数据为基础,对上述数据进行整合、去重后得到有效统计样本242 家。
2.1 生态环境综合服务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区域发展不平衡
目前,以环境监测设备或治理工程为基础的环境公司大量进入服务业,本文为厘清环境服务在环境产业中的占比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由调查分析可知,以环境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52%,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11%;以环境服务与治理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量的16%,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环境服务与监测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量的32%,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29%。
合肥市企业数量显著领先其他地市,共有环境服务企业156 家,其次为芜湖市(14 家),再次为马鞍山市(10 家)。安徽省环境服务企业分布情况见下图。
2.2 环境服务企业利润偏低,呈现“小散弱”特征
环境监测与运营企业在总环境服务企业中占比最多,为44%;其次为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占比为40%,两者共占环境服务企业数量的84%。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营业收入在300 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300 万—2000 万元的为小型企业,2000 万—40 000 万元的为中型企业,40 000 万元以上的为大型企业。本次统计的环境服务小型企业在总环境服务企业中占比最多,为39%,其中,环境监测与检测企业占比为19%、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占比为15%、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企业占比为3%、碳服务企业占比为1%、其次为微型企业,占比为35%,其中,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占比为17%、环境监测与检测企业占比为13%、碳服务企业占比为4%、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企业占比为1%、小微企业共占总环境服务企业数量的74%。
利润率可以综合的反应不同领域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环境咨询服务业、环境监测与检测业中利润率为5%的企业最多,分别占细分领域企业总数的27%和25%,其次为利润率为10%的企业,分别占细分领域企业总数的15%和20%;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业中利润率为20%的企业最多,占细分领域企业总数的28%,其次为利润率为5%的企业,占比为24%;碳服务业企业利润分布较平均,可能是因为样本数量较少。
2.3 环境服务业研发投入整体较高,释放发展动能
环境服务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环境咨询服务、环境监测与检测及环境治理设施运营企业研发投入在6%—10%的最多,碳服务业利润分布较平均,可能是因为样本数量较少。科研人员和研发经费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投入。分析表明,环境咨询服务、环境检测与监测、环境设施运营、碳服务等4 个细分领域企业的科研人员占比均在10%以上,而且科研人员占比为25%—50%的最多,环境咨询服务、环境监测与检测、环境治理设施运营及碳服务的科研人员占比分别为52%、48%、45%及55%。
3 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
评价内容应该根据评价目的,选择包括能反映第三方全过程创新综合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要素。对生态环境社会化综合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和评价开展深入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和咨询相关专家,确保指标体系的广泛性,确保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权重赋予方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安徽省环境服务企业分布情况
3.1.2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内容应实用、方法可行,相关信息易采集且可量化,使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1.3 全面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全面准确反映客户对服务的需求,在确定指标时要坚持全局意识、整体观念,满足不同类型机构对于能力评价的要求。
3.1.4 动态性原则
综合服务能力具有系统性,服务中各要素是相互作用与动态变化的,而且不同地区的服务需求也有差异。因此,评价综合服务能力的指标体系应综合考虑动态性原则。
3.2 评价指标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Delphi 法确定指标要素[3,4],组织开放式的专家调研,每个专家进行匿名独立评估,并根据整体汇总评估结果重新提出自己的意见,通过循环展开重审式的调研,使最终评估结果符合所有参与者意见。
构建的生态环境社会化综合服务机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由基本情况、业务能力、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和经营与诚信记录4 部分构成,一级指标又细分为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生态环境社会化综合服务评价采用关键要素评价法,在评价过程中对关键服务质量要素的管理水平采用打分法进行评价,将每项关键要素评价得分叠加,得出评价结果。下表为生态环境社会化综合服务机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下表给出的计分方法对三级指标进行打分。三级指标分值求和得出二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求和得出一级指标得分,最终计算生态环境社会化综合服务机构能力总分。
生态环境社会化综合服务机构能力总分按下式计算。
P总=Pa+Pb+Pc+Pd
式中:
P总——评定指标总分;Pa——基本情况指标得分;Pb——业务能力指标得分;Pc——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得分;Pd——经营与诚信记录得分。
生态环境社会化综合服务机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 思考与建议
综上所述,安徽省生态环境综合服务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尤其是服务评价体系还尚未建立健全,服务评价标准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生态环境综合服务机构服务评价的标准化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适应国际贸易的有效途径,能推动安徽省生态环境综合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1 加强对生态环境服务业的重视,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属于科技服务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比任何产业都要高,安徽省应在吸引高级科技人才方面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同时利用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高校集聚的优势为安徽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业发展输送高层次的科技人才。
4.2 完善生态环境服务体系,提高安徽省环境服务业的服务能力
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综合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实施条例,努力搭建环境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服务专业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环境谷”、行业协会的作用,带动一批具有技术创新服务能力的骨干企业,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综合服务模式创新。
4.3 拉动合肥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多举措缩小其他城市与省会城市之间的差距
安徽省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发展“一盘棋”,要发挥合肥、芜湖、阜阳、池州等地产业资源优势,推进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合理布局。进一步加强南北深度协作,全面提升安徽省环保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4.4 加大科技攻关,全产业链发展
聚焦减污降碳需求,加大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力度、加强信息化融合能力、丰富关键技术和装备应用场景,形成“技术-装备及零部件-监测-工程及服务”全产业链条发展引领高质量环境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