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视野下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研究

2023-12-20王丹红

记者摇篮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受众

□王丹红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从国际视野出发,结合时代特征和受众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传播策略。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展示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发展道路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 多年文明史的大国,也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发展道路,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增加中国的国际认知度和吸引力。

2.有利于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理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是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是以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为基本理念的文化,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理想的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理念,让世界认识一个有魅力的中国,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3.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和合作共赢

中国是一个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合作共建的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与各国开展广泛深入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开放姿态和合作意愿,让世界感受一个友好的中国,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二、讲好中国故事的现状

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行动纲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官方话语到民间话语,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1.政府层面

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声音和立场,展示中国的形象和风采。

外交部门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执行者和协调者。外交部门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对外传播机制和平台,加强与各界人士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回应外部对中国的关切,积极宣传和推广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主张。例如,外交部设立了“中外新闻交流中心”,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外媒体对话”等活动,邀请中外媒体代表就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和对话,增进了中外媒体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公共外交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公共外交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旅游、民间等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广泛性和亲切性。例如,政府设立了“孔子学院”“汉语桥”等项目,支持中外高校、机构、社团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活动,促进了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2.媒体层面

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媒体通过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技术,向国际社会报道中国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传递中国的观点和声音,展示中国的风貌和风情。

传统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性和主流性载体。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形式,向国际受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客观、生动有趣的中国新闻和中国故事,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稳定性和权威性。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通过建立遍布全球的分社、记者站以及节目工作室,采用多语种、多媒体、多平台的传播模式,通过与国际媒体进行合作和互动,向全球受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中国新闻和中国故事。

新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性和前沿性载体。新媒体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社交网络等形式,向国际受众提供即时互动、个性化的中国新闻和中国故事,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灵活性和多样性。

以笔者所在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该机构在脸书、YouTube、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了近500个新媒体账号,其中脸书上开设的11 个账号粉丝超千万,形成了庞大的新媒体矩阵。

此外,《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等媒体也通过在脸书、Tiktok、YouTube等新媒体账号,形成了自己的新媒体品牌影响力。这些媒体通过运用图文、音视频、直播、VR等新媒体技术,通过与国际受众进行互动和分享,向全球受众提供了鲜活生动的中国新闻和中国故事。

3.民间层面

民间传播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各种形式的个人行为和集体行动,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个人风采和集体力量,传递中国的个人情感和集体价值,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真实性和感染力。

个人行为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基本的和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在国际社会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品德、与外国人士进行友好的交流和合作、在遇到困难和危机时表现出自己的勇气和担当,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生动性和感人性。

集体行动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有效和最有力的方式。集体行动通过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中国民间组织和团体的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与外国民间组织和团体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在面对共同挑战和机遇时表现出中国民间组织和团体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广泛性和影响力。例如,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爱你中国》公益活动,通过网络、视频、音乐等形式,向世界传递中国青年的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挑战

讲好中国故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进步,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改进。

1.认知上的挑战

认知上的挑战是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存在着偏差和误解,导致中国故事难以被理解和接受。认知上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上的差异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因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安排、发展阶段水平等,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这些价值观上的差异,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有着不同的评价和理解。

②信息上的不足

信息上的不足是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息获取存在着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导致中国故事难以被传播和分享。信息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传播渠道上的不畅通。传播渠道上的不畅通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传播媒介、传播语言、传播规则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和障碍,使得中国故事难以有效地传达给国际受众。

二是传播内容上的不丰富。传播内容上的不丰富是指中国向世界传播的信息内容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导致中国故事难以吸引和打动国际受众。

三是传播方式上的不适应。传播方式上的不适应是指中国与世界之间在传播风格、传播效果、传播反馈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和不协调,使得中国故事难以有效地影响和说服国际受众。

2.竞争上的挑战

竞争上的挑战是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竞争存在着激烈和复杂的情况,导致中国故事难以脱颖而出。竞争上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国际环境的变化

国际环境的变化是指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有着不同的态度和反应。例如,国际社会在经历了文明冲突和文明对话之后,又出现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融合的新现象。

②国际竞争者的挑战

国际竞争者的挑战是指国际社会中,有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故事存在着敌对和抵制的态度,使得中国故事难以顺利地传播和推广。

③国际受众的需求

国际受众的需求是指国际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和个体对中国故事有着不同的兴趣和期待,使得中国故事难以满足和适应。例如,国际社会中的政治人士、经济人士、文化人士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对中国故事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和判断标准;国际社会中的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的普通人士,对中国故事有着不同的喜好和需求;国际社会中的男性、女性、其他性别等不同性别认同的多元人士,对中国故事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感受。

四、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从国际视野出发,结合时代特征和受众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传播策略。本文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构建多元化、立体化和全方位的传播平台

构建多元化、立体化和全方位的传播平台,是为了突破传播渠道上的不畅通,扩大传播覆盖和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利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媒体等平台,与各国政府、议会、政党、智库、媒体、民间团体等各界人士进行对话和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形成共识和合力。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潜力,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与国际受众进行即时互动和分享,提高传播效率和质量,增强传播吸引力和感染力。

建立多语种的传播体系,利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国际通用语言;俄语、日语、韩语等周边国家语言;孟加拉语、乌尔都语、尼泊尔语等亚洲发展中国家语言等,向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受众提供适合他们的传播内容和形式。

2.打造有温度、有深度和有影响力的传播内容

打造有温度、有深度和有影响力的传播内容,是为了突破传播内容上的不丰富,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措施包括:

突出中国故事的核心价值,即中国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观,展示中国故事的理性和普遍性。体现中国故事的文化特色,即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有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创新,展示中国故事的多样性和魅力性。关注中国故事的人文情感,即中国涌现出无数个奋斗者、创造者、贡献者等普通人物的感人故事,展示中国故事的真实性和感人性。

3.借鉴国际经验、运用创新手段和增强合作机制

借鉴国际经验、运用创新手段和增强合作机制,是为了突破传播方式上的不适应,提升传播方式的效果和水平。具体措施包括:

借鉴国际经验,即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在讲好自己故事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教训,找到适合中国的传播路径和方法。运用创新手段,即利用科技、艺术、文学等各种创新手段,创造出新颖、有趣、有意义的传播形式和内容,如动画、漫画、游戏、音乐、诗歌、小说等,吸引和打动国际受众的注意和兴趣。增强合作机制,即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的传播合作机制,加强政府、媒体、民间等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形成讲好中国故事的合力和效应。

五、结语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中国外交和国际传播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从国际视野出发,分析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现状和挑战,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本文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主要包括构建多元化、立体化和全方位的传播平台;打造有温度、有深度和有影响力的传播内容;借鉴国际经验、运用创新手段和增强合作机制。希望本文能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也期待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