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项群训练理论的实践探索
2023-12-19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张海涛
○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 张海涛
随着体育中考改革,体育课程难度增大,随之而来的是教什么、教多少、怎样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以运动训练学为切入点,引入项群练习的概念,通过业余训练和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创新,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身心素质以及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球类和体能项目,因此,体育教学以球类结合体能训练为出发点,把中考项目按照供能系统划分为几个项群,通过球类练习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通过田径教学提高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度等身体素质,在提高学生运动技巧的同时提高中考成绩。
1.新体育中考项群教学的原则及特点。我们通常把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以全面身体锻炼结合专门性训练为切入点,把不同运动项目划分为不同的项群去训练。
新体育中考具体的项目项群划分为——速度耐力性项目:800 米(女)跑、1000 米(男)跑、跳绳;速度性项目:50 米跑、蹲踞式起跑、实心球、球类的跑位及节奏;力量性项目: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实心球、立定跳远;灵敏性项目:足球、篮球、排球练习。
2.教学方法。以田径和体能训练及跳绳为主,进行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度等全面身体素质练习。重点训练负荷,科学设置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比例,增强项群训练的针对性;合理制订训练计划,教学周期按年级增长循序渐进。
以足球、篮球的训练为例,可以列式为:学校的管理(体育课和体健课的结合)+兴趣(教师的教法)+球性的培养(学生课上和课下的系统性、周期性的练习)+过杆速度+技巧+心理素质的培养=体育中考成绩。
3.教学实践。我们选出4 个水平差距不明显的初三年级自然班做实验,通过应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理论,进行一定时间的科学训练,和不按照训练理论训练的班级的体育成绩进行对比,进而得出结论。
我们以初三(6)班、(10)班、(19)班、(20)班进行数据分析,从2022 年4 月中旬到6 月中旬,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跟踪实验。其中(19)班、(20)班以项群训练作为理论支撑,(6)班、(10)班教学方式为传统教学。调查显示,(6)班体育成绩提高了3.31 分,(10)班体育成绩提高了3.51 分,(19)班体育成绩提高了4.19 分,(20)班体育成绩提高了4.55 分。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项群分析教学法的运用,将中考体育教学任务合理化、简捷化,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学生树立终身锻炼意识打下良好基础。以运动生理学为理论支撑进行教学,效果要优于传统教学。
设计一节训练课的初衷是帮助运动员提高身体技能,强化心理素质,加快恢复时间,而学生的训练重点是全面发展身心素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应科学合理,通过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增强学生训练的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