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系统挖掘与保护利用研究
2023-12-19郭艳娜
西安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现实表现形态为非遗种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但在传承过程中,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认识和理解不到位、保护机制不完善、文化空间载体破坏、行政干预过度等问题。应系统梳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情况,反思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的现实困境,探索新时代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与延续的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成为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西安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现实表现形态为非遗种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但存在着重文化表象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基因的保护和传承能力不强,存续质量下降等问题。本研究将系统梳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反思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的现实困境,探索新时代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与延续的新路径。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及类型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2008年到2020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了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统计,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世界级非遗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非遗项目123项,市级非遗项目229项。从项目内容来看,包括传统音乐12项、民间文学8项、传统舞蹈13项、传统戏剧10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6项、传统技艺95项、传统医药18项、传统美术19项、民俗31项。这些评选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能代表西安的地域文化、民族精神和共同审美,蕴藏着本地区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自2006年西安市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不断夯实非遗保护根基。一是完成全市非遗普查工作,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代表作名录,并创建全市非遗文化资源清单,对几十个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记录。二是建立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遗传习展示场所、非遗工坊为主的传习体验设施体系。作为西北地区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宗旨是用有形实物展示无形文化,开展活态展示展演互动和传习活动。随后建立完善阎良非遗展览馆、西安市碑林区非遗陈列馆、西安市鄠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等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各传习基地也相继挂牌成立。并且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已有西安市古秦渡酒业有限公司、程刚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易俗社文化街区非遗就业工坊、中国长安非遗乡集5家入选省级非遗工坊。三是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进山区以及非遗研学之旅等一系列活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四是实施非遗记录工程、秦腔振兴工程、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西安鼓乐传承发展文化工程、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工程项目,依托重大项目带动非遗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向产品、品牌及产业的转化。
(三)创新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实践
为充分释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魅力,增进文化认同,西安大力挖掘戏剧、民俗、传统手工艺、乡约等非遗项目内在文化基因,举办“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等系列活动,在传承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非遗元素与现代的融合的新途径、新模式。一是树立文明新风尚。比如,作为最早的成文乡约《吕氏乡约》的发源地,蓝田县在其基础上新编订了《蓝田新乡约》通过“立约、传约、践约”,让乡风文明立得更新,传得更快,行得更稳;或是“蓝田新婚礼”,以用新婚姻理念感化父母,摒弃陈规陋习,达到喜事新办、移风易俗的效果。二是借助直播、短视频等平台加大传播普及力度。根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抖音联合发布的《陕西非遗数据报告》显示,秦腔、眉户等地方特色戏曲剧种获得了抖音打赏金额的前5位。不仅使曲艺从业者切实获得经济效益,同时也通过创新表演形式和作品形态使非遗得到进一步推广。三是维护和培育文化新业态。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非遗西安鼓乐在传承中努力探索,通过打造“情景剧+声光电+沉浸式”交互体验,将东仓鼓乐打造成大型音乐舞剧《鼓》,成为西安大唐芙蓉园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四是积极探索“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等模式,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比如全国首个以秦腔非遗项目为核心的文旅融合街区——易俗社文化街区,依托秦腔文化衍生出两座博物馆,以及各种文创产品、文艺作品,街区里随处可见的秦腔元素赋予了街区新的文化生命力。这些非遗文化新实践和新形式,是传统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社会的探索与尝试,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非遗项目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保护传承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在非遗名录领域,量是硬指标,这就导致非遗申报更注重一个地区的非遗项目数量而不是项目的文化价值,“重量轻质”的现象不可避免。细究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各类非遗占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传统技艺类占比最多(42%),其次为民俗类(13.5%)和传统美术类(8.3%);而占比最少则是传统戏剧(4.4%)、民间文学(3.5%)和曲艺(3.1%)。由这组数据可以看出,项目主要集中于传统技艺类和民俗类,尤其传统技艺类非遗占整个西安非遗总量近半。可见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更加重视手工技艺、传统美术形式而忽视民间文学、民间礼仪、表演艺术等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非遗工作应优先考虑对那些最具中华文化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割裂式保护机制问题
非遗既是动态传承,又是稳定传承,要用全面的视角看待和理解,而不是仅仅是一个事项,割裂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不利于文化基因的整体性和复合性文化实践需求。但是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规定,都是由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多种分类,学界认可比较多的是十三类分法或十分法。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类主要涉及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民俗等十大类,但这一分类体系在层次结构上存在一定的重复和混乱,比如传统戏剧、曲艺等属于同一性质的文化项目,但又属于同一层级;而传统民俗在文化现象中包括所有类别却划入同一级别,分类体系的混乱以及太过细化势必使文化现象产生割裂或是难以归属。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空间载体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典型性困难是:“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形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并受到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影响。”[1]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击和消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文化全球化虽然会带来很多新鲜的文化思想,但同时也会导致本土文化内涵与个性的模糊与丧失,尤其是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势必会给弱势本土文化带来价值观念的混乱,从而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这是全世界范围内非遗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除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也要面对原生文化的消解。以西安鼓乐为例,作为我国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族古典音乐,一直依附于庙会与宗教的民俗活动而形成和发展,庙俗促成了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发展。民国年间,西安地区有鼓乐社70余家,但随着现代强势文化的侵蚀,一座座寺庙道观被拆除,各种民间庙会、朝山进香和斗乐比赛等民俗活动逐渐消减,西安鼓乐也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而正走向消亡,目前西安地区鼓乐社仅存10余家。没有了庙俗文化活动,非遗项目自然而然也就没落了。而西安传统工艺美术类的非遗项目之所以数量多原有在于其对文化空间载体的依赖较小,可以独立生存且灵活性强,但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也相对薄弱。
(四)行政过度干预带来的“官俗化”问题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由于缺乏科学的保护理念,对非遗的价值、运行原理和特性等认识不足,时有出现政府不断介入或者改造文化遗产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件及公约》时,早已意识到了因政府过度参与而有可能导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官俗化”问题,并对各级政府行为设了严格限定。要求政府主导下的非遗保护工作主要是做好项目遴选、政策制定、机构建设,以及非遗的研究、管理、宣传、弘扬等专业能力的培养等,而不是取代传承人,亲自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3]
民间文化自有其传承规律,如果过多的人为干预,特别是来自政府、学术界、商界等外来力量的过度干预,会使鲜活热闹的民俗变成僵硬固化的官俗。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的兴起,地方政府经常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对文化遗产进行景区、舞台等商业开发,尽管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可能会使非遗文化得以恢复,但这种脱离了非遗原生土壤丧失文化基因的发展,实际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本质性伤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符号化”,这样就背离了我们非遗保护的初衷,使非遗传承走向误区。比如依托秦腔元素打造的易俗社文化街区,其发展如果忽略了戏曲类非遗的传承规律和价值所在,那么它只能是空洞的秦腔符号,而不会真正地融入生活,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
保护传承的当代实践路径
(一)从政策和学理层面为非遗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提供强有力的外部保障
作为地方政府,西安的非遗保护工作应积极遵循和贯彻落实国家的非遗政策法规,并按照国家政策及实践导向规范和指导地方非遗保护工作,改变西安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无序”状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深层的文化认同,在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凸显非遗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力量”,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地方社会发展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推进非遗扎根民间传承和发展,从源头保护好传统节日、传统仪式、民间文学以及表演艺术等最适宜文化基因传承的生存土壤。
学术界则需要从学理层面为非遗文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学术界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分法”,即在非遗学框架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节日、传统仪式以及传统农业生产知識等七个大类。非遗“七分法”的提出,在理论层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提供新的学理支持而且也更科学合理;在实践层面,更容易厘清非遗的层级关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整体传承。
(二)加强日常生活的文化传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
当下传统复兴现象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实践的重要形式,西安乡村社会依然还有红白事、满月、过寿等礼仪,锣鼓、秧歌等社火表演,以及周至庙会、终南山故事传说、秦腔戏曲等传统礼俗活动,但如何凸显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内涵,重塑非遗认同、文化认同,是当下非遗保护传承急需解决的问题。答案或许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日常生活礼俗实践展现的多样性得到传承和维系,人文精神和道德内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地方文化精神内涵亦随之得到维护。因此,需要加强日常生活的文化传承,注重形式与内容、文化与实践相结合,在人们的日常起居、文化娱乐、行为方式等方面加强文化的教化意义,将孝悌、忠义、守信、友善、勇敢、善恶、和合等中华传统美德和生活规范融入传统节日、人生礼仪、民间活动等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赋予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以文化意义感和存在感,满足人们对中华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渴望与寻求,强化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发挥传统礼俗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稳定乡村秩序的作用。
(三)重视非遗整体性保护原则
尽管非遗学从学术角度对非遗实施分类保护,但在实际生活中,非遗诸事项之间是相互交错组合而成的文化现象。比如上巳节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传统工艺、娱乐表演等非遗诸事项交错;人生仪式与戏曲、表演、传统工艺、礼仪知识等非遗事项相互交错。可以看出,每一个非遗文化都是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基因正是在整体性的文化空间和文化实践中实现文化整体表达。
按照非遗发展的文化逻辑和发展逻辑,大致来看,现有社会适应和转化情况良好的非遗事项,其适用的文化空间并未被完全破坏,具有社会普及层面的节日或仪式习俗。因此,西安的非遗保护工作应更加重视和保护传统节日、传统仪式、民间文学以及表演艺术等最适宜文化基因传承的文化土壤,将碎片和独立的非遗事项联系起来纳入到节日、人生仪式、民间信仰等文化活动中去,使它们真正的生根发芽,起到推动文化绵延、维护社会秩序和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
(四)发挥基层组织和政府平台作用,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探索非遗融入文化礼堂的实践
非遗发展要与当代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各级政府文化馆、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基层组织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实践活动,探索一条结合当代中国时代精神面向的文化实践“新路子”。比如蓝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文化馆合作开设文艺公益课堂,邀请专业文艺人才、非遗传承人担任志愿者为群众授课,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行动、弘扬社会正气”为宗旨,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融入百姓生活,弘扬时代新风。或是建设地方文化馆,深入挖掘和提炼村落的历史渊源、口头故事、历史人文传说、特色风俗、家乡饮食等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家乡的文化和魅力。正是这些新文化实践探索,不断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建构非遗文化的新体系和新价值,在提升非遗文化与实践的融合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和对非遗的文化认同。
(五)融汇创新新时代文化实践模式
依托新的大众生活方式和传播新途径,为非遗文化基因传承提供更多的实践路径和应用场景,助力非遗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一是非遗馆是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非遗系统性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各级地方非遗馆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于一体,新型的非遗展示和阐释方式成为当代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发展点。二是推动“非遗+旅游”“非遗+国家文化公园”的深度融合。结合国家文化发展重大战略,建设非遗小镇、非遗街区、非遗村、非遗城等新业态,举办非遗购物节、乡村旅游节、文化消费推广季等作为非遗馆的延伸和补充,形式多样地将非遗文化植入旅游全要素,提升非遗项目知名度,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推动“非遗+新媒体”融合,依托互联网、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和新科技,制作内容质量上乘的纪录片、短视频等,宣传西安非遗文化精神,讲好西安故事,推广地方文化。
(六)加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统文化素养培训,推动非遗传承人更好地传承非遗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承载者,他们不仅传承和延续的各种传统工艺、技术、知识等,也透过非遺传达传统的社会观和伦理价值观。非遗传承人不仅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实用工具、工艺技巧和产品制作的“技”,更要理解非遗内在精神的“道”。因此,对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应着重加强传承人关于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以及对现代生活观念和精神的认识,这是非遗培训的核心和关键。非遗传承人只有深刻理解了过去和现在,将这些知识、观念、方法内化于心,才能在非遗创作中外化于形。
注释
[1]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何在?》,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6-05。
[3]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153页。
作者简介
郭艳娜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