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2023-12-20卢香安
卢香安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但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从而导致他们觉得数学学科十分枯燥乏味。因此,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强化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十分有必要。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心得,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短往往与其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大小有关。学生在课堂上对感兴趣的内容会仔细聆听,十分专注,但对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会选择自动屏蔽,甚至会和周围的学生说话,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一节课后,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并没有掌握核心知识。此外,部分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不利于解放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策略
要想使學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教师就必须做好教学设计,备好每一节课,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吸引到学生。
创新课前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环节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设计“认识年月日”一课的导入环节时,笔者创设了两个小朋友过生日的情境:“楠楠说他4年才过一次生日,宁宁问他为什么?学完本课知识,同学们就知道楠楠为什么4年才过一次生日了。”利用对话提问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直接带入新课的教学中,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以小组合作探究增强课堂趣味性 课前导入主要是为新课铺垫,但要想使整节课都充满趣味,只靠新颖的课前导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探索新知的环节中增添光彩。如在教学“认识年月日”时,教师准备好不同年份的年卡,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观察自己本组的年历卡,找出每个月各有多少天,并总结规律,由小组代表发言。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出大月和小月,以及特殊月各有多少天。
小组合作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还能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嘴、动手、动眼,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以比赛、游戏等方式巩固新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如果说导入环节是课堂的起点,探索新知是课堂趣味性的延伸,那么积累新知便是课堂趣味性的升华。为了使课堂趣味性得以升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来积累新知。比如为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设计闯关游戏,将全班学生按照不同标准分组,进行知识积累的比拼,为自己小组争光,增强学生的凝聚力。这样一来,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以幽默、正向的语言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的动力。比如,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一位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的学生,而且他的胆量非常小,上课总是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所以当我看到他想要举手却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时,我就会马上点名请他回答问题,并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多次以后,这个学生在课堂明显活跃起来了,回答问题时既大方又主动。因此,教师要学会使用鼓励、正向的课堂话语来为课堂注入活力。
除此之外,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既能够丰富学生学习的途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能够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从而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有趣。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方式与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不过,在提倡兴趣教育的同时,教师必须重视对这些方式、手法的合理、正确运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