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22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张双凤

中学政史地 2023年33期
关键词:导图知识点历史

●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 张双凤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历史教师要加强学习和思考,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建立知识结构,帮助他们识别重要知识,理解历史发展,同时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并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托尼·巴赞将思维导图表述为“以图文形式呈现,激发大脑无限联想和想象的网状结构,用于保存、组合、改善和输出信息的一种可视化发散性思维工具”。历史学科内容众多,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死记硬背、单纯抄写的传统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也不能满足构建高效课堂的要求。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把抽象的历史知识,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增强学生体验、提高课堂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升思维能力

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于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对于初中生来讲,思维导图主要是手工绘制,如何做到逻辑性强、实用性高,对学生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认为,制作一张合格的思维导图,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中心主题突出,关键词语精准,层级结构合理,问题思考完整。学生通读课本,明确本课知识点间的关联,经过思维发散,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逻辑线索,然后通过文字、符号、线条等展现出来。如在讲授完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后,就可以结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让学生绘制主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扩展”的系列思维导图。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改革)会不断发生?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条件如何?哪些重大事件推动了它们的发展?各国具体过程如何?是否有转折?性质是什么?不同国家的相似性和区别是什么?为什么美国会有两次革命发生?等等。通过这些细化的问题,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绘制出一系列思维导图,从主干到分支,把握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关系,理解历史发展的延续性。这样,学生通过思维发散和重组,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世界近代史政治制度的发展建设。

(二)优化学习模式

1.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确定中心主题,以此为主干,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所收获,有着更多的历史体验。例如,在复习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3课《美国内战》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以问答的形式,逐渐给出关键词汇。如下:

2.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提倡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从“要我学”向“我会学”转变。

例如,在学习完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后,教师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并进行对比。首先,详细罗列出各项基础内容,然后从改革的原因、目的、领导阶级、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历史对比,从多元角度分析历史事件,进而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其主动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落实史料实证

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绘制思维导图的前提是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主题确定后,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一方面辨别各个材料信息的真伪和关联,一方面探究思考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分析。这样才能绘制出合格的思维导图。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时,教师可以以此课题为中心词,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后绘制思维导图,并明确重点内容,如时间、起因、经过、结果等,让学生根据图示结构找出知识点,对其进行分析整理。首先找出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其次是革命的经过如何,如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推翻、建立了什么政府;由谁领导,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等。最后,革命的意义。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呈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清晰地了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事件的整体架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四)理解历史概念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展示,使他们能够直观理解教材内容。教材中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历史概念,比较复杂,并且在教材中并没有直观地描述这些内容,导致学生不容易理解。运用思维导图能使相关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将教材中繁杂的信息简化、系统化,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历史概念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思维导图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应用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也应该发生一定变化,教师不应该仅教授学生课本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其对不同的历史事件做出自己的主观判断。思维导图能够以非常清晰的脉络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能用一种宏观的视角进行理解,逐渐养成属于自己的历史观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将思维导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在制作、传输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参与感。

(一)教学设计环节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很容易出现教学要点遗漏的问题,影响后续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环节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拓宽教师的思维广度,使教师能够更加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内容设置为中心点,划分出两个分支,分别标注上不同的知识点。在下属知识点中,再分出三个下属知识点,分别标注上时间、经过、结果,再下属分支的内容,则由学生填写。在另一个分支点标注国内、国外,教师在二者分支下填写相关的知识点,再向下的内容由学生填写。这样一来,不仅能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进而明晰教材中的知识结构。

(二)预习指导环节

在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将知识点合理编入思维导图中。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思维导图与预习内容相结合,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三)教学指导环节

在教授新知环节,教师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能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非常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突出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教材内容,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以秦朝相关历史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思维导图,突出秦朝的疆域、秦统一中国的具体知识点、中央集权制等,同时也可以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音乐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代入感,增强教学效果。

(四)复习教学环节

复习是教学总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时间,展开复习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一方面,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将各朝各代的内容编入思维导图中,在其下属分支上展示出该朝代的重点知识内容,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历史重点人物得以体现。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各时期历史人物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课后将历史人物与其所处的朝代、背景、影响相对应。学生在进行课后复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不理解的知识点,或向教师远程提问。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从已有的认识出发,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梳理和时空链接,将细碎零乱的历史知识变得系统化、秩序化,做到思之有序,言之有物。

猜你喜欢

导图知识点历史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新历史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