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3-12-18范君竹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11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农村

岳 松,范君竹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大学生逐渐成为未来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当前,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先天因素不好、自身素质不高、课堂创新性不足、外部环境不利等因素制约,很难达到应有的要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应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创新实践环节,提高其自身素养,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及品德塑造意义重大,推进农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基于此,本文将在这方面展开讨论。

1 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振兴。大学生是社会经济发展、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一支思想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

首先,有助于培养具有新思想、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为农村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农村实用人才。其次,有助于加快基层地区产业转型和升级。乡村振兴是一个吸纳人才、打造人才的舞台。通过筛选农村基层组织干部、乡村能工巧匠、新乡贤、大学生村官等作为后备力量,提升致富带动能力,以年轻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助力乡村地区实现人才、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加快基层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最后,有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23 年高校毕业生高达1 158×104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待就业群体,就业去向尤为重要。一味地选择城市就业及与大学生的自身规划不符,不利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健康、均衡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地区建设面临人才资源短缺、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农业生产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对于有专业技术优势的大学生而言,选择返乡能更好地依托地方资源,发挥个人优势,也有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

2 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X 学院为例,X 学院2023 级新生604人,其中农村大学生556人,占比79.5%。该学院2021级、2022级和2023级3年累计在校生2 031人,其中,农村大学生共1 903 人,占比89.3%。可见,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直接关系着当代大学生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高低。

通过随机抽样2023 级新生100 人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00 份,就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限于的主客观因素见表1。

表1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X学院2023级新生问卷调查统计汇总Tab.1 2023 freshmen questionnaire survey statistics summary of X College of 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1 先天家庭因素不好

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限于主客观因素,造成先天不足。一是农村教育资源贫乏。随着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在县城购房或租房居住,农村及乡镇大部分中小学生都去县城或市里上学。随着农村及乡镇中小学生生源的流失,不少农村及乡镇都不设立中小学校,教育资源捉襟见肘,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效实施。二是家庭教育缺失。调查结果显示,父母都在身边的占比只有24%,家庭教育缺失会对农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信奉“读书无用论”的金钱式思维和“读书万能论”的科举式思维,容易给孩子造成巨大的思想压力,导致孩子畸形发展。不少案例的背后,都映射出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显示出正确思想引导的必要性。

2.2 自身条件素质不高

农村大学生虽然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较好,但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创新创造能力欠佳,甚至有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精神压力,导致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焦虑、迷茫成为部分农村大学生的普遍心声。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入学适应能力一般的占比达65%。当农村大学生从经济条件和物资资源相对滞后的地区,来到物质条件、文化形式及经济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后,思想理念与行为规范会出现明显改变,并在潜意识中将两者进行比较,产生相应的不自信心理。这种心理上的不自信与学生自身的家庭条件和物质基础相关联,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思想认识。

同样,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物质的匮乏和留守的经历又让他们自卑、敏感、怯懦,导致自我认知存在偏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的农村大学生对未来就业规划清晰,大部分农村大学生在择业观、价值观等方面仍存在分析偏差、自我认知不足等问题,导致自我定位不清晰,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及就业方向认知不够,造成在毕业求职前准备不够充分,甚至在面试失败后出现“抗拒”就业现象,缺乏明确的就业意向和就业方向,给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和压力。

2.3 思政课堂创新性不足

2019 年3 月,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关键核心问题仍是以内容合理性为要求[2]。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去说服人,引导人,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3]。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亟待转变,内容和方法亟待创新,针对性和实效性亟待提高。一是理论与实践未协调同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理论灌输和政策宣讲阶段,对实践教学还处于探索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程度虽不断加深,但还有待升级。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只局限于课堂上讲授方式的变化[4],忘记了以身示范的力量。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相对落后,无法因时、因地、因人创新。教育方式方法选用要遵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一门好的课程必须有好的形式方法来呈现。无论是多媒体教学,还是以教材为主导,兼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严肃认真与生动活泼,起到较好的教学性效果,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主要参考;否则,将无法达到协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效果。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互动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双向互动过程,而不是单向传导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求的双向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互动在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等方面要求有所提高,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最大化。

2.4 外部教育大环境不利

当前,互联网用户爆发式增长。截至2023 年6 月,中国网民规模为10.79×108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而大学生则是互联网使用的绝对主力军。调查结果显示,除去上课社交时间,每天上网时长在3 h 以上的大学生占比66%,尤其是上网时长游戏占一半的达到81%。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难以抵制住互联网的冲击,一味沉溺网络,打游戏、刷视频追剧,不仅仅占用过多的休息时间,也间接影响到正常上课和课外活动。因为虚度光阴,思想政治教育涣散,缺乏责任感[5]。同时,就业后,因客观现实条件限制,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不小的冲击。调查结果显示,对所在农村大学生返乡政策基本不了解的占比77%,大学生本身对政策了解不多,也是一大原因所在。乡村地区陆续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以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农村大学生在返乡后,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出现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就业岗位数量不多、政策落实不到位、发展前景迷茫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出现一系列的现实困境,造成引进来却留不住的现状。究其原因,乡村发展环境存在局限性,各项发展不够成熟和完善,产业基地相对薄弱,难以为高校学子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平台支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实施,试错成本较高的整体环境不利于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持续性发展。

3 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3.1 转变教育观念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特点,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倾斜力度,着重从物质支持、经济投入、人才引流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大力宣传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让农村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转变思维方式,突破思维定势,摆脱外界因素的影响,结合自身成长需要和社会需要做出适合长远发展的就业选择,真正跳出非城市就业不可的观念桎梏[6]。

同时,通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短板和不足,从思想上改变“读书无用论”和“读书万能论”的错误思想,着重从大一入学教育开始,谋划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其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对农村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通过家长群、家访等形式,在大学生个人发展、奖惩措施、求职建议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推送相关政策和要求的信息,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家校协调育人始终,对农村大学生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

3.2 提高自身素养

农村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主体[7],提高自身素养起到关键性、决定性作用。农村大学生更要主动突破内心困境,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一方面,农村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高校提供的人际交往沟通训练,加大与广大师生的接触,增强人际交往知识、能力与技巧,重塑对人际交往的信心。充分运用班级、宿舍、社团组织等,扩大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在不同类型、参与度的团体活动中感受到高校积极向上和平等尊重的校园氛围,以此来优化人际关系,削弱边缘感。积极主动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例如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师生交流平台和相关公众号等,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调适内心,减少焦灼感,缓解心理压力,更好地接受自己。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要注重社会实践教育,积极把握住社会实践机会,例如勤工俭学,通过自己的行动了解到现实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以后职业发展培养相关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3.3 增加创新实践

目前,针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教育者要提升育人水平,带领思政教育服务好乡村振兴。首先,教育者应正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影视资料、课件故事等多种教具,改进教育方法,线下与线上相结合[8]。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推出“信职思语”微信公众号后,在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众号月度影响力和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众号月度热文排行榜中,多次占据榜前,发挥了较好的思政育人作用。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利用红色故事展示、乡村振兴案例分享等,增加村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同感,提升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内涵。其次,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在校内和课堂,常态化参与“青年大学习”,增加理论素养,同时,将“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乡村实践的积极性,切实展现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效性。在校外,以“暑假三下乡”为契机,由辅导员带队大学生走入信阳市郝堂村,大学生可通过了解特色农业文化产品、学习非遗手艺等形式助力农村文化振兴,以此在亲身体验中发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深化乡村振兴理念认同。最后,根据当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现状,在教育者的指导和与农村工作者的协作中,参加真实的农村建设活动。教育者可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任课老师以亲身经历带头讲好脱贫攻坚案例,让学生们在课堂分享身边的扎根基层的故事,以此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3.4 营造良好的环境

加强农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学校,积极营造自律教育和自强教育的良好班风校风,发挥学生会、自律委员会等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加大监督力度[9];在社会,积极落实相关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的各项政策。

农村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自我教育,自律自强。在大学安逸的环境中,严格遵守上课纪律和考勤,鼓励每人树立一个考证目标,学习一门技能,获得一张证书,正向激励大家。在返乡就业过程中,各地应积极落实政策要求,确保人才引进“留的下来,沉的下去”,在支教辅导、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和带领乡村发家致富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为大学生返乡提供有利条件。在返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无论是创业指导、产品推广,还是农村电商、乡村旅游,都积极倾斜,加大支持力度,为返乡大学生扎根基层保驾护航,为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落实提供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