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海发展明确目标、指引方向
2023-12-20江渚
文|江渚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弘扬之地,是国际大都市、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央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重要使命的红色之都、人民之城、承载之地。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虽然只有7个多月的时间,正如他本人离任感言所说的那样:“7个月,弹指一挥间,但有些经历是不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它的意义的。”实际上,这短短一段时间的工作,对上海改革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在特殊时期赴任上海
2006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一把手出了问题,引起的震动是不言而喻的,上百名干部协助调查和谈话,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安排习近平同志到上海任职。
虽然只工作了7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但习近平同志搞调研、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谋创新,迅速扭转了当时上海的被动局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工作举措,为上海发展明确目标、指引方向,充分展示了高超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突出的政治驾驭能力,对上海的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殷一璀回忆,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在全市党政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就给大家留下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为人谦和。虽然是首次亮相讲话,但讲得非常朴实。他说:“中央调我到上海来工作,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二是沉稳笃定。他在讲话中表示,到上海来工作就是要当好公仆,尽力为上海人民多办实事、好事。他明确指出:“我到上海以后,当务之急是集中精力做好四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做好上海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要通过党代会来形成共识、凝聚人心,让上海人民精神为之一振。第二件事就是引导上海广大干部群众抓住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三件事就是抓好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四件事就是要弘扬正气、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重点抓了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通过党代会形成共识、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在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方面,当时党中央对上海的要求是努力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党代会报告指出,必须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针对上海的现状,报告强调,必须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发展途径,更加注重丰富发展内涵,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同时,报告提出,用5年时间,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
上海是中央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重要使命的红色之都、人民之城、承载之地。
报告对上海的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把推动“三二一”产业共同发展,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作为上海长期坚持的产业发展方针。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全市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要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开放服务。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基本建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显著提高城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要积极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多作贡献。
观大势、谋全局
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后,习近平同志主持起草《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新一届市委领导集体产生后,要树立一心为公、一切唯实、一身正气的新形象。抓紧建章立制,目的是形成一整套行为规范,以此来指导、约束市委常委会和每一位常委的行为。
今年11月6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期间强调,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要有勇创世界一流的志气和勇气,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创造更多世界第一。
上海市原市长杨雄生前接受采访时回忆,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市委九届一次全会上有一篇重要讲话,对新一届市委班子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在回顾了历代党的领导人对上海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后,要求市委班子成员务必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历史机遇,履行历史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强调要做到“六个始终坚持”,即始终坚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始终坚持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始终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市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坚持端正作风,塑造新一届市委领导集体的新形象;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真正担负起集中精力抓党建的重大责任,以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保证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落实。
2007年7月,上海市委成立市委财经领导小组,强化在市委领导下分析研究、协调全市财政经济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重大决策及有关重大财经问题。这一小组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市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党的建设,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重要观点,始终坚持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根据国际惯例,世博会是国家举办、城市承办的全球盛会。习近平同志指出,世博会虽然在一个城市举行,但代表的不是一座城市,而是整个国家,要动员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力量,而且是整个国家的力量。这极大提高了举办世博会的站位和视野。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抓好重大机遇,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世博会既要体现真善美和人道主义精神,又要有中国特色和哲学理念,反映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创造经济奇迹的奋斗历程。
在上海,习近平同志提出“1+2>3”的理念,要求探索完善长三角沟通协调的新机制,开创工作新局面。上海要主动做工作,促进联合发展。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促进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要强化服务辐射的带动功能,既要聚集又要辐射。
始终关心科技创新
2007年3月31日,习近平同志就任上海市委书记后,基层调研的第一站就选择到浦东新区,1993年浦东新区成立之初就在这里工作的时任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部长陈高宏为他作讲解。
陈高宏介绍说,1995年,浦东开发刚刚度过起步阶段,有些人担心政策会变,甚至出现一些投资观望倾向。当时中央就提出了“三个不变”,即浦东开发的基本政策不变、目标不变、决心不变。习近平同志仔细询问:“中央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三个不变’?”陈高宏向他介绍,这是1995年3月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由江泽民同志提出来的。习近平同志听了点了点头。
讲到自主创新时,陈高宏举了好几个小微企业创新的例子,比如做心血管支架、手机芯片的一些企业。习近平同志问:“这些企业团队都是由哪些人组成的?”陈高宏说都是以我国的海外留学生为主,他听了以后很肯定,强调创新发展引进国外技术固然重要,但原创性的创新更为关键。
随后,习近平同志又调研了上海光源工程和中国科学院浦东科技园建设情况。他在上海光源工程建设现场,听取了工程进展情况介绍,察看了工程主体建筑外观、“真空与机械预准直”实验大厅、直线加速器、增强器和工程总体规划模型等。他肯定上海光源对于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鼓励科研团队要更好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
杨雄表示,习近平同志离开上海到中央任职以后,他每年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的审议都要谈科技创新,到上海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也着墨不少,讲的和在上海时的思想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有重大发展。
时间来到2023年11月28日,在上海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他结合视频短片了解上海市科技创新整体情况,走进展厅详细察看基础研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并同科研人员代表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要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
资料来源:《学习时报》、新华社、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