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 新起点 新作为
——纪念安徽省桐城市老年大学建校31周年

2023-12-21阮子海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桐城市建校办学

□ 阮子海

安徽省桐城市老年大学创办于1992年,迄今已度过了31个春秋。31载时光流转,31载寒暑交替,我们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一路奋斗,一路辉煌。其间见证了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辉煌过程,享受到了中国老年教育给学校带来的高质量示范效应。如果说31年前的老年大学还是一只可爱的“丑小鸭”,那么31年后的今天,她已经是一只昂首飞翔的“美天鹅”。建校31年以来,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老同志满意为目标,在实践中探索答案,在创新中寻求发展,克服了种种困难,各项工作得到了空前提升,现已进入全省先进校行列。2001年,学校被授予“安徽省老年大学系统先进集体”;2004年至2022年,连续三次被授予“省级示范校”;2015年被评为“十二五”期间老年教育先进单位;2014年原校长项义发被授予“全国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21年市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队被安徽省老干部局授予“全省老干部正能量活动团队”荣誉称号……

回望来路,不忘初心,成就和荣誉来源于努力和拼搏。是一代代老年大学人的砥砺奋进、艰苦创业,成就了老年大学今天的辉煌。记得,桐城市老年大学1992年成立时临时设在市老干部局机关,只有一间教室、一间办公室、38名学员。经过四迁校址,五扩规模,建成于2012年的桐城市老年大学,位于龙眠河畔,彩虹桥头。北眺龙眠群山,南望文都古城,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学校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专业教室、多功能厅、大小会议室齐全,还建有室内标准化门球场,校园门前有可容纳上千人参加活动的文华广场。学校设6大专业门类,22个专业学科,71个教学班级,10个专业学会,42名专业教师,每学期注册学员千人以上,参学人次达3000人次。据统计,目前的人数及规模与建校初期相比翻了近10倍,与10年前相比翻了5倍以上。

桐城市老年大学教学楼

随着老年大学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办学成果、示范效应日益显现,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令人欣慰的是,一大批老年学员在老年大学这个舞台上创造了人生辉煌,找回了青春的热情和活力,实现了多年的追求和梦想,成为大器晚成的艺术人才,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学校师生共参加各类展示竞赛活动近百次,获奖300余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展示竞赛奖120人次,获市级展示竞赛奖220人次。

31年来,桐城市老年大学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秉持“政治立校、质量建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的发展思路,强化规范化管理,优化办学条件,以高质量的办学成果,引导更多的老同志投身老年教育事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专业设置多样化。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学校专业设置遵循适应性与引导性、拓展性与层次性、个性化与共性化相结合的原则。学校现开设22个专业、71个教学班,专业类型分为知识、技能、健身、娱乐、地方特色、综合等六大类。目前,桐城市老年大学是省老年远程教育共建教学点单位,建立了桐城市老年远程教育网,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互联网+老年教育”的教学模式,从而助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2.“三结合”拓展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是老年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实施老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更是实现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不断探索实践,创建了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班级与社团、校内文化和社会文化“三结合”的模式。学校在全市乡镇村建立了10个教学基地,50多个教学点;学校成立了艺术团、合唱团,组建了9个专业学会和1个志愿者服务队;设立桐城派书画院工作室、乒乓球室、棋牌活动室等。不断搭建学习平台,拓宽展示平台,助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升广大老年学员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3.“老年大学+”创新办学思路。学校开创了“老年大学+”的办学模式,打造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与相关部门、社团、学校、镇街、社区、协会等合作办学,走开门办学之路。积极依托社会资源为己所用,借助社会之力改善办学设施,实现了教育内容、形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比如,学校与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从认识、组织、活动和路径方面深度融合。目前,老年大学和镇街老年学校有近5000人加入了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成为该协会的主要力量,实现了资源、平台互补互助,共同发展。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涵盖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师资管理、学员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力求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治而有序,从根本上保证老年大学各项工作有序、可持续发展。

三十多年来,桐城市老年大学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历经几代领导班子、教职工和广大师生的不懈追求,团结奋进,已将学校建成老年学员求知明智的校园、健身养心的家园、陶冶情操的乐园、服务社会的田园。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将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学员努力创造更加优质舒适的求知环境,积极搭建“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平台载体,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为建设开放、活力、创新、现代的文都桐城奉献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桐城市建校办学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挑起了“金扁担”
我校举行建校70 周年校庆活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福州大学喜迎建校60周年
新农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桐城市发展优质米品牌现状及对策
桐城茶产业“十三五”规划建设思路
河海大学迎来建校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