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街彝族火把节
2023-12-19李巧玲
关键词:民族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由来;习俗;十街彝族火把节
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而火把节是彝族最重要的节日。每年的火把节,成为了易门县十街彝族乡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
一、十街乡基本情况
十街彝族乡位于易门县境南部,距县城35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扒河贯穿整个十街河谷,是一个典型的彝族乡,它有着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历史悠久的恐龙化石,集雄奇和峻秀于一体的马头山。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是十街乡彝族传统节日中最为盛大的狂欢节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发展,形成了十街彝族独特的民风民俗,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彝家的寨子各自燃起篝火,狂欢到黎明。
彝族历史渊源深厚的十街乡,自2001年举办第一届火把节,至2023年已经连续举办了23届火把节。举办火把节,既是传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十街乡向社会各界集中展示彝乡年度发展魅力的一个窗口,是让外界了解十街,让十街与外界更好的交流协作、共谋发展的良好平台,也是十街乡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享盛世的一次盛会。
火把节一届比一届办的好,规模也一届更比一届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前来参与狂欢,整个场面十分壮观。前来参加盛会的人们,每次都能洋溢在欢乐的海洋之中。
二、火把节的由来
说起火把节,还有一个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 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三、彝族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第一天: 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撐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 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四、十街彝族火把节
十街彝族火把节,议程有开幕式、民族舞蹈展演、点火仪式、篝火狂欢。在火把节当天中午,任期的十街彝族乡乡长在民族文化广场宣布火把节开幕,接着是精彩的文艺表演,各村代表队都会把各自的传统舞蹈进行展演,如“竹杆舞”、“山神舞”、“烟桐舞”、“花鼓舞”、“龙灯舞”、“龙头舞”、“刀镰舞”等各具民族特色,节目精彩纷呈,展现给早早就来到民族文化广场的广大人民群众。
夜晚,在篝火狂欢开始之前,举行了富有传统民族特色的“杀鸡敬火神”仪式。乡全体班子成员出席了祭火仪式,“杀鸡敬火神”由彝乡最有威望的毕摩全程主持,毕摩走上舞台,后面有强壮威武的彝族小伙护卫,毕摩向天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安康,然后再杀鸡,鸡血与酒融合在了一起。彝乡姑娘为来宾和领导系上了象征吉祥的五彩线,端起浓烈的鸡血酒,唱起欢快的敬酒歌,来宾喝下鸡血酒,表示对火神的崇敬之情。庄严的“杀鸡敬火神”仪式结束后,毕摩手持第一支火把,点燃来宾手中一支支象征吉祥如意的火把,然后再点燃一堆堆篝火。随着那一堆堆篝火冲天燃起,人民的心情也随火苗跳动起来,篝火狂欢在人们的呐喊声中拉开了序幕。彝家儿女及各民族兄弟,跳起了欢快的“大彝乐”、“烟盒舞”及“左脚舞”。各方宾客激情如火,整个民族文化广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十街彝族火把节自2001年首次由政府举办以来,历届乡党委、政府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打造以火把节为代表的彝族文化品牌,使火把节成为了十街对外交往、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舞台。
通过举办火把节,以火为媒,为传承民族文化搭建了平台,对促进民族团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十街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李巧玲,女,1975年12月生,2000年10月至今在十街乡文化事务中心、易门县龙泉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从事基层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