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的影像叙事分析
2023-12-22朱雪嘉
[摘要] 尔冬升执导的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以在内蒙古发生的“三千孤儿”的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动人的爱情和拯救故事。这部影片从细节中看到了真实,从温馨中看到了历史,从一个小小的家庭的背后看到了一个国家伟大的爱。这部影片对于现实主题的选择,最初更多地是出于一种吸引人的质朴与描摹之美,通过镜头与观众达成一种高度共鸣,从而达到审美的目标。它给中国电影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力,对民族电影的创新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可贵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 键 词] 影像叙事;纪录片;摄影语言;《海的尽头是草原》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一部全新的电影,于2022年9月公映,是一部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题材的电影,讲述了一段动人的爱与拯救的故事。导演尔冬升用影像叙事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国家的孩子”杜思珩在内蒙古的动人事迹,并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赞赏了一种跨越时空、跨越山海、跨越民族的大爱之情。
影像叙事场是由影像技术层、影像表意层、影像叙事层等多个层面共同构建完成的。其中,影像叙事层是影像逻辑和结构的重要部分,也是容易吸引大众关注的部分,影像的叙事层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可以将观众牢牢地锁闭在故事之中,从而完成对观众的占有。[1]本文拟从电影的叙述风格、叙述题材、叙述手法、叙述表现四个角度来详细地剖析这部电影。
一、影像的叙述方式:纪实美学风格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一部具有鲜明历史色彩的电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部电影描写了上海与内蒙古两个家庭的悲喜,透过上海老人不平凡的寻找亲人的旅程,细致地重现了杜思珩作为“国家的孩子”,在内蒙古生活中所经历的动人故事。它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把观众带入历史,带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种真实的历史感;二是把历史放进当代的文化背景中,去发现它对当代人的影响,去发现它所描述的时间在被描述的时间里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启示。所以,对于历史影像的叙述,导演尤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题材的真实,二是风格的真实。
尔冬升的电影一直以对现实的观察和对人性的细致关注而闻名于世。该片采用客观写实的拍摄方法,以电影的形式来讲述历史,既从整体方面,也从细节方面,把历史还原出来。
纪实风格的电影大多是从客观现实入手来真实反映社会问题的。由于导演有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魄力,并赋予现实故事以哲理性,所以,纪实影片更像是生活的“苦咖啡”。[2]这部电影就是基于一段令人心酸的真实历史,即“三千孤儿入内蒙”。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场天灾横扫了整个中国,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在上海、浙江、江苏这些地方,孤儿院的孤儿人数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增长。他们的父母将自己的孩子偷偷带到了孤儿院,为的就是“寻找一条生路”。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情况并不乐观,孤儿院收留了很多儿童,这些儿童不但吃喝成问题,就连疾病也都是依靠自身抵抗力才能抵御,在这困难之际,内蒙古自治区对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最后,这些儿童被合格的牧户领养。《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是将这些真人真事凝聚在一起,与观众形成一种共鸣。
尔冬升为了还原这段历史,再次前往内蒙古,拜访了许多当时事件的亲历者,聆听他们的故事。尽管60多年过去了,原型人物对儿时的细节都只剩下了一些零碎的记忆,但他们的情绪冲击还很强烈,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在拍摄的过程中,剧组一直都是“求真”的,对真实的画面有很高的要求,对真实的画面有很高的要求,也有很强的纪实感。上海在20世纪60年代恢复起来并不困难,但要拍摄到真实的草地就很困难了。这部电影将牛、羊、马、骆驼,甚至是真正的狼都融合在一起,在这片广袤的大草原上,让年轻的汉族演员在真正的草原美景中学习骑马,与动物共处,努力将草原人对民族的热爱和仁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影像叙事主题:成长主题与民族团结的双重母题
在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中,“海”是上海,“草原”是内蒙古。三千名“孤儿”来到了草原,他们需要一个新的环境,一个新的家庭,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在他乡的时候,很难适应新的生活,但好在草原上的人们从来没有抛弃过他们,他们的痛苦都在一种感人的爱中得到了缓解。这样,影片就形成了“成长”和“民族团结”两大叙事主题。
电影是随着杜思珩的长大而慢慢展开的。小时候,杜思珩是个固执的小姑娘,由于不适应大草原的生活,常常会做出一些任性的行为,但是萨仁娜、额吉一家都默默地容忍着她。杜思珩害怕去大草原,萨仁娜与那木汗就专门给她搭建了一间茅房;由于丢失了生母送给她的小浴巾而产生了矛盾,那木汗与同伴们就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寻找杜思珩的浴巾……画面记录了杜思珩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将她的叛逆表现出来,最终让她彻底融入了這片大草原。
这是一部用爱抗灾、用爱熬过饥饿、用爱解开心结的电影,它是一部从“海”到“草原”的电影,从广阔到广阔的电影,正如电影所歌颂的家国情怀、民族团结、大爱无边无际,完美地诠释了一种生命的延续和责任的传递。
三、影像叙事方式: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被牧民称为“国家的孩子”,在灾难中成长起来,并得到了草原上父老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爱心。在“大历史”的背景下,导演尔冬升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小个体”的“大故事”转换成了“小故事”,将社会问题转换成了“家族伦理”的叙述。在这部电影中,导演采用了宏观和微观的叙述方式来表现这一民族情绪。
(一)对话叙事再现民族历史书写
《海的尽头是草原》围绕着“成长”这一主题,构建了一种对历史和现实,蒙古族和汉族的一系列复杂的集体情感叙述。通过运用自然的主题视角,作者在时间上展开了一次回溯式的叙述,在空间上构建了一次“蒙汉”家族的“对话叙事”,这是一次两个民族的“对话”。本片借由这一特定的汉和蒙古两族历史的“再写”,用“对话”的方法,突破了民族史书写的种族、地域的局限,将民族史“再写”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本片中主角寻找亲人就是一个不停地“对话”的过程,同时也使本片在深层次的结构中达到了一种复合式的叙述。“对话”的主题和内涵并不局限于男女主角杜思瀚和杜思珩,也包含杜思珩的蒙古族养父母、弟弟和司机兄弟,在电影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情裂缝,而在这一次寻找亲人的旅程中,却追寻着彼此的感情回忆,最后达到了一种亲情的契合。
(二)主旋律基调下的“伤痕文艺”叙事
影片中所涉及的历史叙述,均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伤痕文艺”的语调,而“伤痕文艺”的叙述却意外地与主题式的民族大一统的叙述形成了一种文化表达上的矛盾。“上海”,这个3000多个孤儿的起源地,在那个时代,它已经不是一个待救的意象,而是一个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内蒙古大草原意象相提并论的具有代表性的都市空间,它不仅是孩子们长大后寻找亲人的地方,更是他们在生活抉择中迷茫的地方,也是他们成长的地方。这种“伤痕文艺”基调的历史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对上海的快速发展与内蒙古毅然伸出援手的难能可贵之处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民族团结这一宏观主题。
这部电影用细节去表现真实,用温暖去洞察历史,在一个个小家后面展示了一种伟大的民族情感。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的评价可谓切中肯綮:“这是一部大美的影片,它的美不仅仅在风景,更在于人性和人情。这个电影寻求创新表达,把一个宏大的叙事转化成了微观叙事,把社会问题转化成为家庭伦理叙事,通过一个寻亲的故事,带着观众进入到草原,真正地与观众达成共情、共鸣、共振。”[3]
四、影像叙事的表现:色彩和场景交织的镜头审美
镜头语言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也是大众媒体传递感情和意图的一种符号系统,是表达风格、诉说情感的关键。它的独特美学原理在于以再现机制为主激发自由情感。镜头美学对影片的艺术呈现、意义生成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其色彩运用、光线配置、画面构图、角度、景别等都是镜头美学中重要的审美元素。[4]
下文主要从景别和颜色两个方面来分析该片如何用镜头美学来进行历史影像叙事。
(一)景别:两极镜头的反复运用
在影片中,通过多种景别的交替使用、场景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复杂多变,导演和摄像人员都能增加影片的表现力,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思想情感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都能达到游刃有余的效果,从而提高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不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俗话说:“远景出气氛,特写出情绪。”远景镜头具有广阔的视野,它多被用于表现时间、环境、规模、气氛等事件的发生,比如自然风光、群众场面、战争场面等。在这部影片中,一望无际的草原、原始的蒙古包、骏马、绵羊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导演采用远距离的拍摄手法,使其成为一部风光纪录片,雄伟壮阔,使人们对蒙古草原充滿了无限的憧憬。内蒙古虽然远离大海,但是天广地大,那动人心魄的美丽景色却都集中在了“海”上。
远景图在展示广阔场景的同时,也注重营造氛围、表达情感。这部电影将大范围的自然风景和点状生活融合在一起,蓝天和青草下的温柔生灵、漆黑的夜色中的一盏油灯,以及一个在沙尘暴中迷失方向的少女,通过全景和远景的组合,将小主角的思乡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特写镜头是五个景别镜头中最重要的镜头,同时,还会对面部特征进行放大,以达到推动剧情发展的目的。就拿这部电影的高潮部分来说,杜思珩也是从南方来的,他和伙伴马正元从草原上逃出来,但是因为没有经验,他和马正元都掉进了流沙里,电影中用了很多镜头,特别是脸部的镜头,将人物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展现出来,将他们的心情和情绪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视频里,弟弟对杜思珩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渐渐沉入了沙子里,将悲伤和紧张的气氛推到了顶点。
(二)颜色:与暖色和冷色相衬
整部影片都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讲述杜思珩的经历,而前面的几个场景,导演用了很大的颜色对比,给人一种很有视觉冲击力的感觉。电影中,杜思瀚所处的那个时代,大部分背景色都是以低饱和度的冷光为主,讲述了一个母亲在饥荒年代不得不抛弃自己的孩子,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内心的挣扎,在那个时代,那些场景都是昏暗的,但在平时,那些场景都是鲜活的,而且,那些场景会越来越亮,就像是一段渐渐淡去的记忆。
影片在色调处理上进行了细致的考究,一方面,通过色调区分交织的情节线索;另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向观者呈现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草原景象,从而诠释出温情大爱的主题。
杜思瀚在寻找亲人的过程中用了一种很普通的色调来表达现在的剧情。杜家人的回忆被打上了一层朦胧的滤镜,再加上低饱和度的颜色,让人无法忘记内心深处的回忆。杜思珩在来到内蒙古之后,对草原的描述,采用了一种淡淡的黄色,与辽阔的草原、人物的简单服饰,以及麦色的皮肤形成了鲜明对比,既衬托出了杜思珩在草原上生长的温暖气氛,又突出了内蒙古草原上特有的美丽风景。片尾处,两对母女的背影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在黄昏的云层里,显得幽深而富有诗意。
影片利用镜头语言进行叙事,不仅形象地完成了对民间故事的讲述,还利用视听语言传递了信息,并产生新的意义,从而体现出电影独特的审美特点。
浑然天成的纪实风格成就了影片画面的真实质感,成长主题与民族团结的双重母题恰到好处地凸显了杜思珩被大爱感化的心路历程;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精妙绝伦地再现了汉和蒙古两族牵手的感人事件;考究的色调处理、大小景别的适时运用勾绘出一幅高级的美学画面。但说到影片的精巧,归根结底还是一位少女,在她的角色互换中,实现了“爱的连接”,跨越了两个时代。唯有“爱”,才会给人一种家的感觉,有家的地方,才会有家。就像电影的宣传片里说的那样:爱的辽阔,跨越山海!
参考文献:
[1]刘婷.影像叙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朱俊威. 论纪实风格电影的蒙太奇思维及其艺术特征[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1.
[3]饶曙光,尹鹏飞.《海的尽头是草原》:少数民族电影的共同体叙事新探索[J].当代电影,2022(10):11-13,2,184.
[4]廖茜.电影镜头再现美学的独特魅力[J].青年记者,2014(5):52-53.
作者简介:
朱雪嘉(1999—),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方向:广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