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部文旅竞争力报告
2023-12-19陈小玮
陈小玮
随着2023年最后一个大假——中秋、国庆八天黄金周的结束,各地的文旅成绩单也大体确定。从西部十二省市区文旅部门公布的上半年数据分析,接待游客数量前三位的是云南、广西和陕西,旅游收入指标前三位的则是云南、四川和广西。宁夏、青海以及西藏无论是游客接待量还是旅游收入,皆居最后三位。专家认为,我国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西部各地应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相互推动,更加积极地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不断挖掘西部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助力西部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国庆“双节”假期,全国迎来了三年疫情后最热的一个国庆黄金周。
截至10月6日,全国有26个省市区发布了国庆“双节”的旅游数据,其中,22个省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前十名中西部有两个省份进入,分别为四川和云南。四川旅游人数56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1.53亿元;云南旅游人数为4507万人次,旅游收入455亿元,云南人均消费额比四川高375元。西部其他省、区的排位情况是,新疆、内蒙古、甘肃分别居第12、14、16位,宁夏、青海、西藏则为第20、21、22位,仅高于最后一名河北省。总体看来西部省份排名偏后。
我国西部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着异彩纷呈的地理单元,比如青藏高原;还有独特的风景,比如大漠风光等;更有着绚烂的多民族风情及文化,这都构成西部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但是,从潜力到实力,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西部各地必须在文化与旅游的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方面下更大的力气,花更大的功夫,也只有这样,才能助力西部高质量发展。
陕西:文旅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来自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消息: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陕西接待游客数与旅游收入均超过2019年同期。据商务部门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全省570家零售、餐饮样本企业销售额25.87亿元,日均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2.2%,较2019年同期增长9%。
全省旅游“多点开花”。渭南市累计接待游客637.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咸阳市共接待游客637.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93亿元;榆林市共接待游客342.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8億元。在全省旅游收入总量提升的前提下,其他地方的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的比重由原来的40%增加至52%。
西安依然稳居各地市的龙头老大位次。西安市商务局10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双节”期间,重点监测49家商贸流通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8.05亿元,占全省比重达69.8%,日均同比增长12.24%。
2023年1-8月,陕西省接待国内游客5.22亿人次,同比增长78.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96.72亿元,同比增长123.93%,这意味着旅游业从三年疫情的低谷中走了出来。
来自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消息,陕西省文化事业、文旅产业正在加快发展,对经济的拉动力持续提升。
厚重的文化是陕西发展旅游的独特资源,文化旅游已成为新时代促进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除了传统的博物馆参观等静态观赏游览,当下陕西旅游消费亮点向旅游度假区与休闲街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有数据显示,陕西近年重点打造的旅游度假区和休闲街区,在“双节”期间接待人数和收入实现稳步上升,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
最为典型的当属大唐不夜城以及“长安十二时辰”项目。
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大雁塔脚下,地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大唐不夜城以“一轴·两市·三核·四区·五内街”的总体布局,在仿唐建筑、多元艺术演出,以及声光电的巧妙配合中,营造出了一个能让万千游客一秒穿越回盛唐的沉浸式梦幻场景。大唐不夜城之所以能长火长红,关键因素是不断地有新内容注入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仅仅从表演项目来说,最早的演出是小型演唱、演奏,还有人体雕塑等。“不倒翁小姐姐”火了后,又有了与游客互动的新项目,比如游客会被“李白”拦住对唐诗,有机会参与“盛唐密盒”的演出、观看由唐代张萱名画“捣练图”衍生出的舞蹈……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长安十二时辰”是中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将影视剧IP全场景还原,也是影视剧IP转化为文旅项目的一个行业样板。“长安十二时辰”于2022年4月30日开业,尚在疫情期间。即使如此,开业一年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日平均游客接待量7000人次,节日达10000人次,累计超过100万人次,实现全网曝光量75亿。今年“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量4.6万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全国仅3家上榜,“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项目便榜上有名。今年暑期携程发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已经前往西安的游客中,有42%是受到《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的影响。
作为创意产品的旅游演艺,已经从最初的室内走向室外、从舞台走向实景、从景区走向乡村,旅游演艺成为陕西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上演的旅游演艺有70余台,分为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四大类别,以及舞台剧、实景、沉浸式三种演艺方式。其中,《大唐女皇》《梦回大唐》《复活的军团》《出师表》等一批以历史文化题材的演艺节目30余台,红秀《延安·延安》《延安保育院》《黄河大合唱》《12·12》等一批以革命文化题材的旅游演艺节目10余台,《长恨歌》《秦岭之夜》《大秦关山》等一批以山水文化题材的旅游演艺节目10余台,《米脂婆姨绥德汉》《凤飞羌舞》《县太爷巡游》《高高山上一头牛》等一批以民俗文化题材的旅游演艺节目20余台。
今年,陕西推荐的《长恨歌》《驼铃传奇》《延安保育院》成功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陕西各地文旅部门抢抓文旅市场回暖机遇,坚持把谋划建设重大文旅项目作为推进文旅强省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截至2023年9月,全省在建文旅重點项目270个,总投资1564.7亿元,完成投资102.5亿元。二是锚定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紧紧围绕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谋划布局和规划建设重点产业链项目库,目前入库产业链项目共有97个,投资金额1394.84亿元。三是建立文化旅游高质量项目建设“工具箱”“政策池”及“资金库”来整合各类资源要素,特别是强化政银企对接,共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投融资项目139个,为11个项目实现融资42.94亿元。
2022年,《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出台,提出力争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建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聚焦“万亿”目标,打造产业链群,按照宜链则链、宜群则群、链群结合的思路,梳理形成旅游景区及线路、文娱演出、文化创意、商旅名街、会展经济、赛事经济、出版发行、乡村旅游8个链群,包括8条子链、6个子群、链群单位54家。预计到2026年,8个链群实现综合收入1.2万亿元。
甘肃:打造丝路文化产业带黄金段
丝路十分美,九分在甘肃。
近年来,甘肃围绕“构建敦煌文化制高点、打造丝路旅游枢纽带”,精心谋划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描绘出中国式现代化文旅融合发展甘肃的新画卷。
七彩丹霞、祁连冰川、草原花海……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度排全国第五位,拥有除海洋和岛礁外所有的地形地貌,被誉为“自然生态奇观的博物馆”,曾荣登《孤独星球》“2017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榜首,在《纽约时报》评出的2018年必去的52处胜地中,中国也唯有甘肃上榜。
甘肃省委、省政府将文旅产业作为十大生态产业的首位产业来培育,成立省文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先后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甘肃省精心构建“一张名片”,借敦煌文化制高点优势,擦亮“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金色名片。“两大枢纽”,把兰州建成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把敦煌建成丝绸之路国际旅游重要枢纽。“四区集聚”,打造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区、中国黄河之都文旅产业集聚区、陇东南始祖文化旅游经济区、绚丽民族风特色文化旅游经济区。“四带拓展”,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旅游示范带、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带、长城文化旅游示范带、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带。
2023年10月23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甘肃省共接待游客3.03亿人次,初步测算实现旅游收入191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61%和234.5%,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0.3%和89%。
在观山水、逛景区为主的旅游传统业态基础上,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支撑的沉浸式演艺可以满足游客的新需求。酒泉市在原有《又见敦煌》《敦煌盛典》演艺节目的基础上,精心培育《乐动敦煌》《千手千眼》两部演艺剧目,白天看莫高窟、晚上观节目成为文旅融合标配,四部剧目连番上演、异常火爆,累计演出1000余场次。
围绕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甘肃省深化文旅融合,复核6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推荐申报1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2023年前八个月,甘肃省聚力实施文旅项目568个,完成投资突破100亿元,呈现出强省会带动、大敦煌引领、河西示范、河东追赶的新气象,业态培育因项目而丰富,景区质量借项目而提升,已步入开足马力、再攀高峰的新态势。
甘肃精心打造丝绸之路、世界石窟长廊、千里河西走廊、华人寻根圣地等高品质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交响丝路”“锦绣黄河”“壮美长城”“追梦长征”等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实现全年旅游人次突破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000亿的目标。
宁夏:塞上江南的苍凉美
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双节”假期,宁夏接待国内游客489.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87亿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8.82%和35.10%。其中,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39.4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63.06%和25.41%。
宁夏是“贺兰山下果园城,塞北江南旧有名”的鱼米之乡,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之地;是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不到长城非好汉”诞生的红色热土。
2023年上半年,宁夏创新推出16项新政策、制定35项重点工作,推动旅游市场强劲复苏。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宁夏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462.13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69.58%;实现旅游收入280.7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84.72%。
2023年6月,由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策划组织,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与宁夏漫葡小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看见贺兰》大型沉浸式演艺在看见贺兰演艺小镇正式上演。
《看见贺兰》以七大板块的沉浸演艺作为载体,用16种精彩演艺、36出连台好戏、168个穿越古今人物、268分钟沉浸式夜游,让游客们在时光中穿梭,感受贺兰山下的神奇。6月10日开业后,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8000余万元。仅9月29日到10月5日,该景区共计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实现收入约1100万元。
9月26日正式开街的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成为市民和游客旅游必选项之一。作为凤凰幻城的核心演艺,《回到凤凰城》用普通人的视角讲述银川城的故事。从开街到10月6日,凤凰幻城共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
沉浸式游览也成为镇北堡西部影城的特色,在这里游客可以跟随穿着学生装的“爱国青年”朗诵《少年中国说》;在清城堡下“变身”《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在水洞沟景区,游客沉浸式觀看大型马战史诗剧《北疆天歌》,与马术演员互动;在西夏风情园,穿梭在舞韵民风、马战表演、擂台杂耍等演艺中。
上半年,宁夏4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共接待游客2157.5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54亿元,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96%和50%。
今年以来,宁夏持续打响“黄河文化”“星星故乡”“酒庄休闲”“红色主题”“动感体验”“长城遗址”六张牌,聚力推出贺兰公园、大漠星空、固原梯田等升级版“宁夏二十一景”,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让宁夏的美食美酒美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亮丽内蒙古 北疆好风光
内蒙古由东北向西南斜伸,以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大湖泊、大冰雪、地质奇观为支撑,从呼伦贝尔大草原到苍天圣地阿拉善,大兴安岭巍巍林海、满洲里异域风情、阿尔山四季皆景、锡林郭勒天堂草原、克什克腾地质奇观、黄河“几”字弯波澜壮阔、乌梁素海塞外明珠、巴丹吉林沙漠越野,种种美景看得让人心动、让人向往,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深厚底蕴、鲜明特色。
内蒙古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旧石器时代的“大窑人”,到新石器时代的“红山人”,再到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人”,各民族在内蒙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造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10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旅游数据,小长假期间,内蒙古接待游客超230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是去年同期的6.06倍、2019年同期的1.35倍;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8.48亿元,按可比口径是去年同期的7.23倍、2019年的1.18倍,均为历史最高。
2023年上半年,内蒙古文旅市场数据十分亮眼,接待国内游客9185.41万人次,是2022年的2.55倍,是2019年的1.39倍,其中接待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游客同期分别7.2、6.7倍;全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85.06亿元,是2022年的3倍,是2019年的1.33倍,旅游人数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内蒙古积极推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培育融合发展的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选定11个单位为自治区重点培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截至2023年8月,内蒙古已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6家,4A级旅游景区145家;自治区旅游度假区13家;国家、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9家;国家、自治区级滑雪旅游度假地4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家;国家5C、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7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2家。这些文旅品牌,已经成为内蒙古消费促进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青海自然景观从冰山、雪山、山地、森林,到戈壁、草原、湿地等一应俱全,草原风情、民俗文化、遗址古迹、珍稀生物等资源特色各异,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荟萃,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之源”。
2023年“双节”假期,青海省累计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4亿元。其中,青海湖景区接待游客11.91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上涨61%。有着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假期期间新增各类旅游体验项目。据统计,9月29日至10月6日,茶卡盐湖景区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呈现全面增长态势。
在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发布活动中,“青海黄南热贡非遗特色之旅”入选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黄南藏族自治州拥有青海省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故乡,被誉为“世界唐卡之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中涉及热贡艺术、黄南藏戏等8个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其中,热贡艺术和黄南藏戏于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热贡唐卡为代表的工艺美术闻名世界。
2021年11月3日,青海省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提出了“优化发展布局、丰富产业体系、完善设施服务、保护资源环境、加强宣传推广、实现共建共享”六大重点行动28项具体措施。2022年2月,青海省政府印发《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任务分工》,明确工作举措、牵头单位、责任单位,确保高质量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工作落地见效。
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青海省加快完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和服务标准,推出三江源溯源之旅、雪山探秘之旅、国家公园生态体验之旅等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探索建立生态旅游特许经营机制,选定澜沧江源区昂赛大峡谷、黄河源园区开展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等生态旅游特许经营试点。积极推进自然教育、生态探险、林草康养、绿色民宿等生态旅游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开展生态科普、生态研学、生态体育等生态旅游新活动,推进传统观光游向自然教育、生态体验延伸,努力探索生态优先、青海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
新疆是个好地方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消息:经第三方公司调查统计,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511.0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国庆假期增长9.61%;实现旅游收入209.11亿元,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国庆假期增长7.86%。
2023年前三季度,新疆接待游客21386.85万人次,同比增长77.73%;实现旅游收入2337.62亿元,同比增长160.13%。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力争接待游客达到2亿人次以上”目标提前实现。从年初的冰雪游开门红,到迎来“最火暑期档”,再到“五一”、古尔邦节等,旅游人次、旅游收入频创新高……
新疆是闻名世界的“歌舞之乡”,歌舞是新疆最好的名片之一。4月19日至5月1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大型音舞诗画《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全国巡演,用歌舞推介新疆。
喀什古城景区印象一条街的露天演艺广场上,麦西热甫互动教学是每天最受游客欢迎的活动。从室内到室外,从印象一条街的餐厅、酒吧到咖啡厅,再到室内小型舞台,演艺节目接连不断。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充分利用文博场馆、文保单位和非遗传习所,推出一批研学游精品线路,在旅游中研究、解读、阐释中华文化;伊犁把将军府、乔尔玛、国门景区等红色资源纳入红色游精品线路。
新疆自治区实施业态产品培育工程,在冰雪旅游、沙漠旅游等方面实现突破,打造了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冰雪旅游度假地,积极推动各地发展沙漠旅游、自驾旅游等特种旅游;加快推动研学旅游、露营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低空旅游新业态发展,通过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2022—2023年冰雪季,新疆S级滑雪场共接待游客207.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9亿元,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自驾游火热,仅独库公路单日车辆进出量最高达5.4万多辆次。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策划、举办“乘着歌声游新疆”“赏着名画游新疆”“品着美食游新疆”“鉴着国宝游新疆”等主题活动。文旅产品丰富、供给充足,是今年新疆旅游一大亮点。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2023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大会、“新疆是个好地方”首届新疆国际旅游摄影大会等上百项活动,进一步叫响“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
今年,全疆政府性投资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续建、新建项目总计126个,项目总投资约135.33亿元;文化和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共计89个,涉及金额累计806.34亿元。
在西藏体验世界屋脊神奇风光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西藏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寺庙、湖泊、高山、河流、草原……构成了西藏旅游产业独特的文化特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截至10月6日),西藏自治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85.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94亿元。
近年来,西藏以山脉、水脉、文脉、古道、寺庙等为经络,着力推动全域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在不断拓展中,将文旅产品逐步走向多元化、高端化,在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下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走“自己的路”。
自2022年末起,西藏在“冬游西藏”和本地游消费券等优惠促销政策引导下,全面开启了推动旅游业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的步伐。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数据显示,2023年1至9月份,西藏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966.67万人次,同比增长67.4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5768人次,同比增长902%;接待国内游客4958.09万人次,同比增长67.19%。实现旅游总收入593.98亿元,同比增长46.2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942万美元,同比增长1111.2%;国内旅游收入590.48亿元,同比增长45.45%。
追求国际标准、丰富产业形态,是2023年西藏旅游发展的目标。
有旅行社推出拉萨古城、日喀则乡村、吉隆边境口岸、布达拉宫、加吾拉山、佩枯错、珠穆朗玛峰“十天纵贯喜马拉雅骑行游”的高端项目。8名游客,7名由高原医生、厨师、专业导游组成的服务团队,3辆跟车,沉浸式骑行在蓝天白云下、雪山湖泊边。
2023年年初,西藏聚焦乡村振兴,全域实施“一县一品、一县一韵”特色乡村游、红色旅游。五一假期,仅拉萨俊巴渔村打造的乘坐传统牛皮船、体验皮划艇“非遗+”精品近郊游,即实现旅游收入7万余元,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
系列节庆活动拉高了旅游人气。3月,林芝桃花节开幕;4月,那曲市比如县区域文化旅游推介会在拉萨举行;5月,昌都市“卓卓康巴文化旅游月”活动开幕;6月,为期三天的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举办;7月,2023喜马拉雅音乐节在古城拉萨唱响,2场音乐会累计吸引超过2万人次的观众;8月,拉萨雪顿节开始;同月4-6日,一場由西藏青年创意发起的民间文化节“圣山林卡”,三天引流数千人;23-29日,2023雅砻文化旅游节在山南举行。跨界摄影展、文创市集、艺术家分享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尽情展示了传统藏式文化美学与青年潮流文化碰撞的火花与魅力;9月,西藏味道美食体验周拉开帷幕,来自西藏各地的美食达人为游客带来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味蕾盛宴。仅藏博会和雪顿节就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86.0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10亿元。
9月27日,西藏出台《西藏自治区关于促进夜间经济和假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积极推动特色民族文化展示、展演、体验、鉴赏不断向夜间延伸,旅游业进一步提质扩容,旅游经济释放强劲活力。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厅长汪晓冬说,2023年,西藏持续培育一批更具特色的专项、精品旅游产品线路,努力用资源吸引游客、用服务留住游客,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遍行天下,心仪广西
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广西旅游假日市场游客数量急剧增长,多个景区游客数量呈井喷态势。
广西14个地市开展少数民族风情体验、美食品尝、边海风貌、乡村采风、休闲度假、非遗展示等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130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行减半价销售门票活动;各地市还同期自行推出各种旅游惠民活动,推动旅游消费潜力和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西江,是珠江最主要的干流、我国西南水运出海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境内最主要的河道。走进西江,锦绣风光无限好。既有“秀盖南天”的贵港西山、玉带绕城的“百里柳江”,也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摩崖石刻、三姐故乡的最美歌圩……
2021年,广西作出加快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决策部署,升级建设“三地两带一中心”文旅发展格局,西江生态旅游带就是“两带”之一。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印发《西江生态旅游带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全面建立西江生态旅游带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成民族文化和岭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带、中国水运旅游发展典范、国内一流生态休闲康养胜地、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
西江流域沿线7市抱团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打造环大瑶山康养旅居、大藤峡-西山休闲度假、岭南风韵文旅体验、侗苗民族风情体验、环大容山生态养生、山水人文慢活度假六大组团,积极开发“山水休闲”“民族风情”“岭南印象”“健康养生”“红色研学”“魅力乡野”“史前探秘”七大主题旅游产品,推动传统旅游要素从组合化向独立化转变,不断优化旅游品质。
截至2022年底,广西共建成8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174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53个村和镇(乡)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重点镇(乡),四星级(含)以上乡村旅游区(农家乐)715个,各类旅游民宿1万多家。2022年,广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1.7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1505.23亿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统筹协调。印发并实施了《广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2022-2025年)》《广西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规划》等,在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升级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广西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绘出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历史原因造成了广西边境地区发展缓慢。近年来,配合国家战略部署,广西在边境地区掀起了富民兴边大会战。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勉励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他在视察广西时指出“广西旅游产业大有可为”,为广西边境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2年底,广西启动边关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力求用3年时间,将边境一线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广西边关国家旅游风景道长约725公里,将经过崇左、百色、防城港3市,东兴市、防城区、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市、那坡县8县(市、区),串联东兴国门景区、友谊关景区、左江花山岩画景区、大连城景区、明仕旅游度假区、德天跨国瀑布景区、通灵—古龙山峡谷群景区、老虎跳大峡谷景区等景区,通过完善边境地区“快进慢游”立体交通体系,使沿线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达到国内一流水准。
为深化构建边境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广西有关部门出台了《加快建设边关风情旅游带三年行动计划》《广西边关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工作方案》,并提出打造“最美边关风景道”“边关美景”“边关好戏”“边关美宿”等七大品牌,对推进广西边境地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有一种生活叫云南
云南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全省共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世界自然遗产3项,旅游业已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全省旅游总收入在2019年迈上万亿元台阶。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全省接待游客450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5.3亿元。
2023年1-9月,云南省接待游客8.2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17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134.4%、121.8%,其中76.7%的国内游客是“回头客”。
云南结合资源优势,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发展医疗康养、研学旅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云南2个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案例入选5月中办、国办发布的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今年1-9月,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63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38.5%、115.2%。
围绕度假康养、户外运动、研学旅游、红色旅游,推出一批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新产品。今年1-9月,全省10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入驻商户3.12万家,营业收入244.5亿元,同比增长77.3%;全省游客人均消费达1215.4元,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0.6%。
云南省先后创建元阳哈尼梯田等30余个文旅融合示范景区,30余个文旅融合示范小镇以及60余个文旅融合示范村,以及昆明老街、畹町边境风情街等多条文化旅游特色街区。
正在建设的云南省考古体验馆,以考古工作、古代生产生活等沉浸式体验为核心,有望成为文旅融合的又一大新亮点。
2023年8月,云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守护好云南旅游金字招牌的意见》,对不同区域的旅游方向作了定位:以昆明为牵引的滇中城市群旅游区突出康养气候宜人、高原湖泊秀丽、历史文化深厚、宜居生态一流的资源禀赋与特色,编制滇中城市群旅游总体规划,打造以康养度假、城乡旅居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产业集聚区。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力争成为国际一流康养度假区;滇西旅游环线突出生物、景观、民族、文化等多样性资源禀赋与特色,编制大滇西旅游环线总体规划,打造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自驾旅游、康养旅居为特色的精品旅游环线。通过三至五年集中打造,力争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滇东旅游環线突出地质地貌奇特、山水田园诗意、红色文化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农特产品多元的资源禀赋与特色,编制滇东旅游环线规划,打造以红色旅游、自驾旅游、中医药康养为特色的旅游环线。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力争成为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突出异域风情浓郁、民俗文化多样、自然风光秀丽的资源禀赋与特色,编制沿边跨境旅游带发展规划,打造以边境旅游、跨境旅游为特色的魅力旅游带。力争到2025年创建1个边境旅游试验区和1个跨境旅游合作区。
9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提出深入实施“文化润滇”行动、全力实施旅游兴滇行动等6个方面32项重点任务,加快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推动全省旅游产业体系更完善、产品业态更丰富、市场秩序更规范、接待服务更优质、旅游形象更美好,实现云南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到2025年,全省接待游客达11亿人次以上,文化和旅游总收入2.2万亿元以上,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10%。
最美多彩贵州
贵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山、多河、多瀑、多洞、多湖,是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同时,全省夏季平均气温23.6摄氏度,18个世居民族文化遗产构成了一个“文化千岛”。
据携程、飞猪网络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双节”假期,贵州整体旅游订单、热门景区门票订单与2019年比较均有所增长。荔波小七孔、黄果树、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青岩古镇等经典景点持续被游人追捧之外,贵阳路边音乐会、超级大桥、中国天眼、非遗之旅、“村BA”“村超”之旅也备受青睐。
特别是5月以来,贵州“村超”赛事打响。这一村里的赛事,平均每场逾5万观众现场观看,线上直播观众超5000万人次。
2019年,贵州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增至11.6%。今年上半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已超出2019年同期水平。
当各地都有漂流项目时,杉木河景区推出了夜漂项目,在灯光的映衬下,河水色彩斑斓绚烂,夜漂的体验非常独特。这个贵州省首家集夜游、夜漂、夜宿为一体的景区,全年夜漂入园人次突破55万,成倍超过白天漂流的人数。
在遵义市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不仅可以探险,还有洞穴音乐会的惊艳。毕节百里杜鹃景区,不只春季能观花,景区里打造的“火把节”等活动旅游产品延伸到全年举办。
吃、住、行是自由行群体最为关心的点。围绕吃,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成立黔菜标准体系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已制定发布超100个“生态黔菜”菜品团体标准;围绕住,制定民宿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新增民宿市场主体1400余家;围绕行,贵阳市推进“高铁/飞机+租车”无缝驳接,区域内的租赁企业不仅提供送车上门服务,还能异地还车。
贵州聚焦“9+2+2”(9家5A级景区+西江苗寨、万峰林景区+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资源,推进业态再升级,进一步提升旅游格调品位。
当前贵州旅游产业化处于优势转化提升期,将持续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影响力,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闲置低效项目”四大行动,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进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建设。
重庆:大山大水不夜城
重庆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山水城市。因此,“山水之城”独特的山、水、城、灯、桥等元素,是八方游客重点关注的打卡地。
来自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发布的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文化旅游市场数据显示,在8天假期里,重庆市过夜游客接待人数为231.82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14.8%。截至10月6日18时,据重庆市智慧文旅广电云平台的监测数据显示,130家封闭式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54.9万人次。
在多个OTA平台上,重庆文旅的各项“成绩”更是骄人。在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旅游总结报告》中,重庆市位于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第五位;飞猪平台的数据显示,重庆高星级酒店订单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四成,民宿订单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64%,租车订单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8倍,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本次假日文旅成绩单显示重庆“3C”旅游特征极为明显。“3C”旅游涵盖都市游(Citywalk)、乡村游(Countryside tourism)、文旅融合(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三方面,是文旅市场发展的风向标。
胡家岩文旅小镇的“地下之城”项目,是一个“商旅文”融合、传统业态与新业态结合的商业体。按规划项目开发方将利用胡家岩约2万平方米的防空洞群,按照4A级都市旅游风景区标准,打造一个城市级文旅综合体。这开启了重庆都市旅游的“第三空间”——地下空间。游客从“地面”走向“地下”,进一步丰富着重庆都市旅游的体验感。
“橘乡福地 长寿慢城”乡村振兴示范区位于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这里村庄、水系、道路、田野交相辉映,吸引来了不少喜欢田园风光的游人。
2023年,长寿区重点实施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保护规划,编制出台了《长寿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导则》,统筹谋划包括桃花河-龙溪河水系连通工程在内的七大类共70个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项目,为幸福大美乡村建设夯实了绿色本底。
在2023年9月召开的西部农交会上,长寿区与中国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联合打造数字农田伏羲系统。同时,长寿区与中国科学院携手打造的农机创新平台也同期落地。依托长寿区丘陵山地特点,平台将开发适用于山地作业的新型农机。启动建设以第三代智能农机(无人农机)为切入点的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种植示范区,促进农业生产节本、提质、增效。
金刚碑的“新生”,是北碚区传承历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清朝康熙年间,缙云山南坡的小煤窑星罗棋布,煤炭运输必经过金刚碑嘉陵江码头,金刚碑因此而兴盛。抗日战争时期,北碚被划为文化迁建区,梁秋实、郭沫若、柳亚子、田汉等一大批名人贤士聚集在此,見证了古镇的繁荣。
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蜿蜒在老街,民国时期的建筑群,每一栋的故事都写在墙上,参天黄葛古树扎根在爬满绿色苔藓的石缝中,潺潺溪水流经小桥汇入嘉陵江。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时完整保留下具有历史气息的建筑泥墙、石墙,原貌保留残存的断墙和建筑墙体上具有历史记忆的青苔、藤蔓等附着物,实现修“旧”如“旧”,真实再现金刚碑的历史生活场景。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来到金刚碑打卡的游客达到10万人次。
2023年重庆“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庆要一体化推进渝东北、渝东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打造“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文旅发展升级版,为重庆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描绘出了全新的蓝图。
四川:向着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冲刺
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游客量和收入增幅超全国平均水平,文旅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全面超越2019年的水平。
在10月24日晚上举行的携程口碑榜颁奖盛典上,成都凭借其强劲的实力获得了“2023携程年度热门目的地”、“战略合作目的地”两项大奖。
2023年1-9月,成都有关方面在日本东京、美国费城和纽约、中国香港、韩国首尔、法国巴黎、泰国曼谷、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等八个城市推介入境游产品、线路,布局并制定周密的国际推广策略,向全球展现成都“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游名城”的建设成果,让天府文化在全球绽放光彩。
2023年7月,一份规划正式对外发布,引发反响——《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围绕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一省四地”,即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省,国际一流大熊猫生态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巴蜀文化旅游目的地、安逸四川生活体验旅游目的地、全球极高山最佳山地旅游目的地。
四川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和旅游胜地。统计显示,四川现有文化资源305.74万处、旅游资源24.57万处,其中五级旅游资源186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5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4处、世界地质公园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3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
《规划》首次提出打造国际版天府旅游名县,提出深化天府旅游名县和天府旅游系列名牌建设。面向国内外游客,结合文化遗产、主题娱乐、精品演艺、商务会展、城市休闲、体育运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医养康养等打造核心度假产品、精品演艺项目和休闲旅游街区,发展巴蜀特色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丰富区域夜间文化旅游产品,培育国际范的天府旅游名宿、名导、名品、美食。
为凸显四川旅游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引领、五区支撑、七道串联”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发展格局。“一核引领”,即成都对标国际一流,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引领全省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設。“五区支撑”,就是在“十大”品牌加快建设基础上,重点推进大九寨、大峨眉、大贡嘎、大香格里拉、大遗址等五大区域建设,形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支撑。“七道串联”,则是在“四廊”加快建设基础上,重点培育大熊猫生态旅游风景道、藏羌彝文化旅游风景道、国道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蜀道三国文化旅游风景道、南方丝绸之路文化旅游风景道、大巴山旅游风景道、嘉陵江旅游风景道7条世界级旅游风景道。
同时,聚焦“一核五区七道”核心发展区域,加快建设国际旅游航空枢纽,完善“快旅慢游”交通体系,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四川旅游目的地可达性和硬件设施舒适度水平。
结 语
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消耗低、产品附加值高,有利于西部地区通过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对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包括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打造区域重要支柱产业,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等。
2023年8月在西安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的相关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我国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
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那就是在文旅深度融合方面,西部要充分发展其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西部著名风景区自身就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等。景区打造的演出,要表现当地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从而表现西部自然山水的美丽景色,以及西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造就的多姿多彩、丰厚无比的民族文化。在文旅产业发展中要格外注重品牌竞争力的塑造与培养;在发展资金筹措上要多元化,不能仅仅依赖政府单一渠道;在发展方向上尤其要注意文化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相互推动,更加积极地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不断挖掘西部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助力西部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