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建设路径选择

2023-12-18许德如王丹丽杨庆坤齐子瑞

关键词:文化村大洲建设

许德如, 王丹丽, 杨庆坤, 吴 佳, 齐子瑞

(1. 东华理工大学 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 南昌 330013; 2. 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3.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乡村建设要符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总体布局,实现乡村生态、文化、产业、人才以及组织的多维振兴[2,3],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年来,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同质化”“千村一面”的建设范式抹杀了村落特色,不利于村庄可持续发展[4]。对于具有特殊资源禀赋的村落,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打造特色村落,重塑村落记忆[5]。当前,关于传统村落建设和保护策略研究已经开展多年,并逐渐转向村落微观层面[6,7],但是基于特色地质景观的村落保护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2018年11月,全国首创、浙江首个地质文化村——嵊州市通源乡白雁坑地质文化村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命名[8,9]。201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地质文化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建设100处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地质文化示范村,标志着地质文化村全面开启建设[10,11]。2021年7月,中国地质学会公布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镇),地质文化村(镇)建设逐渐得到广泛关注[12]。当前,现有的地质文化村理论体系和框架尚不健全,实证分析匮乏。在理论方法上,丁华等[11]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探讨了地质文化村建设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在建设模式上,冯乃琦等[13]总结了江西省高滩地质文化村资源特征,以区域协同为发展战略,打造“地质+生态农业”的建设模式;唐文等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恩施椿木营神州台库区的开发思路和方法进行剖析,认为地质文化村在开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建设的整体性、独特性、惠民性、绿色性[14]。本研究以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从生态、文化、产业、人才、组织五个维度来分析该村的振兴之路,旨在丰富地质文化村理论体系,并为后续地质文化村规划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

1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区域概况

1.1 研究范围

依托梅琴江交汇处的地貌系统划定规划范围,包括大洲塘梅琴湾冲积平原和两岸丘陵,涵盖大洲塘村及周边大雅坪、大岭、江口、璜村、石子头等村的一部分,总面积约为15.8 km2(图1)。

1.2 区域地质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位于赣南宁都县,全境地质构造较复杂,褶皱、断层、隆起及凹陷全都有。地质基础为古生代震旦纪浅变质岩构成。该区缺失奥陶系、志留系、三叠系、古近系和新近系,其他地层发育完整,白垩系沉积较厚[15,16]。早白垩世发生的大规模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使区内形成丹霞地貌和火山岩地貌。琴江与梅江水体受近南北向的断层控制,发生正向对冲后,急转向西,形成了肥沃的梅琴湾冲积平原[17,18](图1)。

图1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地质简图1.第四系;2.上白垩统塘边组;3.上白垩统河口组;4.上白垩统周田组;5.上白垩统茅店组;6.下白垩统石溪组二段;7.下白垩统石溪组一段;8.石炭系梓山组;9.青白口系神山组二段;10.青白口系神山组一段;11.志留纪萍塘单元粗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2.志留纪老村单元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3.志留纪滩头单元细粒二云母花岗岩;14.地质文化村范围自然环境

1.3 自然环境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具有天然优势,区内土壤富含氮、磷、钾,局部地区还存有无公害富硒土壤,非常适合发展生态农业种植和养殖。富硒辣椒、赣南脐橙、茶叶和宁都黄鸡已经成为当地特色。黄石镇生态农业基地曾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新闻联播》等报道。区内保存着古老的第三纪残存的树林植被和植物区系,拥有百年古樟、松树林、十里桃花、竹林等。

1.4 历史沿革

宁都人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春秋属吴国,战国初属越。秦统一六国后,属九江郡,西汉属豫章郡。宁都建县始于三国,设置阳都县,县治设白鹿营(今黄石乡营底村),晋太康元年,改名宁都县。开皇十八年,改称虔化县,县治迁雪竹坪(今梅江镇)。南宋二十三年,复名宁都县,隶赣州。元贞元年升为州,乾隆十九年升为直隶州,辖瑞金、石城两县,隶江西省。第二次国民革命战争时期,宁都为中央苏区属县。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宁都被国民党军所占,1949年解放,成立宁都县人民政府,隶宁都专区。1964年5月,宁都县隶赣州专区;1971年2月,隶赣州地区;1999年7月隶赣州市,沿用至今(1)资料来源于《宁都年鉴1995—1999》,主编单位:宁都县地方志办公室,2001版。。

2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资源调查

2.1 特色地质资源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存量丰富,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方法,遴选出36处地质遗迹,包含基础地质景观与地貌景观,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基础地质景观有地层剖面、岩石剖面、构造剖面及重要岩矿石产地等类。地貌景观主要有岩土体地貌、水体地貌、火山地貌等类。岩土体地貌类有丹霞地貌1个亚类;水体地貌类有河流(景观带)等3个亚类;火山地貌类有火山岩地貌1个亚类。区内丹霞地貌景观遗迹丰富,占地质遗迹总数的47%,主要分布于梅江两岸,属于宁都丹霞地貌的一部分,成景地层主要是晚白垩世河口组和塘边组。随着地壳抬升,红层出露于地表,经长期的流水侵蚀、风化剥蚀、重力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如今以崖壁、孤峰、单面山、洞穴群和丹霞残丘为特色的丹霞美景[15,17]。火山岩地貌分布在梅琴江冲积平原以东的区域,属于岩浆喷发和溢流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景观。独特的丹霞地貌及火山岩地貌,加上断层导致的“两江对冲”的景观,构成了大洲塘地质文化村独特的地文景观。

2.2 人文景观及载体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的人文景观主要有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农耕文化和宗教文化(表2)。

表1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分类表

2.2.1 客家文化

客家属于汉族的一个支系,形成于赣南地区,后迁播于五湖四海[19]。许多客家人在大洲塘地质文化村生活,祠堂作为客家人精神的寄托,在村落保留众多且完好。此外,村内有古牌坊、古民居及古树等明清遗址50余处。其中,古牌坊群被列为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由两座节孝坊和一座百岁坊组成,呈“品”字形分布。节孝坊和百岁坊始建于乾隆丁未年(1787)冬,反映的是清代节孝文化。村里古民居保留完整,多为砖木结构、穿斗式、二层、悬山顶。少部分富庶民居为“两厅两横式”布局,总平面形式呈“凹”字形。“厅屋组合式”是赣南客家最具代表性的民居之一,也是赣南民居的主流形式。调查发现,村里现存有500多株古樟树,其中有57棵百年古樟,是宁都县古树群重点保护对象。

2.2.2 红色文化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作为中央苏区时重要的政治、军事基地,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和第四、五次反“围剿”后方基地。目前,大洲塘地质文化村有红三军团第五军一师政治部旧址——秀芳祠及红军医院2处红色遗址。1935年,红三军团第五军一师在大洲塘地质文化村设立政治部,政治部原为一处清朝中期的三进式建筑物——秀芳祠,建筑面积约为1 367 m2。红军医院旧址设在璜村祠堂,设有手术室、办公室和病房10余间。当时,医院医疗设备简陋,药品奇缺,伤员营养不足,璜村村民便自发地将家中的席子铺盖,草药食物捐赠给红军医院。另外,村里部分墙体上还有许多红色壁画、标语等,如刻在古民居墙壁上的“毛主席语录”。

表2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社会与人文资源旅游资源单体一览

2.2.3 戏曲文化

被史学家称为“活化石”的赣南傩戏发祥地就在黄石镇。傩戏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迎神庙会,是人们驱除疫鬼灾邪、祈求神明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民俗活动。目前,傩戏保留有8个传统表演剧目,分别是《赖公射月》《王卯醉酒》《判官点笔》《钟馗斩金鸡》《抱冬易子》《太公钓鱼》《打安乐》《打保安》。另外,客家采茶戏吸收民间艺术之养料,采中原及其他剧种之所长,发展成为江西传统戏曲剧种。

2.2.4 农耕文化和宗教文化

大洲塘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农具种类众多,主要有犁、耙、龙骨水车、拌桶、风车、石磨、石磙、碾子等,它们是大洲塘农耕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赣州农村常用的传统农具。客家人对于宗教的信仰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思想和实用主义观念,多神论在客家人心中占突出地位。大部分客家人既崇儒教,又重佛教,也信鬼神。这在大洲塘地质文化村有明显的体现,信奉多神崇拜,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研究区域内保留的宗教建筑有汉帝庙、乌石岩寺等。

3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的兴村之路

3.1 生态振兴:生态文明思想——以“自然底色+地质资源”为生态发展任务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依托地质资源,开展地学科普与旅游,以生态为底色,在原生乡土的基础上开展观赏、旅行、探索等活动。基于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一江两岸”的“灰、蓝、绿、古、红”特色旅游资源,融合自然色彩与古风古韵,发展生态旅游。借助古村现有客家民居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地质文化博物馆(包括地质陈列厅、农耕文化厅、红色教育基地);依托现有资源点支流河口地貌(两江对冲)、冲积地貌(游憩边滩)、河谷地貌(一江两岸)建设漂流航道、生态营地等。另外,引入空间设计理论,打造精品旅游空间,规划乌石岩探险猎奇、坝脑丹霞丘陵、探寻古石寨、壶穴追踪、鳌峰探险猎奇、两江对冲摄影平台以及水晶矿寻宝等,并依据资源分布特征打造丹霞地貌、火山岩地貌研学旅游路线、梅琴江漂流体验带,连线成面打造丹霞地貌和火山岩地貌科考片区,满足当下科普探险与研学旅行需求,从而实现居民收入增长。

3.2 文化振兴:场所精神理论——以“讲述亿年地质背景+传承千年古村文化”为内生动力

挪威著名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提出场所精神理论,认为场所是一种“人”化的空间,承载着空间属性和人的精神特性[20,21]。人文景观是场所精神的象征,是“场地”转向“场所”的内生力量。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借助独特的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打造特色人文景观,以古建筑群为主体,结合自身资源打造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古民居参观等项目;结合十里桃花源、古祠堂古牌坊群,构建集民俗体验、戏曲文化、祠堂牌坊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观光游览区;对于文化景观宣传借助文化传媒,建立地质文化村的解说系统[22],打造“线上+线下”的宣传平台。线上以影像、美文、游记、新闻报道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与报道,让“互联网+”模式在地质文化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线下通过设立地质博物馆、文化站、戏剧舞台等展示当地文化,设立文化展牌、解说台、语音互动等科普地质科学知识;向大众普及农耕知识,宣传客家文化;设置花田美食节,邀请人们“赏油菜花、尝客家美食、看傩戏表演”;与大中专学校共建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科研工作,形成促进地质文化村对外宣传的有效路径。

3.3 产业振兴:产业经济理论——以“现代农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为发展重点

地质文化村的产业结构是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定性推动力量[2]。优质“现代农业+特色旅游产业体系”是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以“地质+生态旅游”为要素增长点,围绕游客的“衣、食、住、行、游、购”六位一体,延长产业链并带动后续发展,其重点是基于地质要素创新地学产品,发挥其科学价值、社会经济价值优势,打造品质化、差异化的特色地质形象[22]。这就需要依托古建筑、古祠堂打造特色建筑游览体验区;依托土壤优势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种植,围绕现有富硒大棚蔬菜基地、农业基地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农事体验区等;建设主题民宿,将古朴原生的民宅与客家文化相融合,满足别样化住宿需求;利用区内地质元素设计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具有自身主题特色的差异化旅游衍生品,提升文化产品知名度,形成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总之,大洲塘地质文化村要围绕乡村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地质旅游、生态种植、研学教育、文化科普等产业,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特色乡村产业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4 人才振兴:利益主体理论——以“价值认同+多元高效”的人才体系为发展基石

构建多元人才体系,是提升地质文化村建设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地质文化村可从设计机构、高等院校组建地质文化村专家队伍,对于地质文化村的长期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出谋划策,形成“一村一品”的村落特色发展建设指南[11]。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可利用地质资源打造乡村研学课堂、吸引教师学生队伍,在研学过程中产生“文化传承,价值认同”的共鸣,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留在村内,组建多元高效的人才队伍,形成长期良性循环的人才体系。比如,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已与东华理工大学共建实习基地,适合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城乡规划、旅游地学等专业学生来此开展教学研究、地质科普等活动。当然,对于村民的地质文化科普同样重要,村委会可为村民提供更多的文化事业、产业及产品,让村民成为文化村的代言人,讲好乡村地质文化故事。

3.5 组织振兴:乡村治理理论——以“强化组织队伍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党组织为根本保证

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23,24]。为确保乡村振兴的实施,地质文化村建设需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鼓励外出求学学生回村建设,配强人才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25]。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可依托村党支部,发挥党政一把手作为地质遗产和文化传承第一责任人的作用,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利益主体参与到地质文化村建设的过程中来,提倡公众参与,提升村民在地质文化村规划中的话语权,让村民参与地质文化村的建设、保护,形成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

4 结语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以地质与文化兴村,依托自身资源开展地学旅游,打造精品化研学路线;依托村落地质资源禀赋,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洲塘”;依托文化赋能,发掘千古文化,建设“文化洲塘”;依托土壤优势与地质要素,打造优质现代农业体系与生态文旅体系,建设“产业洲塘”;依托地质科普与研学旅行,吸纳多元人才,建设“人才洲塘”;依托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组织洲塘”。总之,通过此研究以期丰富地质文化村理论体系与实践建设。

猜你喜欢

文化村大洲建设
二月羽坛:各大洲赛独秀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
河北三地入选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镇)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首批地质文化村(镇)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大洲与大洋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我省又增4个“全国生态文化村”
地球七巧板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