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项目实时监测及控制平台开发

2023-12-19郭宇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34期
关键词:传输方式数据处理边缘

郭宇骞

(天津市委党校,天津 30019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系统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信息系统项目监测与控制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传输延迟、带宽瓶颈、安全性等。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旨在开发基于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项目实时监测与控制平台,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1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1 边缘计算的概念

边缘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型,其核心思想是将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靠近数据源或数据消费者。边缘计算通过在边缘设备、边缘节点或边缘服务器上进行计算任务的分发和处理,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和带宽需求,从而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响应能力。

1.2 边缘计算的特点

低延迟和高实时性:边缘计算将计算资源置于离数据源更近的位置,避免了将所有数据传输到中心化云计算数据中心进行处理的延迟。这使得边缘计算系统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实时的数据处理和决策需求。

本地数据处理和存储:边缘计算强调在边缘设备和边缘节点上进行本地的数据处理和存储,避免了大量数据的传输和集中式计算。这使得边缘设备可以进行快速的本地决策和数据分析,减少了对中心化数据中心的依赖。

分布式架构和灵活性:边缘计算采用分布式架构,将计算任务分散在多个边缘设备和边缘节点上,提高了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容错性。边缘计算系统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求对边缘节点进行扩展和配置,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

1.3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使得边缘设备和物联网设备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交互。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的传感器和设备能够连接和通信,产生海量的数据。边缘计算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型,可以将计算和数据处理靠近数据源,实现对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时监测和控制。边缘计算通过将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靠近数据源,实现了低延迟、高实时性、本地数据处理的特点。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为信息系统项目实时监测与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前景[1]。

2 基于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项目实时监测及控制平台设计

2.1 平台整体架构与功能模块

在利用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开发信息系统项目实时监测与控制平台时,设计合理的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详细分析平台的整体架构和关键功能模块(图1)。

2.1.1 平台整体架构

平台整体架构是指系统的整体组织和结构,包括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与通信。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平台整体架构。

边缘层:包括边缘设备、边缘节点、边缘服务器等,负责进行数据采集、本地处理和存储。边缘设备可以是传感器、智能终端或嵌入式设备,能够感知和收集环境中的数据。

云端层:由云计算数据中心构成,用于存储大量数据、进行高性能计算和深度分析。云端层提供边缘计算平台所需的存储和计算能力。

网络连接层:负责将边缘层和云端层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技术,如以太网、无线网络或蜂窝网络等[2]。

2.1.2 关键功能模块

为了实现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平台需要具备以下关键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边缘设备和传感器中采集数据。该模块需要支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接口和协议,并能够处理不同格式的数据。

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层进行存储和分析。数据传输模块需要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以满足实时监测与控制的需求。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负责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该模块可以使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算法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生成监测报告和控制指令。

实时监测模块:负责实时监测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进度、性能、安全等。该模块需要能够实时获取数据并进行实时的状态监测,以及及时发出警报和通知。

远程控制模块:负责远程控制项目的操作和行为。通过该模块,用户可以远程控制设备、调整参数、执行操作,以实现对项目的实时控制和调整。

平台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对于实现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时监测与控制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架构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平台能够有效地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的功能。

2.2 边缘设备与传感器的选择和部署

边缘设备与传感器的选择和部署是基于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项目实时监测与控制平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选择边缘设备和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其能力、可靠性和适应性,以实现实时监测的要求。以下是对边缘设备和传感器的选择和部署的详细分析。

边缘设备的选择:选择具备足够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边缘设备,以支持实时监测与控制的需求。常见的边缘设备包括边缘服务器、网关设备等。其次,考虑边缘设备的通信能力,确保能够与传感器和上层系统进行有效的通信。例如,边缘设备应支持常用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如Ethernet、Wi-Fi、蓝牙等。还需要考虑边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长期运行和数据安全。可以选择经过验证的品牌和可靠的供应商的设备[3]。

传感器的选择与部署:根据实时监测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和规格。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根据具体的监测对象和参数进行选择。考虑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项目要求,选择适当精度的传感器。还需要考虑传感器的部署位置和数量。合理部署传感器可以覆盖监测区域,并确保数据的全面性。根据监测区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传感器的布局和数量。此外,考虑传感器的能耗和维护成本,选择符合项目要求并具有良好性价比的传感器。

通过合理选择和部署边缘设备与传感器,可以构建一个可靠、高效的实时监测与控制系统。这些设备和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项目需求和特点进行评估和优化,以确保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的目标并应对挑战。

2.3 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

在基于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项目实时监测与控制平台设计中,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方案能够确保实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下面以选择一种常见数据采集方式和传输方式为例,详细分析有效的方案。在实时监测与控制平台中,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和传输方式是关键。一种有效的方案是利用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传输到边缘计算节点。具体分析如下。

(1)明确教学目的与职责。在实习医生中指定查房医师及汇报医师;查房医师询问病史要点、体格检查、了解辅助检查和总结病例特点;汇报医师提出病情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提出处理方案;带教教师点评查房过程。

数据采集方式: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作为数据采集方式。WSN 由多个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可以分布在监测区域内,实时采集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边缘计算节点。WSN 具有的灵活性优点,传感器节点可以灵活布置在监测区域内,适应不同的监测需求。还具有低功耗的优点,传感器节点通常采用低功耗设计,延长节点的使用寿命。另外,其还具备自组织性优点,传感器节点能够自组织形成网络,自动调整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

传输方式:选择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Wi-Fi 或LoRaWAN(低功耗广域网)。具体选择传输方式时需考虑传输距离因素,根据监测区域的大小和分布情况选择传输距离适中的传输方式,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数据量和频率因素,根据实时监测的需求因素,选择能够支持传输所需数据量和频率的传输方式;能耗因素,考虑传输方式的功耗特性,选择能够满足平台长时间稳定运行的低功耗传输方式。

可以选择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数据采集,传输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Wi-Fi 或LoRaWAN 等适当的无线传输方式。通过这种方案,实时监测数据可以从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快速、可靠地传输到边缘计算节点,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4]。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应根据实际项目需求和环境特点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策略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选择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作为数据采集方式,并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传输到边缘计算节点或云平台。基于这样的数据采集方案,下面将详细介绍数据处理与分析策略的相关内容。

数据预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的步骤。这包括数据清洗、去噪、异常值处理等。清洗数据可以去除无效或重复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和统一化处理。去噪可以消除数据中的噪声,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异常值处理可以检测和修复数据中的异常值,避免对后续分析的影响。

数据存储与管理:大规模的数据采集需要高效的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这可以包括使用数据库或分布式存储系统来存储数据,并采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和索引来加快数据的访问速度。同时,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区和归档可以提高数据的管理效率和存储利用率。

数据分析算法:数据分析算法是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核心部分。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算法进行数据挖掘、模式识别、预测和优化等任务。常用的数据分析算法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结合领域知识和实时监测需求选择适当的算法,并进行参数调优和模型训练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分析结果。

实时监测与控制:在实时监测与控制平台设计中,实时性是一个重要的要求。数据处理与分析策略需要具备实时处理和响应能力,以满足实时监测和控制的需求。这可以通过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快速算法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另外还需要设计合适的数据流水线和事件驱动机制,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处理和响应。

2.5 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功能设计

2.5.1 实时监测功能设计

实时监测功能旨在实时获取边缘设备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实现对项目状态的实时监测。以下是实现实时监测功能的关键步骤。

1)数据采集:根据之前的边缘设备与传感器的选择和部署,利用选定的边缘设备和传感器实时采集项目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和振动等参数。

2)数据传输:借助之前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将实时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发送到边缘计算节点或云平台。这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互联网实现。

3)数据接收与处理:边缘计算节点或云平台接收到传输的数据后,进行实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这可以涉及数据预处理、存储、实时计算和数据挖掘等操作。

4)实时监测展示: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给用户,包括实时监测图表、报表、实时仪表盘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展示来了解项目的状态和趋势。

2.5.2 远程控制功能设计

远程控制功能旨在实现对项目的远程操作和控制,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系统的运行。以下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的关键步骤。

1)远程连接:通过互联网建立远程连接,将用户与边缘计算节点或云平台连接起来。这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协议和安全认证机制实现。

2)远程命令传输:用户可以通过远程连接发送命令或指令到边缘计算节点或云平台,以控制项目的运行。这涉及到远程API 调用、消息传递或远程调度。

3)控制执行:边缘计算节点或云平台接收到远程命令后,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这包括设备开关控制、参数调整、任务分配等。

4)反馈与状态更新:边缘计算节点或云平台将控制执行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包括执行状态、错误提示、操作结果等。用户可以通过反馈信息了解远程控制的效果。

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功能设计是基于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项目中的关键部分。通过选择合适的边缘设备与传感器、采用适当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并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的功能,可以实现对项目的及时监测和灵活控制,提升系统性能和效率。

3 结束语

本文研究并开发了基于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项目实时监测与控制平台。该平台通过利用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实现了对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实验评估结果表明,该平台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行性。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空间,如数据隐私保护、系统稳定性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优化平台的功能和性能,并考虑其他技术和应用场景的扩展。

猜你喜欢

传输方式数据处理边缘
认知诊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零替换、多重插补与极大似然估计法*
ILWT-EEMD数据处理的ELM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可穿戴式多通道传感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及设计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基于分布式传感器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实时数据传输方式的研究
基于希尔伯特- 黄变换的去噪法在外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浅谈工程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与网络传输方式选择
道路监控系统图像数据传输方式探讨
基于POS AV610与PPP的车辆导航数据处理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