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思政”融合,提高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质量
2023-12-22侯秀娟梁帅
侯秀娟 梁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带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励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建构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强思政课课程群、优化思政课教材体系、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教书育人落到实处,要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性体系。基于此,结合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和社会需求,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加强“课程思政”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教师在学生德育过程中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认识和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融入其中,对研究生的理想信念进行精神指引。教师在遵循课程专业教育要求的同时,要转换思政教育理念,坚持“显性”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挖掘育德内涵,科学合理地设计思政内容融入课堂的时间、方式、方法,深度拓展教学内容,使研究生专业学科内容提炼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程思政”教学。提升教师专业课程授课能力和育人能力相结合,定期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教研活动,实现各学科知识和“课程思政”的有效衔接,逐步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同时,导师也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在临床实践中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
加强“课程思政”与研究生临床实践相结合。中医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要大力拓展“课程思政”与实践相融合,深入梳理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和价值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研究生教学全过程,落实到临床实习、实验研究、导师跟诊和社会实践各环节。在临床、科研和社会实践中,引导教师和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考。临床实践方面,建立以临床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思政”培育模式,推动医学研究生在临床跟诊、专业实习中践行思政,在临床学习中定期普查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动态医德考核与评价。在科研实践教育中,导师团队应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注重将育人与科研相结合,严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在带领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能兼修,提高学生医者仁心的素养。在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教育中形成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互补的医德培养模式。
加强“课程思政”与多元化教学方法相结合。“课程思政”要注重结合多元化教学手段,贴近学生兴趣与需求,提高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授课方式上,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临床教学医院现场授课等方式。同时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深化课程内涵,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树立中医药专业自信,推动“课程思政”持续深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使用对分课堂、情景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和制作研究生“课程思政”微课视频等,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产生深层次的思想碰撞、情感共鸣与行为认同。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医院志愿岗、社区义诊等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在讲课和临床诊疗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医患沟通技巧,从态度、行为语言的表达上体现出人文关怀,让病人感到被尊重、被重视,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加强“课程思政”与跟师管理相结合。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期间十分关键的指导人,师承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传统中医继承和发展的主要模式,因此研究生导师的培养和筛选十分重要。对于研究生导师的遴选,除需要具备科研素养和临床能力外,还要求教育者先受教育,注重导师专业素养和医德的提升。充分发挥名师、名医、学术带头人等专业教师的作用,通过完善思政培训、专家督导、集体备课及评价机制,进一步全面提升导师素养。在临床教学中,研究生导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深刻影响学生,学生跟随导师定期出门诊培养临床思维,学习导师的学术思想、诊疗思路、临证经验和医德医风,进一步领悟中医经典,活用中医理论培养中医思维,树立专业自信。“课程思政”不仅是以文化人的教育活动,同时与临床实践紧密相关,在临床中培养“以病人为中心的问诊”,结合西医基础知识和诊查技术,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全面分析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并围绕患者和疾病进行反思性写作,达到与患者的经历和感受充分共情,将“课程思政”贯穿在临床跟师学习全过程中。
加强“课程思政”与德育评价相结合。中医院校研究生将是中医药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和评价,促进中医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人才评价是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关键,因此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科学性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研究生培养至关重要。同时,也要把导师、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中素质能力等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强调全员参与评价主体多元化。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研究生評价应该结合专业课程和临床实习,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采用多维度多标准评价体系,围绕专业课程、学生发展、社会需求、用人要求等维度,一方面强化德育教育中的学生爱国情怀、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等,另一方面通过临床见习和实习,考查学生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医患沟通等能力。重视研究生阶段中西医临床学科研究生的价值观养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做好职业规划,为了人民的健康事业读书。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研究生教育与“课程思政”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的融合对培养专业技能扎实、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医务工作者和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应通过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协同建设,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侯秀娟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梁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二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