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
2023-12-22陈立雪
陈立雪
绥化市北林区北林办事处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与保护。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只有做好农业建设,有效保证农业健康发展,才能推动国家战略创新与发展,其中,植物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科学的保护,确保生产稳定,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可耕种区域主要集中在几个地方,整体看,生态环境较为复杂,气候影响多变。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数量,农村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粮食等农业作物规模提高了,但生态环境及植物保护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地区出现大规模植物病虫害,是因为破坏了土壤结构,生态受到破坏,给农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化。所以说,在农业生产中,加强植物保护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其迫切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农业生产离不开良好的科技支撑,要想做好植物保护,则需要科技的力量。植物保护是一种技术措施,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保护过程中,主要是深入研究有害生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结合他们的生态习性,针对有害作物、有害物质,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农事管理技术推广活动。这门技术主要是结合了各种学科的优势,根据多学科知识的特色,提出农业生产需求,进一步做好技术整合与利用,通过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目标植物做好积极的保护,以此,保证生态平衡,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的回报率,确保农村农业收入水平[1]。我国非常重视农业保护,在多年的实践中,也总结了一些基本经验,在逐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植物保护越来越备受瞩目,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业保护成为一种特殊的措施,虽然植物保护受到重视,但是所面临的外部形势和外部环境依然较为严峻,这主要是我们的国情导致的,农业一方面是想提高产量,另一方面还要保护好环境,二者均衡点很难把握。农民们为了积极防治病虫害,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污染了环境,对土质环境的危害性越来越高,大量使用农药及化肥后,农业原有的生态平衡直接被打破,土壤结构变化、质量越来越差,产品含药量持续上升,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或者间接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农业生产向国际化靠拢,很多国家进口农业作物检测是非常严格的,要想进入国际序列,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一)对植物保护具有实用性
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对植物有效的保护,能够预测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有效做好事前的预防,利用农业生产专业技术方法做好防病、防虫处理,这样,就能够在不影响的基础上,科学地做好保护,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并能将农药残留降到最低点,农产品更绿色、健康,达到了实用性的保护目的。另外,通过良好的保护,还能够根据土质情况做好整体评估,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使用农药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实际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进行科学保护,农药使用将会过度,导致农作物对农药产生抗体,不论洒多少农药,都会致使农作物具备较强的耐药性,污染了环境,更增添后期治理病虫害的难度,影响农产品质量。
(二)经济性
在各类农业生产中有效加强植物保护,能够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让植物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农作物在绿色生长环境中,自身对虫害的防治效果也较好,这样在进行保护时,就无须再过多投入,确保了农村农业收益率。通过绿色形式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相关病虫害的防治,减少病虫害问题对农作物的破坏,实现了经济价值,保证了粮食产量的稳定。科学的保护是有一定技术支撑的,植被环境保护在农作生产时,并非是一种技术的应用,而是可使用混合配置工艺技术,通过改进栽培环境、实现技术落地,提高粮食作物整体产量与品质,保证粮食作物良好的效益。近年来,一些地区在绿色食品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根据环境特点,掌握植物的自身特性,采用杨树绿植开展绿化建设,更好地提高了植物生长条件环境,整体对比发现粮产质量较上年同比增了5.4%。通过科学的保护,不仅可提高粮食作物产出比,也可有效减少农药应用,植物保护在农作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经济效益作用。
二、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我国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突飞猛进快速建设,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整体看,还缺少生态保护的概念。生态保护也仅是在近代工业化后出现的,在工业生产中对生态的破坏较为严重。我国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也意识到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我国工业化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短时间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基础工业体系,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较严重,已经影响到了生态发展。改革开放后,虽然在一些领域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但是,在农业生产中,为了维护高产量,仍在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极大地对土壤和植物产生了损害。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强化,才能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二)植物保护的技术手段有待创新
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更有不同的生物基因,所以,对植物的保护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变,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好生态的习性,通过各自保护方式和手段,做好植物的保护,以此减少成本,保证效果。可以说,植物保护工作面广、专业性强、持续性久,在保护中,需结合植物生长情况及不同阶段做好不同的保护实施。目前看,农业生产在植物保护方面主要还是以传统农药防治为主,高科技的手段还不足,保护的方式单一、效果不良。新时期除加强对农药防治更为科学、合理的利用,更要把握新技术,进一步创新植物保护方法,这是新时代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
(三)农业生产方式的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农业生产中的智能化技术也不断增加,通过智能化保护,是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利用智能化生产是植物保护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普及,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由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小农经济方式,植被单一、技术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更为高效地组织利用智能化建设生产,则难上加难,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农业生产中加强植物保护的措施
农业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只有保证农业安全,才能推动国家战略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需要长期做好努力工作。因此,要通过整体系统的制度措施,做好植物保护,保证农产品连续增产增收,更好地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证自然和经济平衡发展。
(一)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创新,当前看,我国各地的农业农村状况不同,发展也不够均衡,只有做好农村农民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推广先进技术,提升农户农业生产的先进技能。为了保证效果,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各级政府应构建完整的教育产业链,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户、不同作物实际,科学制定合理的教育课程,利用农村大讲堂、农业推广讲座、专家技术交流等形式,送技能下乡,送知识到户,经常对农村农民开展技能上的提高与培训。通过技能的培训,不但能提升农户生产的先进技能,还能提高他们的意识,促进植物保护推广。在政府重视的情况下,要有相关部门进行推动,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保护等级条件,建立示范基地,让农民能够看得到,提高他们的植物保护意识,做好积极引导,让农民积极投入到植物保护各项工作中。引导村民栽种无公害农产品,在保证整体产量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更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农村健康有序发展。
(二)进行综合措施的防治
传统的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过去,大部分农户都是只想产量,不想质量,通过大规模应用杀虫剂和化肥,提高自己作物的产量,但对周边环境却产生严重的危害,致使植株病虫害不断加重,影响了周边的农业作物。所以,在未来的种植保护中,不能单一靠增强意识,更不是靠农民自觉性,要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开展植株防护工作。从目前的生产形式上看,要对农户做好引导,调动整体的积极性,使农户能够采取有效的植被保护措施,减少农药对环境生态的污染,通过大面积的推进,更好地节约植物保护成本费用,推动保护措施落地。要建立生态社会系统,推广新生物控制,合理利用化学防治科技,通过综合性措施的推动,不断提高生态效益。所以说,植物保护工作要有综合性的流程,加强生物学控制、化学防治综治力量,在确保产量的同时,更能够保证环境可持续。
(三)加强病虫抗药性检测及治理
病虫害是影响环境的最大问题,要了解病根问题核心,抓住重点进行防治,通过构建病虫抗药性监测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跟踪病虫对常规杀虫剂抗药理的微妙变化,从根本上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更好地达到保护生态的作用。要组织相关领域专家人才,建立防治小组,不断研究并快速完善病虫抗性研究体系。除了在日常要做好定期对病虫防治评估,更要在实践中总结不足与经验,从防治的角度,保护好生态多样性,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植物保护宣传力度
我国农业生产传统,要有效推广开新种植方法,特别是随着新的农业计划出台,我国更加重视生物开发与利用,在农业生产中,提升了法律意识,通过法律保护,有效减少农户为增加粮食作物生产而大面积采用化肥和杀虫剂的这种现况,让农户知道,这种行为的不当,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导致生态失去平衡,不利于地区的发展建设。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的力量,通过微信、宣传海报、条幅、路牌等,加大防护宣传力度,让农户正确认识到植被保护的重要性,有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积极投入到全民保护工作中,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有效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增强农业产品品质,更好地维护健康家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
(五)加强生物防治
动植物防控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利用好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农业生产中有效限制害虫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动物植物相互的均衡,可以有效减轻农业环境污染,大大降低植被维护效率,同时也能够借助害虫天敌来杀死害虫,更好地达到保护的目标。要创设利于为害天敌发展的条件与环境,确保为害天敌来源充分,有效起到控制害虫的目标。
(六)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
充分用好科技,做好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预防预测,通过提前的预测,能够显现出病虫害发生的时间段、地点、特征等,通过有效措施,能够避免虫害的大面积发生。通过系统的检疫,能够把握到病虫害的出现,更好地进行防治,相关部门要走基层、下乡村,经过严密监测及时根除病虫害,有效防止病虫害侵入。相关单位需要根据职能构建完整的病虫害预报系统,全方位地对田间地头生态进行调节,构建一套完善的病虫害预报系统,通过生态技术、网络系统、信息管理等的融合,保证预测结果的精准度,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
四、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重要前景
(一)收获绿色产品
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保护,能够极精准地预测到虫害的出现,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防止药物大量残留,能够生产出更加绿色健康的食物。通过植物保护更能够科学地使用农药,避免出现农作物病虫害抗体,提升农产品整体的品质。
(二)保证增收增产
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量很大,化肥也导致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过多,整体市场形势并不好,如果减少农药使用量,不但能够提高市场形象,更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食物。
(三)有利于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季作物生长中,也会经历几个过程,不同的过程有不同的情况。要控制好流程环节,在不同的生长过程中做好保护工作,有针对性地结合实际进行病虫害防治。如果防治不当必然不利于作物生长,因而要通过科学的保护,保证植物生长,实现下一季的良性农作,推动农业不断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环境保护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其保护效果对农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建立综合防治体系,推出有力的措施,不断扩大宣传面,构建更加科学完整的病虫害预报系统,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技术流程,增强意识,强化生物学防控建设,通过提前的检测,做到科学管理,为人类提供可持续性的蓬勃发展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