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明清方志中古代藏书史料价值

2023-12-21周生杰

关键词:藏书家方志藏书

周生杰

(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方志是历史学、地理学的新型结合,是地方信息科学。方志有强烈的独立价值和意义,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也是一门赋予新的内容和概念的学科,从这个角度去考查源头,古籍中许多内容都可能包括进去,对保存文献资料有着重要的作用。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有编纂方志之举,但流传至今最早的方志已经是唐代编纂的了,到了明清,方志编纂体例完善,内容广博,且大多刊刻流传,是学术研究离不开的资料宝库。

早在春秋时期,新兴的士阶层为了游说诸侯,传播学说,纷纷著书立说,而著书立说的前提条件便要藏有一定量的图书,因而,产生了早期藏书家,春秋以后,文化绵泽,藏书不绝,藏书是古代学者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藏书家代有其人。到了明清时期,私家藏书事业极为繁荣,但是,各种方志为文化人物立传的时候分为儒林、文苑、耆旧、流寓等,不设“藏书家”,而文献门设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等,也不设“藏书”,大量的藏书史料还是保存在各种门类中,这些史料是研究古代藏书的绝佳文献。

一、勾稽藏书家生平事迹

明末清初,大学者钱谦益有感于藏书家之名不彰,遂有志于给藏书家作传,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成,仅在《有学集》中留意辑录学者的藏书资料而已。晚清学者叶昌炽“叹自来藏书家节衣缩食,鸠集善本,曾不再传,遗书星散,有名姓翳如之感。因网罗前闻,捃摭逸事,竭八九年之力,由宋、元迄今,得诗二百余首”[1],撰成《藏书纪事诗》一书,这是史上第一部藏书家传记,所引资料来源多途,其中多数出自史志。史志为人物作传时对其人藏书活动多有提及,为考证藏书家生平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一)藏书家日常生活

古代藏书家这一群体情系藏书,以读书为乐,完全陶醉于精神世界之中。如清代上元(南京)藏书家张泺(字子澜):

性简亢,有才气用,廉隅自持,家无担石储,而藏书盈室,断炊者数矣,未尝持一卷贳之。尝岁除,门栏阒寂,独泺读书声琅琅益上。邻生过焉,问:“何以卒岁?”曰:“姑徐之。”又问:“餐未?”曰:“昨日晡时食矣。”邻生肃然退,有顷持数金至,曰:“此或凂为文者,请与子共之。”泺笑曰:“吾非刘叉,乃攫人谀墓金也。”卒谢去。又尝大风雪,泺方亢声长吟,有叩户声甚急,盖上元武令与有旧,遗饷精凿、薪炭之属媵焉,会泺所吟诗未就,斥其败清兴,麾去之。已,乃提筐步风雪中,出门贷米作朝飧也。

张泺其人名不见经传,无诗文留存后世,生平全赖这部方志保存,十分难得。面对一边是“藏书盈室”,一边却是“断炊者数”,张泺对于艰难的生活毫不在意,只要有书可读,人生就有意义。再如清代江苏睢宁县人朱名俊,长期坚持藏书读书,痴心不改,他“性嗜酒,不修边幅。有书癖,好诸子百家之书,夙所熟识,学者聆其绪余,胜于十年读书,允称博洽”,“书癖”之称恰如其分概括藏书家的生平,方志中记载其他“书痴”还有明代通州(南通)人张玉成、清代江浦丁雄飞、清代句容人骆彝、清代睢宁县人朱名俊等。

(二)藏书家校书护书

有藏书校书而眼睛损害严重的清代江苏睢宁县人朱之承(字绍衣,号亦庵),朱氏“邑廪生。善属文,事继母佟氏至孝。父卒时,祖母在堂,守节四十七年,之承请旌建坊于里闾。颖悟好学,蓄书数千卷,或于他处搜罗散帙,手自补辑,篝灯夜读,目为之昏,弗顾也”;更有视图书如生命,在危急关头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好图籍的明代江苏溧阳人蒋舒(字若木),他于崇祯六年(1633)中举,曾任当涂教谕,后值明末乱世,战事四起,遂致仕归,“家居日,闭户著书,手自评纂《二十一史》。避乱洮湖,舟中常载书自随,兵至辄长跽曰:‘诸物听公等取去,幸勿残吾典籍也。’与陈名夏为同门友,名夏既贵显,招之,辞曰:‘年兄行道以济生民,弟亦明道以开来学,均之,无负师门也。’感慨卒”。蒋舒在乱时逃难,以书随行,并不愿屈身事人,把自己藏书读书授徒讲学的行为看作拯济生民的大业,十分自负。

(三)藏书家建楼贮书

范凤书说:“在长期的封建时代,私家藏书楼相对地说开放性最大,对中国学术的发展推动作用也最大。”[2]183五代及宋以后,私人藏书数量剧增,专门藏书楼不断涌现,并且大都有专名。古代方志在收录藏书家生平资料时,多与其藏书楼相关联。明代常熟人孙七政(字齐之),“所居有西爽楼、清晖馆,蓄古彝、鼎、书画,客至,觞咏其中”,孙家世代藏书,为常熟一带有名的藏书世家,两座藏书楼中不但有各种典籍,更有大量文物,可惜的是,孙七政晚年贫甚,不得不忍痛割爱,把图书和古玩变卖出去。清代溧阳人狄继绅(字阆仙),曾官内阁中书,致仕归乡,“啸咏一小楼,图史罗列,几研可鉴”,人生的最后阶段全部在“图史罗列”藏书楼中度过。清代苏州藏书家范必英(字秀实),曾官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谢病归,所居芝兰堂三楹后万卷楼,为柜二十四以贮所藏书,日吟讽其间,怡然自得”。史志所记藏书家建楼藏书更有价值的,当属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和刻书家毛晋:

(毛晋)奋起为儒,游钱牧斋之门,好古博览,构汲古阁、目耕楼,藏书数万卷。开雕经史百家及从未梓行之书,天下之购异书者,必望走隐湖毛氏。晋又好施予,遇歉岁,载米遍给贫家。水乡梁桥,独力成之。雷司理赠诗云:“行野田夫皆谢赈,入门僮仆尽抄书。”

毛晋两座藏书楼是如何充实起来的?史料说:“(毛晋)性嗜卷轴,榜于门曰:‘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出二百;有以旧钞本至者,每页出四十;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于是湖州书舶云集于七星桥毛氏之门矣。邑中为之谚曰:‘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氏。’前后积至八万四千册”真是古代私家藏书史上的佳话。

(四)藏书家仁心善举

藏书家是文化的传承者,是思想的践行者,他们在藏书的同时多有仁人之心。有创办书院的清代睢宁县藏书家李枝萼(字华阳),他“由恩贡生考授府通判,以父母年高,辞不仕。性嗜诗书,尤喜成就人才,建乡塾于宅之东,名曰崇文书院。积经史其中,聘名师课生徒,贫家子辄招致就学,遇能文之士,亲疏恩怨不计也”;也有从事多种善举的清代六合县藏书家徐鼒(字彝舟、石麟子):

道光乙未(1825),举于乡,乙巳,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考取御史。咸丰三年(1853),粤贼陷金陵,六合戒严,前后屡犯境,时鼒方假归,与办团练,以保城功加赞善衔,旋奉命以知府用。八年,授福建福宁府知府,莅任后,修文庙,瘗暴骨,捕海盗,益整饬书院,捐廉俸购书数十种,立《读书门径》七则、《读书功候》八则,自是诸生得肆力根柢之学。……大司寇江都史公,藏书称极富,鼒馆其家,益博通群籍,以淹雅著称。

在福宁知府任上,他为书院之建设,人才之培养,无偿捐出薪俸购买图书,并指导青年学子如何读书,奉献太多。

二、考知藏书家读书治学情形

古代私人藏书大多藏而为用,藏书家兼具学者身份,酷爱读书,如李袭誉“素好读书,手不释卷”[3],蒋乂“好学不倦,老而弥笃,虽甚寒暑,手不释卷”[4]4028,苏弁“手自刊校”[4]4977,等等,大量藏书为私人藏书家治学提供了极大方便。除了自己利用之外,藏书家也非常重视利用藏书来教育子弟,促使他们参加科举或从事学术研究。明清方志在收录藏书家逸事时,聚集大量藏书家热爱学术的史料,是研究藏书家学术成就和学术方法的重要文献来源。

(一)再现藏书家读书治学的艰苦情形

藏书家长期与书打交道,身上沾染浓厚的书卷气,体现出本色性情。在读书治学过程中,他们不慕名利,全身心投入其中,忘却人事烦扰。如明代高邮人张綖(字世文):

幼聪明,能诗,与兄经、紘,从弟绘俱有名。中正德八年举人,久之不第,谒选得武昌通判,专督郡赋。岁终行县,见有难民催逋者,綖愀然曰:“公赋固急,穷民冻馁囹圄,亦可念也。”亟放归,期以春和完办。民感之至,期,争输无后者。擢守光州时,岁凶民饥,请上官,得谷数万石赈之,全活甚众。有忌之者,摘其耽吟,罢归,隐于南湖,自号“南湖居士”。构草堂数楹,贮书数千卷,昼夜诵读,目为之眚,犹令人诵而默听之。诗文操笔立就,虽率意口占,皆合格调。

由于诵读艰苦,昼夜不息,居然目盲,但仍请人诵读默听,这是何等的精神。昼夜坚持诵读的还有清代靖江人朱家模(字端叔),“以廪生入国学。幼读书不善记诵,父因使持门户事,乃愤志,取藏书,昼夜读之,一年即游庠,省试落乙榜。工古文词,晚精堪舆家言。贫而喜结客,善为人排难解纷,有鲁仲连风”。朱家模的父亲朱大中(字时甫),是当地有名的学者,史载其“性落拓,不事生产,读书多独见。以先世农业,鲜藏书,鬻产,至苏州购异书数千卷,无不披览,以不得志于有司,去,为汗漫游。晚从王文成公高足讲良知之学,欣然有得,赋诗多见道语”,为了读书治学,竟然卖掉家产而购书,终于收藏图书数千卷,有父如此,其子必贤。

学者读书的艰苦情状在方志中多有如实的记载,读来令人唏嘘。如清代江都人苏光达(字观吾):

性至孝,五岁失母,哀毁如成人。邻母怜其幼,市修脯啖之,拒不食。长嗜学,家故贫,从知交借书课读,冬无完衣,环走一室,跳踊以敌寒,终不辍卷。暑夜置足甕中,披襟朗诵,日出,篝火荧荧几席间。为文疏达,颇得眉山之致性谐旷,独不善佛氏说,谓尽性立命,圣学本明,奈何寂灭诡道,其持正如此。七试棘闱,不遇,摧郁得病,死年三十八。易箦时尚手持一编就暝云。

这则资料把一位学者读书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一一交代出来,始知为学之不易。再如清代南通人崔于擢(字两奇),“雍正十三年(1735)举人。……刻苦为学,夜倦,以针刺手脉,血出,涂以墨,积久成瘢。擢潜心理要,远近负笈踵其门”,上演清代版“锥刺股”,而正是这种刻苦的读书习惯,崔氏才成为一方才学之士。为学的过程很艰苦,但是积久为功,终有所得。明代长洲(今苏州)人陆士鳌(字云和),“家县治东偏,赋性鲁。读书非三百遍不熟,夏月蚊虻钻肤不辍,然竟以鲁得之。嘉靖四十四年成进士”。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记载藏书家不同的治学思路

古代藏书家多为学问家,他们从事校勘、辑佚、编纂以及创作等各种学术研究,创造了辉煌的学术成就。但是,古代学术要归一致,但方法和途径并不相同,这一点在古代藏书家的治学思路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一方面,学术研究聚焦不同。各位藏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主阵地”。在各种学术研究中,以从事经学者为多。如宋代江都藏书家李衡(字彦平):

自幼博通群书,为文操笔立就。宣和间入辟雍。有洛人赵孝孙与同舍,其父宝师程颐,家学有源,劝衡读《论语》,曰:“学所以为圣贤,非记诵词章之习,立心不可有丝毫虚偏,惟诚实自处,方可以言。”衡心佩其训,学必以《论语》为根本……后定居昆山,结茅别墅,杖屦徜徉,聚书逾万卷,号曰“乐庵”。

另一方面,读书治学方法不同。古人有“阅读辨体”的自觉,文体不同,读法也不同,“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5],意思是说读文学名著可知社会人情,读哲学名作能懂自然规律。长期的读书治学经历,古代藏书家善于总结方法,方志于此多有记载。如明代昆山人王志坚(字弱生):

万历中进士,卜居南园,肆志读书。其法先经后史,先史后子集;读经,先注疏而后辩论;读史,先证据而后发明;读子,则谓唐以后无子,当取说家之有裨经史者补之;读集,则定秦汉以后文为五编,考核碑志,援诗传,捃杂说以参订之。

王氏博学多方,对于经史子集总结出不同的阅读方法,融会贯通,终成一代名儒。清代苏州学者蒋济选(字觉周),“以经书友教吴中,每讲期,听讲者环坐馆舍,几不能容。尝谓学者:于《四子书》宜先冥心搜索,思路断绝,然后取宋元明儒先语证之。其为制义,穿穴六籍,不随风气。无事,日课一文,故箧衍所藏独多”。因为读书之法得当,读书与撰文相结合,学问大长。

(三)凸显藏书家读书治学的社会价值

读书治学是人的价值转换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对于社会底层人士而言,通过这种途径所改变的可能是几代人的命运,因而只要有条件,绝大多数古人都会鼓励子弟藏书、读书,进而走上仕途,显亲扬名。

古代藏书家有一种推己及人的博大情怀,他们购书藏书以此来勉励和教育子弟读书,为家族,也是为社会培养可塑之才。如清代睢宁县人朱腾骧(字可石):

熟于经史及汉魏六朝唐宋之文,朝夕研究,下笔千言立就。藏书数千卷,手植花木,春秋佳日,香浮满院,与二三同志留连唱和,纵谈古今,灯花频落,其兴不衰。尤好排难解纷,晚年奖掖后进,不遗余力。居恒手不释卷,遇书肆有异本必购而切究之。尝勉子弟曰:“读书为名儒,居家为孝子,出仕为忠臣,皆不可易也。”

在朱氏看来,名儒、孝子和忠臣等的养成,基础就是“读书”,千古“不易”的真理。又如清代丹徒人杨棨(字羡门)酷嗜藏书,咸丰年间兵乱,带着数十箧藏书避难,他“天资颖悟,博贯古今,经史子集,靡不研究手选群书以等身计。持躬庄雅,与人介而和善,谈明理尤善征考,凡文献之逸于野者,必搜讨,录而志之。训儿辈及生徒,娓娓不倦”,把自己的读书经验用之于“儿辈与生徒”,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有用良才。清代长洲(苏州)人张大受(字日容),世居吴门,其父张履素建匠门书屋,内有潮生阁、侣跫斋、读书亭等,张大受自幼攻读其中,在当地很有名声,他撰写《读书亭记》记载读书治学之道,说:

盖书之为效,守先正,待后学,入朝备掌故,在野扶人伦。古之儒林,童而诵习,白首莫穷其指归,父作子述,专家为师,故久而弥章。

对于读书治学的社会作用有清晰的认识。正是因为自小就有明确的读书目标,所以张大受学问日进,于康熙十九年(1680)中举,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奉命督学贵州,官贵州学政。他在贵州教诸生读书之法,改变了当地的读书风气,贵州后来出了很多名人,张大受居功甚著。

三、保存大量古代藏书诗文

古代方志多有艺文志,主要收录本地前贤诗文作品。与专业的诗文总集或别集编纂不同,方志艺文志中的诗文选择重在凸显地方性特色,举凡与本地相关的名人之作尽皆收录,其中很多是不见载于文人文集的,这就为诗文辑佚提供了资料来源。明清方志在诗文收录上多有成效,而其中包含大量的藏书诗文,大大推动了藏书文学研究。

(一)述图书征集

明清时期,各级各类机构藏书勃兴,图书征集工作尤其受到重视,方志所收录相关诗文对此事特作记载。如《光绪续句容县志》收有清道光间教谕张履征《句容遗书启》一文,文中说:

我朝右文重道,超越前王,内则有词垣四库之藏,外则有文宗、文澜之阁,焕乎炳乎!与三代同风已然。聚乎上者,不虞其逸而散,在下者莫必其存,况有使不值乎陈农书未校于子政,倘或失之三箧,即难购以千金。夫统海内之群册固已置于兰台,而即一方之遗文,亦当分庋于横舍。……凡鸿篇巨制,小集短章,或已版行,或惟手稿,苟其有稗(裨)理道,不陟陂淫,当华实兼收,异同并录。呜呼!长卿遗札,得之其妻;中郎亡书,写于其女。况贤子名孙,良朋谊友,可不亟加编辑,勉付胥抄。真本自存,不虑河间之留取;副墨是进,何殊柱下之珍藏?而蒙复将于养花之余,勤落叶之扫,择其精粹,刊布于时,即可为先哲表彰,亦以令后来兴起。惟我同志,共鉴斯衷。此启。

这篇征书启用骈体写成,开篇言典籍散逸之史实,接着论清朝编纂《四库全书》向天下征集图书的意义,从而引出句容县学为本地培养人才亦需征召图书之必要。文字恳切,令人动容。句容县学这次征集图书的结果不得而知,但是,同是在这部方志中,记载了该县华阳书院藏有经史子集及“时务之学”图书30种937本,不可谓不多,光绪二十三年(1897)知县邓炬拟定《书院章程》中还有呼吁士人不断献书的内容。

(二)咏私家书楼

藏书楼及其中的图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更是藏书家的精神家园,历史上,每一座私家藏书楼都有一代人或者是几代痴心爱书、悉心寻书、精心藏书、用心读书的故事,因而大量的古代诗文专咏藏书楼。明清方志在收录诗文方面十分留意那些歌咏藏书楼的内容。

明代江都葛氏家族(父亲葛钦,儿子葛涧、葛洞)原为凤阳人,徙居江都,皆喜藏书,累积万卷之巨,史书记载说:“葛涧,字子东。其先凤阳人,父钦徙江都。钦嗜古书,构楼五楹,藏书数千卷。至涧益至万余卷。江淮间称积书多者无如葛氏。涧博学,有名理,坐卧一楼,手一编,寒暑不废。尝撰本朝人物编,始洪武,迄嘉靖,数十百卷,人为列传甚悉。少从湛若水游,德器深粹。年七十余卒。”时人对于葛氏藏书成就多有赞美,朱曰藩还专门创作一首《葛氏藏书楼歌》:

中都葛君有道士,三世侨居广陵肆。天生妙志用不分,金薤琳琅杀青字。汉代虚遗三箧书,边韶曾称五经笥。朅来倾盖邗江边,知我所癖心相怜。不辞宝藏出琬琰,更开武库森戈铤。尝言心悟《法华》转,莫使多方惠子偏。墓中威斗岂足辨,宫内驺牙空复传。君家世传稚川学,不独远寻勾漏药。闻君购书起楼时,飞梁耸出彭城阁。丹砂句读细磨勘,蜀锦装池恣裁削。《金楼子》内收未备,竹素园中举还略。轻车重马四方来,秘府灵山一时凿。楼西住近贾胡斋,椟中什袭来重译。夜夜文光薄斗牛,火齐珊瑚争敢射。乃知真好不误人,世间尤物皆无益。江花漠漠江水阴,江上芙蓉千竹林。愿乘素舸泛秋色,上楼一解囊中琴。为君弹出众山响,满壁皆成金石音。

基于藏书方面的巨大成就,葛氏父子对于刻书一样痴迷,所刻书多传至今,成就地方藏书和刻书佳话。与朱曰藩咏葛氏藏书楼一样,清朝句容王士宏曾创作《万卷山房放歌》,歌中道:“君不见男儿堕地七尺躯,往往偃盖一笠茅斋里。拥书万卷轻百城,如椽不数龙门史,古天余石琢金星。”诗歌对于人生和藏书关系有深刻领悟。需要说明的是,万卷山房为句容王辂的藏书楼,楼中藏书宏富,“万卷”非虚数也。不过,王士宏与王辂关系囿于史料之阙,需要进一步考证。

方志还对那些名不彰的藏书楼施以关照,保留极为重要的史料。如上述藏书家王辂《访扫叶楼怀笪江上先生》写道:“道士住幽谷,欣然汗漫游。陡岩悬老树,横水障虚舟。细草分残照。孤松立素秋。桂花香冷处。知是读书楼。”笪江上即笪重光(1623―1692),字在辛,号江上外史。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性刚直,后弃官归田,晚居茅山学道,书画兼通,于茅山风景险峻处筑藏书楼,绘画读书其中,真超然之姿也。

(三)记藏书散逸

古人认识到藏书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能够拥有一定规模藏书者毕竟是少数,而即便是这些少数群体,图书聚集也非易事,故方志中的藏书诗对于聚书轶事津津乐道。明代朱纯《题张氏所藏祖宗墨迹》写道:

张克禋瓒尝从予学县庠,既中第春官,登辟雍,后辞归乡里。洪武辛酉夏,持其先世手泽来学中示予。予究厥源委,则其八世祖之墨迹,其孙东谷公得之祖妣王氏,家归藏之,且别纸为训语示后嗣。迨五世孙明善甫复饰新之为卷轴,诸公为跋语其后。予览之有以,见吾乡先辈故老仪型焉。张氏自宋庆历居西城,迄今盖三百四十载,族既蕃衍,又克世其先业。观此贴之能保守,可以知其奕叶,子孙之有人矣。昔晋未易姓,而栾郤胥原已降在皂隶,今张氏自宋迄元而明,历代且三,时异事殊,子孙相继,不坠前人遗迹,保守数百十年若新,其视无恤袖简殆过之,诚可嘉已。虽然,张氏子孙克保其前人墨迹,可不思其前人训诫之语而遵之哉!有前人训诫之语,可不思益慎守,其持心操之己之术,以緜其泽于无穷哉。

张瓒一家所保存的八世祖遗书,始于宋代,历经三百多年到明初,世代守护,奉如瑰宝,遗书内容虽未公开,但是张氏代有其人,足以说明这份祖先的藏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对于家庭兴旺和子孙成长是如此重要。

但是,由于战乱、水火和各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难,古人保守藏书十分艰难,更有不肖子孙为生计而变卖藏书,造成人祸。宋周煇说:“唐杜暹家书,末自题云:‘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6]对变卖藏书的子孙严厉督责。方志中的诗文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清代沭阳县胡嵩林《荒年乐府十章》其二《儒冠误(悲鬻书也)》写道:

鸡犬不存牛马去,齐向市头毁家具。大而几案小瓶罂,零星簪珥纷无数。就中价值书最低,终日横陈人莫顾。袖有青铜三百钱,罗列使开九经库。因念珍藏楹下心,当年什袭加防护。偶借人观急索还,每因雨遇忙搜蠹。手泽殷勤遗子孙,丹黄陈迹满缣素。早知《论语》竟为薪,应把《兰亭》先殉墓。君不见嬴秦烧过又萧梁,流祸至今逢贼怒(贼掠人家,裂书满地)。

家道衰落往往会变卖财产,而此时曾经昂贵的典籍却在各类家产中价最低,“青铜三百”就可以让藏书家“开九经库”,让人惋惜不已,而更为痛心的是战乱时期暴徒和盗贼对典籍的大肆破坏,是文化的灭顶之灾。胡嵩林“悲鬻书”叙述典籍遭遇的各种劫难,读来令人唏嘘。

四、结语

古代方志编纂发展到宋代,完成了体例上的定型,收录的内容已经超越前代,跳出地志、图经的旧有范式,成为地文地理、人文地理、人物风俗和自然物产等的综合性记述,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不可估量。但是,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方志数量极大,早在1956年,朱士嘉先生第二次全面统计国内各大图书馆馆藏方志数量为7 418种109 148卷[7],这还不包括港澳台和国外图书馆所藏,面对如此浩繁的数量,想全面利用其中的藏书资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本文所考察的方志主要为《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部分,所涉及的藏书史料也以江苏省境内为主,而古代江苏藏书事业十分发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因此,虽不能涵盖所有,但可以斑窥全豹。

利用方志可以解决古代藏书的诸多问题,比如古代中国到底出现多少藏书家?范凤书先生说:“就历代文献提及当今专著与论文所涉述,宽泛而言约七八千家,但若按严格的一定标准去核算,也不过四五千家。”[2]159一直以来无人作过认真统计。以江苏古代藏书家为例,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辑录古代江苏藏书家490人,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概述》记载江苏私藏书家967人,而笔者仅从《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就统计出藏书家1171人,如果把江苏全部方志找到,估计人数还要多。利用方志研究藏书,还可以看到古代藏书的地区分布情况,还以江苏为例,“江苏古代藏书研究呈现极大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代不均衡,学术界对于明清时期江苏古代藏书研究抱有极大的研究热情,而对先秦至元代的藏书研究论及较少。另一方面则是地域研究的不均衡,对江南地区(江北则仅有扬州)研究较多,而对苏北各地涉及甚少。”[8]江苏古代藏书的这种特征在古代地方志中有大量的史料可以佐证。

利用方志研究藏书,还有很多有待开启的课题,诸如藏书与刻书、藏书与学术、藏书与文学、藏书家与其他领域的学者,等等,都需要梳理清楚,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全都离不开古代方志史料。

猜你喜欢

藏书家方志藏书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珍惜每一本藏书
Average Incremenral Correlarion Analysis Model and Irs Applicarion in Faulr Diagnosis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清藏书家袁廷梼枉生平发覆[1]——一个苏州家族的兴衰
《先秦至隋唐五代藏书家考略》补考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
越鳗堂藏书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