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虚构写作”新新闻与短视频创作关联性探析

2023-12-20刘文杰何柳云

传媒 2023年23期

刘文杰 何柳云

摘要:“非虚构写作”新新闻一度被我国传统媒体广泛运用并发扬光大。在短视频成为吸引网民“触网”首要应用的智能社交时代,短视频通过嫁接“非虚构写作”新新闻的诸多元素,显示其强大的传播效能和影响力。“非虚构写作”为短视频在提供创作方法和技巧的同时,也对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传播和社会价值的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二者存着较强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因此,非虚构类短视频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必将成为视频市场重要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 新新闻 短视频创作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超过即时通讯(10.38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比增长7770万,增长率8.3%,在整体网民中占比94.8%。以智能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社交媒体,已深刻影響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而信息传播的图景化和新闻业的“液态”化,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生产和使用新闻,一种新的传播“业态”,“非虚构写作”新新闻与短视频结合的非虚构类短视频便应运而生。

一、发扬光大的“非虚构写作”新新闻

“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最早要回溯到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新新闻主义”。当时的美国乃至世界都正处于风云变幻的动荡时期,民众迫切地需要了解更多最新消息。与此同时,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电视广播等媒体对纸媒的冲击巨大,纸媒急需一种更为高明的写作手法,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新闻主义”应运而生。1973年,“新新闻主义”的代表人物汤姆·沃尔夫挑选出21位具有“非虚构写作”风格的作家的作品,编写成了《新新闻主义》一书,“新新闻主义”的称谓开始被学术界认可,并形成了特有的风格:主张弥补传统新闻纯客观的缺陷,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方式多角度叙述事件,并尤其重视对事件中某些细节的描写,甚至还特意强调作者在事件中的参与,以体现事件真实性。

1995年1月,《中国青年报》创办《冰点特稿》栏目,次年《华西都市报》成立我国最早的特稿部,2003年《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所写的报道《举重冠军之死》,让“非虚构写作”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也开启了特稿写作的黄金时代。2011年4月,在一批学者的支持下,著名调查记者纪许光于广州成立了路边社第四类写作教育工作室,这是中国第一个非虚构文学创作(应用写作技巧优化)教育工作室。

首届普利策特稿奖得主约翰·富兰克林在《为故事而写作》中认为:特稿是一种非虚构的短故事形式。所以,特稿写作在广义上也被称为“非虚构写作”。而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学者邓晓雨认为非虚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虚构”应该涵盖一切符合其哲学精神的艺术形式,即既包含着对“真实”的不懈追求和严格考证,又包含着作者独立审美的“创作”;狭义的“非虚构”指的是某种和报告文学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的纪实写作风格。笔者认为,“非虚构写作”的边界非常宽泛,只能界定它是相对于“虚构写作”的一个概念,即它所叙述的事实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它通过实地调查或亲身观察等方式进行的内容创作,包括了我们经常提到的报告文学、纪实性文学、特稿写作、深度报道等。“非虚构写作”对于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更为具体的细节来感受更真实的故事,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对于写作者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能成为写作的内容,或记录自己平凡而有趣的生活,或通过刻画边缘人物来反映时代变迁。

二、短视频嫁接“非虚构写作”新新闻诸多元素

作为具有新闻类作品属性的“非虚构写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从分析研究这些特征中发现,诸多短视频创作嫁接了“非虚构写作”新新闻诸多元素,赢得了受众,在承继中有所创新,特别是充分运用短视频自身如音像立体叙事属性,将“非虚构写作”诸多特征,更加具像化。

1.第一人称叙事,使读者(受众)充分共情。《中毒性休克》是1983年普利策特稿奖的获奖作品,记者南·罗伯逊在亲自经历过中毒性休克后,在恢复期用自己的手指艰难地敲下了这一篇非虚构报道。报道用第一人称的手法,细致地记录了自己从突然患病到送医治疗,再到克服困难慢慢康复的全过程,中间插入了关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相关医学知识,帮助读者更科学地认识这个疾病。作者对于从中毒性休克中死里逃生的悲戚描述,带给读者生动的阅读体验,同时深入浅出的医学知识介绍,也给读者上了一堂形象的医学课。

在非虚构作品中,第一人称的使用营造出一种自述的语言氛围,让无数读者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成为“我”,去经历“我”的故事,体会“我”的复杂情感。以“我”之体验,“我”之故事,感染受众,正是诸多短视频创作常用的创作手法,如一些旅游类、叙事类短视频,通过嫁接“非虚构写作”的创作方法,达到与受众充分共情的目的。

2.极力描写现场环境,使读者(受众)身临其境。梁鸿的《出梁庄记》在环境描写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梁鸿来到西安的二哥家所看到的场景,对环境极致的细节描写,既包括了环境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也包括了环境中事物的颜色、味道,甚至加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想法,使读者仿佛同作者一样,置身于昏暗的环境中,也更能体会到梁庄人在外打工的局促生活。在短视频创作中,诸多的创作者把自己生产、生活的细节,如建房过程、工作流程、生产某个产品的过程,甚至将自己生活的日常,都毫不保留地呈现给受众,让受众身临其境,这正是“非虚构写作”常常采用的文字细节描写的影像版。虽然短视频没有文字描写的细腻和通透,但短视频有诸多如字幕、音乐、画面等综合叙事手段优势,在新媒体时代更能被受众接受。

3.点面结合,予读者(受众)全景体悟。“非虚构写作”往往以文字记录时代,记录历史,通过普通的人、普通的故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见证时代,见证历史。梁鸿三部“非虚构写作”作品《梁庄十年》《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急速变化时代下的中国村庄的变迁,以跟踪访问的形式,以一个个的故事,一次又一次把作者家乡的人和事,变化与守望,生活与理想,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此映射出内地农村在时代发展中的种种无奈,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描写与观察,见证时代的变迁。如果说梁鸿的系列作品是通过宏篇巨制来叙述一个村庄的历史变迁、一个群体的风云变化的话,那么短视频往往采用几期、几个系列、跟踪采访制作等形式,将碎片化的短视频串通成某一个整体叙事,表达一个具有历史纵深感的另一类“宏篇巨制”,与受众共同见证某一个群体、某一个个体、某一个事件的细微变化。

4.语言通俗易懂,与读者(受众)共享生活。广东某高校教师黄灯所著的《我的二本学生》,就是通过讲述自己以及自己教授的二本学生的故事表明:即使是一样的二本学生,他们在不同年代的机会和际遇依然存在很大差别,由此呼吁社会应该更重视二本院校学生的状况。在这本书中,黄灯采用了平铺直叙的方式,将学生们的生活和工作娓娓道来,书中学生的故事贴近读者对生活的一般认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其文字就能顺其自然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作者与读者共享生活体验。如果说“非虚构写作”深受读者喜爱的表达方式是其语言通俗、叙事平易的话,那么,受到广大受众喜爱的短视频往往正是具备这个特征。在这类短视频中,无论是画面,还是文字,包括音乐等,都尽量让受众看得懂、听得明白,如许多有关农村题材的收菜卖菜、访贫问苦的短视频,完全的日常生活化,通过展示生活的日常,来表达某个主题,与受众共享生活。

三、短视频通过嫁接功能引爆强大的传播效能和影响力

关于短视频的定义,目前还处于实践探讨阶段,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一般研究者认为,短视频是时长在5分钟之内,主要凭借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和剪辑,随后在抖音、快手等视频或社交平台上分享的新兴视频形式。优秀的短视频作品,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充分借鉴或融合“非虚构写作”的创作方法才得以显示其强大的传播效能和影响力。

1.个性化场景传播,构建“身份认同”需求。非虚构类短视频通过个性化的场景传播,极力构建并极力满足用户“身份认同”心理,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能。如2021年抖音平台走红的“张同学”,关注他的用户群体一般有两类:一是对东北生活感到好奇的外地人;二是通过视频追忆自己生活的东北人。他的视频展现了当下最真实的东北农村,通过“东北热炕”“撕页台历”“老式家具”“室内菜园”“烧柴火灶台”等实地场景的呈现,带领用户体验东北生活,从而获得“身份认同”。这些个性化场景叙事技巧不少来自于“非虚构写作”,而不局限甚至超越了“非虛构写作”技巧。当然,智能化技术在其中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2.“沉浸式”传播,满足用户“现场感”需求。近两年备受关注的穿越机短视频,就是技术赋能沉浸传播很好的体现,它能够为用户带来更震撼、逼真的视觉效果,符合用户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如视频网站哔哩哔哩,关于穿越机的视频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其中《为了拍到烟花爆炸中心的画面,我们炸了两台穿越机!》这一视频获得了四百多万的观看量。“沉浸式”的“现场感”,是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传播的独特杰作,这种独特性随着5G技术的广泛使用,将会越来越强化,其现场体验感也会越来越强。足不出户,走遍全球将成为现实。短视频之所以能够如此驾轻就熟地融合现代智能技术,实现“沉浸式”叙事,“非虚构写作”对其借鉴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3.个性化与专业化并行,满足用户系统性需求。2021年1月25日,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以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刷新了由她创下的“最多订阅量的YouTube中文频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又一次把中国的田园生活意象带至世界。李子柒的短视频精心选取并通过具有专业制作水准的情与景、人与事的高度融合,在乡村田野、乡村生活、农家烟火叙事中,以突出其个性化、专业化并行的特征与风格,并通过重复强调、持续跟进、分类分批呈现,以达到系统化的传播效果。李子柒的短视频看似简单的乡村生活呈现,实则是美学功底深厚、拍摄技术较高的专业人士,通过具有个性化的选景、布局、场景推进等,突出乡村图景之美、乡村生活之优、乡村环境之好,让那些生活在城市里曾经的“乡村人”或对乡村生活充满迷恋的都市人,好奇、向往、追随,是典型的个性化与专业化并行,满足用户系统性需求的成功案例。

四、“非虚构写作”新新闻与短视频创作的关联性、相似性

通过对“非虚构写作”新新闻与优秀短视频创作特征的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在市场上能受到用户持续关注的短视频,往往运用了“非虚构写作”的诸多方法和技巧,二者存在诸多的关联性和相似性。通过场景与细节的写实,以“沉浸式”的叙述手法,将纸媒的新新闻主义“非虚构写作”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多种叙述方法视频化,并通过音乐、弹幕、留言等叙述元素,让受众参与其中,包括“议题设置”,跟踪互动甚至共同创作,满足用户体验和个性化需求,拓展用户生活,以达到共情、共景之传播效果,从而体现出传统的“非虚构写作”与新兴的短视频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1.以场景和细节,满足用户体验。“非虚构写作”往往凭借文字来叙述细节,而短视频往往通过场景来体现细节,以此满足用户体验。从当下优秀短视频的创作中可以看出,场景传播更加凸显出个性化表达、精准化适配等特征,短视频创作者在精准掌握目标用户群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场景的打造,构建群体身份认同,增强情感互动,在互动中人们进一步增加用户黏性。再者,在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的助力下,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实时场景和实时需求,向其推送内容适配的短视频,真正实现了内容的个性化场景定制。

“非虚构写作”以独特的细节描写,把读者带入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中,让读者从文字中体验作者所描述的“此时”之“情”、“此地”之“景”、“我在”之“感”;优秀的短视频同样善于以独特的图景、文字、音乐等,让受众体验其“此时”之“情”、“此地”之“景”、“我在”之“感”,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果。

2.以“沉浸式”的图景和文字,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沉浸式的叙事方法是“非虚构写作”常用的写作方法,而短视频的图景式叙事正是其所长,二者在这方面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随着5G技术以及各种软硬件设备的快速迭代,短视频的创作更具技术含量,其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更加丰富,VR、AR等技术逐渐被应用到短视频的创作中,使得视频画面更具视觉效果,尤其是从第一人称视角呈现的场景更具震撼力,能够赋予用户更加真实的“沉浸感”“现场感”和个性化。

美国社会学家伊莱休·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受众是有特定需求的人,他们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进行媒介接触活动,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无论是梁鸿的梁庄系列作品,还是张同学、李子柒等的短视频作品,之所以能够受到受众的喜爱,其对“特定需求”的实现是主要原因。在这里,“非虚构写作”的“沉浸式”式叙述,是以图景与文字双重表达的形式出现的,二者在“沉浸式”表达叙述方式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3.以“非虚构写作”方法创作,契合用户对虚假信息的反感。“非虚构写作”之所以爱到读者的追捧,重要原因是其叙述的真实性;而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导致虚假信息的泛滥,“非虚构写作”类短视频在共同拒绝虚假信息方面,再次形成高度的一致性。作为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代表,短视频的精神实质是泛娱乐化,体现了“娱乐至上”的价值取向,“好玩”“刺激”成为短视频得以快速传播的隐性标准。相比之下,非虚构作品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其内涵丰富且具体,蕴含的深刻主旨能够留给读者更广的思考空间。

无论是大众传播还是分众化传播,虚假信息的传播一直存在且将永远存在,“非虚构写作”本身的发展,也经历过“虚假信息”传播的诟病时期,但遏制虚假信息,需要监管者、传播者和受众共同面对和承担责任及义务。在互联网技术下的场景传播时代,非虚构类短视频新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用户对“虚假信息”反感的心理。二者同时忠实于新新闻主义的基本原理,忠于真实的创作理念。

4.以“我的生活”滿足用户拓展对“他人生活”的认知并模仿尝试。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交媒体传播,不仅在传播方式上改变着人们的传播或接收信息的习惯,甚至在深度影响着对“他人生活”的认知,从而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甚至惯习,尝试模仿“他人生活”,成为许多Z世代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时尚”。从传播市场的角度来考量,通过“我的生活”和“他人生活”的交互认知和传播,或产生新的“我的生活”,或尝试体验“他人生活”,这也许是粘贴用户特别是粘贴Z世代用户效能较好的方法之一。如果说“非虚构写作”是通过文字在最大限度还原并打通“我的生活”与“他人生活”路径的话,那么,短视频就是通过新媒体图景等新技术,更直观、更具象、更精确地融合“我的生活”与“他人生活”,二者殊途同归。

“非虚构写作”新新闻作为舶来品,因其具体可感的事件描述和真实细腻的人物情感而受到读者欢迎;短视频在发展中吸收“非虚构写作”个性化场景建构、第一人称视角获得共情等长处,来补齐发展中存在的内容同质化等短板,建立非虚构类短视频的创作模式,与时俱进地融合更多的表现形式,以适应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同时,短视频与“非虚构写作”碰撞所产生的非虚构类短视频兼具两者的优势,其对碎片化传播和社会价值的平衡,正是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用户所寻求的。因此,非虚构类短视频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必将成为视频市场重要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作者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正荣,黄楚新,吴信训.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美]罗伯特·博因顿.新新新闻主义:美国顶尖非虚构作家写作技巧访谈录[M].刘蒙之,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8.

[4]邓晓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5]梁鸿.出梁庄记[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3.

[6]黄灯.我的二本学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编辑: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