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视域中白蛇故事的当代重述
2023-12-20张明月
[摘 要] 白蛇故事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流传至今衍生出了小说、戏剧、电视剧、电影、动画、舞剧等多种跨媒介制作和传播方式,其当代重述已形成一种现象,对其进行学理层面的挖掘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立足跨媒介叙事视角,梳理白蛇故事的文献出处和传统表现,探讨白蛇故事当代重述的跨媒介特征。
[关键词] 白蛇故事 跨媒介 重述
[中图分类号] G206.3 [文献标识码] A
白蛇故事流传至今,深入人心,影响力广泛而深远。目前学界对白蛇故事的发生研究大致形成了“原始圖腾崇拜说”“唐代说”和“宋代说”三种说法,各有依据。梳理文献记载,发现其传统表现形式主要有口头传说、话本小说和地方戏曲三种,体现了口语/文字时代的传播特点。白蛇故事流传到当代,出现了小说、电视剧、电影、动画、舞剧等多种跨媒介制作和传播方式。本文立足跨媒介视域,对白蛇故事的跨媒介叙事文本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发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间故事,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传统民间故事的保护意识。此外,在逐渐走向媒介融合的当今时代,对白蛇故事的当代重述进行跨媒介研究,能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条可能的路径。
一、白蛇故事的文献出处及传统表现
白蛇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已久,作为口头传说,其发生年代无法确认。但有文献记录以来,学界考证其发生年代,大致形成了“原始图腾崇拜说”“唐代说”和“宋代说”三种说法。
1.白蛇故事的出处
学界依据文献考证白蛇故事的发生形成了三种说法,“原始图腾崇拜说”从文化原点探究,观点新颖;“唐代说”正随着新近的文献发现而支持者渐多;“宋代说”的文献文本支撑最多,考证最严谨,影响力深远。
1.1原始图腾崇拜说
在我国的远古神话中,蛇作为“龙”的原型,是中华民族最强的图腾象征,几个主要的华夏民族部落中都有人蛇结合的形象和传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最早祖先的伏羲和女娲是人首蛇身,兄妹成婚,《列子·黄帝篇》记载:“庖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1],汉武梁祠石刻和南阳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也能看到人蛇合体的伏羲女娲的交尾图。制服水害的禹也有“部分或全身的龙蛇形象”[2],在《说文解字》中,“禹,虫也”,即为蛇。据闻一多考证,禹应当为一个部族,他们的图腾是龙(蛇)。《搜神记》中《隋侯之珠》一篇中也有隋侯救大蛇,蛇衔珠报恩的故事[3]。此外,中国民间亦保留着有许多蛇图腾崇拜的习俗。福建地区有供奉和祭祀蛇王的风俗,浙南和晋南农村地区仍保留着见到蛇要焚香烧纸相送的旧习。研究者立足原始先民图腾崇拜的角度,通过考证神话故事和民俗中的蛇形象,得出了白蛇故事来自原始图腾崇拜的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缺乏直接文献的支撑,主要代表人物有王骧和汪盼玲等。
1.2 “唐代说”
根据收录于《太平广记》中的唐传奇《白蛇记》《李黄》和《李琯》,胡士莹认为白蛇故事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等与这三篇唐传奇存在明显的继承关系,因此,认为白蛇故事的雏形应在唐代[4]。王骧也在考证《金山志》之后,认为“法海降服白蛇的故事早在唐代即已产生,到了北宋更为盛传”[2]。另外,刘广瑞收藏的太行山地区新近出土的明清小说类文书《许状元祭塔》也主要讲述了唐朝时的事情,有“话说唐朝喜宗驾前有家忠臣,江苏省钱塘县人士,姓许名良字乐善,系二名进士出身”这样的句子[5],与记录了白蛇化为美女害人的《李黄》版本一致,应是在《李黄》基础上的改写。在以上丰富的史料支撑下,越来越多学者开始支持“唐代说”,主要代表人物有胡士莹和王骧等。
1.3 “宋代说”
明嘉靖时期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的《西湖三塔记》中提到“是时宋孝宗淳熙年间,临安府涌金门有一人,是岳相公麾下统制官,姓奚,人皆呼为奚统制”[6],据马廉考证,《西湖三塔记》应是迄今可以见到的关于白蛇故事的最早版本。另外,《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也有“话说宋高宗南渡绍兴年间,家中妻子有一个兄弟许宣”这样的句子[7]。以上文献确凿地证明了宋朝已有白蛇故事的雏形。钱静芳考证了地方史料文献和地方志,提出了“然则雷峰塔镇蛇事,在宋季不在明季也”的说法[8],之后戴不凡亦支持此说,认为“根据今天能见的资料,《白蛇传》故事的雏形,似成于南宋”[9]。此说因其史料的翔实和考证的严谨而获得了许多学者的支持,成为影响力最大的说法。
以上,有确凿证据支撑的记录白蛇故事出处的文献有唐传奇《白蛇记》和宋话本《西湖三塔记》,但《白蛇记》非常粗糙,而《西湖三塔记》中的背景、人物和情节都更为完整,更接近于流传的白蛇故事,因此本文认为白蛇故事的真正雏形是宋话本《西湖三塔记》。
2.白蛇故事的形成和发展
关于白蛇的故事,从唐传奇《白蛇记》《李黄》《李琯》、宋话本《西湖三塔记》,一直至明朝冯梦龙后,才正式形成。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的第二十八卷辑录了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其中药铺主管许宣、蛇妖白娘子和青鱼妖青青以及和尚法海等主要人物均已出现,涉及了借伞还伞定情、白娘子偷盗官府银子、白娘子显形、法海雷峰塔镇压白娘子、许宣出家等主要情节,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完整的白蛇故事,标志着《白蛇传》故事的正式形成。之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在民间被搬上戏曲舞台反复上演。同时代还有陈六龙编写的剧本《雷锋记》。
到了清朝,白蛇故事的版本更加丰富。康熙时,古吴墨浪子在《西湖佳话》第十五卷中收录了《西湖怪迹》,也就是原来的《雷峰塔传奇》。乾隆前期,黄图珌、陈嘉言父女先后改编了《雷峰塔》。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出现了岫云词逸改本,海堂巢客点校的《雷峰塔传奇》(海堂巢客即字仰松、号岫云的方成培)。至此,白蛇故事最终定型。此后,方成培的本子改名为《白蛇传》,长年累月地不断被搬上舞台。最古老的剧种昆曲中所保留的《盗草》《水斗》《断桥》等折子戏,保持了两百多年前方成培剧本的原样。之后到嘉庆年间,陈遇乾出版了《绣像义妖传》。太行山地区新近出土的明清重要历史文献《许状元祭塔》,也记录的是白蛇故事。
清以后,伴随着小说和戏曲的传播,特别是1810年出版的《义妖传》和田汉1953年创作的京剧《白蛇传》,白蛇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传统表现
本文对白蛇故事的传统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其表现样式经历了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再到舞台文学的一系列转变,不仅流传时间长,传播媒介也随着历史发展不断进化。
口头讲述方式是文字尚未出现或文字发展不完善时期文学传播的主要媒介,学者将白蛇故事追溯到远古神话时期有一定道理。白蛇故事从萌芽到产生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变,虽无法得知白蛇故事的最初原貌,但据话本小说记录的“残丛小語”和“街谈巷说”,可以推测白蛇故事经历过口头传播阶段,或许是作为图腾崇拜的遗留,此时故事尚未定型。
到语言文字成熟阶段,特别是唐宋时期,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印刷术的进步,口头传说以文本形式固定下来。市民阶层出现后,大量以印刷和售卖话本小说为生的书商出现,文学作品具有了市场化、娱乐化的特点。为吸引更多读者,白蛇故事中的人物更加丰满,情节更为复杂。但故事主题带有明显道德规训色彩,白蛇主要以淫荡蛇女形象出现。
白蛇故事正式形成并被搬上戏曲舞台是在明朝,之后白蛇戏在民间频繁上演。经过民间戏曲艺人的集体创作,主题突破道德规训,开始宣扬纯洁爱情,白蛇也变为正面形象。此外,戏曲舞台融合视觉和听觉媒介,一方面演员身穿华美且考究的戏服,使观众获得视觉审美享受;另一方面演员悠扬婉转的唱腔使观众获得听觉享受,故事人物也更加鲜活。此外,戏曲时长的有限性使故事情节更紧凑,戏剧冲突被强化;舞台的虚拟性也使故事的时空转换得以呈现,观众具有现场感。
到了当代,各种跨媒介制作的白蛇故事蜂拥出现,成为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二、白蛇故事的跨媒介制作及当代重述
白蛇故事流传到当代,出现了小说、电视剧、电影、动画、舞剧等多种跨媒介制作和传播方式,融入了丰富的现代思考。
1.跨媒介制作与传播
1.1小说
李碧华1986年创作中篇小说《青蛇》,严歌苓1999年出版中篇小说《白蛇》,李锐、蒋韵夫妇于2006年共同创作小说《人间:重述白蛇传》。白蛇故事的叙事重心偏移,青蛇开始作为叙事主体出现,主题也扩大为对女性困境和社会正义的探讨,是重述神话传统的延续,在文学界的反响不容忽视。但受语言符号媒介限制,对接受者的文化思想等要求较高,不是受众最广的重述作品。
1.2动画
2012年由南京鸿宝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镇江市广播电视局以及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52集国产动画片《水漫金山》,故事主题为正邪对峙,情节和人物形象较为简单。之后,追光动画联合华纳兄弟、阿里巴巴影业等共同制作了两部白蛇动画电影,分别是2019年1月上映的《白蛇:缘起》和2021年7月上映的续集《白蛇2:青蛇劫起》。这两部动画电影因叙事、形式和精神内核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被认为是中国动画美学的诗意回归,票房和口碑一路高涨,建构了“西游”母题外的人蛇相恋叙事母题,为中国动画提供了全新的叙事空间。影片以水墨笔法表现白蛇修行的魔障和青蛇与法海的斗法场景,与追求写意性、善于营造意境的中国传统美学不谋而合。最后,这两部动画都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强不息、反抗暴力、追求真情的精神追求,为新时代再造中国动画美学建立了典范。
1.3 影视改编
据统计,到2022年根据白蛇故事改编的影视剧作品至少有56种。电视剧以1993年播映的改编自玉山主人《雷峰塔传奇》和梦花馆主《白蛇全传》的50集大型音乐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最具代表性,该剧采用“三段回复式”叙事结构,以“单镜头-蒙太奇美学”生成美学空间,以“许仙的雨伞”和“白娘子的金钗”作为贯穿全剧的视觉化意象元素,将黄梅戏唱白巧妙融入故事各个节点,美学价值较高。2006年吴家骀执导的基于民间传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白蛇传》,突出许仙深情的人物性格、许仙和白娘子人妖之间的真挚感情。2018年,尹涛、刘国辉执导古装神话剧《天乩之白蛇传说》,热度极高,但内涵不够深刻。电影以1993年徐克执导的改编自李碧华《青蛇》的同名电影影响最大,该影片突出了女性的侠义,重点探讨“情”和“欲”,对青蛇和法海形象的改写向着人性深度发展,极具现代性思考。2019年10月平遥电影展展出了取材自民间故事的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影片充满“水墨仙侠式的写意化视觉奇观”[10],表达了真情至上的现代化情感,为中国故事的经典重构与青春传承提供创新化思路。
1.4 话剧和舞剧
田沁鑫的话剧《青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2013年3月在香港首演,之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连续上演。《青蛇》的成功之处在于多媒体舞美的运用,近年来大型话剧演出广泛运用影像和多媒体技术,有技术压倒内容之嫌,但《青蛇》的技术运用十分克制,除了高4米宽14米的背景墙可以自由移动外,只有7台投影仪和300多部灯,有限的技术运用凸显了故事内核的深刻和演员表演的张力。白蛇故事早期改编的舞剧更偏向戏曲舞剧,如1975年林怀民的舞剧《白蛇传》就明显借鉴了传统戏曲的结构。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现将现代剪辑、音乐技法与传统文化内核融为一体的音乐交响舞剧,如1994年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演出的交响舞剧《白蛇与许仙》和2001年在同一剧院上演的摇滚芭蕾舞剧《白蛇》。2010年以后白蛇故事的现代舞剧改编更为多样,有2018年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摔跤”的舞剧《忆生念》和2021年3月24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王媛媛的“软科幻”舞剧《白蛇·人间启示录》,其将白蛇的传统故事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性问题相结合,顺应数字化的时代潮流,进行了尝试性的跨媒介文化叙事。
2.当代思考
本文对白蛇故事的当代重述作品进行梳理,发现进入20世纪以来,跨媒介文化叙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白蛇故事的影视改编领域出现戏剧与电影媒介融合的尝试,对逐渐走向末路的传统戏剧进行新的尝试。动画领域出现新的人蛇相恋叙事母题,为中国动画提供了全新的叙事空间。话剧舞台运用影像和多媒体技术营造奇幻氛围,为演员表演增光添彩。舞剧尝试数字化改编,融合后人类时代思考,先锋性十足。
同时,跨媒介改编也极大丰富了白蛇故事的主题,为其增添丰富的现代性思考。刘涛、潘粤明主演的电视剧《白蛇传》和动画电影《白蛇:缘起》探寻现代人的爱情模式;李碧华小说及电影《青蛇》、严歌苓的小说《白蛇》和动画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共同探讨女性意识觉醒和身体欲望表达;李锐和蒋韵的小说《人间:重述白蛇传》探讨大众利用正义对异类的迫害;“软科幻”舞剧《白蛇·人间启示录》体现了后人类时代对人性问题的思考。正是这些优秀的跨媒介改编作品才使白蛇故事成为四大民间故事中最为现代人所喜爱的故事,热度居高不下,愈流传生命力愈旺盛。
这些重述白蛇故事的当代作品在向追求写意性、善于营造意境的中国传统美学回归的同时,大胆尝试视觉媒介与听觉媒介的融合,顺应了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建立了新时代重述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美学典范。这启示我们民间故事的传承应当向着“以数字现代性为文化旨归的数字文学性”前进,“最终走向对新时代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的追求”[11],这才是民间文学永葆生机的正确途径。
白蛇故事从远古神话时代的图腾崇拜而来,一路经历了唐传奇、宋元话本、地方戏曲和明清小说的不断言说,直到现代,形成了小说、电视剧、电影、动画、话剧、舞剧等多种复合符号媒介的制作和传播方式,延续千年始终保持生机,白蛇故事的流传当为民间故事传承的典范。
參考文献
[1] 顾春.六子全书之列子[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2] 王骥.《白蛇传》神话故事探源[M]//白蛇传文化集粹(论文卷).刘振兴.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3] 干宝.搜神记 搜神后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 胡士莹.白蛇故事的发展——从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谈起[N].浙江日报,1956-12-06.
[5] 刘广瑞,胡明颖.新见《许状元祭塔》本事考辨[J].衡水学院学报,2021(6).
[6]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
[7] 冯梦龙.警世通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8] 钱静芳.小说丛考[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9] 戴不凡.百花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10] 刘影.戏曲电影《白蛇传·情》:诗意影像、经典重构与青春传承[J].当代戏剧,2021(5).
[11] 单小曦.“改编热”的虚妄与数字文学性的开掘——评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现象及其发展路向[J].艺术评论,2012(5).
(责任编辑 陆晓璇)
作者简介:张明月,天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水师范学院2022年研究生创新引导项目(项目编号:TYCX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