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发展策略

2023-12-22吴大秀

种子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化学农药生物防治防治效果

吴大秀

(兴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兴义 562400)

通过对水稻种植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广泛,但受气候和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水稻病虫害为害程度不同。因此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防治技术和防治方法,以及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站点建设等。通过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在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1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概况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对农业有害生物防治也有了新的要求。我国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国协作攻关、重大稻区重大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工作、抗病虫品种的使用、重大病虫种型监测、中长期预测预报、防治配套技术等领域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这些技术和措施可以提高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保障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病虫害形势,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但由于水稻种植中生态控制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还比较缺乏,在生产技术上对化学药品的依赖性较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一直面临着耕地资源短缺、水资源匮乏、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通常情况下,生态因素、农业技术和生物防治都比化学防治有效,这也使得人们更加重视生物防治[1]。

2 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与防治现状

2.1 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受耕作制度、栽培模式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稻区病虫害频发,尤其是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最为严重。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受到农户小农化生产分散、操作随意等因素的制约,“技术难推广,病虫难防治”的矛盾现象十分突出。为了满足植保工作的需求,需要探索更经济、更安全、更高效、更符合生产实际的病虫害防治模式。

2.1.1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各种转基因花生、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相继被研发出来,都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到栽培中,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水稻品种,可以增强对各类病虫害的抗性。因此,将基因工程应用于改良水稻新品种,是今后控制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2]。

2.1.2 生物防治技术

目前,国内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多采用化学农药,给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一定难度。在今后的发展中,为了更好地防治各类新型病虫害,应高度重视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就必须对水稻种植区域的其他作物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自然环境对水稻的生长进行调节,并通过生物防治技术来解决病虫害问题。在进行水稻栽培的地区,可以采用稻田养鸭、微生物制剂、放置病虫害的天敌等方法防治病虫害,既满足了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需要,也实现“一田两用”[3]。

2.1.3 物理防治技术

采用物理防治技术,目的是根据害虫的趋色性和趋向性开展防治工作。如果害虫具有趋光性,可以使用黑光灯、双色灯进行防治;如果害虫具有趋色性,可以使用色彩粘板进行防治。此外,还可以利用不同波长的激光防治害虫,从而达到无污染的目的。对于常见的螟虫类、叶蝉类和夜蛾类虫害,可以通过灯光、激光和颜色板等物理防治方法进行防治,既可以达到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又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是一种环保友好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传统的化学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尽管能获得较好的成效,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大对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力度,并利用转基因技术,对水稻品种进行改良,不断增强其抗性[4]。

2.2 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

2.2.1 水稻品种多样使病虫害防治出现新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也在不断升级换代。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不断涌现,推动农业产业向更高效率、更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人们将各种生物技术应用到水稻新品种的研发上,培育出了许多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水稻新品种。但是,新的水稻品种会产生新型病虫害。此外,由于稻种种类不断增加,使得有害生物发生了变化,给病虫害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2.2 土壤性质和种植方式改变

当前,我国越来越关注粮食安全,并持续推出了关于粮食发展的优惠政策,所以水稻的种植区域正在持续扩大,种植户也可以得到更多的经济收益。近年来,人们的农业生产观念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方法、模式向多种交替的农业生产方法和复合生产方法转变,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然而在这样的栽培环境下,种植品种也表现出了多样性,病虫害也出现了生物型的变化,应用以往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无法达到防治效果。此外,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使得农业生产中的土地性状发生了改变,产生了许多具有较高抗性的病虫害,为此需要研发新型的综合处理技术[5]。

2.2.3 水稻病虫害化学农药防控现状

农民对化学农药的认识不足,目前市场上用于防治水稻病虫害的药剂种类特别多,但由于种植户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在选用农药时不能对症下药,容易出现滥用农药等不当行为,不仅浪费了生产资料,还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影响。部分种植户在施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为追求防治效果,超剂量施用药剂的情况非常普遍,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成本,而且会对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破坏生态环境。此外,化学农药滥用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威胁人体健康。一些农民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施用低质量、假冒伪劣的化学农药,不仅无法达到防治效果,还会延误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虽然化学农药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药物选择和应用不当,则难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化学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探索更加科学、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技术[6]。

2.2.4 对病虫害的预判不精准,不能对症施药

大部分农户缺乏对常见病虫害的精准识别能力,无法根据早期症状判断病虫害种类,不能精准施策。比如螟虫对水稻的为害,初期水稻会出现“白叶”现象,后期会出现“枯心”症状;稻瘟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主要为害水稻叶片;叶瘟病斑呈现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其中急性病斑是该病流行的征兆,通常呈现为小而圆的病斑,有时会融合为大病斑,边缘呈现暗绿色。而慢性病斑则呈现出特定的形态和坏死线,病斑中央呈现灰白色,周围呈黄绿色。病斑中央出现坏死线,病斑周围呈现鞍状或环状。因此,及时发现急性病斑,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遏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对于慢性病斑,需要采取更加细致的防治措施,以避免病虫害进一步扩散。种植户应掌握病虫害的发病规律,能精准地作出判断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措施,早期用药对症防治,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农民的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控能力[7]。

3 完善水稻病虫害可持续防治技术体系的建议

3.1 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精确检测、预报是水稻病虫害控制的关键和基础。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必须实时监控和提高其预测精度。加强水稻病虫害发生动态监测、提高病虫害灾情预报准确性、建立信息传输网络,通过电视、广播、计算机等方式指导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是当前国内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和农产品质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需要加强动态监测和预报,建立信息传输网络,指导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加强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运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控相比,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病虫害,还能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些绿色防控技术已经在我国水稻种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生物防治、病虫害诱导防治、机械防治等。其中,生物防治是一种防治效果好的绿色防控技术,利用天敌、寄生菌和病毒等天然生物控制剂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具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此外,还有一些新技术不断涌现,如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水稻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基于生物和化学控制的综合防治模式等。因此,加强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运用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培训和普及,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8]。

3.3 加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研究

近年来,随着水稻轻型栽培、直播等新技术的涌现,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新技术和防治措施的出现,为我国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同时面对水稻病虫害防治的严峻形势,相关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有预见性的研究和探索,针对主要危险性病虫害开展了大规模的专业化防治技术推广和运用。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传播,还可以提高稻米质量和产量,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要想进一步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效果和水平,就需要加强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大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共赢,为实现我国水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4 加强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综合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多种手段对病虫害进行全面防治,从而达到减少化学农药施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综合防治技术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等优点,是当前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我国在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通过利用草履虫等病虫害天敌控制稻飞虱,利用外来菜蛾寄生蜂控制稻飞虱和稻瘿蚊等。但是目前综合防治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缺乏系统化的防治技术研究、缺乏针对性的防治方案、缺乏适合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系统的防治策略等。因此,加强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已经成为当前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3.5 加强完善防治技术体系

建立合理、完善的防治体系是促进我国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应根据我国水稻栽培情况,大力推广高产、优质的水稻良种。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预防和农业控制等安全、无公害防治手段,避免病虫害大规模暴发。二是根据近年来旱育稀植和节水种植技术的发展,做好相应防治的前期研究,为其大规模应用奠定良好基础[9]。

4 结束语

文章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概况进行了分析,了解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与防治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从而使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保障水稻产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化学农药生物防治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统计局:2013年11月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