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浪县国槐栽培技术要点

2023-12-19韩伟平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国槐栽培技术

韩伟平.庄浪县国槐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3,17(18):-124.

摘 要 国槐作为蝶形花科乔木,树姿优美,树冠高大,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与其他乔木植物相比,国槐的适应性更强,种植管理相对简单,但在实际栽培中也需要详细了解其生物学规律,掌握栽培要点,加强各类病虫害防控,以确保国槐的健康成长。为促进甘肃省庄浪县国槐种植产业发展,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从选地整地、采种及种子处理、育苗方法、栽植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国槐栽植撫育技术要点,并针对庄浪县常发、重发的瘤锈病、腐烂病、槐蚜、槐尺蠖等病虫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国槐;栽培技术;甘肃省庄浪县

中图分类号:S792.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39

庄浪县隶属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中东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东西长56.37 km,南北长46.60 km,境内海拔在1 405~2 857 m。气候属大陆性季风区,县境内南北温差较大,无霜期160 d,

年平均日照时间2 179 h,年平均气温7.8~8.9 ℃,年均降水量530 mm,降水多集中在8—10月,降水量偏少[1]。因庄浪县地处我国西北部,气候相对干燥,在地理、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下,当地植被较少,大部分林地分布在土地贫瘠的峁梁地带和沟壑地带,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极大制约了当地林业的发展。“双碳”目标下,庄浪县持续增大林业生产力度,国槐凭借自身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成为当地主要的营林绿化树种。但在国槐栽培过程中若缺少科学的水肥、修剪举措和病虫害防控工作,会导致国槐的整体长势衰弱,甚至出现死亡[2]。基于此,针对国槐栽培技术要点展开研究。

1 国槐栽植抚育技术

1.1 选地整地

国槐的育苗地选择一定要以促进苗木生长为标准。国槐喜阳、耐寒、稍耐阴,具有较强的土壤适应性,即便土壤瘠薄也可正常生长,但在低洼积水的环境下易生长不良。因此,国槐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的阳面或半阳面,所选地块以砂壤土与壤土为宜,土层深厚、肥力较好,避免在盐碱地或黏重地块育苗。同时育苗地应具有完善的灌溉设施和便利的排水条件,以满足国槐育苗时的水分需求。

育苗地选定后需要进行整地操作,对育苗地土壤进行翻耕作业。翻耕时间选在育苗前一年的春季或秋季,深翻土壤30~50 cm,耙平耕细,并将土壤中的草根、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结合土壤情况,施加腐熟有机肥500 kg/667 m2或尿素5 kg/667 m2,并采用98%噁霉灵可溶粉剂2 000倍液以3 kg/667 m2的剂量对土壤进行喷淋消毒,按照70~100 cm的宽度作畦。

1.2 采种及种子处理

国槐的采种时间在10月至冬季,成熟的国槐种子呈黄色。选择30年及以上树龄且无病虫害的母树,确保种仁饱满。种子采摘后浸泡在清水中搓掉果皮,洗净晒干后置于封闭空间贮藏。在播种前挑选出颗粒饱满且无虫害的种子进行消毒、催芽处理。种子消毒采用1%~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 min,消毒后将种子置于30~40 ℃的恒温容器中浸泡1 d,待种子体积膨胀至最初的2倍后捞出;对于未膨胀的种子,用90~100 ℃的热水浸泡3~4次,多数种子均能够膨胀[3]。之后将膨胀好的种子用草帘遮盖36~48 h进行催芽,当有1/5以上的种子萌芽时,即可进行播种。

1.3 育苗方法

1.3.1 播种

在每年4月进行播种,可以采用条播或穴播法。条播控制行距在10~15 cm,沟深2~3 cm,播种量在10~15 kg/667 m2,并覆盖2 cm土壤压实;穴播法不需要开沟,直接在苗床上挖穴即可,穴距10~15 cm,穴深2~3 cm,依穴播种,播种量在4~5 kg/667 m2,播种后抚平压实。播种10~15 d即可出齐苗。合理控制幼苗种植密度,以6~8株·m-2为宜。如需培养大苗应在次年早春对幼苗进行截干处理,扩大株行距,保持枝干通直。考虑幼苗发育需要大量养分支持,可在每年7月上旬进行适当的截干,将苗木顶端弯曲处适当截断,以打破顶端优势,使苗木更好地进行营养传递。待新枝发出后以竖直向上的枝作为主干进行合理整枝,在不影响主干的前提下尽量保留侧枝,引导主干粗壮成长。而对于2~3年的苗木而言,若出现主头发育偏斜或缺少主头的情况,应进行二次截干,位置选择顶端偏斜处。

1.3.2 嫁接

国槐的嫁接有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1)芽接。在砧木处理完毕后对接芽进行处理,为确保接芽的水分充足,应随采随接,在砧木离地面3 cm的位置剥开树皮,嵌入接芽,并用保鲜膜多层绑紧连接处。芽接后应在砧木根系周围覆盖10 cm厚的细土,30 d后观察芽接成活情况,芽片为浅绿色证明成活,若接芽死亡则须在砧木背部进行二次接芽。2)枝接。将种子与湿度80%的细沙混匀置于0 ℃的背阴环境进行低温休眠处理,50 d后进行温床催芽。待40%以上出现小白芽即可转移至温室作畦插种。当新苗基部长至5 mm时可以进行嫁接。先在砧木基部斜切,并在上方2.5 cm处向切口位置下削2 mm,形成舌状槽,采用相同的方式对接穗进行处理,形成大小一致的舌状芽片。将二者依照结构形状对接,用保鲜膜捆紧绑实。接芽处仅保留3~4片叶片,以保证接芽顺利成活。

1.4 栽植技术

1)栽植前准备。选择定干高度3 m左右,无病虫害、干型通直、长势健壮的苗木。起苗过程中若苗木携带土球,可直接入穴,若不带土球则须将苗木根系浸泡在水中2~3 d,保证苗木吸足水分。定植前应对苗木进行修剪,留取骨架枝,剪去下部1/2以上的枝条,并将长度控制在40 cm左右,以减少水分流失,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挖掘100 cm×100 cm×80 cm定植穴,控制行距为5 m。苗木运输过程中若出现损伤,则应利用保鲜膜对损伤部位进行封口处理,并涂抹汽油-油漆混合物,防止病菌入侵。若无法及时栽植苗木,应先对起出的苗木进行假植处理,避免苗木根部失水。2)栽植。栽植时间宜选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栽植前应先在穴内施足基肥,回填表土后进行栽植。带土球苗木可直接将苗木竖直立在穴内,填土并压实;裸根苗栽植时应先填表层熟土再填下层生土,待填土完全覆盖苗木根部后提苗,确保苗木的根系得以舒展,之后再进行填土直至覆盖坑穴并压实。

1.5 抚育管理

1.5.1 水分管理

苗木栽植后需要浇3次定根水,在栽植后立即浇1次透水,之后隔3 d浇第2次透水,再隔7 d浇第3次透水,浇水后均须进行封土处理。之后根据地块土壤墒情和苗木生长情况适当浇水,浇水要确保浇足浇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宜选择在早、晚或阴天进行。入秋后浇水次数应适当减少,以促进苗木新生枝的木质化生长,利于苗木越冬。考虑庄浪县冬季相对漫长,对于新栽植的苗木应在11月中旬浇封冻水,以免苗木受冻害,并在次年3—4月浇返青水。由于國槐不耐涝,应在雨季做好防涝和排水工作,积水时间尽量不超过24 h。

1.5.2 施肥管理

对于新栽植的国槐苗木而言,在缓苗期可不施肥,栽植过程施加的基肥已经足够苗木成活。待确定苗木成活后,需要连续追肥3年,春肥有利于苗木返青后的快速生长,秋肥利于苗木越冬,因此每年春秋季可追施全价化肥1~2次,根据植株大小确定施肥量,一般控制在0.5~1.5 kg·株-1。施肥方式可以选择开沟或在苗木根部开挖小坑的方式,将肥料埋入其中。此外,需要对长势不佳的苗木进行追肥处理,可在3—4月对长势不佳的苗木施加磷钾复合肥3~4 kg·株-1,或采用0.3%~0.5%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4]。

1.5.3 支撑保护

庄浪县干燥多风,因国槐苗木较高,受大风影响易出现倒伏。所以,国槐苗木栽植后应采用三脚架支撑方式对苗木进行固定,支撑点在苗木高度的2/3处。在支撑绑扎过程中,应在苗木和三脚架支撑接触位置加垫保护层,避免对树皮造成损伤,三脚架支撑底部应保证深扎于土中。如果苗木因浇水出现树身倾斜等问题,应及时扶正并进行培土,再对支撑杆位置进行调整固定。

1.5.4 涂白修剪

考虑庄浪县年平均日照时间较长,对苗木树干进行涂白有利于减弱日灼影响,也可以避免冻害、病虫害或动物啃咬情况的发生。可将水、生石灰、石硫合剂原液和食用盐依照20∶6∶1∶1的质量比混合配制涂白剂,根据植株高度自下而上涂至树干1.0~1.3 m处,确保涂抹均匀。

在国槐抚育管理中,合理修剪有利于调节树体水分和养分,集中供应保留枝生长,促苗壮枝;同时修剪也有利于对国槐树形和树冠的培养。选择苗木休眠期进行修剪处理,将徒长枝、枯死枝、病虫枝、下垂枝与竞争枝全部修剪干净,确保树冠内枝条均匀分布、疏密有致,从而增强树冠的透光性和通风性,促进苗木生长。

2 国槐常见病虫害防治

2.1 瘤锈病

瘤锈病是庄浪县国槐最常见的一种病害,由茎单胞锈菌引起,可对幼树的枝干、叶片等部位造成伤害。瘤锈病常发于每年3月,7—8月受害严重,发病部位常见于树干基部[5]。受害部位在初期会形成梭状病瘤,随着病情加剧病瘤持续膨大导致树皮开裂,开裂处出现褐色、不规则、半黏结的粉状孢子,发病后期病瘤处树皮干枯、脱落、露出木质部,若不及时干预会导致病瘤以上树干及树冠枯死。

对于瘤锈病的防治而言,可在3月上旬采用1∶1∶100倍波尔多液进行喷施,喷施周期为7 d,连续喷施3~4次即可有效预防。对于发病后树木而言,可采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树干进行涂抹或喷施,用药周期为7~10 d,连续用药2~3次即可。对于病症较轻的情况,可先将病瘤部位刮除干净,运输至林外集中销毁,并在病瘤部位横纵划割几刀露出木质部,使用福美砷50倍液对病处进行涂抹,涂抹周期15~20 d,连续用药2~3次。

2.2 腐烂病

国槐腐烂病可分为干腐型和枯梢型,多发在树木主干或大枝,发病初期病害部位呈现暗褐色菱形水渍斑,发病后期树干皮层腐烂变软,伴有酒糟味,病害部位失水下陷,出现龟裂;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待病斑环绕树干后上部枯死。腐烂病常发于每年3月上旬至5月中旬,发病主体是6年生以下的幼树。

对于腐烂病的防治而言,应做好抚育管理工作,确保树干涂白,及时剪除发病部位并运至林外销毁,限制病源传播。对于已经发病的树木,可采用甲基托布津30倍液对病斑处进行涂抹,周期为15 d,连续用药2~3次;或采用50%退菌特200倍液进行喷施,周期为10 d,连续用药2~3次。

2.3 槐蚜

槐蚜若虫和成虫均可以为害国槐,吸食嫩梢和花序的汁液,导致其弯曲或枯萎、花序无法结实。同时槐蚜产生的蜜露还会吸附粉尘和煤烟,对国槐的光合作用造成较大影响。庄浪县槐蚜可发生多代,自3月起大量繁殖,6月为害最重。

对于槐蚜的防治而言,应在冬季彻底清除国槐周围杂草并运至林地外进行销毁,以破坏槐蚜的越冬场所。当发现大量槐蚜后,应将受害的嫩梢、花序集中进行销毁,并采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进行喷施,周期7~10 d,连续用药1~2次,同时可采用1.2%苦·烟乳油1 000倍液进行轮换用药。

2.4 槐尺蠖

槐尺蠖会取食国槐叶片,大暴发时甚至可将叶片啃食殆尽,严重影响国槐生长。槐尺蠖每年可发生多代,通常在5月发生第一代。槐尺蠖成虫会在叶片正面产卵,以南面树冠最多。

对于槐尺蠖的防治而言,当槐尺蠖老熟幼虫化蛹后,可通过10 cm的深翻挖蛹集中销毁。在槐尺蠖幼虫为害期可进行人工捕杀;槐尺蠖成虫可利用黑光灯诱杀,黑光灯距离地面1 m,灯下5 cm处放置肥皂水;对于槐尺蠖的低龄幼虫,可采用2亿~3亿孢子·mL-1苏云金杆菌悬浮液喷施1次,或采用25%灭幼脲2 000倍液进行树冠喷施,周期7~10 d,连续用药1~2次。

3 结语

国槐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凭借自身适应力强、养护成本低等优势,在庄浪县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显著改善了庄浪县的林业生态环境,带动多个产业协同发展。基于此,种植人员应依照国槐生态习性对其进行栽培管理,更好地满足国槐生长需求,从而提升其长势水平,确保国槐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李书焕.国槐扦插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23,46(12):38-40.

[2] 杨昌文.国槐育苗及造林技术要点[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5):127-129.

[3] 朱彦东.兰州市国槐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J].乡村科技,2023,14(10):78-81.

[4] 陆瑞峰.国槐主要害虫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3(5):45-46.

[5] 赵秀珍.兰州市城区国槐青枯病现状[J].甘肃林业科技,2022,47(3):19-21.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国槐栽培技术
国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要点探讨
国槐的移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咏国槐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综述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首善街的国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