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众不同的保和殿

2023-12-22韩艺林

月读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大殿宴会皇帝

◎ 韩艺林

保和殿外景

保和殿,位于故宫三大殿区域,在太和殿、中和殿之后,初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时名谨身殿;嘉靖时遇火灾烧毁,重建后更名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为今名,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作为前朝三大殿的最后一座宫殿,保和殿依然延续着前朝庄严肃穆的主题基调,但在严肃之余,它又有众多独特之处。

保和殿匾额

保和二字源于《周易·乾卦》彖传:“保合大和乃利贞。”意思是保持和谐,长治久安。保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1240 平方米,高29.50米。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九只脊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殿内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门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

独特的建筑结构

保和殿的外形是标准的重檐歇山顶宫殿,与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的四角攒尖顶完全不同。由于判定建筑年代主要以梁架大木结构年代为准。而保和殿最后一次重建为明天启七年(1627),因此将其计为明代建筑。2006 年故宫古建专家对保和殿进行现场勘查时发现,它仍最大限度保留了明代官式建筑的特征,被认定为非常有代表性的明代官式建筑。在它的梁架内留有不同时期的墨迹,证明着历史的真实痕迹:如“建极殿右山前铜柱”“雍正九年六月初一日上工”“民国二十三年九月十三日中国营造学社测绘此殿留念”。

除了屋顶制式之外,保和殿的独特之处还藏在建筑结构中。保和殿内部的建筑结构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前檐金柱减去六根,殿内前半部分没有柱子遮挡,留出了很大的空间。这种减柱造的做法最早出现于辽金时期,明代之前使用较为频繁,起初是由于应对木材的匮乏,后来选择这种结构多出于使用功能的需要。

保和殿内景

保和殿的柱子本身也极具特色,大殿内外共有立柱54 根,多数是由一整根木料加工而成。同时,外檐金柱柱径大大超过内檐金柱柱径,这在明清建筑中较为少见,是个特例。

与太和殿一样,保和殿也曾经过多次焚毁并重新修建,整体规模屡有改变,相较于明初谨身殿有所减小。康熙三十六年(1697)太和殿重建完成后,为避免三大殿区域因个别建筑失火而延烧至其他殿宇,将保和殿两旁的木质斜廊改为砖石卡墙,成为古时“防火墙”的代表。

前朝最大的宴会厅

明清两朝,保和殿的功用并不相同。明朝举行大典之前,皇帝会在保和殿更衣。到了清朝,由于保和殿前半部分有着宽敞的空间,这里便成为最适合举行大规模聚餐的“宴会厅”。

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都要在这里“筵宴朝正外藩”,也就是宴请边疆部落的首领和王公贵族。皇帝的宴请,要体现一国之君的慷慨仁慈,必然会以高规格的礼仪来招待。据《大清会典》记载,保和殿设宴时会在中和殿北部设置丹陛大乐,用以指引仪式、烘托气氛。皇帝居中而坐,宝座前“设御筵”;外藩王公与内大臣、文武大臣列坐于大殿两侧,每人身前各有餐桌,一次宴会就要用到九十张饽饽桌。宴会开始后十分热闹,有举乐、设戏、进馔、献爵等多重环节。这恐怕是紫禁城一年之中少有的轻松时刻了。中国古人的宴会中,酒是必不可少的,《内务府现行则例》记载,“乾隆三十五年(1770)除夕,保和殿筵席,每饽饽桌一张,用酒八两”。除了在大臣们桌上摆酒,皇帝也会在宴会中将自己御桌上的酒赐予大臣,这算是一种极高的荣耀了。

皇帝在筵席上使用的餐具

《光绪大婚图》中绘制的饽饽桌

保和殿宴会结束后,皇帝还会赏赐大臣,以进一步体现圣恩慷慨。据《清宫述闻》记载,皇帝赐出的物品包括以桶盛装的石榴、柑橘等水果,羊肉等肉类,甚至还有貂毛、貂裘等衣物。

除了年节宴请外藩大臣之外,保和殿还会举行一些其他类型的宴会,如公主下嫁、派将出征等。公主下嫁的礼仪与年节宴请约略相当,宴请的宾客则为三品以上大臣,公主额驸、额驸的父亲,以及额驸家族中在朝为官的人。派将出征的宴会则与前两种宴会不同,多了几分庄严与肃穆。康熙二年(1663),湖广提督董学礼要带兵到四川湖南围剿南明余部。康熙皇帝便在保和殿设宴为他践行,宴会上还赐他御弓、宝刀、良马,以鼓舞将士出征,企盼他们凯旋。

在宴会功能以外,每年年末,宗人府、吏部会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类似于户口登记。清顺治三年(1646)至十三年(1656),顺治帝福临还曾在保和殿居住,时称“位育宫”。顺治帝的大婚典礼也是在此举行的。康熙自即位起,同样在保和殿居住八年之久,时称“清宁宫”。这两位皇帝居住在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三大殿中的保和殿竟作为皇帝的寝殿存在过,这也是保和殿在清代历史中独一无二的特点了。

全国最大的考场

相较于宴会厅的功能,保和殿最为著名之处则是它曾经是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等级考试—殿试的考场。中国历史上,最早开科取士,缔造古代科举制度雏形的皇帝是隋炀帝,当时的考试名为“进士科”,为后世奠定了以考取士的原则。要求参与考试的举子对国情形势有深入体察,并且能提出相应的对策。从隋朝到清末,科举制度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这一打破考生出身门第限制的考试,成为讲求实际、更为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清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清初殿试是在天安门外举行,顺治十五年(1658)改在太和殿前丹墀,直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才将保和殿确定为殿试的考场,并延用了116 年。

殿试试卷

殿试试卷

不同于乡试、会试,殿试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存在落榜一说,它的真正意义其实是排名考试。试卷经过读卷大臣先行审阅,之后将前十名考卷呈给皇帝,由皇帝钦定名次。参加殿试的考生约一百到三百余名不等,考试会将他们按照一甲至三甲排出次序。前三名称一甲,即鼎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被视为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而他们经过皇帝的进一步考核—朝考、考差和大考后,成为翰林院官员,直接提拔到皇帝身边工作。

保和殿前半部分空间在殿试时会摆放试桌。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也是清末最后一次殿试的探花商衍鎏先生所描述的殿试情境是这样的:进入殿内之后,考生随意选择位置就座,但由于殿宇深严,“先至者多据前排,后排阴暗,不能辨字”,更有甚者只能坐到殿前廊下。而考试的试桌也不尽如人意,“殿廷所备试桌,式如炕几高仅尺许”。对于考生来说,这个高度很不习惯,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自带考桌。考桌是自制的,比试桌高,以铁条为桌腿,可以折叠。由于保和殿内只备有试桌,考生会将自己背的藤筐作为凳子。由于考试要在整个日间进行,涉及餐饮问题,每个考生会被赏赐宫饼一包,殿前南院备有茶水,考生可以随意出入饮水。

因为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故不设考官,只设读卷官,由皇帝亲自选定大学士两人、部院大臣六人来担任。殿试只考制策一场,当日交卷。试题大多在殿试前一日由读卷官密拟,再呈给皇帝钦定。有时,殿试也由皇帝亲自拟定试题。殿试主要考试内容就是策问。策问是指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征求对答,也就是需要考官出题,考生回答。题目方向基于当朝时政,故又名“时务策”。清初多为三题,每题答二三百字。康熙后多为四题,有时五题,每题答五六百字。由于各个时期的社会民生等时政问题不同,时务策的题目也是不断变化的。

殿试试卷格式

清代殿试的试卷也有固定的格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卷面,盖满汉合璧的礼部官印及殿试举人的姓名。二是履历,有应试人姓名、年龄、籍贯、乡试会试中试时间,开具三代姓名,于长辈名下注明已仕或未仕,并将姓名封藏,加盖“弥封官关防”之印。三是试策正文。四是卷底,钤盖朱文大木记戳,显示印卷官姓名。

宴会的觥筹交错声、乐舞声,殿试时毛笔在纸上奋笔疾书之声,这些声音曾经不断在保和殿内轮番上演。几百年间,保和殿见证了恢弘的国家仪式,见证了紫禁城中最热闹的年节筵席,也见证了多少远大抱负腾飞前的模样。时光荏苒,现在的我们,站在保和殿前,可以面对宏伟的大殿遥想当年那无数热闹的景象。

猜你喜欢

大殿宴会皇帝
庆祝宴会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皇帝怎么吃
猫和老鼠的宴会
故宫三大殿之火
故宫三大殿探秘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
武当山·紫霄大殿
宴会场地的一般要求、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