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部地方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探索

2023-12-19安敏王琲

新西部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西部文科交叉

安敏 王琲

中西部地方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探索,首先对新文科背景下中西部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审视,主要围绕学科基础建设、学科定位、学科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次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出发,讨论了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最后基于融合学术范式、交叉课程体系、培养组织体系、新型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构建了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新文科背景下,由传统的单学科培养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是未来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趋势。然而,当前中西部高校由于学科基础建设的落后以及学科设置封闭等问题,造成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较为落后。因此,本文对目前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现状进行了审视,提出了当代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中西部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中西部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审视

(一)中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基础建设较为薄弱

相对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当前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学科交叉基础建设整体明显偏弱。在2022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中,共有147所大学入围。其中,位于中西部的高校有61所,占比约为41%。當前,中国具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共95所,其中仅有31.58%位于中西部地区;据统计,这些高校目前共计设有465个世界一流学科,中西部高校占111个,仅为总数的23.87%。[1]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各地高校建设中,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

此外,长期以来中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着惯性和惰性,各学科遵循着长久以来的发展惯式进行专业设置和学习,各院系间缺乏沟通交流,缺乏创新。单一性、封闭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中西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缓慢。

(二)中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定位不够明确

学科定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发展规划以学科定位为依据,综合考虑各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服务面向等内容,整合不同学科与利益相关方的力量。目前,相较于东部高校,无论是硬件设施、建设经费,还是综合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中西部地方高校都与之相差甚远。[2]在制定学科建设整体规划时,一些中西部高校未能考虑到学校学科发展的实际状况及优劣势,仅仅一味追求所谓的文、理、农、工、医、管理、艺术学等多学科综合发展,但又止于表层,仅仅依靠课程堆砌、简单叠加,从而导致学科之间交而不融,学校之间出现严重同质化。此外,盲目开设缺少的学科专业,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资源,最终导致原有的优势被忽视,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3]

(三)中西部地方高校学科特色不够明显

每所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己的传统优势学科,而当前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多元化创新。[4]但当前一些中西部高校并未充分认识到自身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前景,放弃对其进行转型和升级,这使得部分特色学科非但未能得到继承,反而其学科优势被逐渐削弱。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部分地区高校盲目增设新兴专业,如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等,但并未考虑到如何与本校的特色学科专业协同发展。新设专业必然要占用一定的师资、资金和基础设备等学科发展资源,最终使得传统优势特色学科逐渐落后,而新设专业也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培养目标——以现实需求为导向

学科交叉是新文科建设的思想内核,即通过学科间的融会贯通来实现现有文科专业的转型升级。基于对人的主体性关注,新文科专业有责任去对人类的创新精神与能力进行培养,以匹配当今的复杂社会系统的需求。[5]

首先,人文学科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限定道德和伦理边界。其次,人文学科为人类的行为赋予了公共意义。因此,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需要对接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从解决人类的现实问题出发进行文科的改造升级。

传统文科的功能选择,往往从单一立场出发,仅考虑到简单片面的利益。而新文科的发展进步,则需要以现实需求为导向,进行多学科一体化的交叉融合。从传统文科的“解释性学术”内核到“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引领,将传统的金字塔式知识结构转变为扁平化、多维度的知识群。新文科以人类现实需求为目标,就是要超越片面、单一的学科培养模式和立场,[6]从综合、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的转型升级。

(二)培养模式——探索“超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科体系

“超学科”理论方法即以知识整合为导向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其本质就是通过不同知识结构的结合,形成一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全新思路,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选择。[7]这正与新文科教育的逻辑思维相通。目前,人文学科发展的惰性是阻碍学科交叉融合的主要因素,新文科教育则反对这种片面式发展,反对将知识与实践分裂而造成的碎片化学习,打破各学科间的学术壁垒,超越学科局限,促进超学科视野下各学科之间的集群融合。

以“超学科”理论方法为核心的新文科交叉融合学科体系的建立,从宏观层面来看,需要在不同学科甚至不同领域间形成同型认知,形成更高维度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和研究范式,并与“非学科”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利益相关方等的现实需求相融合。在微观层面,必须更新学科交叉融合观念、深化理论研究,进行超学科管理体制的实践,通过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的创新,实现传统单一学科思维和学科体系的根本性变革。

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创新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范式

学术是新文科的知识核心。其中,“学”指知识以及求知的这一过程,“术”指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策略。可以看出,“学术”一词既包括对理论知识成果的静态描述,又包括对实践应用过程的动态应用。由此,可以将学术定义为对专门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规范地探索与应用的实践过程。

当前,要推动新文科的建设发展,就必须对当前人文学科的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在此基础上创新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范式。[8]

首先,从理论研究范式角度来看,应对传统的人文学科理论进行更新,广泛吸纳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突破传统人文学科研究模式的桎梏,以人文素养为导向,构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的学科研究范式。

其次,从研究对象角度来看,应打破传统文科只限于内部交流沟通的局限,促进人文学科同理工科、医科、农科等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同时,还应增加文科与非学科层面的互动交流。

最后,从研究路径角度来看,应鼓励不同学科的研究学者从各自专业领域视角提出见解,归纳整理,最终形成一套普遍认同的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及学术体系。

(二)创新新文科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在新文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重构新文科的课程体系,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对新文科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充分发挥人文学科在人文素养以及公共情怀培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首先,应根据国家、地区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鼓励教师根据需求设置多领域、多层面的高质量文科选修课程,对目录外二级学科进行自主设置调整。

其次,可以在允许范围内合理增设文科通识课程,将新文科与其他各类学科相结合,对不同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进行全面提升,形成深度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

最后,提升高校新文科建设评价体系中育人指标的权重,以此为基础推动中西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据此逐渐提升交叉学科在学术界、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公众中的认同度,为新文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平台和渠道。

(三)创新新文科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人才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决定着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中西部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创建特色学科的根本动力是特色教师队伍。因此,应通过挖掘和培养地域人才资源、打造特色师资队伍等手段,促进中西部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

首先,要深入挖掘本土人才资源,依托人才数据库系统,及时为区域补充优秀人才,不定期开展人才招聘和交流,采用聘用、借调、咨询等多种方式留住优秀师资力量。此外,中西部高校应树立全球人才视野,加强与国际人才深层次交流与合作。

其次,创设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化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职称评审和提拔晋升壁垒。科研上,对教师实行更加开放的经费管理政策,赋予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完善科研人才综合保障体系,激发教师的创造创新活力;生活上,面对教师住房难、出行难等问题,中西部高校相关部门应积极主动作为,切实为教师排忧解难。

最后,还要加强特色教师梯队建设,制定公平公正、严格规范的培养、选拔和考核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教师的专业、研究领域等进行布局,最终形成一支包括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学科助理、和技术顾问等在内的结构合理、相互协同的阶梯式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学识与技能。

(四)完善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评价方式

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是激发新文科建设的内生动力。在学术评价上,文科理论创新成果并非直接呈现出线性递进的关系,因此理、工、农、医学科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并不适用,也不应该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成效。在学科评价上,学科设置要突破过细过窄的趋势,避免从纵向的专、精、深角度对某一学科进行评价。

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的质量保障是建立与完善学科交叉融合的评价体系,其首要内容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创新。对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将重点放在“立德树人”建设,对理论和实践创新质量进行评价。文科知识具有非线性、发散性,应在教师考核体系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该特点,在指标设计中体现文理科渗透、主观意愿等方面的指标。

除此之外,还需注重交叉学科知识融合与应用程度的考察,探讨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成果评价系统。对于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复合型人才素质评价要更加灵活化,要破除过度单一化评价的局限性,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成绩,还要对学生的学科融合创新能力、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横向思维能力进行评估。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构建和完善学科协同评价体系,从而达到可度量与可评价的教学成果。

结 语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现有单一学科的局限,突破学科间的学术壁垒,通过科学分析整合多学科知识结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目前,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将成为常态,并持续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基于此,中西部高校必须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和面对的现实问题,积极建设和发展特色学科,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发展需求进一步探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邓新侦、杜静:《新时代中西部高校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载《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2(3):61-67页。

[2]陈时见、杨盼:《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使命、挑战与路径》,载《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2):109-120页。

[3]陈时见、杨盼:《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战略逻辑与发展路径》,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1):46-54页。

[4]卢克平:《中西部高等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思考》,载《中国高教研究》,2022(12),11-17頁。

[5]李立国、赵阔:《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四新”建设的知识逻辑与实践路径》,载《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07-116页。

[6]朱贺玲、郝晓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变局、新挑战与新思路》,载《高教探索》,2023(4):20-25页。

[7]马璨婧、马吟秋:《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系建设与路径探索》,载《南京社会科学》,2022(9):156-164页。

[8]郑敬斌、王懿凡:《新文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路径指向》,载《思想教育研究》,2023(6):38-43页。

作者简介

安 敏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管理

王 琲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管理

猜你喜欢

中西部文科交叉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孙文科
连一连
河北平原中西部中更新世非海相沉积体系魏县组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