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老舍“人名诗”创作考论※

2023-12-20付冬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名诗旧体诗老舍

付冬生

内容提要:抗战期间,老舍用人名成诗写景抒情,抒发了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而人名却隐在诗中浑化无痕。他还常与友人通信探讨“抗战人名诗”,成为“抗战人名诗”写作的实际倡导者与推动者。老舍的“抗战人名诗”不仅是抗战艰苦条件下的日常记录,还是他与广大作家风雨同舟、甘苦与共、苦中作乐的情感体现,更是他团结不同政党、不同文学流派和不同艺术追求的作家们联合抗日的工具。老舍的“抗战人名诗”彰显着文艺界的团结,更是对民族抗战的文学贡献,诗情、诗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体现了他的诗才,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人名诗”在重庆流行,因多与抗战有关,故被称为“抗战人名诗”。1941年4月4日,《新蜀报》副刊《蜀道》刊登吴组缃的《与抗战有关(近体诗十首)》。4月11日,香港《华商报》副刊《灯塔》将标题改为《集作家名近体诗十首》,并删除诗中全部批注后转载。随后,抗战大后方掀起“抗战人名诗”创作热。除吴组缃、姚蓬子、郭沫若、艾青、田仲济等人,老舍也极力倡导“抗战人名诗”创作。老舍的“抗战人名诗”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研究老舍的“抗战人名诗”能全面地认识其文学创作,还能对其小说、戏剧有更加深刻把握和理解,且可与小说、戏剧等互文对读。本文拟从老舍“抗战人名诗”创作及特征、老舍与友人通信探讨“抗战人名诗”和老舍“抗战人名诗”创作的意义三方面进行论述。

抗日战争爆发后,“文艺界的集体话语认同在战争这个大背景下得到了迅速的强化与推进”1时国炎:《现代意识与20世纪上半期新文学家旧体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18页。。抗战也为诗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题材和描写对象,抗战救国、捍卫主权和民族尊严成为创作主题,政治化抒情是旧体诗写作的一种主导风格。老舍在《大时代与写家》一文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并以一名写作者的身份融进这个“大时代”,希望能够在这场“神圣战争”中,创作出“伟大文艺”。2老舍:《大时代与写家》,《宇宙风》第53期,1937年12月1日。旧体诗含蓄隐晦,艺术形式特殊,具有新诗无法比拟的音乐性,更能书写战争带来的凄怆伤情之痛。在“抗战第一”口号的引领下,老舍指出:“为了抗战,应拿出十八般武艺。旧诗,无疑是其中的一艺。”3苏光文:《抗战诗歌史稿》,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5页。此时,已步入中年的老舍再次选择旧体诗创作,不遗余力地用旧体诗来践行其诗歌理论,其创作出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旧诗季节”4老舍:《旧诗与贫血》,《老舍文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2页。。

据统计,从1919年4月,老舍在《北京师范校友会杂志》第1期上发表9首旧体诗,到他去世,“旧体诗有300余首”5张桂兴:《谈老舍旧体诗的若干资料问题》,《上海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老舍的旧体诗创作有两个爆发期:1939—1942年,1958—1965年。1938—1946年,他在渝主持“文协”工作,旧体诗创作的第一个爆发期恰在其间。据笔者统计,老舍在渝创作发表旧体诗近五十首,约占其旧体诗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抗战人名诗”约二十首,占他在渝创作旧体诗总量的五分之二。其中,《赠太虚法师》《赠潘孑农》单独成诗,其余“抗战人名诗”均散见老舍与友人的通信中。老舍还与吴组缃共同创作“抗战人名诗”《忆昔》《野望》。梳理发现,老舍的“抗战人名诗”均系抗战时期在渝创作,其余时段和地点再无此类创作。

老舍最早创作的“人名诗”是一首联句诗。1940年3月20日,作家王昆仑在渝宴请苏联作家费德林克、米克拉舍夫斯基。郭沫若、戈宝权、阳翰笙、孙师毅、老舍等出席。席上,郭沫若、老舍、王昆仑和孙师毅联诗一首致郁达夫:“莫道流离苦(老舍),天涯一客孤(郭沫若),举杯祝远道(王昆仑),万里四行书(孙师毅)。”1郝长海、吴怀斌:《老舍年谱》,黄山书社1988年版,第64页。该诗构思巧妙,语言鲜活,笔调诙谐,意境亲切,寥寥数语就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十分真切。此联句诗虽未直接嵌入人名,但由四人联袂创作并现场朗诵,既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又活跃了聚会的气氛。远在万里之外南洋的郁达夫收到联名诗后回复:“万里倦行役,时穷德竟孤。关门无令尹,谁问老聃书。”2郁达夫、詹亚园:《郁达夫诗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505页。

1940年9月4日,老舍应太虚法师之邀赴重庆北碚缙云山汉藏教理院参观并演讲。为表感谢,1941年4月老舍作“人名诗”《赠太虚法师》:“大雨冼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3张桂兴:《老舍旧体诗辑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2、74页。老舍自注:“(民国)30年4月,集当代艺术家笔名成小诗”“写奉太虚法师教正”。4张桂兴:《老舍旧体诗辑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2、74页。该诗二十个字,借八个当代作家、艺术家的人名组成。大雨即孙大雨,诗人;冼星海为音乐家;长虹即高长虹,作家;万籁天是电影工作者;冰莹即谢冰莹,女作家;成舍我为《新蜀报》总编辑;碧野为作家,莽原出版社总编辑;林风眠为画家。该诗淡笔素描、朴实无华,凝神一看,心静致远,其实就是一幅风景画,别有风韵:海浪滔天,雨后彩虹显,冰舍田边,吾在林中眠。吴组缃说:“老舍很讲究词句的调遣和语言的技巧”“兴来落笔,讲究工稳,讲究意境”。5吴组缃:《〈老舍幽默文集〉序》,《老舍幽默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赠太虚法师》诗境出之自然,境界宏阔,闲适雅静,无一虚字,读来妙趣横生。老舍仿佛也以闲散的心情,处于富有诗意的诗境之中。

1944年春,老舍作“人名诗”赠编剧、导演潘孑农:“天翼高长虹,田间潘孑农。佩弦卢冀野,望道吴云峰。万籁鸣秋苇,独清徐转蓬。霞光王统照,常任侠何容。”6张桂兴:《老舍旧体诗辑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2、74页。张天翼、高长虹、田间、潘孑农、朱自清、卢冀野、陈望道等十六位作家和艺术家的人名,经老舍巧手连缀成为一首“抗战人名诗”。细细品味,首句是一幅风景画:落霞染空,朗星初上,一道长虹高高地跨乘在蔚蓝的天上;蓝天下,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一位辛勤的农夫,独自耕耘劳作,矫健的身影共长虹、蓝天相融。诗句匠心独具,十分工巧,既贴切又不露斧凿痕迹;形象鲜明,意境博大,寓意深长,赞美了像农夫一样辛勤耕耘在艺术园地的挚友潘孑农,文人间的真挚情感在诗中尽显。一般而言,诗歌意蕴包含诗情和诗思两个方面。老舍曾说:“诗是以感情为起点,从而找到一种文字,一种象征,来表现他的感情。他不象戏剧家小说家那样清楚的述说,而是要把文字或象征炼在感情一处,成了一种幻象。只有诗才配称字字是血、字字是泪。”1老舍:《老舍文集》第15卷,第135页。以情感为起点,以思想为境界,诗情与诗思融汇在诗的文字和象征之中,这是老舍“抗战人名诗”的特征之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田园生活成为老舍“抗战人名诗”中的一道靓丽风景。老舍的“抗战人名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记录了抗战艰苦条件下的日常,抒发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但依旧是忧患之诗,承续着陆放翁和吴梅村忧患之诗的传统,隐藏着对国家和时局的担忧。老舍的“抗战人名诗”,“在表达个人抗战豪情,反映国民抗战情绪方面,仍有突出优势”。2陈友康:《论老舍的旧体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短小精悍、节奏韵律感强和易于记诵是老舍“抗战人名诗”的一大特征。旧体诗具有音乐美,老舍曾在《比喻》一文中写道:“诗词是奏着音乐的哲学”,“诗的成功在乎它的思想、音律,而且这音律与思想是分不开的”。3老舍:《比喻》,《诗刊》1958年5月。老舍的“抗战人名诗”为五言和七言的基本句式,呈现出整齐、统一的美感。在旧体诗创作中,老舍比较讲究字音和字义的对仗,形式的节奏和语言的节奏的巧妙配合使诗句节奏优美悦耳,有音乐美。他的“抗战人名诗”的语言组合方式遵循旧体诗的“二三”、“二二二一”和“二二三”等基本节拍,平仄的声调变化使得诗歌有节奏美。如《赠潘孑农》一诗中韵字“农”“峰”“容”押“冬”韵;韵字“蓬”押“冬”且临近韵部的“东”。首句押“东”韵,诗借邻韵发端。老舍通过平仄、押韵等来调和音节,使文字的声调搭配和谐优美,抑扬顿挫而字响音顺,呈现出律动、均衡、和谐等美感因素。

古代的“人名诗”多近于文字游戏,属于嵌字诗类,按照古体诗词的格律规范,是一种将姓名填充似的熔铸于诗词中的文学形式。与古代“人名诗”不同,老舍的“抗战人名诗”不是把人名镶嵌在诗中,而是全部用人名连缀成诗,其间不用衬字连接,也不与其他文字搭配组句,且很少用双关。老舍用人名成诗写景抒情,抒发了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而人名却隐在诗中浑化无痕,“作家名字又是诗歌构成的唯一元素”1孙倩:《抗日统一战线话语下的文学空间——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这是老舍“抗战人名诗”的另一特征。

“旧体诗言简意赅,优雅含蓄,新文学家中不少人因此喜欢把旧体诗写进信里,表达特殊的情致。”2孙志军:《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2页。对于许多传统的文人而言,与友人通信探讨旧体诗创作是他们重要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享受。老舍亦常与友人通信探讨“抗战人名诗”创作。其中,老舍与吴组缃通信最频繁。谈及“抗战人名诗”的由来,吴组缃说:“在重庆最无聊的是空袭中躲防空洞的时候。常常进了洞就出不来,久久闷坐着,无以自遣。后来我们就拿文艺界的人名拼凑诗句。”3吴组缃:《〈老舍幽默文集〉序》,《老舍幽默文集》,第11页。“抗战人名诗”《忆昔》《野望》便应运而生:

也频徐仲年,火雪明田间。

大雨洗星海,长虹穆木天。

佩弦卢冀野,振铎欧阳山。

王语今空了,绀弩黄药眠。

望道郭源新,卢焚苏雪林。

烽白朗霁野,山草明霞村。

梅雨周而复,蒲风叶以群。

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4张桂兴:《老舍旧体诗辑注》,第46~47页。

《忆昔》由十六个人名构成,整首诗自然工整,语言纯用白描,不假人工雕琢痕迹,诗情浓郁,咏史抒怀,沛然一气,妙趣无比。《野望》则由四副对联连缀成诗,诗中藏联,全诗四十个字嵌入十六个人名。五、六句“梅雨周而复,蒲风叶以群”,“梅”对“蒲”,“雨”对“风”、“周而复”对“叶以群”,甚至连虚词“而”“以”都配上了对,果然是一副难得的无情对。其中,“望道郭源新,卢焚苏雪林。烽白朗霁野,山草明霞村”描绘了乡村的静谧美好,闲情逸趣满溢。

据吴组缃回忆,他在躲防空洞时出了上联“梅雨周而复”,老舍写信以“蒲风叶以群”句相对,精确且工整,可谓一绝。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老舍曾师从方还和宗子威学习古诗词,他常说“我的诗是学陆放翁与吴梅村”1《老舍选集·自序》,《老舍文集》第16卷,第221页。。陆放翁和吴梅村诗词中的语言文字、诗情诗境、忧国忧民思想及礼仪观念深深渗透在他的脑海。《野望》对仗工整,语言形象,精练含蓄,诗境优美,凸显出老舍深厚的旧体诗创作功力。

两天后,老舍又给吴组缃写信:

组缃、伯峻二兄:

已给志恭去信,不知肯来否。

老舍何容大雨(孙)

田军猛克华林

亦有一联求对:

山草明霞村(欧阳山与草明有关,而明又成动字,故难。)

还有一句:

胡风陈北鸥

忙,不多说

多吵而不打,大吉!

子祥问好。

弟 舍躬 十八2方锡德:《老舍、吴组缃与“抗战人名诗”——老舍致吴组缃七封信考释,兼谈人名诗的唱和新发现》,《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2期。

老舍在信中用六位作家的名字求对:“老舍何容大雨,田军猛克华林”,而且还提出了两联向吴组缃求对,并说明了这个联句的难处。之后,吴组缃并未辜负老舍重托,对上了绝妙“人名诗”的下联。

1941年4月4日,吴组缃的“抗战人名诗”《雨过》《田家》《城望》《晚凉》《八月》《幽怀》《梵怨》《野兴》《归悼》《边解》在《新蜀报》副刊《蜀道》发表。随后,掀起抗战大后方“抗战人名诗”创作的热潮。其中,《城望》云:“满城王冶秋,郭沫若洪流。碧野张天翼,胡风陈北鸥(老舍句。直追老杜,冶秋批)。”1吴组缃:《与抗战有关——近体诗十首》,《新蜀报》1941年4月4日第4版。这首“人名诗”系吴组缃和老舍共同创作,得到王治秋的高度肯定。诗中,满城是翻译家、《文锋》主编金满成;王治秋是冯玉祥的国文教员与秘书;洪流是作家、翻译家、《山东大众》记者;碧野是现代作家、散文作家,曾任莽原出版社总编辑;张天翼为小说家;胡风是文艺理论家、诗人;陈北鸥是诗人、翻译家,曾任左联机关杂志《文学月报》和文联机关杂志《文化新闻》主编。这首“抗战人名诗”境界阔大,气韵流动,作者用白描手法渲染了秋天的悲凉之气,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屈的生命力。最后一句的“陈”字为点睛之笔,表达了“北鸥”在“胡风”中的从容与顽强。王冶秋给予高度评价,并在此句旁批注“老舍句”“直追老杜”。

老舍看到《与抗战有关——近体诗十首》后,立即给吴组缃写信:

组缃:

读了抗战诗,甚佩!孟克之款已收到。问冶秋好!

有三联,祈完成小诗,加标题。头昏,不敢苦思也。

大雨冼星海

长虹穆木天

邨人卢冀野

田汉沈从文

师毅邹韬奋(如战国策然!)

伯奇魏建功(文协会员)

舍躬1方锡德:《老舍、吴组缃与“抗战人名诗”——老舍致吴组缃七封信考释,兼谈人名诗的唱和新发现》,《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2期。

老舍用“甚佩”两字肯定吴组缃的“人名诗”,还将其明确为“抗战诗”,并以“求对”的方式进行探讨。这种方式不仅是诗人创作才情的展示,还是交流中国古典格律诗艺术技巧的机会,也激发了大后方文坛旧体诗创作的热情。

在老舍和吴组缃的推动下,“抗战人名诗”在抗战大后方出现了短暂繁荣。田仲济、姚蓬子、艾青、王冶秋及西南联大冯友兰、容庚等文化名流纷纷响应。就连郭沫若也写下:“胡风沙千里,凌鹤张天翼。白薇何其芳,丽尼顾而已。”2《亦庄亦谐嵌名诗》,《解放日报·报刊文摘》1995年7月30日。《新蜀报》1941年4月14日第四版刊登的“抗战人名诗”《“与抗战有关”的尾巴》更是经典:“梦家梦家,芳草老向金发,长江恨水徐盈,满城胡风丁玲;玲丁玲丁,望道柔石冰心。”3《“与抗战有关”的尾巴》,《新蜀报》1941年4月14日第4版。诗句在梦境与现实、情绪与思绪、色彩与声音之间调转,而浑然一体,毫无断裂之感。虽然,作者坦言“右‘古调笑’一阙,系读吴组缃先生作家诗有感而作”,“视此效颦之作,其狗尾之续貂也”。4方锡德:《老舍、吴组缃与“抗战人名诗”——老舍致吴组缃七封信考释,兼谈人名诗的唱和新发现》,《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2期。但实际上,诗人在古体诗中融入了现代象征主义元素,自成风格,别有一番趣味。

1941年仲夏,老舍给吴组缃写信,并附“抗战人名诗”两首:

组缃兄:

此次稿费450元,已扣还前欠,尚差二十元,以后再扣;不知当否?

今年下乡大不易,拿人家的车马费,就须到会。一共只有二百元,若一月来往数次,则大大蚀本矣。假若可能,请将蚊帐及两件绸大衫,带至歌乐山,有人来渝,托他带来。若不便,即暂搁置也好。

头仍昏昏,连“人名诗”也作不上来,勉强凑了二首,祈正:题为赠沫若先生——因他也作了二首,故须应和。

吉!

冶秋好!

弟舍躬

达夫郭沫若,徐步丘东平。

万籁天方白,一文王独清。

冰心成舍我,芝岡(仄)落花生。

望道臧云远,丹林杨振声。

达夫郭沫若,独秀钟天心。

天翼张光宇,田涛苏雪林。

景深叶籁士,云远杨邨人(似通不通,而有诗景)

于立群中玉,丁玲曹聚仁(丁玲,玉声也,玉磐一响,群贤毕至,曹,聚,仁,都不空了。于立群为郭太太,中玉,徐中玉也)。1方锡德:《老舍、吴组缃与“抗战人名诗”——老舍致吴组缃七封信考释,兼谈人名诗的唱和新发现》,《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2期。

老舍信中的“抗战人名诗”是他对郭沫若题诗的酬答之作。这两首诗都以“达夫郭沫若”开头,诗意隽永,意境优雅,妙趣横生,营构出一种闲情逸致的生活。抗战虽苦,但老舍始终能以开阔的胸怀接纳万物,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大后方的日常生活之美,并以积极的心态享受美。与之前的“抗战人名诗”比较,老舍的这两首诗稍有逊色,如第一首二、三句:“万籁天”对“一文”,“方白”对“王独清”,似乎不太工整。第二首“于立群中玉,丁玲曹聚仁”同样如此。对此,老舍自己也不满意,他解释为“头仍昏昏”“勉强凑了二首”。

1941年6月7日,老舍再次给吴组缃写信,又附“抗战人名诗”一首:

组缃兄:

田兄之稿金已代催,篷子下乡了,日内即归,当有办法。

赠组缃:

徽音吴组缃,嘉德(黄,西风编者)何其芳。

望道梁宗岱,振声林语堂;

十方(张)闻亦博,六逸谢无量(平)!

金发邵洵美(发不多,露顶,有金光闪闪,故曰金发!),沈从文力

扬(文协会员)!

问志诚兄好

舍躬 六、七。1《“与抗战有关”的尾巴》,《新蜀报》1941年6月14日第4版。

信中的“抗战人名诗”诗句清新,颇为精彩。林徽因、吴组缃、黄嘉德、何其芳、陈望道、梁宗岱、杨振声、林语堂、张十方、闻亦博、谢六逸、谢无量、李金发、邵洵美、沈从文、力扬等作家、诗人、书法家、翻译家和教育家的人名在诗中汇集。在诗中,老舍对吴组缃赞赏有加,凸显两人的友谊,尽显其诗才。抗日战争时期,老舍与吴组缃“知心同骨肉”,患难与共,相互扶持酬谢、慰藉唱和,他们的友谊也成为现代作家光辉的范本。他们对“抗战人名诗”的探讨是两人文学交游中一次绝妙的唱和。

除与吴组缃探讨外,老舍还与赵清阁通信探讨“抗战人名诗”。1941年2月3日,老舍在信中写道:

据说,任光黄源都死了,悲哉!

苦闷极矣,向约赴碚,一时甚难脱身。

蓬子四日回碚,带去郁文的二十三元。生死都不可测,祈勿生闷气吧,活一天便快活一天吧。

无聊,每集作家名字成诗,赠您一首:

清阁赵家璧(多么自然)白薇黄药眠(喻清高也)江村陈瘦竹(指北碚)臧云远高天。(末一句不好,高天是记者)不用一个虚字,一句二名,亦大不易。组缃作来十首,颇有警句。盼来信,夸我的诗,我的头昏即可稍减矣。

请注意中央日报一二日广告!

好!

春上

三2张桂兴:《老舍的精神世界与文化情怀》,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118页。

这首“抗战人名诗”由赵清阁、赵家璧、白薇、黄药眠、江村、陈廋竹、臧云远和高天等人名组成。在诗中,老舍赞美了赵清阁碧玉般的美丽和高洁,表达了对她的信任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体现着诗人的纯真本色。该诗意境开阔,不乏禅意佛趣,没有一个虚字,而且一句一景,实属不易。对此,赵清阁曾在《长相忆》自序中说:“老舍的旧体诗也有极高的造诣,二战时在重庆,朋友们每联句赌酒,他联的既快又精。他还善于集人名为诗,很有风趣,朋友们称赞他的这种诗作。”1赵清阁:《长相忆》,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皖南事变”后,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焦虑和忧心常在书信中坦露。老舍的“抗战人名诗”尽管没有直接书写战争给国家民族带来的灾难,但字里行间洋溢着知识分子的浩然之气和乡村田园生活的情趣,隐含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这些诗作虽未公开发表于报刊,却鼓舞人心,激发民气。

旧体诗词在中国传统的文学样式中最具人际交往的功能。抗日战争爆发后,诗词依旧是一部分文人进行自遣交游与精神交往的雅致而又妥帖的媒介。在渝期间,“文协”领袖老舍团结了众多的文人,他的“抗战人名诗”自然而然成为其人际交往的媒介之一。在民族意识感召下,老舍的“抗战人名诗”不仅是其内在情感的真实抒发,还是他文学交游才华的展示,折射出他良好的人际关系。老舍的“抗战人名诗”虽然是一种游戏诗,却富有深情厚意,为残酷的战时环境提供了一个最有人情味的“空间”,成为抗战高压下文人们“诗歌交际”“交游唱和”“愉悦减压”“自我才华展示”的一种方式,也透显出战争时期特殊的人际交往状况。

老舍“抗战人名诗”是战时语境下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是他与大后方广大作家风雨同舟、甘苦与共和苦中作乐的情感体现,还是他团结不同政党、不同文学流派和不同艺术追求的作家们联合抗日的工具,彰显着文艺界团结友爱、相互关怀、相互鼓励的友情。

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本军国主义对重庆疲劳轰炸,“跑警报”成为作家日常生活的必修课。老舍在《八方风雨》中说:“空袭又多,每每刚端起饭碗警报器响了;只好很快的抓着吞咽一碗饭或粥,顾不得细细的挑拣;于是盲肠炎就应运而生。”1老舍:《八方风雨》,《老舍文集》第14卷,第306页。为消磨时光与排遣苦闷,大家便拿文艺圈的人名写诗,“人名诗”由此诞生,并流行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初的重庆,“经过老舍、吴组缃等人的倡导,成为一种与抗战有关的自觉的文学活动”2张桂兴:《老舍的精神世界与文化情怀》,第126页。。因“人名诗”多与抗战有关,又被称为“抗战人名诗”。田仲济认为:“重庆有的作家用人名拼成似通不通的五言诗,借以解作家们讲真话所造成的苦闷空气”,“当年在重庆的文学界戏作人名诗成风”,“诗一般都是五言句,几个人闲聊常常你一句我一句地凑成,也有时一个人连作几首”。他认为“这种人名诗的流行也是苦中作乐的一种消遣”3田仲济:《苦中作乐人名诗》,《大众日报》1994年9月24日。。为躲避日机轰炸,文人们在狭小的防空洞中大发诗兴,并以人名入诗,寄情抒怀,这不仅是诗人们苦中作乐与释放生活压力的方式之一,还是他们交流诗艺及交游唱和的良好契机。“这种人名诗,老舍不认为只是无聊消遣,说这也体现着文艺界大团结,彼此不存畛域的意思”4吴组缃:《〈老舍幽默文集〉序》,《老舍幽默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抗日战争时期,老舍在渝居无定所、生活艰难,“抗战人名诗”是老舍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化平淡为神奇的招数之一,还是他用旧体诗打发时光、解闷排忧、自遣交游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寄托。

老舍的“抗战人名诗”还是他团结不同政党、不同文学流派和不同艺术追求的作家们的工具之一。在抗战大后方文坛,老舍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被巴金称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5巴金:《怀念老舍同志(代序)》,舒济:《老舍书信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1938年9月至1945年10月,老舍在“文协”实际为“主席兼秘书长,是总其成的,特别繁重”6曾广灿、吴怀斌:《老舍研究资料》(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8页。,他“扛起文艺界抗敌大旗”7孙钧正:《老舍的艺术世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试图将更多的爱国作家团结在“文协”的旗帜下。“文协”初期与国民政府联系密切,老舍“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并没有获得左翼进步文人的认同”8段从学:《“文协”与抗战时期文艺活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0页。。有人甚至说“文协”是“御用”机关,由此引发左翼对老舍的公开批评指责。第三届“文协”理事改选和常务理事选举后,具有官方背景的文人在理事中的势力显著增强,导致“文协”最初成立时同心协力、团结抗战的氛围不复存在。

“皖南事变”后,大批左翼作家和进步文人为免遭迫害纷纷离渝。加上国民党不断骚扰,公开指责“文协”的活动越轨,致使“文协”备受诟病。国民党某中宣部职员竟直言政府对“文协”不满,令老舍大为愤慨。“文协原来就没有工作,现在刚开始一点工作,政府就不谅解!则尽可将文协解散,惟文协总会为一空机关。”1方锡德:《老舍、吴组缃与“抗战人名诗”——老舍致吴组缃七封信考释,兼谈人名诗的唱和新发现》,《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2期。国民党的反共思潮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以民族抗战为指归的老舍,使得他在“文协”的处境艰难,不断地受到来自“左右”两方的压力。国统区重庆形势纷繁复杂,老舍“流的汗最多”“出的力最大”“受的气也算不少”,2阳翰笙:《一封向老舍先生致贺的信》,《新蜀报》1944年4月17日第4版。但面临的误解和“胡风黎烈文”的危机也最多。抗日战争时期,“文协”长期饱受经费困扰,尽管在活动开展和保障作家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总体成效不明显。与此同时,老舍还遭受谣言的攻击,如“胡絜青从北平带来两大箱几百幅齐白石的画”“老舍卖光这些画就够吃用一辈子”“黄金案中之舒舍予其人”3《黄金案中的“舒舍予”与老舍先生无关 文协负责人谈》,《新华日报》1945年4月20日第3版。等,这些谣言主要针对“文协”的“保障作家生活运动”。用心抗战却被诽谤,老舍内心隐隐作痛,他甚至有了“一再辞职”的举动。在左翼人士看来,身为中间派的老舍如果辞去职务,“文协”势必落入国民党控制之手。为挽留老舍,郭沫若、沈雁冰等人发起“老舍先生创作生活二十年纪念”活动,以此表达一种期待和劝勉。一直以来,老舍对“文协”作用巨大,胡风评价“舍予尽心尽力地用他底双肩支持住了文协,使文协充实,是文协更发生力量”4胡风:《在文协第六届年会的时候 祝老舍先生创作二十年》,《新华日报》1944年4月17日第4版。。老舍也生怕好不容易构建的团结阵线——“文协”毁于己手,他顶着压力不遗余力继续承担起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重任。老舍试图通过倡导“抗战人名诗”创作,把如此多的分属不同政党、不同文学流派、不同艺术追求的作家们联系在一起共同抗日。“抗战人名诗”是老舍团结大后方文化界同人联合抗日使命感具体而细微的表现之一,还是“‘文协’在抗日旗帜下团结全中国一切作家的宗旨的最好体现”1方锡德:《老舍、吴组缃与“抗战人名诗”——老舍致吴组缃七封信考释,兼谈人名诗的唱和新发现》,《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2期。,也是老舍在愤懑中吁求文艺界团结一致与共同抗战情感的宣泄和表达。

老舍还借“抗战人名诗”创作来联络大后方文人,巩固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空间下,“抗战人名诗”以一种特殊的语言组成方式、定型化的情感言志传情,反映出不同阵营和不同派别作家们平等团结、相互激励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认同。“抗战人名诗”在渝的诞生及流行并非官方或民间团体的刻意组织和发动,更多带有一种自发的性质。“抗战人名诗”在渝的流行表明战时作家的团结背后有着坚实的情感基础。首先,爱国情感的指引不可或缺。其次,抗战的现实迫使作家做出自觉的认同性选择。再次,作家们虽然政治倾向不同、个人经历各异,但他们“求大同,存小异,化解了个人间的歧见,成为为争取抗战胜利而努力的文艺工作者”。在诗中,他们的名字被平等地放置在一起,“不仅是抗日统一战线话语下,文艺家人人平等,相互团结的体现,更是对他们抗战身份的一种凸显”2孙倩:《抗日统一战线话语下的文学空间——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抗战人名诗”诞生于重庆大轰炸期间,至1941年4月吴组缃在《新蜀报》刊发十首“抗战人名诗”达到高潮。其间,老舍的率先垂范让“抗战人名诗”在渝生发出别样的光彩。1944年4月17日,“文协”成立6周年之际,由邵力子牵头的29名文化界同人在渝联名发起“老舍先生创作生活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吴组缃作人名诗祝贺:

戴望舒老向文炳,凡海十方杨振声。碧野长虹方玮德,青崖火雪明辉英。高歌曹聚仁薰宇,小默齐同金满城。子展洪深高植地,寿昌滕固蒋山青。3张菊玲:《几回掩卷哭曹侯 满族文学论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413页。

这首七律被公认为是当时众多诗作中的佳作。吴组缃通过词句的巧妙调遣,如实记录了老舍在文艺界的贡献。诗由郭沫若在天官府的祝贺会上朗诵。老舍也认为:“不但工巧,而且有章法,有内容,真像那么回子事,表示欣赏。”1张菊玲:《几回掩卷哭曹侯 满族文学论集》,第413页。1946年2月13日老舍赴美讲学离渝,这标志着“抗战人名诗”在大后方的华丽谢幕。

结 语

“在重庆的八年是老舍个人生命中的一次旧体诗创作高潮”,老舍的旧体诗“与其他创作不分伯仲,不亚于他的抗战戏剧和小说”。2付冬生:《个人生命中的一次旧体诗创作高潮——抗战时期老舍在渝旧体诗创作》,《当代文坛》2019年第4期。遗憾的是,“他的诗名,多少为他的小说和戏剧所掩盖了”3臧克家:《老舍永在》,《人民文学》1978年第9期。。胡絜青评价老舍“旧体诗比新诗写得多,而且写得好些”4胡絜青:《老舍诗选·前言》,《老舍诗选》,九龙狮子会1980年版,第1页。,“爱把友人的名字,嵌入诗中,作为文字游戏,这些游戏诗是他的拿手好戏”5胡絜青、舒乙:《散记老舍》,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28页。。老舍的“抗战人名诗”不仅是抗战艰苦条件下的日常记录和文化寄托,还是他与广大作家风雨同舟、甘苦与共和苦中作乐的情感体现,折射出他在大后方文坛的特殊身份地位,还体现着文艺界同人彼此间不存畛域的团结精神。总而言之,老舍的“抗战人名诗”传承了中国文学精神中的宝贵传统,是对民族抗战的文学贡献。

猜你喜欢

名诗旧体诗老舍
老舍的旧体诗
重返旧体诗世界的鲁迅
北平的秋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赞武汉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方玉蓉(嵌名诗)
春日偕诗友登文华阁
老舍的求婚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秋窗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