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3-12-19李寒梅马金刚易宏彬

新西部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青海省青海

李寒梅 马金刚 易宏彬

青海省雪山林立、冰川广布,湖泊众多、湿地多样,具有一批世界级的高品质生态旅游资源。青海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中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的省情,切实践行总书记“两山”理论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契机,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良好局面,推动全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这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青海作为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生态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是 “亚洲水塔”,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生态资源宝库。同时,文化积淀深厚,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独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资源和文化优势。

旅游业发展实践表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区域形象整体提升的有力抓手、也是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举措。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不仅是青海文化和旅游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更是锚定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必然要求。

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背景下文旅融合的优势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西侧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柴达木盆地,北部横立着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东北部有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青海湖周围的茶卡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之一,南部是“三江源”,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受气候、海拔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资源,拥有雪山、森林、冰川、湖泊、湿地等多种自然景观,其中不乏世界级的高品质生态旅游资源。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是世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世界上最大的盐湖之一——茶卡盐湖,有着“天空之镜”的美誉,更不乏新近开发出“恶魔之眼”艾肯泉、水上雅丹俄博梁等旅游资源,这些自然资源为青海省的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青海省雪山林立、冰川广布,湖泊众多、湿地多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景区景点900多处,其中5A级景区4个,国家自然保护区7个,森林公园8个,地质公园7个,湿地公园19个。全省2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中,7处为自然旅游资源;351处省级旅游资源中,36处为自然旅游资源,540处州县级旅游资源中,80处为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青海省文旅产业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独特的文化优势

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省份,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民间文化绚丽多彩、宗教文化深邃凝重。其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以及各民族在与大自然相融共生中形成的独特的风俗、生活习惯,构成了青海独有的人文景观、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资源现己成为青海旅游市场上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旅游开发价值极高。

青海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青藏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同时,青海还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有着众多的寺庙和宗教文化遗产。独特的昆仑文化、热贡文化、河湟文化等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中青海高原人类的进化历程,更是提升青海文化品牌价值、彰显“大美青海”文化力量的重要载体。《格萨尔史诗》文化以及散落在青海民间的文学、音乐、传统舞蹈、民间美术、手工技艺等遗产分布虽然相对分散,但却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契机,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走进青海文化,不仅可以让这些 “明珠”焕发新面貌,也为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截至目前,青海省有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青海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政策制定与体制机制与时俱进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旅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从顶层设计上激发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的活力。在省委、省政府的主导推动下,各地先后出台了多项具体的促进发展的政策及意见,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建立了“1+N+X”的规划体系(1个总体规划为纲,N个资源保护利用、产品开发、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宣传营销等专项规划为支撑,X个标准规范、服务管理、投资激励等机制为保障”的规划政策体系),助力文旅工作高质量发展。

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背景下的

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青海省文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文旅产业规模、文旅产业要素以及“数字+文旅”均有较好的进展, 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更为文旅产业发展开辟了新境界。

(一)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与产业发展进一步融合

为挖掘青海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着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青海热贡文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文化以丰富而独特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青海藏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故事和传说以及社会生活习俗,在中国民间艺术领域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青海省还设立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河湟文化品牌、助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截至2022年底,青海省共有5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海南州、同仁县、贵南县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藏绣艺术之乡”“中国唐卡艺术之乡”“中国藏绣生产基地”。泽库县和日镇和日村一直享有“高原石刻第一村”“石刻艺术之乡”的美誉,特别是三江源移民搬迁后的和日村积极探索以石刻为支柱的村集体经济,同步实现了文化传承与脱贫增收,为乡村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

(二)文旅产业要素不断增强

全省现有A级旅游景区178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17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0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7个、重点村39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13个,乡村旅游接待点2325家。青海以因地因时制宜为原则,审时度势、找准定位,以项目为依托,整合各类资源,优化文旅产业资源配置,使得全省文旅产业全要素不断增强。文旅产业基础不断优化与完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撐。

(三)“数字+文旅”初见成效

青海在持续加快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包括工艺美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的同时,积极推动新兴文化数字产业。在建设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一期的基础上,结合文旅融合发展新需求,新增和优化文旅资源统计分析、文旅产业扶贫分析、景区运营分析、交通自驾游线路分析、文物数据分析、旅游指数统计分析、公众评价分析、旅游景区实时监控等8项数据功能,对全省各类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地理位置信息采集,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以及州县分控中心。同时链接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10类,共计19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实现了数字化展现。

(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推动文旅融合新发展

青海正积极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打造青藏高原国家公园集群。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全面完成评估,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在创建。在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青海加大国家公园生态文化传播与弘扬力度,利用生态摄影、自然文学、生态艺术、生态科普、生态文创等形式,全面打造媒体牵引、平台支撑、形象展现、展陈立体的国家公园宣传教育体系,广泛传播中国国家公园声音。同时探索建立符合各自然保护地实际的自然教育模式,由点到面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自然教育工作,使得国家公园成为青海的一张新名片,更促进了国家公园文化与生态体验、生态研学等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青海省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地理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势复杂,最高海拔高度大约为6851米,最低海拔高度大约为1644米,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属于高海拔地区、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因此青海省的旅游业旺盛期主要集中在短暂的夏季。省内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东部雨水较多,西部干燥多风,缺氧、寒冷。游客在青海旅游需考虑高原反应、缺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海省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和旅游特色资源挖掘利用不够

青海文旅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特色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对传统民居、特色饮食、纪念品等文创开发和产品转化存在明显不足,文旅文创融合度较低。特色资源、历史文脉等尚未转化为发展优势,主要表现:

一是资源配置不合理,旅游资源布局缺乏系统性,不利于整合开发。

二是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对游客的需求覆盖不足。

三是旅游业发展不平衡,西宁、海东市的旅游开发程度相对较高,旅游服务设施较完备,而玉树、果洛等地区的旅游发展较慢,设施不完备。

(三)融合发展链条较短

缺乏带动性强的大型旅游企业。高端旅游产品供给不足,消费链条延伸不够,对农牧民就业增收带动力弱。

一是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当前青海各地的文旅融合发展主要依赖于各地资源和自然禀赋,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导致一些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跟风和产品同质化现象,无法延伸产业链条。

二是缺乏深度融合和创新,一些地区的文旅融合仅仅是表面上的结合,没有深入挖掘文化和旅游的内在联系,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导致文旅融合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缺乏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品牌特色,难以吸引游客的目光。

三是缺乏要素保障,当前制约文旅融合发展的瓶颈主要是生态红线的限制以及文旅项目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导致一些地区的文旅融合发展受到限制,无法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也无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青海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范围广泛,但资源开发深度不足,缺乏创新,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形成面向旅游市场和消费延伸的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目前,青海省文旅融合渠道多为“生态旅游+文化”“文化旅游+演绎”等形式,產品有待丰富。只有较少的展会(如《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文物展)和演绎(《大河之源》)在全国范围内有知名度,但影响力不足。以生态旅游为例,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忽视当地自然环境的独特性,盲目跟从市场现有成功案例,导致多个景区旅游形象、目标、定位、产品出现同质化现象。同时,一些文创产品也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各地景区依托生态旅游IP生产的文创产品设计雷同,难以凸显当地自然景区特色。

青海省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青海省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大背景下应积极探索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现文旅融合亮点。坚持文旅融合、文化赋能,用文化提升旅游品位,将生态旅游产业与文化相融合,把文旅融合发展培育成幸福产业、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将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民族团结、传播优秀文化、加快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青海省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法规支持与市场主体培育相融合

进一步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大背景下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和旅游产业,推动文旅融合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拓展文旅消费的广度和深度,打造青海文旅“大美青海”的硬核品牌,走出生态、融合、全新的可持续青海文旅融合新路子,不断增加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培育市场主题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旅游产品、文创产品,拓展文旅融合发展市场空间。

(二)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文化保护相融合

一是持续加强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体现生态旅游的科学性、生态性,让游客了解自然,认知自然,提升生态旅游的体验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和改善青海的生态环境,是青海省旅游发展的根本之策,在生态保护方面应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等,在推动旅游生态保护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例如依据黄河文化等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强文物遗址的保护利用,提升考古、文化挖掘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加强对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实施非遗整体性保护,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相融合。

二是加强对青海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生态旅游与青海特色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生态旅游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围绕特色非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支持引导各民族地区发展本民族独特工艺项目,振兴民族传统工艺,推动热贡唐卡、藏毯等传统工艺助力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通过举办民族地区特色民俗活动,例如格萨尔文化旅游节、那达慕民俗节等活动,实现全方面宣传和弘扬青海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提升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增加青海省各民族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促进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全域旅游,以旅游产业为引领,通过系统化、全方位的资源优化和提升,注重旅游与区域发展、城乡建设、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保护等领域的协调统一,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以及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三是构建全域旅游目的地。挖掘旅游目的地特色旅游产业,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点),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低空旅游等,建设带动性强的特色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点),积极推动全域旅游与特色旅游融合发展。

(三)数字产业与文化旅游相融合

数字产业与文化旅游相融合不仅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提高产业的质量和效益,还能推动青海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升地方特色文化文化软实力和旅游业的竞争力。未来,青海可继续在文旅产业、文艺作品、旅游服务、旅游安全等领域推动数字化发展,持续推进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持续扩大“大美青海生态高地旅游净地”品牌影响力。数字产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可通过数字技术将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相融合,进行数字化展示和体验,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青海省文化旅游资源。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旅游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实现旅游过程的智能化和便捷化。

(四)科学筹划、融合发展,重点统筹好“三大关系”

一是统筹好生态旅游与当地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引导当地牧民有序参与青海湖等示范区生态旅游发展,加强与地方政府、重要旅游景区、旅游公司等的交流合作。

二是统筹好农牧业、工业、文化、体育与生态旅游产业的关系,实现生态与当地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关联带动作用,拓展生态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更好地发挥生态旅游的综合效益。

三是统筹好示范区内部各旅游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内部沟通协作,激发旅游创新活力,共筑旅游产业体系、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五)加强宣传推广力度,讲好青海故事

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青海、走进青海,强化“引客入青”力度,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把丰富优秀的民族文化与旅游的烟火气息相结合,讲好青海故事,持续深化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知名度与影响力。

一是建立品牌形象性。通过创意广告、营销活动等方式,打造“大美青海”的独特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青海省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度和好感度。

二是制定宣传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包括市场定位、目标人群、宣传渠道等,提高宣传效果和覆盖面。

三是积极利用新媒体资源。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旅游网站等进行数字化营销和推广,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增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青海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传播青海省打造高质量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和特色资源。

(六)项目支撑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

结合青海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积极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体育、农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例如,可以发展文化体验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在青海高质量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时期,文旅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培育一批融科技、人文、绿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环青海湖投资兴建一批使用生態环保材料,达到国际标准的生态驿站、房车自驾车营地、精品酒店和观鸟研学为主题的国家营地,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培育若干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区。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文旅融合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仅包括拥有专业技能的各类人才,如旅游市场策划人员、旅游市场营销人员、导游解说员等,更包括旅游与传统文化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性文化素养,还需要拥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文化和旅游相关专业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业学院、课程进修班、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到这个行业中来,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八)加强省际合作与国际交流

主动融入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持续巩固对口支援帮扶关系的具体行动,加强与援青省份合作,促进文旅产业快速发展。与其他省份、地区开展旅游项目合作,规划设计跨区域旅游线路,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在帮扶协作中深化合作,在优势互补中寻找商机,在文旅产业合作交流方面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延伸发展。

积极吸引更多的周边省市游客及外国、港澳台游客到访,扩大在海外主流和分众媒体的宣传推广力度,稳步增加国际生态旅游客群到访。面向“一带一路”沿线、中亚、中东欧国家,创建新型双边、多边和区域机制化合作平台,如国际绿色旅游发展联盟,定期召开高规格专业论坛,发布一流成果、权威数据和发展案例,讲好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生态旅游故事。

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培育新业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强省部与国际交流等措施,才能推动青海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作者简介

李寒梅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马金刚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

易宏彬 西宁市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办公室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青海省青海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大美青海
青海行七首(录二)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