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2023-12-22官蕊司建平

人民周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中华法治法律

官蕊 司建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强调“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呈现天理、国法、人情相融合的鲜明特点,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是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丰富的资源。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法治中国的文化根脉》一书,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文化力量。

追寻历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作为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法治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我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至封建制度消亡,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干扰,充满了理性的法律思考。其中崇尚礼义、鼓励诚信、追求和谐等传统法律文化精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深度挖掘。

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礼和法都是我国传统自生的概念。“礼”源于儒家,“礼治”因其显著的治国效果被古人视为制度典范和价值追求。“法”出自法家,在古汉语中比“礼”出现得晚,是维持政令统一、行为规范和秩序一致的强制性工具。在古代中国,“礼”与“法”是国家治理的两大基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被历朝历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总结为一整套治国策略,深深融入中华文化中,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和行动。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理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源自《尚书·五子之歌》,意在劝谏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治理国家。从东周开始,是否合乎民心就逐渐成为政权合法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并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构成一整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话语体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一直被奉为治国安邦、约束君权的圭臬,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制定各方面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也深深地烙印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之中,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法的始末。尽管它不断遭到尊君思想的“围剿”和专制君主的压制,但依然造就出一大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之士。

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我国古人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文化道德应当以“和合”为价值标准。所谓和,指的是和谐、和平、祥和;所谓合,指的是结合、融合、合作。秦汉以来,“和合”理念被普遍运用,无论是明堂天子、朝廷大员,还是斗米小官、亲族邻里,始终以无讼为有德,强调“息讼端、促和谐”,力图实现和睦无争、礼义有序的社会状态。

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政治法律领域,德教与刑罚是历代政治家们关注的永恒命题,也是历代立法价值取舍的重要依据。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提出的重要政治法律思想,可以理解为“崇尚德政”和“慎用刑罚”,即强调重视道德教化和刑罚适度宽缓。在明德慎罚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德主刑辅治理方法,成为秦汉以后治国理政的主体模式,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持久而积极的作用。

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成文法运动的兴起,法不再“设之于官府”,而是“布之于百姓”,法律的公开性、平等性、稳定性得以体现。“援法断罪、罚当其罪”主张法律适用的平等性和统一性,在审判时不考虑与法律无关的其他因素,一切都以法律为准绳。其丰富内涵不仅囊括了立法与司法等法律技术操作,而且着眼于整个审判秩序的规范与建构,蕴含着中华原生法治文明的独特魅力。

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作为礼法结合的重要产物,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在中国漫长的法治进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恤刑重在表达刑罚的人道性,即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老幼妇残等特殊群体,在审理中轻缓对待,在惩罚时予以减免,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爱民教民、谨慎用刑理念相一致。纵观中国古代法治的历史进程,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在历朝历代立法、司法制度和法制实践中均有体现,是有效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秩序、缓和封建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

审视当下,正确认识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全局出发,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开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同时要看到,法治中国建设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吸收营养和智慧。

比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诚为本、以信为先的文化传统,在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诚信之德与封建道德的其他规范相互贯通并居于重要位置,成为维系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规范。在众多先贤的论著中,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如果不讲诚信,就会失去安身之本,无法立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更是无从谈起。这一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在近代以来各种腐朽思想的裹挟下,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面临新的挑战。《法治中国的文化根脉》一书对各种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又如,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文明社会,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人们基于血缘、地缘和亲缘关系生活在一起,家庭血缘关系与等级制度相结合,演变为宗法等级制度。其诸多社会功能体现在经济互助、维护宗族伦理、协调族众利益和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和合”是亲属关系的主流和常态。封建制度的终结促使宗法制度逐渐瓦解,家庭单位逐渐变小,经济利益越来越重要,社会问题随之出现。

再如,中国传统社会中,独特的“家天下”社会结构在农耕文明的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乡土社会形态。民众由血缘关系聚族而居,由地缘关系邻里相望,相互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枝蔓相连,人们彼此了解、相互知晓,形成互帮互助的“熟人社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面临的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社交圈更加分散,传统的邻里关系和社区关系逐渐疏远。

着眼未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树立辩证思维和全局观念,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法治建设,照抄照搬西方法治的那一套、搞食洋不化注定行不通。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努力将现代法治理论与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相融合,才能形成助推法治中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德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礼”“义”“仁”“信”观念及“尚德不尚刑”理念熏染下,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注重教化、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恤刑慎杀等积极因素,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大有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对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正,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的国家治理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使得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实践路径更加具体。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发轫于数千年前的中国调解制度,是追求安居乐业的农业社会的产物,它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反映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无讼”与和谐的理想价值追求。抗日战争时期,时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的马锡五探索实践了“宜调则调,宜审则审,不拘形式”的“调审结合”结案模式,被誉为司法界的“东方之花”。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诸暨市枫桥区委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形成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类矛盾纠纷日益呈现出新型化和复杂化的特质,单纯依靠行政和司法手段很难妥善解决,扎根于中华大地数千载的“和合”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则值得学习借鉴。应发挥民间非诉讼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将“和合”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当地风俗民情相结合,通过营造“和合”文化氛围,使当事人能够在调解过程中静下心来换位思考,从而产生思想共鸣,促进依法、讲理、有情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同时,应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彰显法治建设中的人文关怀。加强人文关怀,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愈发明显,将人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体现在法治建设的全过程,不仅是法治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慎刑恤罚、人文关怀和司法裁量权控制等理念,都可以与现代法治理论相结合,以提升法治建设的温度。例如,对少数特殊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制度和支持起诉制度,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的新时代司法理念,以及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柔性”执法等,都可以融合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恤刑理念,彰显法治的广度与温度。

(作者官蕊为火箭军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某教研室主任、火箭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司建平为火箭军某部政委)

猜你喜欢

中华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