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认及其教育深化路径
2023-12-20裴圣愚王莹莹
裴圣愚 王莹莹
(1.中南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2.中南民族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并且强调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2]。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深化民族高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推动各族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可实现性已成为学术界的广泛共识[3],其中大多数的研究针对的是民族高校大学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有学者从宏观层面综合阐释了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蕴、方法与体系[4],探析了逻辑遵循和教育路径[5];也有学者从群际接触[6]等维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共同体意识教育展开了定性讨论;还有学者运用调查问卷对“五个认同”教育[7]的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总体上看,受西方心理学的观点影响,已有成果往往从侧重过程的认知和侧重结果的认同开展相关研究[8],认为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在“认”,强调通过有目的的、直接的干预措施以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水平。同时,已有成果往往使用主客体二分模式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强调大学生这一主体通过后天习得相关知识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体的意识。然而,这样的研究视角忽视了大学生自身在现实互动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验,即他们的“体”的实践,割裂了“体”与“认”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作为中国传统人文社会领域认识方式与思维模式[9]的“体认”,既包含对对象的知觉、了解,还包含情感、意志、理解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强调在感性与理性、直觉洞见与逻辑判断的结合中展开认知,并带有知行合一的含义[10]。周恩来同志在195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就指出,我们的工作“沟通了中央人民政府同各民族间的精神联系,促进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体认”[11]。因此,本文尝试重拾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体认”,将其作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并探索阐释体认的形成过程和价值意蕴,建立体认的初步分析框架,总结当前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体认的基本状况,进而提出改进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把增进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认同落到实处。
一、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认基础
(一)体认的形成过程
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认由体验和认知结合而来。其中,体验反映的是大学生自身在现实生活中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元素的直接互动而获得的经验,认知反映的是大学生自身对接收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信息(包括经验)进行加工而产生的想法。体验是认知的基础,认知是体验的升华,同时影响着进一步的体验。当大学生获得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验,并由此产生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就形成了体认。
马克思分析了意识生成的历史过程:首先是一种狭隘意识的生成,即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其次是一种纯粹的动物式的意识;最后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成[12]。这说明,意识植根于人们能动的现实生活之中,在现实个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中生成[13]。显然,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正是这样一种对象性活动,那么,体认的形成、积累、变化也就构成了大学生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开端和基础。如果只获得了体验而未产生认知,或者只产生了并非由体验而来的认知,也就没有形成体认,这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必将是薄弱的。因此,民族高校基于体认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能帮助大学生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直觉洞见和逻辑判断,也能帮助大学生建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同层面体认之间的联系,从而夯实和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对石榴籽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的直接感受,会使大学生自身获得鲜艳、密、香、费力、甜等体验,通过加工这些信息而产生了石榴籽剥取费时费力、看起来晶莹剔透、吃起来香甜可口等认知,由此形成的基本体认可能会使大学生作出“排列紧密且喜欢”的判断。在现实生活中,同各民族成员的接触会使大学生自身获得不一样的美、好、开心等体验,通过加工这些信息而产生了各民族关系密切、团结、和谐等认知,由此形成的基本体认可能会使大学生作出“有差异且有共同”的判断。有这两种正向的体认作为基础,当教育者将“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观念传授给大学生,并帮助他们建立体验与认知之间的联系时,大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石榴籽作为各民族的比喻、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作为民族关系的比喻,更加认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牢不可破,进而促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更深层次的体认。部分或者完全缺失上述体认过程,都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体认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14]。从本文所探讨的内容看,互动体验即突出了教育实践“看得见、摸得着”并在其中得到强化,认知加工即突出了教育实践“润物细无声”并在其中得到增进,通过“有形强体”和“有感增认”的结合就能达到教育实践的“有效固本”。所以,将体认作为逻辑进路,对增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形、有感、有效具有现实价值。
1.关注体认有助于找准增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的落脚点。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也是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主体间性的意识。也就是说,不能机械地理解主客体关系,只片面强调“我(大学生)”对“他者(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学习、理解和认知的教育实践方式,还要重视大学生自身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个体的天然属性。本质上,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从“我”到“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和“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的意识萌发过程。其中,身体力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关注体认可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脚在大学生作为“我”体验认知“自我”和“我们”的重要性。
2.关注体认有助于找准增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的着力点。前文以石榴籽为例简要说明了体认的形成过程,其中,大学生在教育实践开展之前形成的两种中华民族共同体体认是干预前的,对大学生进行各民族像石榴籽的教育之后形成的体认是干预后的。预前体认和预后体认反映了实然性的样态,而民族高校的教育实践则具有应然性的目标。因此,厘清了这一逻辑结构就能更加准确地发现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际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靶向发力。
在实践中,教育者应动态分析当前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认基础的薄弱环节是在于缺失某种体或认,还是在于未形成某种体认,抑或是未建立两种体认之间的联系。然后,再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改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一步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不断推动体认的实然样态接近应然目标。
3.关注体认有助于找准增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的支撑点。毫无疑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反过来又不断作用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因此,在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感”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引导大学生把打牢思想基础落实到脚踏实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行动中来,也要注重赋予大学生的“人的全面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所以说,以体认联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能突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建设性后现代体验人本观和有机思维[15],又能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统一,形成“体在建设”与“认在铸牢”相互支撑的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
(三)体认的分析框架
目前,学术界尚未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体认量表或指标的直接研究。在反思和借鉴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前述内容,本文尝试建立起一个“三层次”的框架(见表1),以分析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认状况。
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认主要可以从体感认识、体察认为、体会认可三个层次加以考察。其中,体感认识层次着重于反映大学生直接的接触和感受情况,体察认为层次着重于反映大学生日常的观察和了解情况,体会认可层次着重于反映大学生明确的判断和选择情况。内在地,每一个层次都包含体和认的要素;外在地,三个层次紧密联系,体现了意识在体认中生成程度的逐渐加深。
呈现大学生体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现状,关键就是要弄清楚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预前体认。所以,本研究围绕上述三个层次初步拟定了9道问题(见表1),对大学生接受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前的体认情况进行调查。
表1 预前体认调查设计
二、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预前体认的现状
为了基本掌握大学生预前体认的状况和特点,本研究以网络问卷的方式对本科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之所以将调查对象选定为高校的大一学生,主要考虑到他们的生源地和民族成份覆盖面较广,对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相互嵌入式的社会和校园环境具备一定的实际生活体验,又尚未系统接受高校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因此,对这一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认进行层次比较,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大学生预前体认的情况。本次问卷调查以分层抽样的方式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1491份(见表2)。
表2 样本的基本信息(N=1491)
(一)体感认识现状
受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普遍接触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元素,手机电脑、上课、电视是其最主要的体感认识渠道,广播、朋友家人、参加活动及其他方式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值得注意的是,文科类学生在本次调查之前听/看到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人数占比高于艺术类和理科类学生。
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联想内容是对“他者”的描述,如回答“民族团结”“一家亲”“56枝花”“共同体”等,少数受访大学生的联想内容是对“自我”的评判,如回答“重铸中国荣光,我辈义不容辞”“我们与国家心心相惜、休戚与共”等。统计后发现,联想词大多数属于概念类,“团结”“家”和“国”三个词的出现频数最高,分别为479次、266次、202次。而属于具体形象和情感类的联想词出现频数较低,主要有“课程(包括考试、论文、背、学习、教育、文科等)”“歌曲(《爱我中华》《团结就是力量》《大中国》)”“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柱”“红色”“新闻联播”“爱”“骄傲”“伟大”“自豪”“荣幸”“好”“万岁”“666”等。
(二)体察认为现状
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认为中华民族是高于56个民族的民族大家庭。但有部分大学生简单化理解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仅仅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或别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共同性被大多数受访大学生所观察了解到,尤其是政治方面的共同性。相比之下,对心理共同性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加强。
选择在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这一组对应情境中更能察觉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受访大学生人数最多,其次是国内与国外,再次是家乡与外地、校园内与校园外、网络上与现实中、城市与乡村等。值得注意的是:文科类学生中人数占比最高的选项是国内与国外,其次是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艺术类学生中人数占比最高的选项是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第二是家乡与外地,第三是国内与国外,第四是城市与乡村。
(三)体会认可现状
对宿舍和风俗习惯两个问题持肯定态度(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受访大学生人数占比非常高,而持否定态度(选择非常不同意和比较不同意)的人数占比非常低。值得注意的是,对两个问题持非肯定态度(选择非常不同意、比较不同意和不同意也不反对)的受访大学生中,男生和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占比均高于其在总样本量中的占比,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占比均低于其在总样本量中的占比;对宿舍问题持非肯定态度的受访大学生中,汉族学生和来自非民族地区的学生占比高于其在总样本量中的占比。
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选择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一员是其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个体身份,这两个选项的加权得分也远高于其他三种。需要说明的是,此题将“中国人”和“中华民族一员”同时作为选项是为了保证问卷题目的严谨和完整,认可两种身份的重要性都反映了共同性的归属感和高层次的认同感。因此,本研究在分析时将两个选项的数据合并,都视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体会认可。
三、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考
(一)把握守正出新的方向
正如前文的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体认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团结理念深入人心。这得益于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为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承担起了应尽的责任。同时也要看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等方面的体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基于体认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把握方向,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守正出新。
1.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正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正道”、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正旗”。应当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个别否定民族高校曾经开设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割裂其与新开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关系,甚至教学设计、教案编写“去民族理论化”的错误倾向。实际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原创性理论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一脉相承的直接体现。民族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当然包括了继续加强大学生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体认。
2.出新,出的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新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热情”、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行动”。民族高校与时俱进地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话语体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增进共同性,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使大学生在体认中树立“四个与共”、坚定“五个认同”、增强“三个意识”、把握“四个关系”、理解“四个共同”和“五个突出特性”,从而不断提高各族青年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二)优化根植身心的情境
正如前文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认侧重于认识方面并以抽象概念为主要形式。这一方面反映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效显著,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得到了很好的彰显,大学生普遍接受了相关知识体系并形成了增进共同性的价值共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大学生的认知加工多停留在概念化阶段,进行内涵式的转换不够。因此,基于体认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优化情境,通过增强大学生的体感、体察、体会和体悟来精进他们的认识、认为、认可和认同。
1.拓展情境的关联度,促进根植性体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6]。基础性特征说明了民族团结进步同每一位大学生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应被视为外在于大学生个体的自在对象,也就是不能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剥离出来,或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局限在某一个特定情境中。有关认同序列的研究也表明,“认同序列产生何种组合并以何种方式实现联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同变迁过程的外部环境”[17]。因此,需要将教育实践根植于他们所处的现实情境中,着眼于亲和力和感染力,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根植性意味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大学生自身成长历程是相融合的。就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能只见于教室、课本、作业,需要从课堂学习情境拓展到寝室、班级、专业、学院、师生、活动等相关联的“共同体”情境之中。这里列举的各个“共同体”,应被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宏大叙事在大学生现实生活情境中的注解,而不是共同体概念表达意义上的泛化。
2.提升情境的鲜活度,促进全身心体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注重“入脑入心入行”。以往的教育实践常常单线理解三者的关系,过于强调先入脑再入心后入行的递进过程,从而弱化了“身”和“行”在意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具身认知理论已经揭示了传统认知忽视个体身体的重要缺陷,提出教育引导不能依赖独立于主体的先验性概念和知识,而应依赖主体自身的感知、体验及由此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解释[18]。因此,需要让同学们在身心一体、知行合一中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形成有当下性的“沁入”与“共情”。民族高校具备各民族大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氛围和实现直接接触、想象接触、扩展接触的天然优势条件,可以变知情意行的排序题为组合题,通过实践性鲜活情境(感性)和知识性供给情境(理性)的“双轮驱动”活跃同学们的整体身心状态,推动各民族大学生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身心投入和全方位嵌入,达到自我证得和得之于己,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完善协同融合的机制
正如前文的特点总结,大学生体认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元素的渠道是多样的。也就是说,校园环境内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基于体认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完善机制,推进多主体和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1.深化校外多主体的协同机制。一方面,锚定与具化是社会表征理论主要范式所强调的两大基本过程[19]。虽然体认调查反映出大学生整体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了恰当的锚定,但具化过程仍显薄弱。近年来,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虚拟空间,有助于宣传教育传入基层、播及全域[20]。在此情况下,民族高校可以联合融媒体平台促进大学生的体认,关注青年群体的网络新现象(如izhong、阿中哥哥、70岁仔仔、种花家等体现国家认同的网络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表征建构进行研究,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大学生共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和形象。另一方面,在全社会继续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民族高校可以深化横向各教育主体之间的协同,主动参与相关地区(特别是生源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宣传工作,联动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同时,深化纵向大中小学之间的协同,在各学段开展一体化又有所侧重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实现学生在各阶段体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衔接。而且,深化虚实结合、横纵联合的多主体协同机制,也将为优化教育情境提供有力支撑。
2.构建校内多学科的融合机制。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丰富内涵。对民族高校来说,要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体认,还必须增强内生动力,打破原有的课程和专业界限,开拓一条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新路径。民族高校应抓住新文科建设的契机,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中华文化导论课等为支点,连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群,强化价值引领作用,形成对其他高校有示范性的经验做法。同时,融合相关学科和研究范式,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加强对相关基础性问题的科学研究,从历史、区域、政党、国家等多个角度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另一方面,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产生实效的关键,还在于促进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认,要以师生互动共生(共同的体认形成与意识生成)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用好形神兼备的主渠道
正如前文的数据呈现,课堂是大学生获取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而民族高校开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课程无疑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重要载体。因此,基于体认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用好主渠道,形神兼备,实现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的有机结合。
1.注重“第1.5课堂”建设。大学生对相关课程的预期不足,主要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可能很少用到这门课的相关知识,以及授课方式可能比较单一。同时,受访大学生普遍希望能够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和课外拓展活动。针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民族高校一般都采取了理论课时加实践课时的办法加以应对,强调第1与第2课堂共同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两个课堂之间的衔接,造成理论上“认”的教学与实践上“体”的教学相脱离。可以通过第1.5课堂建设改进教学工作,即利用第1课堂的教学形式开展第2课堂的教学内容,打通第1、第2课堂,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讲相结合实现对体认的反思和总结。实施科研创新项目,以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有关基础理论的教学;实施资料平台项目,以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有关历史演进的教学;实施社会调查项目,以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有关当代价值的教学。
2.加强校本案例库建设。大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另一个预期不足,是内容可能较为枯燥。同时,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偏好播放视频资料的教学环节。实际上,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适当穿插与知识点相关的短视频,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近年来,《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摆脱贫困》《中国》等一系列专题片以及“道中华”微信公众号的推出,为大学生体认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很好的视频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授课教师还可以补充具有地方特点、侧重于生活叙事的校本资料,在课堂上缩短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认距离。校本案例库建设,可以广泛挖掘民族高校所在区域内的典型案例,展现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可以深度挖掘民族高校自身的典型案例,展示学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可以积极挖掘大学生身上的典型案例,将学生视为案例库的组成要素,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
结语
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两个结合”在新时代民族领域最重要的理论实践突破。而中国传统的体认观凸显了意识生成中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之间的一元两面与同步互构关系,强调了身体力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关键作用,改变了以往只把认知当作教育实践起点的片面理解。因此,将“体认”视为深化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的一种方法、理念和思想,有助于推动高校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宣介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通过分析体认的形成过程和价值意蕴,初步建立了包含三个层次的体认分析框架,并运用问卷调查总结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体认的基本状况和特点,进而提出了促进大学生体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四个方面举措。但本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一是对体认内在逻辑、形成过程和分析框架的探讨有待深入;二是预前体认的调查问卷有待改进,调查地点、对象、样本量有待增加和丰富,对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有待精确;三是预后体认的调查问卷有待完善,思考建议中具体措施的效果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